(共26张PPT)
15. 自相矛盾
wú fú fú
吾 弗 夫
máo dùn yù
矛 盾 誉
读一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楚国人。
卖。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坚固
刺破,这里有穿破,戳穿的意思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锋利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用。
刺破。
有个人。
其人弗能应也。
不。
回答。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用在首句,表示要发表议论。
存在
这篇课文是一则文言文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自相矛盾的道理。
课文中心
写一写 说一说
1.楚人为什么不能回答别人的问题?
2.说一说你对卖矛和盾的人的看法。
如果现在让你来卖矛和盾,你会怎么做?演一演。
习作拓展
内容二选一
1.学完了《自相矛盾》,你有什么想法?请把你的想法理一理,写成一篇读后感。
2.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课文《自相矛盾》改写成一篇白话文记事文章。
15.自相矛盾 (2)
说起寓言,同学们并不陌生,它往往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坐井观天,亡羊补牢,守株待兔。
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有关寓言方面的知识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法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关于法家学说的著作,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子所著的寓言故事有《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
1.认识“吾、弗、夫” 3个生字,会写“矛、盾”等4个生字,理解“誉、陷”等字的意思。
2.能读懂、读通古文,并理解古文的意思。
第一课时
吾辈
wú
吾
吾家
吾兄
弗得
fú
弗
弗能
逝者如斯夫
fú
夫
máo
矛
结构:独体结构
音序:M 部首:矛
组词:矛盾 矛头
书写指导:字头稍小,横勾稍长,竖钩略弯,撇笔伸展。
dùn
盾
结构:半包围
音序:D 部首:目
组词:后盾 金盾
书写指导:首撇短而平,末撇长而伸。“目”稍窄,内两横靠左。
yù
誉
结构:上下
音序:Y 部首:言
组词:荣誉 名誉
书写指导:“兴”撇捺伸展以盖下,“言”略窄,“口”稍扁。
wú
吾
结构:上下
音序: W 部首:口
组词:吾矛 吾国
书写指导:“五”末横长,“口”略偏居中。
字词检测
近义词我会找。
誉——
坚——
反义词我会找。
誉——
硬
赞
贬
质疑问难
你能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吗?
楚人/有 鬻 /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 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 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 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这篇课文是一则文言文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
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