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买铅笔
知识点来源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所属章节:一单元1课
设计思路 减法对于一年级下册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减法的一些知识,但退位减法课堂上学生还没有接触过。我发现部分一年级的学生父母会有教孩子一些退位减法计算,但孩子只会生搬硬套,并不理解,所以学生计算慢,错误率高。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做到理解算理算法。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运用动手操作、谈话交流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并运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明白别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以及善于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谈话: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数学课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师大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买铅笔这一课。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准备15根小棒,或用其它东西代替,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进入袋鼠文具店吧! 小兔子走进文具店想买文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原来有15根铅笔,小兔子买了9根,还剩下几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习惯,及培养学生学会科学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辨析比较,掌握算法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我看到有很多同学在屏幕上用15-9来列式计算,这个算式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求还剩下多少,就要从总量15支铅笔中,去掉9支,求还剩的部分,也即是求另外一部分,用15-9列式计算是对的。有同学发现各位15-9不够减!怎么办?15-9等于多少呢?快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说一说想法。 相信很多同学都摆好了,我们一起分享一下想法吧!请你认真看,仔细听。能够读懂别人的想法,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同学带给大家的分享吧! 1、一个一个减 师:看完第一位同学的方法。确实,一个个地数是我们最常用的计算方法,从15根小棒中,一根一根地去掉,去掉九根,还剩6根,所以15-9=6。 2、破十法 师:看完第二种方法。同学们看懂这位同学地方法吗?明明是15-9,为什么这位同学用10-9?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种方法。15是由一个10和5个一组成的,5减9不够减,把十位上的一个10变成十个1,10减9等于1,再加5等于6.这种方法非常巧妙,我们把它叫做破十法。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请同学们用破十法摆一摆,练习一下吧! 3、平十法 师:还有一位同学也分享他的想法,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疑惑吗?为什么他会想到用15-5再减4的方法?我们一起回顾一下。5个一减9个一,不够减,我们可以先减去9里边的5,等于10,再减去4等于6,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平十法。 学生活动: (1)第一位学生展示一根一根地减的方法。初步感知15-9的退位减法算理。 (2)学生分享第二种方法:破十法。加深对退位减法算理的理解。 (3)学生分享第三种方法:平十法。加深对退位减法算理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分享和学习其他人的计算方法,来进一步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多样化。) 发散思维,理解算理 回顾这两种方法,同学们都理解了吗 你们知道他们都有着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吗?嗯,两种方法都是用1个10和5个一去减9个一,不同的是,破十法直接把数拆成10,去减9。而平十法是减去一部分得到10,再从10里面继续减,得到最终的结果。这两种方法都是把1个十变成10个一,这样我们就能够解决不够减的问题了。 4、想加算减法 师:老师这还有一种方法,相信同学们看了之后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在上学期,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15-9我们刚学,可能不太会。但是,我们可以想想,9加几等于15呢?对,9根铅笔,再添上6根就是15根铅笔,也就是9+6=15,反过来15-9=6。是不是也非常简单! (设计意图:横向比较,摆小棒,感知同理不同法计算;纵向比较,用不同的工具体会相同的算法,让学生在对比沟通中逐步抽象出分数的本质属性,同时这样的概念认识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学习充满了兴奋。 原来用摆小棒,就有这么多种方法帮助我们计算减法呀!同学们可得快快学会!) 总结提升 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研究了十几减9的减法问题,那么我相信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研究的经验。后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经验,继续研究十几减8的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