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城关北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城关北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5 08:5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中“輮”字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B. 而耻学于师 C.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对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些人宁愿循规蹈矩 , 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研究和思考,以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B. 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 , 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C.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D. 为了给失学的孩子筹建“希望小学”,他呕心沥血 , 新学校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种整天埋在书堆里死读书的方法是不足为训的,读书要勤奋,但要读“活”。
②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③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④王一鸣情绪非常激动,高声争辩道:“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杯弓蛇影 , 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⑤商家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往往会用较优惠的措施招揽消费者,然后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图穷匕见 , 使消费者陷入各种“霸王条款”的陷阱中。
⑥几个南霸天的狗腿子,吆五喝六,旁若无人,人们无不侧目而视。
A. ①⑥ B. ②③ C. ④⑥ D. ③⑤
4.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大自然的原始配置中,夜 是黑的,黑了亿万年。即使有了人类的火把,夜还是黑的,底蕴和本质还是黑的。无黑,对人体的折磨更大,可谓痛不欲生。遇上一回真正的夜,对都市人来说,这样的机会 。如果说,白昼之人,不得不在 、众目睽睽下演绎集体生活模式,那么,黑——则让人生从“广场状态”移入角落状态,夜——成了除住宅空间外更辽阔的私生活舞台。
A. 天经地义 凤毛麟角 光天化日 B. 理所当然 寥寥无几 朗朗乾坤
C. 天经地义 寥寥无几 光天化日 D. 理所当然 凤毛麟角 朗朗乾坤
5.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铁麦客”,成群结队,不远千里进行跨区作业,用汗水和辛劳收获着丰收的喜悦,他们是麦收期间最忙碌的人。
B. 诱惑,是存在于世上的一种充满吸引力的奇怪东西,轻则内心骚动难以控制不能自已 , 重则为之疯狂而无法自拔。
C. 我把上网浏览来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和课堂上,这招屡试不爽 , 为我帮了大忙。
D. 俗语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骤减,已经给中国人口问题敲响了警钟。“亡羊补牢,未为迟也。”现在即实行审慎的二胎政策,或许还来得及。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B. “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 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D. 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的现象。
7.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是他们的社会性。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可见,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①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要对他人及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②就是说,任何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以社会为前提
③离开了社会,人们不仅无法从事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种活动,而且也无法取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
④为了适当而自发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
⑤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
A. ③②⑤①④ B. ③⑤①②④ C. ②④③⑤① D. ②⑤①④③
8.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 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 , 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C. 王老先生七十多岁,但身板硬朗,手脚麻利,做起事来劲头十足,真称得上年富力强。 D. 这首诗不仅运用独具特色的意象,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在结构上也不落窠臼 , 其独特的构思,来自于诗人对自由天性的追求。
9.在句中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其中最为恰当、形象的一组是( )
①那绵延起伏的群山,错落隐现的胜迹,真使人________忘返。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某些优秀学生放弃北大、清华,转投香港大学,人们纷纷发出北大、清华将“沦为二流”的惊呼:风波________之际,香港大学公开宣称北大.清华“二流说”完全错误。
A.留恋 况且 叠起
B.流连 况且 叠起
C.流连 何况 迭起
D.留恋 何况 迭起
10.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 , 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刚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 , 生机勃勃。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11.下列句中划线字表示被动的一项是( )
A.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黄泉下相见 , 勿违今日言
D.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12.下列句子按照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今安在哉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其制稍异于前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何为其然也 ⑦妪,先大母婢也 ⑧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⑨急于星火 ⑩凌万顷之茫然
A. ①③⑥/④⑤⑨/②⑦/⑧⑩ B. ①③⑥/⑦②④/⑤⑩/⑧⑨
C. ①④⑥/②⑦/⑤⑩/③⑧⑨ D. ①②⑥/⑤⑦/④⑩/③⑧⑨
二、填空题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维码已经很常见,扫码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的同时,________ , 二维码提供者可能会借此收集您的个人信息从事不法活动,比如把信息卖给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另一个更大的风险则是,如果该二维码本身就是一个木马病毒,只要扫了,________ , 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您的资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因此,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________。
14.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在儒家学说中,孝为伦理道德之首。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大意是,孝说的是供养父母,而犬马也都能得到饲养,① , 就与饲养犬马没有区别。由此可见,孝不仅在于外在的表现,② 。如若未真诚侍奉和恭敬父母,任何外在形式的表现都不足以体现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③ , 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的道德追求。孝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社会伦理基础,儒家更将孝作为评价一个人能否尽忠报国、尽职为官的基本标准,孝与忠共同形成社会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准则。
15.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要求:符合对诗歌《再别康桥》或《雨巷》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上联:独立寒秋,毛泽东追忆峥嵘岁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
16.一词多义
②假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动词,________
是以人多以书假余 动词,________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动词,________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动词,________
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 形容词,________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尽管中西医之间有竞争关系,但绝不能以否定和打压另一方为前提。①________,都无助于另一种医学的发展。中医西医有点像人的左右手,有的病以左手为主、右手为辅,有的病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没中医能看病,没西医也能看病。但是,如果一个人光有一只手,②________。中医西医各有侧重,各有所长,打法不一样,优势病种也不同。因此二者③________,共存于人类战胜疾病的过程中。
三、语言表达
18.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五处并修改。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四、名著导读
19.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文段中“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请根据上下文,结合《红楼梦》的故事背景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20.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省略句,填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善(于)留侯张良
B.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C.(其)长于臣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之)谢项王
(2)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默然
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秋毫不敢有所近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六、诗歌鉴赏
2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七夕
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注】又王安石: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②曈曈: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③杨朴:北宋布衣诗人,他的诗别出新裁,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富有妙趣和哲理。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B.七夕:节日名。夏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古代神话,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旧俗在这天晚上,妇女们对空摆上织物,向牛郎乞求智慧机巧,称为“乞巧”。
C.“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千门万户曈曈日”,用“曈曈”表现月出东山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D.“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两句设问: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是怎么想的,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云霞。这里的“须”字,是一种怀疑和否定,从正面来解释,就是没有必要来邀请织女作这一切。
E.“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己多”。诗人在这里并非是在赞扬人间的机巧,而是来了一个大转弯,诗人此时想起的不仅仅是人间创造幸福的巧智,还有行恶的智巧:有巧取牵夺,互相倾轧,以及繁复、杂多而又绞尽脑汁的勾心斗角。
(2)这两首诗写的都是中国民间的节日,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七、现代文阅读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庶族地主阶级与小农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宋代最高统治者提倡的兴文教,用文人,改革科举制度,为宋代童蒙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开辟了现实途径。
宋代童蒙教育对象,除了赵宋宗室子孙和一般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以外,相当一部分是出身于平民的农家子弟。此外,历来位居四民之末的商人也非常重视对其子弟的教育 农工商各教子读书成为宋代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童蒙教育目的多元化趋向的形成。宋代童蒙教育除了以理学为核心的道德教化目的进一步彰显,以及为科举之预备目的进一步强化以外,童蒙教育为生计和职业准备的目的初步显现。由于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能及第者毕竟是少数,当人数众多的农工商子弟的科举之梦在屡试屡败中破灭时,其读书目的往往也随之发生变化。袁采在《袁氏家训》中明确指出:“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
宋代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促使童蒙教育重心下移至民间,童蒙教育出现了事实上的双轨制,即一是包括专为皇室、贵族子弟设立的官学教育系统,二是包括专门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子弟设立的私塾、义学、家塾以及其他民间教化形式在内的私学教育系统。私学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的主要是人数众多的田夫牧子和工商小民,他们的天职 无非辟土植谷 作巧成器 通财鬻货,因此,他们所读之书系杂字、《百家姓》之类。广大中下层平民及其子弟在常读熟记中了解五谷杂粮、农什器具、日用家什以及生产、生活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而达到上账不难等基本技能的掌握的目的。
此外,宋代许多著名学者如朱熹、吕祖谦等,在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重视对蒙童进行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教育,以培养博学、广闻的儿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宋代童蒙教育内容中不仅有“云维何兴,以水之生。雨维何降,以云之蒸”等自然常识,也出现了以欧阳修的《州名急就章》、方逢辰的《名物蒙求》等为代表的专讲名物制度、自然常识及科技知识的童蒙教材。
宋代童蒙教育凭借其大众化的特点,不仅促进了整个宋代社会文化的相对普及和下层民众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上层精英文化向下层大众文化的传播和转变,对维护封建宗法社会的稳固和延续封建统治发挥了独有的文化效应。同时,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也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童蒙教育社会化普及化发展的先河。
(摘编自郭娅《试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宋代以《百家姓》《州名急就章》《名物蒙求》之类的书作为童蒙教育的教材,帮助孩子们识字、认识名物,并且普及自然常识和科技知识等。
B. 宋代童蒙教育的目的虽然仍包括道德教化和为科举考试做准备,但是更加重视自然、科学常识教育,注重传授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C. “农工商各教子读书”反映了宋代童蒙教育对象非常广,除了赵宋宗室子孙、一般官僚地主的子弟外,还有众多的田夫牧子和工商小民的子弟。
D. 统治者对教育的大力提倡,激发了宋代人教育子女的热情,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形成了宋代童蒙教育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许多著名学者对童蒙教育做出过贡献,如袁采、朱熹、欧阳修等人,他们或提出过童蒙教育的理论主张,或编写过相关教材。
B. 宋代童蒙教育体系包括为皇室和贵族子弟等设立的官学教育系统,以及面向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普通百姓子弟设立的私学教育系统。
C. 宋代童蒙教育的目的渐渐地发生变化,其原因之一是科举考试竞争激烈,大多数农工商子弟基本无法实现一举成名的梦想。
D. 宋代童蒙教育呈现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宋代教育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普通百姓有了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童蒙教育在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大众化的特点,使之成为后世童蒙教育社会化普及化的先驱。
B. 宋代童蒙教育促进了下层民众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因而上层精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向下层大众传播,维护了封建统治的稳固。
C.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宋代童蒙教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教育目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逐渐由单一走向多样。
D. 宋代的童蒙教育不仅保障了官僚贵族子弟能够读书,而且为平民百姓子弟也提供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客观上推动了教育的大众化。
八、写作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有人说,学习的历程就像跑道——春秋是直道,寒暑是弯道。直道很难拉开差距,只有弯道才可能赶超。而寒暑假正是难得的追赶与超越机会!有人利用弯道超越,有人却在弯道被赶超。
材料二: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到图书馆或者书店去泡上一段时间;还要有一项体育运动,可以强化自己的运动,让自己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去看电影;可以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可以去参观各种博物馆,看各种专题的艺术展览,提升自己的艺术和审美素养;可以帮爸爸妈妈干一点活儿,分担一点家务;还可以来到大自然,在野地里撒点儿野;也可以拜访老人,听他们讲神话传说或者逸闻轶事……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命却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A
4.【答案】 C
5.【答案】 B
6.【答案】 D
7.【答案】 A
8.【答案】D
9.【答案】 C
10.【答案】 B
11.【答案】 D
12.【答案】 C
二、填空题
13.【答案】 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风险(隐患)
;就会泄露许多(相关)个人信息
;切莫轻易(胡乱)去扫
14.【答案】 因此若无孝敬父母之心;而且更在于内在的情感;孝不仅是善事父母的伦理家庭观念
15.【答案】 挥别康桥
;徐志摩抒发眷恋深情(彷徨雨巷,戴望舒寄托希望情怀)
16.【答案】 借助;借;宽容;授,给予;临时的,代理的
17.【答案】无论是贬低中医还是贬低西医;总不如两只手配合起来有效;要携手合作
三、语言表达
18.【答案】 ①“寄奉”改为“惠赐”;②“过目”改为“拜读”;③“些许”改为“莫大”;④“惠存”改为“珍藏”;⑤“光临”改为“前往”。
四、名著导读
19.【答案】 ①宝玉张口“胡说”随后又用“算是旧相识”来化解,这与黛玉的暗自吃惊形成对比,展现出宝玉个性的率真。②宝玉话中的“见过”与黛玉心中的“眼熟”彼此呼应,这种心有灵犀与《红楼梦》“木石前盟”的故事背景正相暗合。
五、文言文阅读
20.【答案】 (1)D
(2)C
(3)①张良这时候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
②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反而要攻打他,这是不合道义的。不如趁他来拜会时好好款待他。
六、诗歌鉴赏
21.【答案】 (1)B,C
(2)王安石《元日》这首诗通过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杨朴《七夕》这首诗通过咏七夕的乞巧而讽刺人间尔虞我诈的丑恶现象,表达的是作者愤世嫉俗之情。
七、现代文阅读
22.【答案】 (1)B
(2)D
(3)B
八、写作题
23.【答案】 【参考例文】
别让假期变学期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总是想着赢在起跑线上、拼命地冲刺,反而容易倒在半途中。假期里能做的事情非常多。不要把学习定义得过于狭隘,不要觉得只有完成作业、做练习册才是学习,不要让假期成为另一个学期。
时值寒假,在微信中看到这样一则广告:“其实学习过程就像是800米跑道——春秋是直道,寒暑是弯道。直线道大家都在学习,很难拉开差距,只有弯道才可能赶超。而寒假正是机会难得的追赶与超越时间!有人利用弯道超车,有人却在弯道被超越。×××补习班助你一臂之力。”
一则广告,背后却有社会大景观。我们有多少家长,在孩子还没有放假的时候,就已经给孩子报上了各种寒假补习班;我们有多少老师,在学生还没有放假的时候,就已经准备了雪片般的假期作业。与之相比,我们有多少孩子对假期能够有一个自主的规划和安排呢?一些孩子不但不盼望着假期,甚至患上了假期恐惧症。
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人并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也不是加了油、通了电就能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间断运行的,也需要在一定的时刻停下来检修一下。
孔子曾有一段对弟子子贡的教导:“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段话的大意是,每日紧张劳苦却不休息,就连文王、武王也办不到;而只放逸享乐却不努力,文王与武王也是不做的。能够劳逸结合,有紧有松,才是真正的文武之道。
古人的智慧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我们现在却要求孩子时时刻刻都要“张”着才行,一旦“弛”下来,就觉得是一种反常。不妨适当停下脚步问问自己,如果一直这样“张”着,我们能坚持多久?我们“张”着的目的是什么?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总是想着赢在起跑线上、拼命地冲刺,反而容易倒在半途中。
当然,这样说,不是说假期就可以吃、睡、玩,而是说要让孩子自己做主,进行更为合理、更有“度”的安排。
孩子们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来看,这些书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超过自身的理解限度。不一定非要是老师或者考试指定的那些所谓名著。还要有一项体育运动。平时学校每天会安排运动,放假也不应停下来。可以强化自己喜欢的运动,让这一项的运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可以去看看电影,不一定非要看流行的大片。可以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可以去参观各种博物馆,看各种专题的艺术展览,提升自己的艺术和审美素养。
以上提到的似乎都是城市里孩子可以做的事情。那农村的孩子可以做什么呢?除了帮父母干一点活儿,分担一点家务,还可以来到大自然,在野地里撒点儿野。也可以拜访同村的老人,听他们讲一讲神话传说或者本乡本土的奇闻轶事……
总之,假期里能做的事情非常多。不要把学习定义得过于狭隘,不要觉得只有完成作业、做练习册才是学习,不要让假期成为另一个学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