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东第二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
②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奴隶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③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虽然地位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他们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④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⑤公元前 2 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因为,实际情况是,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⑥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致命的问题在于,当君王不尽君王的责任时,或君王胡作非为时,人们没有正当合法的途径去纠正君王的错误或更换君王。对这个难题,孔子心里是明白的,但是他没有找到或不敢(不愿)提出解决的办法。对比之下,孟子则鲜明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中国的历史中,他是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朝廷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
⑦为了约束君王的行为,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在定罪量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允许君王的亲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说了算,同样必须征求国人的意见。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做。(《孟子·离娄下》)”
⑧事实上,孟子的上述主张,都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这表明孟子的学术思想、政治理念与孔子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派,孔孟并非一家。其实,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孟子》一书的许多主张都大为恼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从孔庙里迁出,但是他冷静下来后却发现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这是因为,只要宣扬孔孟一家,那么孟子便永运屈居亚圣地位,孟子思想主张的正确与否,也就必须以孔子思想为准,这样便可以用正圣压制亚圣,用孔子的思想埋没孟子的思想,从而扼杀了孟子倡导的民主思想的传播。
(摘编自《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神州大地上掀起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变革中,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社会都呈现了大动荡大改组的局面。
B.以孟子、墨子、商鞅、申不害等为代表的“士”阶层,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有的通晓天文、历算等知识,有的是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这一社会结构有致命的问题:人们没有纠正君主错误或更换君主的合法途径。
D.孟子的学术思想中有很多自己的创造,因而从皇帝到百姓及孔子、孟子后裔,都意识到孔孟一家可能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论证了在春秋战国之交,“士”这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列举了涌现出的众多代表人物。
B.文章列举了百家争鸣时期的各家学派,并指出只有儒、墨、道、法四家有影响力。四家代表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孟子是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这个主张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是孟子超越孔子的根本原因。
D.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差别不大,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但也知道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春秋战国之交的社会大变革中,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
B.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士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不同,是因为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是因为认识到孔子和孟子的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
D.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人或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其目的是约束君王,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8848.86米-珠穆朗玛峰最新测定的高程。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互致信函,共同宣布了这一数字。珠峰是中尼两国的界峰,此次宣布的8848.86米,是“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这是中尼两国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开展扎实工作最终确定的。几十年来,中尼不仅实现登山队员联合登顶,还在珠峰环保等方面开展合作,两国友谊在珠峰见证下结出累累硕果。
2020年5月27日,中国人又一次登上地球之巅的消息传来,让世界刮目相看。这次珠峰登顶和高程测量,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上个世纪50年代,英国和瑞士登山队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登顶珠峰。但在中国境内的北坡登顶,始终无人能够攻克。1960年5月25日,组建仅有5年的中国登山队,完成了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的壮举。那次攀登,是在中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和严峻外部环境的形势下,一次担负特殊使命的国家任务。“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有力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摘编自新华社2020年12月9日《中尼元首共同宣布珠峰“身高”有何深意?》)
材料二:
人类对珠峰高度的第一次科学测量是1852年,由英国人和印度人共同完成。1958-1960年,我国测量工作者在绒布寺河谷开阔地段丈量基线,使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基线端高程,并开展天文测量,获得珠峰高度为8882米。1975年,我国首次将3米觇标竖立在珠峰山顶,提高了测量的瞄准精度,这是人类首次对珠峰的精密测量,获得珠峰海拔高程8848.13米。之后,我国对珠峰高程又进行了四次测定。2020年4月30日,中国宣布启动2020珠峰高程测量。5月27日,中国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提供更高精度的测量结果,不仅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不统一的混乱局面,而且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青藏高原由于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而一直处在隆升状态,垂直形变约5.3毫米/年。定期对珠峰开展观测,将不同期次的高程数据进行差分处理,是分析该地区地壳垂直形变及形变速度、开展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距离2005年最近一次测量已经过去15年。15年来珠峰地区构造运动活跃,尤其是2005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9.3级地震和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都对青藏高原及珠峰地区地壳运动产生重大影响。重新测定有助于了解掌握该地区地壳构造、运动规律。全球气候变化也对珠峰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在该地区开展高精度测量,既可为青藏高原尤其是珠峰地区冰川、地质、水文等研究提供定量依据,也可为全球环境变化分析提供科学支持。
(摘编自柳建乔《珠峰测量工作综述》)
材料三:
珠峰高程的确定需要外业进行登山测量并完成珠峰区域数字的传输和内业的测量数据处理等多方面合作。珠峰测高,测算出来的结果,有测也有算。数据处理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算。此次的珠峰水准测量,从日喀则国家一等水准点向珠峰脚下布测了数条水准线路,并且首次将国家高程基准传递至中国与尼泊尔边界。而且在本次测量过程中,人类首次实现了实测珠峰峰顶重力值,还采航空重力测量,连片测量了人类无法涉足区域的重力值。正因如此,这次数据处理中心收集了珠峰及邻近地区一百多万平方公里最新地形数据,总量达1.44亿条之多,远远超过2005年。
本次测量,将我国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应用于珠峰峰顶大地高的计算,获取了更长观测时间、更多卫星观测数量的观测数据北斗与GPS数据融合,获取了峰顶雪面精度±0.9cm 大地高成果,与2005年成果相比,精度提高了2.1cm.而且,本次珠峰测量过程中,还首次将5G和北斗结合。
(摘编自2020年12月8日澎湃新闻《探秘珠峰测算背后的数据基地》)
4.下列对材料中“珠峰高程测定”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次宣布的8848.86米,是“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距离最近一次测量已经过去15年,因为15年来珠峰地区构造运动活跃,本次高程测量很有价值。
B.从使用水银气压计测定高程,到将觇标竖立到珠峰山顶进行实地测量,珠峰高程测定精度不断提高。在2020年这次测量中人类首次实现了实测珠峰峰顶重力值,连片测量了人类可涉足区域的重力值。
C.国际上珠穆朗玛峰高程数据不统一的局面一直存在;历年来,我国对珠峰高程进行了多次测定,数据也不一致。本次测量提供了更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D.珠峰高程的确定不仅需要登山队员登顶测量,完成珠峰区域数字的传输,还需要数据处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海量数据的处理。8848.86米这个数据是测和算协作的结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把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珠峰登顶后的实地精密测量,着实振奋人心。
B.从5月27日中国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到12月8日中尼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测定的高程,时隔半年之久,是因为后期数据处理的工作量远超之前任何一次。
C.地震会对青藏高原及珠峰地区地壳运动产生重大影响,而且青藏高原由于不同板块相互碰撞一直处于隆升状态,定期对珠峰开展观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D.本次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是我国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应用于科学探索。北斗与GPS数据融合,获取了精度更高的数据。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的意义。(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白发
1 虽然已经立了春,但是张诚感觉冬季的冷依旧弥散在空气里,十根手指和脚趾冻得隐约发痛。一股寒风挤进虚掩的门,从衣领处钻入身体,张诚不禁打了个寒战。
2 去村里串串门,走动走动或许会温暖点,张诚心想。但是去谁家呢?赵刚、刘晓燕他们几个前天就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他们说初八就得上班呢。二娃和磊子他们几个昨天也去了深圳。今日一大早,又有好几拨人陆陆续续从家门前走过,或许去广州,或许去北京,或者去成都。这些年青人一走,仿佛把年也带走了,家家户户都很冷清。
3 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依据从前的风俗,最起码也要过了初八,这年才算完啊。但是今天才是初六呢,咋就感觉年就过完了呢?张诚心里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无意识地朝门外望了望。这时,张诚看到了父亲,看到父亲头上的白发。乍一看,像一层白茫茫的霜。
4 “我去挖会儿地。”父亲从猪圈里扛了把锄头出门,对抱着一捆柴火准备进厨房的母亲说。张诚走了出来,说:“爸,这大过年的,挖啥地啊?”父亲说:“唉,现在过不过年和平时有啥两样呢?再说,闲在家里冷呢,干活还热呼些。”张诚心想,是啊,现在过年和平常真没啥两样,于是也找了把锄头,说:“我也去挖会儿地。”
5 父亲看了张诚一眼,说:“你在家歇着吧。”张诚说:“闲在家里冷呢。”父亲不再说话,张诚便跟着父亲出了门。
6 父亲走得很慢,张诚也走得很慢。这次,张诚将父亲头上的白发看得清清楚楚。近看,白发就是白发,其实并不像霜,也不像人们所说的银丝,父亲头上的白发灰白灰白的,远一点看,倒有点像白茫茫的雾。张诚又想起年前,自己和梅芳拖着疲倦的身子走到家门口时,老远就看到正弓着身子颤巍巍地往家里担水的父亲那灰白的头。那白头,跟着水桶和枯瘦身体的摇摆而跟着一摇一晃的。
7 父亲挖了一会儿地,或许是累了,或许是腰腿又痛了,便将锄头杵在地埂上,取出烟来,递给张诚一支,自己点了一支。张诚接过烟,也将锄头杵在地埂上,点上烟。
8 父亲说:“张华他们今日也出门了。”
9 张诚说:“我看到了。”
10 父亲问:“你们什么时候走?”
11 张诚迟疑了一下,说:“还没有决定呢。”
12 父亲说:“梅芳不是说你们车票已经买好了么?”
13 张诚顿了顿,说:“我想让梅芳一个人出去,我留在家里。”
14 父亲深深吸了两口烟,说:“梅芳一个人出去,天高地远,你能放心呀?再说,两个人出去,总能多挣一点。”
15 张诚不说话,也深深吸了两口烟,烟雾在风里飘散。
16 父亲说:“你留在家里又能做啥呢?种庄稼?这点庄稼也种不出啥来。”
17 张诚说:“能够做点小买卖啥的。”
18 父亲说:“那你准备做啥买卖呢?”
19 张诚说:“还没想好。”
20 砰!远处传来一起鞭炮响,而后又恢复了寂静。
21 好一阵,父亲说:“家里人都没有几个,买卖也不好做呢,我看还不如出去打工。”
22 张诚说:“但是家里你和妈怎么办?都这么大年纪了。”
23 父亲缄默了好久,说:“我和你妈还能行,我们总比张华爹妈强些吧?你不用为我们担心。”
24 张诚不说话,又一口一口狠狠地吸着烟。
25 父亲又说:“毛娃后年就要上高中了,燕子明年也要上初中,此后用钱的地方还多呢。俩孩子都争气,听老师说,毛娃和燕子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唉,我不想看俩孩子此后又走你的老路啊。我到现在都后悔,假如当初憋一口气,砸锅卖铁都让你念书,你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26 父亲的话戳中了张诚的痛点,这也是张诚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27 一阵山风吹来,张诚不禁又打了个寒战。
28 张诚说:“一停下来就冷得很,都立春了,这天怎么还这么冷呢?”说完,张诚又拿起锄头挖起地来。
29 父亲说:“是啊,一停下来就冷。”
30 张诚和父亲一连挖了两天地,便将家里的地挖完了。
31 初八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张诚和梅芳便又背起包,踏上了门前那条通向远方的小道。
32 走了好远,张诚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山里的雾很大,只看到白茫茫一片。张诚心想,那会不会是父亲头上的白发呢?
(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描写展开故事情节,辅以肖像、动作、心理与环境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蕴。
B. 小说所写的乡村,作者没有点出村名,也没有点明其地理位置,但从父子的对话,我们可以想见它的偏僻、贫穷、落后、封闭,它是中国当代农村的一个缩影。
C. 张诚明明买好了车票,却跟父亲说想让自己留在家里,这正是他矛盾心理的表现:他一方面为了孩子的学业只能常年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又不忍心撇下年老的双亲。
D. 小说中的父亲勤劳、善良、隐忍,是老一代农民的缩影,他们固守土地,辛勤耕种,却始终摆脱不了贫穷。
8.小说以“白发”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立春了,这天怎么还这么冷”,“一停下来就冷”,小说反复写立春后天气的寒冷,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江智渊,济阳考城人,湘州刺史夷弟子。父僧安,太子中庶子。智渊初为著作郎,江夏王义恭太尉行参军,太子太傅主簿,随王诞后军参军。世父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誉父子并贵达智渊父少无名问湛礼敬甚简智渊常以为恨自非节岁不入湛门。及为随王诞佐,在襄阳,诞待之甚厚。时谘议参军谢庄、府主簿沈怀文并与智渊友善。怀文每称之日:“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者,其江智渊乎!”元嘉末,除尚书库部郎。时高流官序,不为台郎,智渊门孤援寡,独有此选,意甚不说,固辞不肯拜。竞陵王诞复征为骠骑参军,转主簿,随府转司空主簿、记室参军,领南濮阳太守,迁从事中郎。诞将为逆,智渊悟其机,请假先反。诞事发,即除中书侍郎。智渊爱好文雅,词采清赡,世祖深相知待,恩礼冠朝。上燕私甚数,多命群臣五三人游集,智渊常为其首。同侣未及前,辄独蒙引进,智渊每以越众为惭,未尝有喜色。每从游幸,与群僚相随,见传诏驰来,知当呼己,耸动愧恧,形于容貌,论者以此多之。迁骁骑将军,尚书吏部郎。上每酣宴,辄诟辱群臣,并使自相嘲讦,以为欢笑。智渊素方退,渐不会旨。尝使以王僧朗嘲戏其子景文,智渊正色曰:“恐不宜有此戏。”上怒日:“江僧安痴人,痴人自相惜。”智渊伏席流涕,由此恩宠大衰。出为新安王子鸾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加拜宁朔将军,行南徐州事。初,上宠姬宣贵妃殷氏卒,使群臣议谥,智渊上议日“怀”。上以不尽嘉号,甚衔之。后车驾幸南山,乘马至殷氏墓,群臣皆骑从,上以马鞭指墓石柱谓智渊日:“此上不容有怀字!”智渊益惶惧。大明七年,以忧卒,时年四十六。
(选自《宋书·江智渊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父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誉父子/并贵达/智渊父少无名问/湛礼敬甚简/智渊常以为恨/自非节岁/不入湛门
B.世父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誉父子并贵达/智渊父少/无名问/湛礼敬甚简/智渊常以为恨/自非节岁不入湛门
C.世父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誉/父子并贵达/智渊父少无名问/湛礼敬甚简/智渊常以为恨/自非节岁/不入湛门
D.世父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誉/父子并贵/达智渊父/少无名问/湛礼敬甚简/智渊常以为/恨自非节/岁不入湛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年后,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中的”元嘉“一样。
B.“谥”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C.”幸“是指皇帝亲临某地,如文中的”后车驾幸南山“和《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幸“。
D.古时说“死”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江智渊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智渊聪明机智。刘诞要叛乱之前,江智渊看出他的阴谋,请假预先离开了他;刘诞叛乱事发后,江智渊被朝廷任命为中书侍郎。
B.江智渊门孤援寡。朝廷贵官中又没什么人引荐江智渊,所以只是被授予担任尚书库部郎这样的官职,他很不高兴,因而决不拜谢。
C.江智渊才华出众。他爱好文学,文章词采清新丰富;得到皇帝赏识,参加皇上私宴,他总是大臣中最突出的。
D.江智渊刚直不阿。皇帝曾经命江智渊拿王僧朗来嘲笑戏弄王僧朗的儿子王景文,智渊严肃地拒绝了,世祖骂江智渊父子都是痴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见传诏驰来,知当呼己,耸动愧恧,形于容貌,论者以此多之。
(2) 上每酣宴,辄诟辱群臣,并使自相嘲讦,以为欢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感春十三首.其八
张耒
浮云起南山,冉冉朝复雨。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老农城中归,沽酒饮其妇。
共言今年麦,新绿已映土。
去年一尺雪,新泽至已屡。
丰年坐可待,春服行欲补。
1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抒写了对春天的感受,以客观描写为主,语言通俗易懂,显示出“平淡”之美。
B.云起南山,晨雨冉冉,苍鸠两两,相语竹间,写出了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
C.“新泽至已屡”写出今年朝廷的恩泽已经屡次到来,加上去年的瑞雪,让老农一家喜出望外。
D.此诗以老农与妻子的对话作为全篇的重点,着墨不多,人物形象却很好的展现出来。
15.结合全诗,分析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农形象?(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在《三峡》中借林凋水浅、猿猴凄异的叫声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来烘托出三峡秋景的肃杀凄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阿房宫纷繁曲折的走廊和屋檐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小题。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典型的儒士。他______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以关爱天下苍生为己任。杜甫生逢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关头,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动荡时代,( ),他用诗笔描绘了兵荒马乱的时代画卷,也倾诉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杜甫因超凡入圣的人格境界和______的诗歌成就而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唯一的“诗圣”。杜甫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穷愁潦倒的一介布衣,平生毫无功业_______,却________地跻身于中华文化史上的圣贤之列,从而实现了人生境界上跨度最大的超越。杜甫是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命题的真正实行者,他永远是后人提升人格境界的精神导师。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服从 至高无上 建树 名副其实
B.服膺 至高无上 建立 名副其实
C.服从 登峰造极 建立 实至名归
D.服膺 登峰造极 建树 实至名归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疾风骤雨的时代在他心中引起了情感的巨大波澜
B.时代的疾风骤雨在他心中引起了情感的巨大波澜
C.疾风骤雨的时代在他心中引起了巨大波澜的情感
D.时代的疾风骤雨在他心中引起了巨大波澜的情感
19.与划线句子中引号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3分)
A.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B.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C.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在汉代,这里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D.利用“黄金分割律”,人们设计书籍开本、电视屏幕、门窗、电扇、国旗长度尺寸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有说法称,葵花籽是致癌食物之首,其实,葵花籽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_______________。既然葵花籽的营养成分很高,___________?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其生长速度很快,很容易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对人类而言,吃富含重金属的植物使重金属在体内不断蓄积则可能致癌,甚至致命,___________,这些油脂大多属于不饱和脂肪酸,进食过多会使体内脂肪代谢失调。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材料的要点,不超过20字。(5分)
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管理副教授弗朗西丝卡吉诺说:"我们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在恶劣天气下,人们能更好地专注于工作,此刻的天气不会让他们脾气糟糕,因为他们能心无旁骛,不会去想着到外面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研究人员要求200名成人预测天气对个人工作效率的影响。超过80%的人预测好天气会提高工作效率,约同样比例的人预测坏天气会降低效率。
为了检验预测是否准确,研究人员对日本东京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年半的调查,持续追踪该行雇员的工作效率。研究人员将获取的具体数据与同时期东京的气象数据做了比较,发现降雨量每增加1英寸,工作人员完成每单交易的时间就减少1.3%。"我们发现,能见度低且极端温度也与工作人员效率高的时期相符。"吉诺说,"同时,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则工作效率低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年来,娱乐圈负面新闻不断:某选秀节目因粉丝“倒奶”为爱豆投票被停播,演员郑爽因偷税逃税被罚2. 99亿元,“顶流”吴亦凡因涉嫌犯罪被逮捕,赵丽颖工作室微博因极端粉丝拉踩引战被禁言,李诞因发布低俗广告被罚款87万元,流量演员张哲瀚因“打卡”靖国神社被人民日报、国家广电等联合抵制,与赵薇相关的影视作品被多平台下架、除名……曾经“饭圏"乱象一路高歌猛进,给青少年带来了众多不良影响;如今“淸朗 ‘饭圏’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如火如荼,给广大“粉丝"营造了文明健康的精神家园。8月27日,中央网信办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圏”乱象治理的通知》,提出取消明星艺人榜单等十项措施,重拳出击解决“饭圈"乱象问题。这是继今年6月启动“淸朗 ‘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以来,中央网信办再次重拳出击推进“饭圈”乱象治理工作。
对于以上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 D D.“而从皇帝到百姓及孔子、孟子后裔,都意识到孔孟一家可能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错误,这不是“从皇帝到百姓及孔子、孟子后裔”的观点,文中说的是“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这是作者的观点。
2. A B.“只有儒、墨、道、法四家有影响力”太绝对。C.“孟子是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这个主张……是孟子超越孔子的根本原因”错误,只是原因之一,文中说的是“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后一部分”除了“主张民众的利益至高无上”,还有“约束君王的行为,任命或罢免官员,定罪量刑,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在君臣关系上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都是孟子的创造。D.“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差别不大”错,
3. B A.“从而”错误,强加因果,第二段说的是“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分号表示二者之间的并列关系,分号前后都是这场变革的情况,不存在因果关系。
C.“是因为认识到孔子和孟子的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错误,第五段说的是“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不包括孟子学说。
D.“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错误,倒数第二段说的是“在君臣关系上,孟子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由此可知,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是孟子在君臣关系上的观点。
4. B项,由材料三“而且在本次测量过程中,人类首次实现了实测珠峰峰顶重力值,还采用航空重力测量,连片测量了人类无法涉足区域的重力值”可知,不是“连片测量了人类可涉足区域的重力值”。
5. C项,A项,“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珠峰登顶后的实地精密测量”错,从材二可知,1958年-1960年,我国测量珠高程依旧是使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基线端高程,并开展天文测量,没有开展登顶实地测量。1975年才是“人类首次对珠峰的精密测量”。B项,强加因果关系,于文无据。D项,原文是“本次测量,将我国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应用于珠峰峰顶大地高的计算”,北系统的启用并不是第一次,只是第一次应用于珠峰顶大地高的计算
6. ①加强了中尼两国的联系,巩固了中尼两国的友谊。
②在特定时期,登顶挑战的完成及我国自主研发设备重要作用的发挥,振奋人心,鼓舞斗志。
③分析不同期次的高程数据,有助于了解掌握珠峰地区地壳构造,运动规律。既可为青藏高原尤其是珠峰地区冰川、地质、水文等研究提供定量依据,也可为全球环境变化分析提供科学支持。(1点1分,2点3分,3点5分,4点6分)
7B “中国当代农村”以偏概全,应该是中国偏远落后农村的一个缩影。
8①“白发”是父亲外在形象的显著特征,体现了父亲的苍老,寓意父亲为家庭、为子女辛劳一生,饱经风霜。
②“白发”反复呈现在张诚的脑海里,寓意儿子对父亲的担忧和牵挂
③白发,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形象,以此为题,突出空巢老人的孤寂与无奈。
9①反复强调天气冷,以人物直观感受来突出季节特点。
②以气候寒冷衬托出春节刚过乡村的冷清,烘托人物内心的凄凉感,突出乡村空巢老人的孤寂。
③寒春之寒寓意乡村生活的艰难,“停下来就冷”暗含着摆脱艰难生活的办法就是以隐忍坚强的态度勤奋劳作,坚持不懈,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10. C(联系上下文揣摩文意,并注意名词作主语的标志。)
11.B(“谥”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 B(“因而决不拜谢”错,“固辞不肯拜”意为“坚决拒绝,不肯接受官职”。)
13.(1))看到皇帝的诏书传来,就知道定是召见自己,不安与惭愧都表现在脸上,世人(评论的人)因此称赞他。(当:应当,一定;愧恧:惭愧;形:表现;多:称赞。句子通顺1分。)
(2)皇帝每次纵情饮宴,就要责骂凌辱群臣,并且命他们自己互相嘲笑攻击,把这当作娱乐游戏。(辄:就要;嘲讦:嘲笑攻击;以为:把.......作为(当作)。每个字1分。)
【参考译文】
江智渊,济阳考城人,湘州刺史江夷的侄子。父亲僧安任太子中庶予。江智渊始任著作郎、江夏王刘义恭的太尉行参军、太子太傅主簿、随王刘诞的后军参军。伯父江夷有非常好的名声,江夷的儿子江湛又有美好的名声,父子都显贵发达。而江智渊的父亲年轻时没有什么名气,江湛就对江智渊不太尊重,江智渊常常因此而怨恨,不是节日不到江湛家去。他在随王刘诞门下任职后,住在襄阳,刘诞十分看重他。当时咨议参军谢庄、府主簿沈怀文都和智渊亲近和睦。怀文常称赞江智渊:“人应当有的都有,不应有的都没有,这就是江智渊啊!”元嘉末年他任尚书库部郎。当时出身名门的人不做台郎这类官,江智渊门户衰微,朝廷贵官中又没有什么人引荐,竟然被选授这样的官职,内心很不高兴,坚决拒绝,不肯接受官职。竟陵王刘诞又征召他任骠骑将军,转任主簿,随府转任司空主簿、记室参军,兼任南濮阳太守,调任从事中郎。刘诞要叛逆之前,江智渊看出他的阴谋,请假预先离开了他。刘诞叛乱事发后,他就被朝廷任命为中书侍郎。江智渊爱好文学,文章词采清新丰富,世祖非常信任赏识他,对他的恩遇超出他人之上。世祖经常举行私人宴会,总是让三五个大臣跟随,智渊总是其中最突出的。同来的人还没有近前,他总是单独受到召见(被召见),江智渊常常因为超越众人而感到惭愧,从没有得意的神色。他每次和诸大臣一起跟随皇帝游玩,看到皇帝的诏书迅速传来,就知道定是召见自己,不安与惭愧(恧:读nu,惭愧)都表现在脸上,世人因此称赞他。江智渊调任骁骑将军、尚书吏部郎。皇帝每次纵情饮宴,就要责骂凌辱群臣,并且命他们自己互相嘲笑攻击,把这当作娱乐游戏。江智渊一向端正谦让(方:端正;退:谦让),渐渐不迎合皇帝的心意。皇帝曾经命他拿王僧朗来嘲笑戏弄王僧朗的儿子王景文,智渊严肃地说:“恐怕不应这样戏弄取乐。”世祖恼怒地说:你的老子江僧安是痴人,同是痴人的儿子当然会互相怜爱。”江智渊(听了这话)不禁伏在坐席上流泪,从此皇帝对他的恩宠大大减退。他出朝任新安王刘子鸾的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加拜宁朔将军,管理南徐州事务。当初世祖的爱妃殷氏死了,让群臣商议谥号,智渊提出谥“怀”。皇帝认为这不够美谥,心中记恨着这事。后来皇帝驾幸南山,乘马到殷氏墓地,群臣皆骑马随后,皇帝用马鞭指着墓地石柱对江智渊说:“这上面不许有‘怀’字!”江智渊愈发惶惑恐惧。大明七年,江智渊因为忧虑而死,时年四十六岁。
14、C。“新泽”是指春天的雨水,不是朝廷的恩泽。
15、诗歌塑造了一个内心欢乐、对丰收充满希望的老农形象。老农到城中沽酒归来,同老伴对饮,共话今年春天麦苗长势喜人;去年下了一尺雪,今年春雨屡至,由眼前的春景想到将来的丰收,流露出丰收可望的愉快心情。
16.(1).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2)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7、D。服膺:意思是(道理、格言等)牢牢记在心里;衷心信服。铭记在心;衷心信奉。登峰造极:意思是登上顶峰,指到达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至高无上:意思是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形容地位很高。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通常用来指人。实至名归:意思是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名副其实:意思是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18、B
19、C.(C和例句都是直接引用;A是强调;B是特殊含义;D、特殊称谓。)
20.(1). 营养价值很高 (2). 为何被列为致癌食物之首呢 (3). 另一个原因是葵花子油脂含量高
【解析】
21研究表明恶劣天气会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或"研究表明天气好坏与工作效率高低成反比"。)
22作文
“饭圈”乱象治理,莫让“流量”误了思考 2021年8月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称,深度关注“饭圈”乱象整治。随后,微博、百度等平台相继下线明星榜单,其余各大平台也相继加强了对“饭圈”乱象的管制。
“饭圈”乱象的背后,是畸形导向下的资本黑手。在资本的操控下,流量经济的背后已经产生出了粉丝应援打榜、控评集资的完整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粉丝成为了这个产业链的底端。资本不断改变流量经济的游戏规则,而粉丝只能在不断适应新的规则,逐渐失去理性的思考,成为资本的无偿劳工。随即一些怪象也逐渐在“饭圈”产生,形成了畸形的“饭圈”文化。
对“饭圈”乱象的治理,不仅需要立规矩、树红线和规范言行,更要加强宣传教育以合理引导。净化娱乐生态的同时,更要扭正“饭圈”的畸形思想,使其回归理性。
净化娱乐生态,多方协力重管制。“饭圈”乱象治理的根本,是对资本操控游戏规则的管制。资本的不断诱导,是“饭圈”各产业与乱象形成的根本原因,而平台的纵容则是乱象出现的催化剂。以今年《青春有你3》的倒奶刷票事件为例,资本制定了游戏规则——买牛奶刷二维码投票。而平台对其规则的纵容与传播,则引发了大量的倒奶刷票的现象。这不仅使娱乐生态进一步被污染,进一步扭曲了“饭圈”群体的价值观,更是违反了法律与道德。因此,各平台与监管部门必须齐心协力,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相应规则,加强管制与自制,使粉丝与偶像的互动在阳光下健康进行。
扭正“饭圈”畸形思想,宣传教育加引导。在资本诱导下的“饭圈”,习惯了以主观喜好代替客观评价,也因此形成了许多错误的价值观。同时,偶像素质的参差不齐,其行为也严重影响“饭圈”的是非观。以“吴亦凡事件”为例,在其行为已经严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其粉丝竟然在公共平台发布一些不合时宜甚至违法的言论,实在令人愤怒。因此,针对“饭圈”群体的错误思想,各平台媒体在严肃 批评的同时也应当对其思想加以引导,明星和偶像更应以身作则对自己的行为多加约束做好榜样作用。当然,一个人的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也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只有全面有效的宣传教育与引导,才能让“饭圈”群体回归 理性的思考。“流量至上”的观念需要改变,“泛娱乐化”的现象应当抵制。莫让资本乱了理性,莫让“流量”误了思考。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时评类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的意思,确定立意的方向。
材料中提到娱乐圈的负面新闻有两类,一类是粉丝为维护偶像,不惜与全世界为敌的乱象; 一类是众人追捧、光鲜亮丽的明星,却有着扭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格低下,品质低劣。 国家重拳出击,对“饭圈”乱象进行整治,此举正当其时。
据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立意,每一方面都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阐述。从粉丝的角度立意,一方面是对于粉丝疯狂行为的理性看待,另一方面 是如何对青少年追星进行正确引导。从明星的角度,一方面是对道德品质低劣的明星坚决予以抵制,另一方面是让道德高尚的艺术家用其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为青少年树立学习的榜样。
题目要求“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你怎么看”,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要注意观点明确,脉络清晰,论据典型。
参考立意:
1“饭圈”乱象治理,莫让“流量”误了思考。
2重拳整治“饭圈”乱象,守护清朗网络生态。
3面对饭圈乱象,清网之余更该“治心”。
4理性追星,方可不误导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