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七年级 上 第二章 第一节
说教学课题
本次说课内容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选自生物新课标中第四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里的二级主题“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的第一节,在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是“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本节包含了三个部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我要说的第一部分实际上就是一个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该探究实验在展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基础上,更重在训练学生作出假设、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如果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此实验,便可以为今后的探究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掌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作假设、控制变量、设计实验、实践以及合作能力
在实验探究中,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以及培养一定的科学素养
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解如何以实验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是教学重点,其中如何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为本节难点。
说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① 利用视频资源,让学生观看种子萌发的过程,并提 问由此可以想到什么?
② 举出春季播种的例子,提问学生播种需要的条件。
(利用视频可以给予学生较直观的感受,引起学生的兴趣;
以大多数学生都熟悉的播种为例,在创设情景的同时,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可以结合日常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回答,进而引出主题: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学习新课: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① 根据学生可能的回答(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
水分、温度、空气、土壤、阳光、肥料等)安排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师适当点拨,作出假设:种子萌发最可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及充足的空气。
(学生以自己的知识积累或经验排除非必需因素,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交换想法。在该过程中能够互相学习,明确探究重点。)
② 继续以小组共同学习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教师提供实物材料,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完成实验的操作。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解实验的步骤,清楚各瓶中的条件,明确本实验控制的变量。)
③ 引导学生向教师提出有关实验的疑惑或教师针对实验的关键点和细节提问学生,同时强调控制单一变量
重要性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概念。
(希望学生去深入思考,发现问题,而不是仅仅会
操作,同时明白对照实验的关键点在于控制单一变量。)
对照组
实验组
变量
④ 学生根据经验和所学知识推测实验结果,教师可以用实物或多媒体课件展示结果,验证学生的推测。
(以明确的实验结果让学生更充分的认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
3
2
4
3.总结与拓展
① 快速回顾本次探究实验的过程,点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② 鼓励学生以此实验为参考,在课后自行探究其他因素(如阳光)是否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
说教法学法
1.说教学方法
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了转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与科学方法的课堂氛围。相比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
2.说学法指导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本次课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学生不仅仅是学会知识,而是会学知识。学生将通过观察、阅读、思考、分析、推导、讨论等开展自主与合作学习,教师更多的是起引导和点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