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课前小测
1.我国湖泊分布特点是:西部以________较为 集中,多为_______湖;东部以__________地 区最为集中,都是______湖。
2.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______湖;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湖。
3.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______运河。
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河。
5.流入_______的河流叫外流河。列举出你
熟悉的三条外流河_____、_____、______
青藏高原
咸水
长江中下游
淡水
青海
鄱阳
京杭
海洋
塔里木
长江
黄河
黑龙江
黄河
阅读课本p28,重点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一)黄河的概况:
1、发源地
2、注入海
3、长度
4、流经的省区(9个)
5、流经的地形区(4个)
6、主要支流
2.注入海:
1.发源地:
3.长 度:
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青海
四川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
4.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省、 陕西省 、 河南省、 山东省
青、川、甘、宁、内、
晋、陕、豫、鲁。
P28活动1
5.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6.主要支流:
上游:湟水、洮河
中游:汾河、渭河
(二)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
河口
旧孟津
上游:
中游:
下游:
源头——河口(内蒙古)
河口——旧孟津(河南)
旧孟津——入海口
上游峡谷
P28、2找出黄河干流的主要水电站。观察这些水电站主要建在哪些河段,想想为什么?
主要水电站有:
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小浪底、三门峡等
这些水电站主要建在 地区,因为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 阶梯,穿过 和 , 资源十分丰富。
第一、二级
高原
山地
水能
上游
1.上游: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
资料一:“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
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上达到570千克。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水土流失
2.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讨论
请完成课本P30活动
分析黄河为什么多泥沙?
自然因素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
人为因素
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
治黄关键
治沙
地上河
3.下游:形成“地上河”
黄 河“ 地 上 河”
资料二:“痛苦的记忆”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0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洪水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P30活动2,图2.18)
上游:
中游:
下游:
梯级开发,兴建水利枢纽
保持水土,种草植树
固堤分流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
作业
1、黄河是我国( )
A. 流程最长的河流 B. 我国第二大河
C. 我国第二长河 D. 水能资源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黄河的发源地( )
A. 唐古拉山 B. 巴颜喀拉山 C. 喜马拉雅山 D. 冈底斯山
3、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形区是( )
A. 内蒙古高原 B. 华北平原 C. 黄土高原 D. 河套平原
4、黄河的哪一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5、黄河下游流域狭窄,没有支流的原因是( )
降水量少 B. 水流缓慢
C. 地势低平 D. 形成地上河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D
A
B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2、图中流经了ABCD四大地形区的河流是______河,该河曾被称为“一碗水,半碗沙”,你知道这些“泥沙”是从哪里来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治理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D
A
B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
在中游地区(黄土高原)植树种草
黄
1.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的“天”指( ),“海”指( ): A.唐古拉山,东海 B.巴颜喀拉山,渤海
C.横断山脉,黄海 D.祁连山脉,南海 2.下列治理黄河的各种手段中,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是( ) A.植树造林 B.加固大堤 C.修筑梯田 D.修建水库 3.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母亲河的“奉献”是指( ) A.塑造了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B.中下游河阔水深,航运价值大 C.下游形成“人在地上走,航顺天上行”的奇观,旅游潜力巨大 D.中上游水能丰富,且为流域内的地区提供灌溉水源
4.“塞外江南”灌溉农田的水主要取之于(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5.关于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河上游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B.从河流长度、水量来看黄河为我国的第二大河 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D. 下游为“地上河”,易决口成灾,因此加固江防大堤是治理黄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