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溜索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溜索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3 15:5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7课 溜索
阿城
新课导入
“溜索”是一种原始的渡河工具(有时也可指原始的渡河方法),一般设置于峡谷地带的河流之上,索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河流两岸。
1.了解阿城的相关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梳理文章情节。
2.分析作者写景的方法,品味小说简洁凝练的语言,把握小说的内容和主题。
3.感受文中人物的英雄本色,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学习目标
阿城,1949年出生于北京,原名钟阿城,当代作家。其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多以白描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关于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思考。代表作有《棋王》《遍地风流》等。
作者简介
盘桓( huán) 蓦地( mò dì)
锱铢(zī zhū) 脑髓(suǐ)
驮子(duò) 战战兢兢( jīng)
重点字注音
【迟疑】 拿不定主意;犹豫。
【马帮】 驮运货物的马队。
【拳打脚踢】 [JP3]用拳打,用脚踢。形容凶狠地打别人。
【涓涓】 细水慢流的样子。
【蓦地】 出乎意料地;突然。
【千钧】 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
【锱铢】 比喻极微小的数量。锱和铢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
【悄没声】 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驮子】 牲口驮着的货物。
【战战兢兢】 状态词。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顷刻】 极短的时间。
【寻思】 思索;考虑。
重点词语解释
第一部分(第1~8段),写溜索前的情形,表现峡谷的险峻。
第二部分(第9~21段),写溜索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22~25段),写溜索后的情形,突出人、畜的状态。
整体感知
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起笔突兀,营造出一种将有大事发生的气氛,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同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问题探究
2. “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把“马帮”比作“极稠的粥”,用“慢慢流向那个山口”形容马帮行进缓慢,生动形象,从侧面表现了环境的奇险。
3.作者多次写到鹰,有什么用意?试简要分析。
衬托出环境的奇险;与马帮汉子相互映衬,进一步烘托人物形象。
4.文中写首领的文字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首领的形象。
?(1)写首领“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笑一笑”等,表现出首领镇定从容、胸有成竹的特点。
?(2)写首领“敲一敲那索”、“哑声”问汉子们是否还歇、提醒“我”不要看下面等,表现出首领细心、认真、负责、关爱同伴的特点。
?(3)写首领“瞟一眼”就有汉子站出来溜索,问一声“可还歇”汉子们就去卸驮子等,表明首领受人尊敬,也体现出他和汉子们配合默契的特点。
?(4)写首领溜索,打着尖尖的呼哨,“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表现了首领沉着冷静、举手投足间尽显英雄本色的特点。
5.本文主要写马帮汉子溜索飞渡怒江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深刻意蕴:
(1)飞渡怒江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勇敢品质。
(2)马帮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互相信任、互相关爱的美好品质。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一样振翅飞翔。
(4)“我”与首领的对比: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情感取向:
(1)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的环境的赞美。
(2)首领、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勇敢无畏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表现的厌弃。
(4)本文描绘的画面:对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的赞美。
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写一处奇险的环境,一群过河的马帮汉子,一次溜索的经历,赞美了马帮汉子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无所畏惧的英雄本色,也传达出马帮汉子团结协作、互相信任、互相关爱的美好品质。
1.用词精妙,生动传神。
?例如,“(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中的“小”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将瘦小汉子在溜索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传神地表现出来,富有表现力。
写作特色
2.比喻新奇,巧妙传神。
例如,作者写马帮行进缓慢,“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比喻新颖别致。再如,“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把“万丈下的怒江”比作“一股尿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从绝壁上看到的怒江的形态,突出了地势的高峻,也流露出汉子们溜索之后的豪迈之情。
3.平中见奇,回味无穷。
?例如,“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中的“稳稳”和“首领缓缓移下马”中的“缓缓”,用普通的词语写出了首领的镇定从容、胸有成竹。再如,写首领溜索时,“飞”“跃”“弹”等动词的运用表现了首领的沉着冷静,体现了马帮汉子的英雄本色。
? 本文通过写一处奇险的环境,一群过河的马帮汉子,一次溜索的经历,赞美了马帮汉子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无所畏惧的英雄本色,也传达出马帮汉子团结协作、互相信任、互相关爱的美好品质。
课堂小结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马却更觉 (拿不定主意;犹豫),牛们也慢下来。
(2)俯望那江, (出乎意料地;突然)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3)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
(比喻极微小的数量)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
是索崩。
(4) (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
子)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课堂小练
2.本文主要写马帮汉子溜索飞渡怒江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深刻意蕴:
(1)飞渡怒江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勇敢品质。
(2)马帮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互相信任、互相关爱的美好品质。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一样振翅飞翔。
(4)“我”与首领的对比: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情感取向:
(1)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的环境的赞美。
(2)首领、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勇敢无畏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表现的厌弃。
(4)本文描绘的画面:对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的赞美。
2.下面对《溜索》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当“我”询问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中的“懒懒”表现了首领的心不在焉。
“(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中的“小”字,写出了瘦小汉子在溜索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富有表现力。
文章多次写到鹰,既衬托出环境的奇险,又烘托了马帮汉子的形象。
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牛,从侧面展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同时与“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反衬出首领等人的勇敢无畏。
答案:
1.(1)迟疑(2)蓦地(3)锱铢(4)战战兢兢
2.A
【点拨】“懒懒”表现了首领的镇定从容、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