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司马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2.正确跟读课文,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结合插图,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3.初步掌握本节课学到的文言文学习小方法,课下灵活运用这些小方法,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文言小故事。
情感目标1.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大意。
2.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请学生背诵最近积累的古诗。
2.古人不光会写古诗还会写文章,我们把古人写的文章叫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小故事《司马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老师指导“司”的写法,学生在写字纸上书写。
3.本文以人名为题目,司马光姓什么?司马是复姓,二年级我们学过《姓氏歌》,你还知道哪些复姓?
二.读故事
1.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本,读一读这个小故事。师范读,生心中默读。师一小句一小句领读,生跟读。师领读一长句,生跟读。师领读一篇,生跟读。
2.同学们读了几遍,你们发现读文言文需要注意什么?(停顿)是的停顿得当,文章才能读的抑扬顿挫。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老师还要送个大家学习文言文的三个小妙招。(课件出示妙招一借助拼音读准确)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3.出示课文,指生读。
4.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出示妙招二。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这个小故事,思考: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回答,教师相机补充。)
三、品读课文。
师:对这个小故事有了大体了解,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小故事,品味这个小故事。
1.课件出示: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儿在哪里玩?(庭)庭是什么意思?理解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字可以让变成现代文中的双音节词语来理解。运用这种方法理解“戏”。“戏于庭”就是(请学生回答)他们会玩些什么呢?有的玩-------有的玩—有的玩
2.一群小儿玩得正高兴呢,一个小儿爬到了“瓮”上
师:什么叫瓮?课件呈现瓮和缸,请学生区分。文中没有用“爬”这个字,而是用了“登”。“登”就是爬。我们还会把爬山叫做登山,可见文言文和我们现代文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3.结果这个孩子一失足跌落水中,被水淹没了,哪个字让我们知道小儿被水淹没了?(生:没)
4.一个“没”字足见当时的情况很(生危险.危急)
5.小儿被水淹没,拼命地挣扎着,大声地呼喊着,生命危在旦夕。众儿是怎么做的?(请生说)哪个字让你感受到众小儿都逃跑了?(皆)皆是什么意思?在现代的生活中我们还常常会用到这个字,比如人人都知道就叫人人皆知,这个结果大家都欢喜就叫皆大欢喜,还有粒粒皆辛苦。
6.在这人命关天的时刻,众---光----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师板书)
7.瓮破了,水涌了出来,就叫(迸)小儿得救了。如果你是那个得救的小儿,你会说---如果你是闻讯赶来的大人,你会说---如果你是那个仓皇逃跑的小儿,你会说---
8.同学们现在结合注释,同位之间讲一讲这个小故事。找三到四个学生讲这个故事。
四.熟读成诵
1.同学们,俗话说:“熟读方能成诵。”这也是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第三个文言文学习小妙招(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记一记这个小故事。
2.出示图片,背诵小故事。
五、情感升华
1.千百年来,司马光的故事广为流传,人们用绘画、剪纸、雕塑、邮票等等各种艺术形式来记住这个小故事。(课件出示)
2.同学们老师也希望咱们班的同学在以后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像司马光一样镇定,沉着,冷静、聪明灵活。
六、课外拓展
1.请同学们用上老师交给你的三个小妙招,学习《文彦博灌水取球》读故事讲故事。
2.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课下找来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