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预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读中感悟,并能联系实际,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体会。2、通过读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体会说话人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尊重和理解生活中不同方式的爱,并具有一颗感恩之心。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体会说话人的情感,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美国作家巴德 舒尔伯格写的一篇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齐读课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这个眼睛我们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仔细观察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二)、检查字词认读情况。出示课件,学生读词语。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检查朗读情况。师:读完了吗?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呢?谁能用简洁的话说一说?出示课件:这篇课文讲了巴迪,在七八岁时,几年后,成为作家后.
2、理清课文脉络。师:作者就是这样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板书:故事)然后呢?写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感悟。(板书:感悟)层次非常的清楚。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童年的故事,哪些自然段又写的作者长大以后的感悟?(生答:1——14自然段;15——17自然段)
(四)品读重点语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同时抓细节,体会语言描写。
师:在我们学习的这一单元当中,还有两篇文章(出示课件):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选自《地震中的父与子》;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选自《慈母情深》《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慈母情深》,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母爱的温暖。同学们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达父母之爱的呢?(生答:语言描写)师:对,就是语言描写。(板书:语言)
1、浏览课文,选用不同的线画出人物语言。
请同学们默读描写人物语言的段落,边读边画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听清要求,怎么画,我给你两种符号,一种符号“——”,第二种符号“_”,你在画的时候要想一想,你会用哪种线来画母亲说的话?又会用哪种线来画父亲说的话?
2、交流自己找到的父亲的语言和母亲的语言,让同学朗读。然后分角色读。
3、体会:对于同一首诗,父母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呢?
4、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再现故事情节。师:是啊,我们学习一篇课文,不是读读课文,讨论一下儿就可以了,文章中的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品味,慢慢的揣摩的,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的一段话:读书的时候,你会处处感觉到他就在你的身边,但你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你的想象去弥补这一点。”师:看这几句话,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读课文中相关的描写,(同时课件出示句子: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道:“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师:可就是这首让巴迪激动不已的诗,父亲看后却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吵。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6—13自然段,读后自己想一想,你能不能看到他们争吵时的样子,听到他们争吵时侯的声音?(生练读)师:都读完了?有没有看到他们读书的样子?声音呢?分角色朗读大家喜欢不喜欢?(分配人物角色,旁白)师:听了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朗读,我也特别心动,我也想读其中的一个角色,行不行?(指名)你给我分个角色吧?6—13自然段,你觉得我适合读谁?或者你想让我读谁?你也来配个角色吧?(师生合作、分角色读对话)小结:和你们在一起读书的感觉真的很妙。
5、感悟语言描写的表达方式.师:老师把这些对话变换了一下,出示课件: 父亲说:“这是什么 ” 母亲说: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父亲说:“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我把头埋的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父亲说: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的抬不起
来。母亲说:“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父亲说:“我不明白,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学生自由读,谈体会。与原文的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生:作者在写人物的对话时加上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讲解:那叫“提示语”。明白了吗?那些提示语提示了人物说话时候的动作、神态、态度、语气等这样的细节。同学们再看看这些提示语的位置,有发现吗?(生答:在对话的后面或中间)师:你很会观察,观察得也很仔细。作者为了突出对话的内容,把提示语的位置有的放在中间,有的放在了后面,有放在前面的吗?(生:没有)你还有其它的发现吗?师:他们吵的这些话,人物说的这些话,作者在安排段落的时候,有发现吗?(生:对话各成一段)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生:一看就知道是谁说的,非常清晰)
师:面对父母激烈的争吵,我们的小巴迪委屈极了(出示课件):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生齐读)
6、体会人生感悟师:长大以后的巴迪又有什么感悟呢?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并谈谈体会。学生读句子,谈体会随机课件出示句子: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2)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师:是啊,在这两种爱的鼓舞下,巴迪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在生活中他能正确的看待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冷静的分析自己。
巴德舒尔伯格知道,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严厉的爱,一种是慈祥的爱,在这两种爱的鼓舞下,巴迪的人生航船走向何方呢?1.出示巴德·舒尔伯格的简介。2.自由读作者简介。师:是啊,,巴迪把生活比喻成小船,他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最后走向成功。长大以后的巴德舒尔伯格,人生旅途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他的作品连年发表甚至好评如潮时,他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五)、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老师作为本节课的合作者,有很多想法,我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断言教会了我们怎样去面对成功与失败,怎样去面对表扬与批评,因此,老师总结了一句话,与同学共勉,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谨慎地把握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倾覆。
(六)、感悟真情,升华情感。
作业:小练笔: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说一说,然后再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