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4 23:0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故事二则-扁鹊治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自由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别“拜见、蔡桓侯”等7组生字词。
2、通过自由朗读课文,能简述课文讲的故事。
3、通过抓住人物描写的语句,圈画、朗读、批注,能描述出人物特点。
4、通过完成“病历”表格,总结人物特点,说出生活中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的想法。
教学难点:体会寓意,懂得防微杜渐、善于听取正确意见的道理。
三.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读寓言故事?谁能说说你学过有哪些寓言故事?从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生:《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我知道了,任何事物都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欲速则不达。生:《守株待兔》,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不能不劳而获,要通过自己劳动换来收获。
师:你们都通过一个小故事明白了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故事的特点,六个字概括生:“小故事,大道理”
师:今天我们的聊第二个话题,跟名医有关。知道什么叫名医吗?(医术高明的人叫名医。)(有名气的医生叫名医。)你能说出一两个你知道的名医吗? (李时珍、华佗和扁鹊。)师:(出示扁鹊图像及简介)读一读,从扁鹊的简介中你知道了什么?(扁鹊原名叫秦越人。)你知道中医的四大诊法吗? (望、闻、问、切。)这四大诊法,被中医一直延用至今。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与名医有关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跟我一起书空。请同学们注意“扁”字下面只有一横。齐读课题。
(二)初步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
2.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生自由读课文) 课文中的词语你能读准确吗?(师出示词语。指名读词。) (提示)“蔡桓侯”的“桓”字跟“恒”是有区别的。(出示两字)“桓”是木字旁。“恒”是竖心旁。在文中读huán,第二声髓,读第三声suǐ,不要读成第二声。剂,读jì不要读成qí。师:齐读词语。(生齐读)
(三)再读文,引导概括课文大意。
(过渡)仅仅读懂字音,读通句子还不够,还要读懂内容。再默读一遍篇课文,想想主要说的是什么事?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扁鹊四次请求给蔡桓侯治病,蔡桓侯不听,后来,蔡桓……
师:只要掌握方法就简单了,我们今天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起因是扁鹊看出蔡桓侯生了病,想为他医治,经过是几次向他说明,(四次)那我们可以说多次,结果蔡桓侯根本不听,最后病死。)我们了解故事,还应该读得更深入一点。
(四)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内心师:你能不能了解扁鹊和蔡桓侯的想法呢?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什么想法?(扁鹊第一次见蔡桓侯,我觉得扁鹊是非常诚恳地想为蔡桓侯治病。)
师:扁鹊是名医,还应带着关心去读,还有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师:同学们从扁鹊的语言中体会到了扁鹊的内心,还可以从什么体会扁鹊的内心?(我从“一会儿”体会到时间很短暂。)
师:是啊,扁鹊不愧是名医啊,只用了“望闻问切”中的“望”而且是一会儿,就看出蔡桓侯有病,这可见扁鹊的医术高明。(板书:医术高明)
师:再读读蔡桓侯的语言,你能从蔡桓侯的言行中体会到什么? (蔡桓侯很傲慢。)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师(评):体会得好,读得也流利,还有谁能读出傲慢的(生读) (蔡桓侯很自以为是。)(板书:自以为是)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学法:品读言行—体会内心—感悟性格) 师:大家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三次拜见的情形,你能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想法的变化了吗?
(五)自主学习后两次见面情形 (学生自学,出示自学目标)
1.扁鹊心情有什么变化?
2.揣摸蔡桓侯的心理?
3.在课本的空白处写出他的内心想法?
师:扁鹊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我从扁鹊的语言中体会到扁鹊越来越焦急。)会学以致用了,他为什么会越来越焦急了呢,你抓住了重点。我们把扁鹊的三次劝说放在一起,分男女生来读,要读出扁鹊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蔡桓侯面对扁鹊一次又一次的劝说,会怎么想? 作为蔡桓侯要怒了,他怎么想?扁鹊一遍又一遍说他有病蔡桓侯却一次又一次否认,蔡桓侯怎么样? (固执。)(板书:固执己见)
师:我们把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得更深入了,扁鹊一次又一次冒死进谏,你觉得扁鹊怎样?(师小结)是啊,这都体现了扁鹊的医德高尚。(板书:医德高尚)
师:(总结学法)那么作文时我们可以通过(生: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就是高明的写作方法。
师:扁鹊第四次见到蔡桓侯时,他的病已经深入骨髓了。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完成一份蔡桓侯的病历。(课件出示以下表格) 时间 病在治法 病人态度第一次皮肤热敷 不相信、嘲讽过了十来天 皮肉之间针灸可治 不高兴、不理睬十来天后肠胃里服汤药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几天 深入骨髓无能为力派人去请(师引导读病历)
师:蔡桓侯是一个明君,他在位时到处招贤纳士,想有一番作为,可惜年仅44岁就英年早逝了,蔡桓侯仅仅是死于病吗?他的死因还有什么呢? (不听别人的劝告,自以为是。) (六)理解寓意,拓展延伸
1、师:找到了死因,再看病历,本来蔡桓侯得的只是个皮肤上的小病,用“微”来形容,由于他的自以为是,不听劝告,病情“渐”重,我们要防止,杜绝这种小的错误发展,酿成大错,用一个词来概括“防微杜渐”(板书)。(师小结)为了不让蔡桓侯的悲剧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要防微杜渐。
2、本文故事并非今人所作,史料记载在《韩非子》,课件出示古文第一次会见内容,比较体会古文的简洁、朗朗上口。
师小结: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多多从古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哲理、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