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溜索》 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溜索》 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5 22:0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笔记小说在情节设置、语言特色等方面独特的风格。
2.加深小说鉴赏的深度,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映衬等艺术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深入挖掘文中蕴含的思想和文化意味,进而深刻把握小说内涵。
3.阅读小说,感受作者奔赴祖国边疆,状写出的瑰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体会马帮汉子身上那种无畏精神和豪迈野性。
设身处地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经云南入缅甸,最后注入印度洋。进入云南境内以后,怒江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西岸高黎贡山的峡谷高差达5000米,东岸碧罗雪山的峡谷高差达4000多米,平均相差3000多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
怒江
溜索是一种渡河工具,它以一条钢索或粗绳,连接山谷两侧,一头高,一头低,人、货物或牲畜用一个特殊的滑轮“溜”过峡谷。常见于山地,如中国的横断山脉。溜索危险性很高,需要极大的力气和很高的技巧,更需要非凡的勇气。
设身处地
设身处地
马帮 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它也是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面对险恶而随时变化的环境,马帮形成了生死与共的特殊生存方式,也形成了自己严格的组织和帮规,有自己帮内的习俗禁忌和行话。
讲故事的人
阿城一九四九年生于北京,曾下放山西、内蒙古、云南建设兵团农场插队。作家、编剧。其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品惯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对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
代表作有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遍地风流》,杂谈集《闲话闲说》,散文《威尼斯日记》,电影《芙蓉镇》《棋王》《小城之春》《吴清源》等。
背景资料
过去的事
《遍地风流》(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翻的是三十年的旧账”。“年轻的状态”写“昔日的青春同路人”,“想想当时都才十多岁,额头都是透明放光的。”
“我永远要感谢的是旧书店”,“我想我的启蒙,是在旧书店完成的”。
“笔记消失了,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写笔记小说的原因之一。”
文学常识
笔记小说,是一种笔记式的短篇故事,学界一般均依鲁迅的观点概括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两种主要类型,广义上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代表作品有《搜神记》《世说新语》《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
多写世俗社会中的凡人小事,篇幅都比较短小,大部分只有数千字,是很纯粹的短篇小说。笔法上也多用白描,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场景和人物的线条,看似随意,其实形神毕现,环境、氛围、人物神态扑面而来,显示了高超的艺术功力。
因声求气
读书之法,“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分析研究,是一种;“必讽诵之深切久”,因声求气,也是一种。两者相辅相成,各有所长,不可偏废。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韩 愈《答李翊书》
朗 读






锱铢




兢兢




西










diān
sāi

guǎi
zī zhū

duò
zhuài
liě
jīng
shào
suǐ
nián
战战



盘桓
涓涓
探视
俯身
扭绞
顷刻
寻思
拳打脚踢
千钧之力

duò
ǒu
zhuì
huán
juān
tàn
jiǎo
qǐng
xún
quán
jūn
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短)
文 句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长)
眼珠涩涩的,使劲挤一下,端着两手,不敢放下。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有人递过一支烟,嚓的一声点好。烟浓浓地在首领脸前聚了一下,又忽地被风吹散,扬起数点火星。 (高下缓急)
文 句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文 句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语感的繁复)
牛们...…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语意的加强)
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状态的持续)
文 句
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
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
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
叠 字
炼 字
原文: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习惯:首领稳稳地坐在马上,笑了一笑。
原文: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
习惯:对岸一个黑点早已停在壁上。
对比发现:少用虚词语言的干练。可以少用助词,还可以少用副词。
比 较
脱俗
原文: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
习惯:急忙转身,却什么也没有 ,
单音节的“急”,比双音节的“急忙”,不仅很干净、利落,还能让节奏更加紧凑。
比 较
简洁明快,干净洗练,凝练含蓄的古典笔记小说之美。世俗而不流俗,文雅而又质朴,真正展现了“这块土地上‘遍地’‘都是’的各种‘风流’。
情节
我的小说似乎不讲究结构。我在一篇谈小说的短文中,说结构的原则是:随便。有一位年龄略低我的作家每谈小说,必谈结构的重要。他说:“我讲了一辈子结构,你却说:随便!”我后来在谈结构的前面加了一句话:“苦心经营的随便”,他同意了。我不喜欢结构痕迹太露的小说,如莫泊桑,如欧·亨利。我倾向“为文无法”,即无定法。我很向往苏轼所说的:“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我的小说在国内被称为“散文化”的小说。我以为散文化是世界短篇小说发展的一种(不是惟一的)趋势。 ——— 汪曾祺
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情节
(三)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九)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未见其索,先闻其名。间接写。
直接写索的力量。
溜索
(十八)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
最直接的感受。
反复及特别之处
情节
(二)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八) 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
有声有形。借代、比喻。动物的慌乱、马帮行动之缓慢,如在眼前。
由“流”到“移”,一字之别,极精当。不写地貌,已在画中。
铃铛们 马帮
(二十五)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牛终成“们”,同情,同己情。
铃声亦情声,豁然开朗。
反复及特别之处
情节
(二)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十一)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二十四)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顷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首领把裤腰塞紧,曲着眼望那鹰,说:“蛇 ”几个汉子也望那鹰,都说:“是呢,蛇。”
一个“扎”字写尽了鹰飞得急速迅猛的特点。扎进声音里,从侧面衬托出怒江奔腾、咆哮的气势。
鹰在峭壁上抓蛇的过程,搏击长空,英勇无畏,战胜一切!然而人曲眼睥睨,淡言淡语。
写大鹰在汉子身下移来移去,侧面衬托出那瘦小汉子溜索时距离岸边又高又远,表现溜索的艰险,反衬汉子的英勇无畏。

反复及特别之处
情节
(六)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二十三)首领与两个汉子走到绝壁前,扯下裤腰,弯弯地撒出一道尿,落下不到几尺,就被风吹得散开,顺峡向东南飘走。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

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多方面描写出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使人如临其境,突出了怒江峡谷环境的险恶。
这一情节与前文“我”过溜索后“腿子抖得站不住”“小肚子胀得紧,像有尿,却不敢撒,生怕走了气再也立不住了”的感受,以及牛马们过溜索后“卧在地下,皮肉乱抖,半个钟头立不起来”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首领和汉子们在天险面前的从容,体现了他们技高胆大、粗犷豪迈的英雄气概。
开头、结尾
情节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
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
起笔突兀,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小说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但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好像每位读者都是这个“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叙事角度
情 节
①“我”作为故事的亲历者,能够增强故事的真实感。
②小说的叙述者,起线索作用:用“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串联情节,使情节更加简洁、集中。
③过溜索的参与者,烘托环境:“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写出“我”面对峡谷时的表现,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小说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但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试分析“我”这个隐形形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
……
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
……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
……
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
牛马们还卧在地下,皮肉乱抖,半个钟头立不起来。
首领与两个汉子走到绝壁前,扯下裤腰,弯弯地撒出一道尿,落下不到几尺,就被风吹得散开,顺峡向东南飘走。
……
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
情 节
意 象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神态描写,“懒懒”“稳稳”“笑一笑”表明首领早已见惯这样的场面,体现出首领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性格。
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首领
意 象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
溜索前,首领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体现了他细
心、认真、负责的性格特征。
首领瞟一眼汉子们。
首领用眼“瞟一眼”,即有汉子站出来,表现出首领受人尊敬的地位,也体现出他和汉子们配合默契。
意 象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首领的“吼”“送”表现了首领认真负责、关心他人的品质。
动作描写,“飞”“跃”“拐”“弹”等词语,将马帮首领溜索、下索的麻利动作和沉着、冷静的神态刻画得非常鲜活,表现出首领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和领袖的气质。
眼珠涩涩的,使劲挤一下,端着两手,不敢放
下。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
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
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
意 象
认真负责、关爱他人、身手非凡、从容不迫、具有领袖气质的人。
首领是一个:
意 象
①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
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手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本段运用一系列动词,传神地写出了这个精瘦短小的马帮汉子身手敏捷矫健,溜索技术纯熟,让人叹为观止。
意 象
汉子
②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语言描写。简练的语言,体现出首领与汉子们配合得十分默契。
③“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玩一般”“飞身”写出了汉子们过溜索的轻松自如。
意 象
说一说:写汉子们过溜索的动作,三次使用了“小”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几个“小”字的活用,将人在溜索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传神地表现了出来。作者将普通的“小”字用得这般有创意,堪称运用语言的高手。
意 象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多方面描写出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使人如临其境。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环境的险恶,衬托“我”的恐惧和害怕。
环境衬托
意 象
鹰的衬托
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一个“扎”字写尽了鹰飞得急速迅猛的特点。扎进声音里,从侧面衬托出怒江奔腾、咆哮的气势。
意 象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写大鹰在汉子身下移来移去,侧面衬托出那瘦小汉子溜索时距离岸边又高又远,表现溜索的艰险,反衬汉子的英勇无畏。
意 象
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顷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
写马帮汉子们远远地看到鹰在峭壁上抓蛇的过程,以鹰喻人,含蓄地表达汉子们对鹰的赞美与崇敬,暗示作者的情感倾向——做人,就要像鹰一样,搏击长空,英勇无畏,战胜一切!
意 象
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牛的反衬
“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写出了牛面对怒江峡谷时的惊恐,烘托出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牛的惊恐和“我”“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的惊恐相互映衬。此时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我”和牛的惊恐万状与领队的冷静、沉着形成鲜明对比。
意 象
“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这些描写生动地体现了溜索前牛的惊恐失态之状,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
意 象
意 象
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牛们如商量好的,不例外都是一路屎尿,皮肉疯了一样抖。
溜索过程中,牛“叫不出声”,屎尿失禁,和等待溜索的“哀哀地叫着”的牛一起烘托出峡谷的险恶,牛的失态反衬出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熟练。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
意 象
“急急地要离开这里”说明牛们仍然惊魂未定,感到恐惧。这也从侧面进一步烘托出怒江峡谷不同寻常的险恶。
合作探究
衬 托
方法指导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用甲事物陪衬乙事物,就是衬托。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更易懂。
精读细研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
…………
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人的对比
“我”溜索时的恐惧和手忙脚乱与马帮汉子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马帮汉子们的身手矫健、沉着从容、勇敢无畏。
主题探究
①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③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怒江大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深刻意蕴
主题探究
①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②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赞扬。
③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④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对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的张扬。
情感取向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马帮飞渡怒江峡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的孤悬、高峻、险恶,又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文章赞美了马帮汉子粗犷豪迈、临危不惧、从容镇定、勇敢无畏的精神,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时镇定自若的姿态。
1.用词精妙,生动传神。
写作特色
2.比喻新奇,巧妙传神。
3.善用白描,简洁明快、干净洗练。
4.对比衬托,侧面描写。
溜索前
溜索中
溜索后
牛马、我战战兢兢
汉子们身手矫健
极端恐惧(“我”)
惊魂未定(“我”)
课文结构
从容
镇定
勇敢
无畏粗犷豪迈
英雄本色
阳刚之美
沉着冷静(汉子、首领)
溜索
从容
镇静
勇敢
无畏
开端:抵达怒江,准备溜索
发展:首领指挥,决定溜索
高潮:溜索过程,惊险无比
结局:顺利完成,再次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