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4 23:0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先让学生借助译文与原文对照阅读,粗知原文大意。教师再抓住文言文中几个关键的知识点予以引导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现代文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难点: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打招呼 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想考一考大家。看图片,猜故事。第一幅图(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一幅图难不到大家第二幅图(曹冲称象)找一位同学来说,请你——第三幅图(是文彦博,他用自己的智慧取出了树洞中的球)看到这三位人名你发现什么共同特点?指生说。是啊!他们都是古时非常聪慧的孩子。这节课我们将再认识一位这样的孩子——王戎
师:看老师补充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边板书“戎”边讲解(在这儿“戎”是王戎的名字。)齐读课题
(二)多种形式 诵读课文
1这是一篇小古文,小古文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读完之后,它与现代文相比味道有什么不一样?请大家捧起书,听老师读(教师范读)读得怎么样 ? 指生说。谁来说说,小古文读起来与现代文的朗读有什么不一样呢?(很多同学积极举手 还有的同学在静思冥想,真棒!)生1出现一些跟现代文不同的词生2停顿比现代文明显(师 听上去更加抑扬顿挫,有味道)指生说不同
2指导停顿
考考你们,接下来这句该怎么读呢?出示图片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指生读下面大家来比较一下,老师要读两遍,哪个读得更有味?第一遍机械停顿 第二遍气息相连谁来说说,哪种读法更有味道? 第二种读起来顿而不断、气息相连、适当延长。再听老师来读 老师读完同学们来读
出示图片指导学生朗读
出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前面咱们同学都读得很好,来挑战一下这句
3那接下来根据老师的提示把这个小古文读一读道定要读出它的味学生自由朗读读了一遍是吗,还不够,古文要反复读才能读出味道来,就像酿酒一样,需要时间,再来读读看。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指生读)老师指导完再来让学生读(读得有进步,掌声送给他)我们一起来读 (学生齐读)
(三)读懂课文
师:同学们学古文啊读顺 了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把它读懂回想一下,以前学习古文,有哪些读懂它们的方法?指生说 相机板书 看注释今天我们就通过看注释读文章的方式去自己弄懂小古文的意思好不好?比一比谁最先弄懂了。学生自己边读课文,结合注释弄懂文章的意思。(有同学举手,不着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读读看)
师:如果你你弄懂了可以告诉你的同桌,如果你不懂就和同桌讨论一下(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四)交流分享,梳理疑惑,理解课文大意,教师相机点拨看同学们学得认真讨论得热烈,一定学有所得,故事开始了出示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主要人物是谁?(王戎) 还有谁?(诸小儿)“诸”就是众多的意思。还有一个“尝”字你怎样理解?(曾经)你从哪里知道的?(注释)今天这个“尝”字大多是什么意思?(尝试品尝)像这个“尝”字在古文中的意思与现在的意思不同,叫做古今异义。在这句当中还有一处,一起看出示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走”字在这儿什么意思?(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是的,它已经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小古文里或是一些词语里出现过。“竞走”就是争着跑过去的意思。在今天“竞走”已经成为了一种体育项目。孩子们为什么要争先恐后的跑过去呢?(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多子折枝”是一副怎么样的画面?可是在这众多孩子中,只有王戎一动不动,没有去摘李子,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请你来问一问(王戎你为什么不去摘李子?)出示
(3)树在道边而对子,此必苦李。过路人也是这样问王戎的,小古文中只用了三个字来说——人问之。指生说原因。(这棵李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果子,一定是苦的。)这路人去摘下来一尝,果然是苦的,用文中的话说就是——取之,信然。
(五)创设情境,看图讲故事。
师:同学们,这么好的文章,我们仅仅读了还不够,还要把它背下来。(不着急,我们可以想它的情节,然后再想它的原文,你们可能就会了,试试看。)学生自由朗读背诵。出示课件提示大家会背了吗?(会了)真棒!那咱们男女生比赛一下好不好?男儿当自强——男生背(小小男子汉真棒!)巾帼不让须眉——女生背(女生也很棒!)四领悟道理同学们,现在我们读顺了文章,读懂了文章,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聪明。(师 聪明!不是一般的聪明!)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聪明过人(板书)你又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呢?生: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生:看到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文中说“唯戎不动”,在我看来“唯戎动”,谁知道他动的是什么?(动脑筋)他是怎样动脑筋的呢?课件出示:看着果实累累的李树,王戎心想:李树长在路边,假如李子苦的,就——指生说假如李子不是苦的,就——指生说现在树上还有那么多的李子,说明李子的味道是——指生说非常好!王戎的确是这样想的(课件出示)他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假设,第一个女生读——他又反过来想,假如李子不是苦的,男生读——然后联系自己观察到的进行判断,齐读——
(六)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王戎观虎》学习任务
1请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读通故事,并试着读懂故事。学习任务
2 在这个故事中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读懂的?学习任务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看注释,找关联的方法读懂了这篇小古文,这篇小古文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面还有很多像这样有趣的故事,课下去读读它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