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 《美丽的小兴安岭》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 《美丽的小兴安岭》部编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4 20:4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理解生词的意思。2.了解有关小兴安岭的内容,自觉地进行语言积累。3.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小兴安岭的美景这一主体教学环节,扎扎实实训练学生的语感。2.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3.教师渗透学习方法与学生尝试实践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温故知新
师:孩子们,上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游览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我国的北方,去美丽的“小兴安岭”看一看,请大家伸出右手,跟老师书写课题,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在去游览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受呢,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课题为什么叫《美丽的小兴安岭》?我想知道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我想知道小兴安岭到底美在哪儿呢?
师:那小兴安岭究竟在哪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小兴安岭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
师:课文是这么描写小兴安岭的,(出示课文第一段)找学生读,并谈读懂了什么。生:我懂了小兴安岭树很多。
师: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生: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向绿色的海洋。
师:是的,小兴安岭这么没,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海洋中吧!请大家打开书,大声读课文,听清楚老师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通顺的地方多读两遍,边读边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你能用文章中的一句话说说你对小兴安岭的感受吗?(出示课件)
(二)初读,整体感知
师:好了,孩子们,稳重的生字词语认识了吗?我请同学开来读这些生字词(出示课件)(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师:字词大家掌握的不错,下面老师检查一下课文内容读得怎么样。通过读课文,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你能用文章中的一句话说说你对小兴安岭的感受吗?(学生:我知道了按季节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出示课件)展示中心句
(三)精读,品词析句
1、导学第二自然段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看看那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默读第二自然段)
师:思考: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春季景色时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出来的?(在书上画一画)这一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生汇报,师随着学生汇报适时填表格。)(生: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师:我们来看“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这里说春天的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为什么说“抽出”新的枝条,不说“长出”新的枝条呢?(出示课件)(生:思考)生:抽出可以感受到树木长得快而有力。
师:可以看出,这位同学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抽出”好像把树枝比作剑抽出来,比较有力气才能很快的拔出来。那读的时候就应该读得(生:快一点/赞美的语气)。
师:我们来试着读一读。(生:练习读)
师:还得再快。(生:再读)师:这里的“嫩绿”更能突出春天的特点,大家读的柔和一点。哪位同学再试着读一读?(生:再读)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积雪,山上的积雪融化了。
师:淙淙是描写流水的象声词,描写流水声的词你还知道有哪些?(生:哗哗哗、潺潺、丁冬丁冬)
师:我们继续来看,“小鹿在这溪边散步......”这里把小鹿比作了人,生动形象。
师:作者所有的修辞方法是...... (生:拟人)
师:在写作中我们也运用上拟人手法一定会让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那小鹿有什么特点呢?生:活泼可爱。师: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生:“它们有的......有的......”)
师:想一下,小鹿还在干什么?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句话吗?(生:练习说话。)师过渡: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小兴安岭的春天。想想你最喜欢第几句,我认为这一句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需要慢读的词语有哪些,需要重读的词语有那些。找生来读读试试!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怎样学习小兴安岭春天的。先找出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抓住描写景物的重点词语、句子。谈谈这些景物给你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
2、自学三、四、五自然段师:那小兴安岭的夏天,秋天、冬天在作者笔下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我们总结的学习法,按照我们之前分好的学习小组来学习,填一下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学习卡,待会儿咱再一起交流。(学生小组合作自学教师要巡视指导点拨)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自学内容。对照图画说出夏天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我们一起来交流。(生:景物有树木,雾,太阳,野花。我认为“树木长得...”这句写得好,在这句话中,“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这几个四字词语都写出了夏天树木茂盛的特点。)师:还有吗?生:封,挡,遮。师:雾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生:大,浓,从词语升和浸体会出来的。太阳的特点是利剑一样,非常美丽,野花特点是各种各样,多,从像个美丽的大花坛中体会出来的。
师:指导学生学习比喻的写作手法。(板书)秋天的树木什么样?(生: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师:黄绿相间突出森林色彩美。
师: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看,秋天的山林向我们奉献了什么?(生: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参,真是应有尽有!)
师:原来,秋天有我们最喜欢的果实。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回答屏幕上的问题:(生: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名贵的人参。)秋天的山林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美,那冬天的山林又有哪些特点呢?师:冬天的雪花什么样?(生:雪花在空中飞舞。)师: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说明了什么? “积满”还有“常常没过膝盖”都说明了雪大,天气冷,不像我们这下完雪,第二天第三天就化个差不多,“积满”也间接的说明小兴安岭树木茂密。师: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师:冷得让人无法出门,使小动物们也不能外出活动。看看此时的他们在做什么?(出示课件)师:动物们都(生:躲进了洞里)黑熊只好(生: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四)总结,情感升华
师:小兴安岭的四季到底有多美呢?老师找了一段视频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视频)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生:纷纷回答......
师: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生:美丽的地方)
师:像一座(生:大花园)一座巨大的宝库?师: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生:树多)(出示第一自然段)
(五)作业布置
师:1、用一段话记录下你心中的小兴安岭。2、这篇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把小兴安岭的美景展现得很充分。请你学着这种方法,选一处景物试着写一写。请同学们课后将这两项作业任选一种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