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4 23:1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山海经》记载: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饺。
13.精卫填海
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
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按照下面划分的节奏,试着读一读课文。

shào
yuē

yīn
fǎn
借助注释,思考:这篇文言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原 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意 思: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小女儿
课文感知
炎帝之少女
少女 古义:小女儿。今义:年轻女孩。
区别古今异义
炎帝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教百姓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原 文: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意 思: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不能回来,因此她化为精卫鸟。
返回
溺水
因此
起因
填塞
原 文: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意 思: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它们来填塞东海。
经过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精卫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女娃游于东海”
小小女孩,胆量惊人
品味语言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死而不灭,意志坚定。
品味语言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常的意思是“经常”,体现精卫的持之以恒。
品味语言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弱小的精卫衔着木石,与宽阔的东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精卫的勇往直前。
精卫不顾一切地填海,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明)顾炎武
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内容;
3.品味语言,受到启发。
具有精卫填海精神的人,还有哪些?
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
小小人物 大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