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狐假虎威》
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加上一定动作和神情。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正确书写生字,掌握多音字“结”。
教学难点:采用分角色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1、出示谜语,学生竞猜。尖嘴尖耳尖下巴,细腿细角细小腰,生性狡猾多猜疑,尾后拖着一丛毛。(狐狸)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老虎。)
2、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相遇,会发生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
3、齐读课题
(二)设置悬念,读演突破
师: 狡猾的狐狸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吗?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
第1自然段。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窜 扑 逮)进行突破
1.指生读 思考: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狐狸:速度快 老虎:凶猛 速度更快)
2.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来的?(窜、扑、逮)
第2—8自然段。抓住老虎和狐狸的精彩对话
师: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它有没有成为老虎的食物呢?狡猾的狐狸用了哪些花言巧语蒙骗老虎的呢?我们藏在森林中听听吧。
1.自由读课文2-7自然段,要求:(1)找一找描写狐狸和老虎说的话
2.指生说找到的老虎和狐狸的话,课件同步显示
(1)交流狐狸的句子“你敢吃我?”A.为了能从老虎的爪子底下逃脱,狡猾的狐狸对老虎说了些什么?注意前面还有提示语:眼珠子骨碌一转 (做动作) 扯着嗓子:用手做动作,扯就是拉。嗓子可以拉长吗?拉长的是什么?是把脖子伸长吗?对了,应该是声音高,尖,长。“我”字特别长)这回你再试着读一读,把表情,动作加进去。指生读,齐读
(2)为什么不敢?A.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什么反应?老虎是森林之王,居然被狐狸说愣住了,为什么一愣?(有点意外)B.请你用疑问、奇怪的语气读一读老虎的话,你能边说边做动作吗?
(3)老虎啊只是一愣,还没有完全上当,于是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想进一步蒙住老虎,请你读读这段话。“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A.老天爷在神话故事里是权利最大的,谁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就会收到惩罚。那么狐狸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吗?它是在借老天爷来壮自己的胆,来骗老虎呢。你觉得这只狐狸怎么样?狐狸会怎么说这句话呢?自己练习读一读B.我们来比一比,谁能把狐狸的狡猾劲儿读出来,并能蒙住老虎?指生读,女生读,齐读。C.这一次狡猾的狐狸,真的蒙住了老虎,老虎松开了爪子,为什么呀?
(4)狐狸看到老虎被蒙住了,得意极了,于是它摇了摇尾巴说了什么? “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谁能得意地读一读。
3.狐狸蒙骗老虎的这些对话真是精彩,我们分角色来读读吧。一女生读狐,一男生读虎,一生读旁白。男生读虎,女生读狐,老师读旁白。
4.读7自然段老虎真的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了,我们也悄悄跟在它们后面,去看个究竟吧。
(课件图片)现在看看,谁走在前面?(狐狸)狐狸什么样子?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吗?相机出示词卡贴在黑板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那跟在后面的老虎什么样子?课文中的相关词语找到了吗?相机出示词卡贴在黑板上(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来表演大老虎!(指名生上台表演)问老虎:你东张西望的在看什么啊?
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当狐狸,看这只狐狸能不能把老虎给蒙住!问狐狸:你怎么摇头摆尾的这么神气啊?老虎和狐狸就这样一前一后地走进森林深处(师手指图)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什么反应?
师:齐读第八段 (表演七八段)
师:现在就狐狸带着老虎到森林里走一趟(老师手指),你们都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哦,看!狐狸和老虎来了......(师读第七段和第八段)全班小朋友一起表演
过渡:哎呀!你们怎么都那么害怕呀?我要采访采访几只小动物)
师:请问你扮演的是谁啊?(学生回答)师:你刚刚看到狐狸的时候,你害怕吗?
师:那你为什么要跑啊?
师:那你害怕的到底是谁?
师:那我再采访采访老虎,看到小动物们都逃走了,老虎你会怎么想的呢?(扮演老虎的同学回答) 狐狸又是怎么想的呢?(扮演狐狸的同学回答。)原来真正有威风的是谁?师:原来――狐狸是(生接: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再读最后一句话。
(三)点题深化
1.这句话就是对课题《狐假虎威》很好的解释,齐读课题。后来人们把这种没有真本事,借着他人的力量和势力来吓唬别人的行为叫做“狐假虎威”。比如说,课间的时候,有小朋友在打闹。于是有一个小朋友故意大喊一声:老师来啦!来吓唬他们。这个就叫“狐假虎威”。是谁借谁的威风啊?
2.这篇课文中,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狐狸也因此没被老虎吃掉。你们喜欢这只狐狸吗?为什么? 指名回答。(肯定学生不同的答案,只要能说出道理就行。)(如果有学生说他喜欢狐狸,因为它面临险境能急中生智,救了自己的命。教师可结合安全教育进行引导:遇到坏人威胁我们时,如果我们打不过他,可以想办法逃脱或用智慧战胜他。)
3.是的,狐狸用智慧战胜了老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们说它很聪明。
4.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四)课外拓展
1.用自己的话将这则故事讲给家人听。 2.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续编《狐假虎威》。
(提示: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