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3.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过程:
(一)由人物入手,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看图片中的这个人,你认识他吗?(出示周恩来的图片),对他,你有哪些了解?
2、小结过渡,引入课题:周恩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成长中的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齐读课题(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崛起”你是怎样理解的?生汇报。
(二)合作交流,整体感知
1、透过课题,结合课文内容,你知道了什么?说得真好,是呀,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课题就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中的生字词你认识了吗?谁来读?(出示词语)读的真不错
3、那谁来读读这个词语?(出示铿锵有力),你读的很有节奏,这就是铿锵,用上力气读,这就是铿锵有力,谁还想读?来,一起读。
4、文中的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十二岁的课堂,去聆听这铿锵有力的声音,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0至16自然段,划出最能触动你心灵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1)谁来说一下你画出的词语。(清晰而坚定)
(2)能说说为什么触动了你吗?说的真好,这也是最触动老师的地方。周恩来说话时的那份清晰、坚定让我们读懂了他的内心。原来,借助关键词语,我们就能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所以无论魏校长怎样问,他都会铿锵有力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让年仅十二岁的周恩来立下了如此志向呢?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板书:中华不振)同学们读书真用心,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个关键词语,很棒。
(三)品读赏析,深化情感
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血淋淋的一幕----,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文中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地方,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感受。
妇女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位妇女----谁来读?这里面哪个词语深深触动了你?(衣衫褴褛、哭诉)从衣衫褴褛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那这位衣衫褴褛的妇女又在哭诉什么?此时伤心的妇女希望中国巡警能给她一个公道,但结果呢?——得到的却是中国巡警的一顿训斥!多么可怜的中国妇女啊!一个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却遭受了这样的屈辱,到底为什么?这源于,中华----不振。洋人:在这一幕中,你还关注了哪个人物?(洋人)能把描写洋人的句子读一读吗?生汇报(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的站在一旁)洋人此时的表现是---得意扬扬这个洋人把中国妇女的亲人轧死了,他竟能得意扬扬,多么令人气愤啊!在中国的土地上,他竟如此嚣张,这源于---中华不振。请同学们带着你对妇女的同情,对洋人的愤怒,齐读这句话。老师听出了你内心的感受。
师: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段屈辱的历史。(播放视频)
此刻,你有什么话要说?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段话?(指名读)
师: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让那时的中国人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也深深刺痛了周恩来,于是他立下了这样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创设情境:
师:请为诸生为什么而读书?生1:为明理而读书生2:为做官而读书生3:为挣钱而读书生4:为吃饭而读书师:周恩来,你呢?生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生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示意齐读)
(四)拓展延伸
1、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周恩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劳苦奔波,1919年他赴法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27年他带领劳苦大众打响了武装革命的第一枪;建国后,他为新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如今,我们的中华已经崛起,无论是科技、国防、经济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自豪告诉他:我是中国人!
2、那年少的我们可以立下怎样的志向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在学习单上写下自己的志向。3、汇报交流:谁想说说自己的志向?为中华之(美丽)而读书,为中华之( 健康 )而读书现在的我们立下了这样的誓言,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践行,那时的中国必将会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用梁启超的话激励我们去践行自己的誓言“少年智则国智,(齐)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