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雨点儿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拼读本课的生字,利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换部件、去部件、部件组合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通过观察、练习会写本课的“从、半、巴”三个生字。
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植物与雨水的关系。
2.识字、写字、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3.读好长句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导课,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都不见(雨点儿)
2、让我们亲切地呼唤它:雨点儿
3、板书:8.雨点儿:雨点儿可爱极了,所以我们加上一个“儿”字,读起来既亲切又可爱,这就叫做儿化音。请大家跟我读,“雨点儿”。(借助手势:读完之后舌头往上一卷就行了。)多可爱的雨点儿啊!你也把它读可爱一点儿。(范读——指读——全班读)
(二)借助拼音识字,整体感知。
1.课题都读得很好了,生字宝宝大家都认识吗?(出示带音节的二类字)
2.摘掉帽子的生字宝宝,大家还认识吗?(出示去掉音节的二类字)
(三)学习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出示数不清,飘落,云彩,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你们帮我一起数一数好吗?一、二......我数得眼睛都花了,你们数清了吗?原来是(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数不清”(识记“数”和“清”)。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练习用“数不清”说句子)出示数的发音。“飘落”什么意思?你能记住“飘”字吗?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可以用上“飘落”这个词呢?(树叶、雪花、羽毛等等。)是啊,这些东西可轻了,从空中飘落下来,都是慢慢的,我们来看一看,让学生做飘落的动作,感知片飘落,让学生仿写句子。
2、第二、三、四自然段 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相遇了,听!它们在聊什么呢?请大家自己读2~4自然段(课件演示雨点儿对话。)
(1) 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什么呀?(你要到哪里去?)(评价:多能干的大雨点儿啊,说话的声音这响亮!)
(2) 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注意轻声“地方”)(我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评价:你真是可爱的小雨点!)
(3) 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是谁问谁,问什么?(让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大雨点儿想到哪里去?一起说。指导朗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说得多好啊,我想请小朋友们来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① 老师有个建议,同桌两个小伙伴一个当大雨点儿,一个当小雨点儿,自己先练一练,戴头饰展示。②男、女生分角色读。③ 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我来当大雨点儿,你们当小雨点儿,好吗?(师生合作。)
3、第五自然段:
(1) 现在我们发现:小雨点儿要去哪里?,大雨点儿要去哪里?
(2)说着说着,小雨点儿就和别的雨点儿们一起飘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也果真和伙伴们一起飘落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了。不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3) 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儿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儿,绿的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鸟儿叫得更欢了,小花小草非常开心。
(4)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5) 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会长出了花和草,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喜欢雨点儿的感情再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小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