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学案(10份打包)新人教A版选修1-1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_2022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学案(10份打包)新人教A版选修1-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06 20:34:27

文档简介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1.椭圆的定义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定义用集合语言叙述为:
P={M||MF1|+|MF2|=2a,2a>|F1F2|}.
 定义中的常数不满足2a>|F1F2|时点的轨迹是什么?
提示:(1)当|PF1|+|PF2|=2a<|F1F2|时,P的轨迹不存在.
(2)当|PF1|+|PF2|=2a=|F1F2|时,P的轨迹为以F1,F2为端点的线段.
2.椭圆的标准方程
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
焦点位置 标准方程 焦点 焦距
焦点在x轴上 +=1(a>b>0) F1(-c,0),F2(c,0) 2c
焦点在y轴上 +=1(a>b>0) F1(0,-c),F2(0,c) 2c
 (1)从椭圆的标准方程如何判断椭圆焦点的位置?
提示:判断椭圆焦点在哪个轴上就要判断椭圆标准方程中x2项和y2项的分母哪个更大一些,即“谁大在谁上”.
 (2)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a>b>c一定成立吗?
提示:不一定,只需a>b,a>c即可,b,c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1.辨析记忆(对的打“√”,错的打“×”)
(1)已知F1(-4,0),F2(4,0),平面内到F1,F2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8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
提示:(1)×.因为2a=|F1F2|=8,动点的轨迹是线段F1F2,不是椭圆.
(2)已知F1(-4,0),F2(4,0),平面内到F1,F2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6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
提示:(2)×.2a<|F1F2|,动点的轨迹不存在.
(3)平面内到点F1(-4,0),F2(4,0)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点M(5,3)到F1,F2的距离之和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
提示:(3)√.符合椭圆的定义.
(4)平面内到点F1(-4,0),F2(4,0)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
提示:(4)×.平面内到点F1(-4,0),F2(4,0)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
2.椭圆+=1的焦点为F1,F2,P为椭圆上一点,若=2,则=(  )
A.2 B.4 C.6 D.8
【解析】选D.由题意a=5,+=2a,
所以=2a-=10-2=8.
3.(教材二次开发:例题改编)设F1,F2为定点,=6,动点M满足+=10,则动点M的轨迹是________.(从以下选择:椭圆.直线.圆.线段)
【解析】动点M满足+=10>6=|F1F2|,所以点M的轨迹是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
答案:椭圆
类型一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数学运算)
1.(2021·昆明高二检测)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是,,且点在椭圆上,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A.+=1 B.+=1
C.+=1 D.-=1
【解析】选A.由题意,因为椭圆的两个焦点是(-3,0),(3,0),
所以c=3,且焦点在x轴上,又因为椭圆过点,
所以b=2,根据a2=b2+c2,可得a=,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2.已知椭圆C:+=1(a>b>0)的左焦点为F(-,0),且椭圆C上的点与长轴两端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大值为3,则椭圆C的方程为(  )
A.+y2=1 B.+y2=1
C.+=1 D.+=1
【解析】选C.因为椭圆C的左焦点为F(-,0),所以c=,
又因为椭圆C上的点与长轴两端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3,
即×2a×b=ab=3①
又因为a2=b2+c2,即a2=b2+3②
由①②解得:a=,b=,
椭圆C的方程为+=1.
3.求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经过两点P,Q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析】方法一:(1)当椭圆焦点在x轴上时,可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依题意,有
解得
由a>b>0,知不合题意,故舍去.
(2)当椭圆焦点在y轴上时,可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依题意,有解得
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方法二:设椭圆的方程为mx2+ny2=1(m>0,n>0,m≠n).
则解得
所以所求椭圆的方程为5x2+4y2=1,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1.求曲线方程首先考虑比较简单的定义法,也可以用待定系数法.
2.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步骤
(1)作判断:依据条件判断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还是在y轴上,还是在两个坐标轴上都有可能.
(2)设方程.
①依据上述判断设方程为+=1(a>b>0)或+=1(a>b>0);
②在不能确定焦点位置的情况下也可设mx2+ny2=1(m>0,n>0且m≠n).
(3)找关系:依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a,b或m,n的方程组.
(4)得方程:解方程组,将a,b或m,n代入所设方程即为所求.
提醒:焦点所在坐标轴不同,其标准方程的形式也不同.
类型二 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数学运算)
【典例】(1)椭圆+=1的焦点为F1,F2,点P在椭圆上,若|PF1|=4,求∠F1PF2的大小.
(2)已知椭圆+=1中,点P是椭圆上一点,F1,F2是椭圆的焦点,且∠PF1F2=120°,求△PF1F2的面积.
【思路导引】
【解析】(1)由+=1,知a=3,b=,
所以c=,|PF2|=2a-|PF1|=2,
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 ∠F1PF2==-,
所以∠F1PF2=120°.
(2)由+=1,知a=2,b=,
所以c==1,|F1F2|=2c=2.
在△PF1F2中,由余弦定理得
|PF2|2=|PF1|2+|F1F2|2-2|PF1||F1F2|cos ∠PF1F2,
即|PF2|2=|PF1|2+4+2|PF1|.①
由椭圆定义得|PF1|+|PF2|=2a=4.②
由①②联立得|PF1|=.
所以=|PF1||F1F2|sin ∠PF1F2
=××2×=.
1.椭圆定义的应用
(1)实现椭圆上的点与两个焦点连线长度之间的相互转化.
(2)将椭圆上的点与两焦点连线的和看成一个整体,求解定值问题.
2.椭圆定义解题的整体思想
对于椭圆上一点P与椭圆的两焦点F1,F2构成的△F1PF2,如果已知∠F1PF2,可利用S=|PF1||PF2|sin ∠F1PF2把|PF1|·|PF2|看成一个整体,运用公式|PF1|2+|PF2|2=(|PF1|+|PF2|)2-2|PF1|·|PF2|及余弦定理求出|PF1|·|PF2|,而无需单独求出|PF1|和|PF2|,这样可以减少运算量.
1.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为F1,F2,离心率为,过点F2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若△AF1B的周长为4,则C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及椭圆的定义知4a=4,
则a=.又==,
所以c=1.所以b2=2.
所以C的方程为+=1.
答案:+=1
2.已知P是椭圆+=1上的一点,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且∠F1PF2=30°,则△F1PF2的面积是________.
【解析】由椭圆方程知a=,b=2,
所以c==1,
所以|F1F2|=2,
又由椭圆定义知|PF1|+|PF2|=2a=2.
在△F1PF2中,
由余弦定理得|F1F2|2=|PF1|2+|PF2|2-
2|PF1|·|PF2|·cos ∠F1PF2,
即4=(|PF1|+|PF2|)2-
2|PF1|·|PF2|-2|PF1|·|PF2|cos 30°,
即4=20-(2+)|PF1|·|PF2|,
所以|PF1|·|PF2|=16(2-),=|PF1|·
|PF2|sin ∠F1PF2=×16(2-)×=8-4.
答案:8-4
   【拓展延伸】
   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
椭圆上一点P与椭圆的两个焦点F1,F2构成的△PF1F2,称为焦点三角形.解关于椭圆的焦点三角形的问题,通常要利用椭圆的定义,结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求解.
【拓展训练】
在椭圆C:+=1(a>b>0)的焦点三角形PF1F2中,∠F1PF2=α,点P的坐标为(x0,y0),求证:△PF1F2的面积S△PF1F2=c|y0|=b2 tan .
【证明】S△PF1F2=|F1F2||y0|=c|y0|.
在△PF1F2中,根据椭圆定义,得|PF1|+|PF2|=2a.
两边平方,得|PF1|2+|PF2|2+2|PF1||PF2|=4a2.①
根据余弦定理,得
|PF1|2+|PF2|2-2|PF1||PF2| cos α=4c2.②,
①-②,得(1+cos α)|PF1||PF2|=2b2,
所以|PF1||PF2|=.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PF1||PF2|sin α
=··sin α=b2·.
又因为===tan ,
所以=b2tan .
类型三 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定义法
【典例】一个动圆与圆Q1:(x+3)2+y2=1外切,与圆Q2:(x-3)2+y2=81内切,试求这个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思路导引】由圆的相切,及动圆圆心与两个定圆圆心、半径的关系得轨迹.
【解析】由已知,得两定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为Q1(-3,0),R1=1;Q2(3,0),R2=9.
设动圆圆心为M(x,y),半径为R,如图.由题设有|MQ1|=1+R,|MQ2|=9-R,
所以|MQ1|+|MQ2|=10>|Q1Q2|=6.
由椭圆的定义知点M在以Q1,Q2为焦点的椭圆上,且a=5,c=3.
所以b2=a2-c2=25-9=16,
故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1.
 若将“圆Q1:(x+3)2+y2=1”改为“圆Q1:(x+3)2+y2=9”,试求这个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解析】由已知,得两定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为Q1(-3,0),R1=3;Q2(3,0),R2=9.
设动圆圆心为M(x,y),半径为R.由题设有
|MQ1|=3+R,|MQ2|=9-R,
所以|MQ1|+|MQ2|=12>|Q1Q2|=6.
由椭圆的定义知点M在以Q1,Q2为焦点的椭圆上,且a=6,c=3.
所以b2=a2-c2=36-9=27,椭圆方程为+=1,又当M在点(-6,0)时,不存在圆符合题意,所以x≠-6,
故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1(x≠-6).
 代入法(相关点法)
【典例】已知P是椭圆+=1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则线段OP的中点Q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思路导引】点Q为OP的中点 点Q与点P的坐标关系 代入法求解.
【解析】设Q(x,y),P(x0,y0),
由点Q是线段OP的中点知x0=2x,y0=2y,
又 eq \f(x,4) + eq \f(y,8) =1,
所以+=1,即x2+=1.
答案:x2+=1
1.对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的认识
如果能确定动点运动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以利用这种已知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其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称为定义法.定义法在我们后续要学习的圆锥曲线的问题中被广泛使用,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
2.代入法(相关点法)
若所求轨迹上的动点P(x,y)与另一个已知曲线C:F(x,y)=0上的动点Q(x1,y1)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把点Q的坐标用点P的坐标表示出来,然后代入已知曲线C的方程 F(x,y)=0,化简即得所求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代入法(又称相关点法).
1.已知动圆M过定点A(-3,0),并且内切于定圆B:(x-3)2+y2=64,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解析】设动圆M的半径为r,
则|MA|=r,|MB|=8-r,所以|MA|+|MB|=8,且8>|AB|=6,所以动点M的轨迹是椭圆,且焦点分别是A(-3,0),B(3,0),且2a=8,
所以a=4,c=3,b2=a2-c2=16-9=7.
所以所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1.
2.(2021·洛阳高二检测)已知椭圆的两焦点为F1(-1,0),F2(1,0),P为椭圆上一点,且是与的等差中项.
(1)求此椭圆方程;
(2)若点P满足∠F1PF2=60°,求△PF1F2的面积.
【解析】(1)设所求椭圆方程为+=1(a>0,b>0),
根据已知可得=2,
所以+=4=2a,
所以a=2,b2=a2-c2=4-1=3,
所以此椭圆方程为+=1;
(2)在△PF1F2中,设=m,=n,
由余弦定理得4=m2+n2-2mn·cos 60°,
所以4=(m+n)2-2mn-2mn·cos 60°=16-3mn,mn=4,
所以S△PF1F2=mn·sin 60°=×4×=.
1.若方程+=1表示椭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析】选B.因为方程+=1表示椭圆,
所以有
-202.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为F1(0,-8),F2(0,8),且椭圆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20,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1
【解析】选C.由已知c=8,2a=20,
所以a=10,b2=a2-c2=36,故椭圆的方程为+=1.
3.若方程+=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由题可知,方程+=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可得1-m>m>0,解得:0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
4.如果方程+=1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于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
所以
即解得a>3或-6答案:(3,+∞)∪(-6,-2)
PAGE
11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导思
1.椭圆标准方程中a,b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2.离心率对椭圆扁平程度的影响是怎样的?
1.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标准方程 +=1(a>b>0) +=1(a>b>0)
图形
对称性 关于x、y轴对称,关于坐标原点中心对称
顶点 A1(-a,0),A2(a,0),B1(0,-b),B2(0,b) A1(0,-a),A2(0,a),B1(-b,0),B2(b,0)
范围 |x|≤a,|y|≤b |x|≤b,|y|≤a
长轴、短轴 长轴A1A2长为2a,短轴B1B2长为2b
【思考】
(1)如何从方程形式判断曲线的对称性?
提示:在曲线的方程里,
①如果把x换成-x而方程不变,那么曲线关于y轴对称.
②如果把y换成-y而方程不变,那么曲线关于x轴对称.
③如果曲线具有关于y轴对称、关于x轴对称和关于原点对称中的任意两种,那么它一定具有另一种对称.
(2)在椭圆的性质中,哪些是与位置无关的?哪些是与位置有关的?
提示:与位置无关的,如长轴长、短轴长、焦距;与位置有关的,如顶点坐标、焦点坐标等.
2.椭圆的离心率
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称为椭圆的离心率,记为e=,因为a>c,故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为(0,1),当e越接近于1时,椭圆越扁,当e越接近于0时,椭圆越圆.
【思考】
(1)椭圆离心率趋向于1和0时其图形趋向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提示:当e→0时,椭圆趋向的形状是圆,当e→1时,椭圆趋向的形状是线段.
(2)在a不变的情况下,随c的变化椭圆的形状如何变化?若c不变,随a的变化,椭圆的形状又如何变化呢?
提示:①a不变,c越小,椭圆越圆;c越大,椭圆越扁平.
②c不变,a越大,椭圆越圆;a越小,椭圆越扁平.
1.辨析记忆(对的打“√”,错的打“×”)
(1)椭圆+=1(a>b>0)的长轴长是a.(  × )
提示:椭圆+=1(a>b>0)的长轴长是2a.
(2)椭圆的离心率e越大,椭圆就越圆.( × )
提示:离心率 e 越小c就越小,这时b就越接近于a,椭圆就越圆.
(3)若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长轴长与短轴长分别为10,8,则椭圆的方程为+=1.(  × )
提示:若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长轴长与短轴长分别为10,8,则椭圆的方程为+=1或者+=1.
(4)设F为椭圆+=1(a>b>0)的一个焦点,M为其上任一点,则|MF|的最大值为a+c(c为椭圆的半焦距).(  √ )
提示: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c,最小值为a-c.
2.焦点在x轴上,过点且离心率为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A.x2+=1 B.+y2=1
C.x2+4y2=1 D.+=1
【解析】选B.由焦点在x轴上,过点,可得a=2,由离心率e==,可得c=,
所以b==1,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2=1.
3.(教材二次开发:练习改编)若椭圆+=1经过点(,),则该椭圆的短轴长是________.
【解析】因为椭圆+=1经过点(,),
所以+=1,解得m=3,所以该椭圆的短轴长为2.
答案:2
类型一 椭圆的几何性质(数学抽象)
【典例】1.椭圆C:4x2+y2=16的长轴长,短轴长,焦点坐标依次为(  )                 
A.8,4,(±2,0) B.8,4,(0,±2)
C.4,2,(±2,0) D.4,2,(0,±2)
【解析】选B.椭圆C:4x2+y2=16,即+=1,所以椭圆的长轴长为8,短轴长为4,焦点坐标为(0,±2).
2.已知点P是椭圆+y2=1上的一点,F1,F2是椭圆上的两个焦点,
(1)当∠F1PF2=60°时,求△F1PF2的面积.
【解析】由椭圆的定义,得|PF1|+|PF2|=4,
两边平方得|PF1|2+|PF2|2+2|PF1||PF2|=16, ①
在△F1PF2中,F2(,0),F1(-,0),
由余弦定理得,
|F1F2|2=|PF1|2+|PF2|2-2|PF1|·|PF2|cos 60°,
即|PF1|2+|PF2|2-|PF1||PF2|=12, ②
由①②得|PF1||PF2|=,
所以S△PF1F2=|PF1|·|PF2|·sin ∠F1PF2=.
(2)当∠F1PF2为钝角时,求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解析】设点P(x,y),由已知∠F1PF2为钝角,得PF1·PF2<0,
即(--x,-y)·(-x,-y)<0,
又+y2=1,
所以x2<2,解得-所以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思路导引】
1.化椭圆方程为标准方程,然后求解椭圆的几何量.
2.(1)运用椭圆的定义得|PF1|+|PF2|=2a及两焦点坐标,结合余弦定理及面积公式,即可求得△F1PF2的面积.
(2)设P(x,y),根据∠F1PF2是钝角推断出<0.
 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一化、二判、三求
一化:将所给方程正确化成椭圆的标准形式.
二判:根据方程判断出椭圆的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
三求:准确求出a,b,进而求出椭圆的其他有关问题.
 求椭圆4x2+9y2=36的长轴长、焦距、焦点坐标、顶点坐标.
【解析】椭圆4x2+9y2=36化为标准方程+=1,
所以a=3,b=2,
所以c===.
所以椭圆的长轴长为2a=6,焦距为2c=2,
焦点坐标为F1,F2,顶点坐标分别为
A1,A2,B1,B2.
类型二 由椭圆的性质求椭圆方程(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典例】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长轴长是10,离心率是;
【解析】设椭圆的方程为+=1(a>b>0)或+=1(a>b>0).由已知,2a=10,a=5,e==,
所以c=4,b2=a2-c2=25-16=9.
所以椭圆方程为+=1或+=1.
(2)在x轴上的一个焦点,与短轴两个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焦距为6.
【解析】依题意可设椭圆方程为+=1(a>b>0).
如图所示,△A1FA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F为斜边A1A2的中线(高),且|OF|=c,|A1A2|=2b,所以c=b=3,a2=b2+c2=18,
故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
【思路引领】先判断焦点位置并设出标准方程,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a,b,c.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标准方程的关注点
(1)基本思路是“选标准,定参数”,即先明确焦点的位置或分类讨论.一般步骤是:①求出a2,b2的值;②确定焦点所在的坐标轴;③写出标准方程.
(2)在求解a2,b2时常用方程(组)思想,通常由已知条件与关系式a2=b2+c2,e=等构造方程(组)加以求解.
1.设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上顶点为B,若|BF2|=|F1F2|=2,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                  
A.+=1 B.+y2=1
C.+y2=1 D.+y2=1
【解析】选A.由|BF2|=|F1F2|=2,得a=2,2c=2,即c=1,所以b2=a2-c2=4-1=3,
所以该椭圆方程为+=1.
2.(2021·南宁高二检测)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y轴上,长轴长为10,焦距为4;
【解析】因为长轴长2a=10,焦距2c=4,所以a=5,c=2,
设短半轴长为b,因为a2=b2+c2,所以b=.
又因为焦点在y轴上,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2)焦点坐标分别为F1,F2,且经过点A.
【解析】因为焦点坐标分别为F1,F2,所以该曲线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且半焦距c=1,
设椭圆的长轴长2a=AF1+AF2=+=4,故a=2,c=1,
设短半轴长为b,因为a2=b2+c2,所以b=,
所以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类型三 求椭圆的离心率(数学运算)
 直接求出a,c的值
【典例】如图,直线l:x-2y+2=0过椭圆的左焦点F1和上顶点B,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思路导引】求出直线l与x、y轴的交点,找出a,b,进而求出离心率e.
【解析】在直线l的方程x-2y+2=0中令y=0得x=-2,令x=0得y=1,故F1(-2,0),B(0,1),
所以c=2,b=1,故a2=b2+c2=5.
所以a=,因此离心率e===.
答案:
 求c与a 的比值
【典例】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F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ABF2是正三角形,求该椭圆的离心率.
【思路导引】由题设设出椭圆方程,求得A,B点坐标,根据△ABF2是正三角形得出a,b,c的关系,从而求出离心率.
【解析】不妨设椭圆焦点在x轴上,椭圆的方程为+=1(a>b>0),焦点坐标为F1(-c,0),F2(c,0).
依题意设A点坐标为,
则B点坐标为,
所以|AB|=.
由△ABF2是正三角形得2c=×,
即b2=2ac,又因为b2=a2-c2,
所以a2-c2-2ac=0,
两边同除以a2得+2-=0,
解得e==(负值舍去).
1.(变换条件)将本例中条件“过F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ABF2是正三角形”改为“A为y轴上一点,且AF1的中点B恰好在椭圆上,若△AF1F2为正三角形”.如何求椭圆的离心率?
【解析】设椭圆方程为+=1(a>b>0),焦点为F1(-c,0),F2(c,0),不妨设A(0,y0)(y0>0),
则B,
因为B点在椭圆上,所以+ eq \f(y,4b2) =1,
解得y=4b2-,
由△AF1F2为正三角形得4b2-=3c2,
即c4-8a2c2+4a4=0,
两边同除以a4得e4-8e2+4=0,
解得e=-1(e=+1舍去).
2.(变换条件)“若△ABF2是正三角形”换成“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且A点的纵坐标等于短半轴长的”,求椭圆的离心率.
【解析】设椭圆方程为+=1(a>b>0),F1(-c,0),F2(c,0),由题意知A在椭圆上,
所以+=1,
解得e=(负值舍去).
 求椭圆离心率的方法
(1)直接求出a和c,再求e=,也可利用e=求解.
(2)若a和c不能直接求出,则看是否可利用条件得到a和c的齐次等式关系,然后整理成的形式,并将其视为整体,就变成了关于离心率e的方程,进而求解.
1.设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是C上的点,PF2⊥F1F2,∠PF1F2=30°,则C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解析】选D.由题意可设|PF2|=m(m>0),
结合条件可知|PF1|=2m,|F1F2|=m,
故离心率e=====.
2.(2021·桂林高二检测)F1,F2是椭圆C:+=1的左、右焦点,点P在椭圆C上,且△PF1F2为等腰三角形,∠F1F2P=120°,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解析】选C.根据题意画出参考图,过点P作PM⊥x轴于点M,
由题意知==2c,
在直角△PMF2中,∠MF2P=60°,=c,=c,可知点P的坐标为,又点P在椭圆C上,则+=1,又b2=a2-c2,代入化简整理可得:8a2c2=a4+4c4,两边同除以a4得:4e4-8e2+1=0(e=∈(0,1)),解得e2=,即e=.
1.椭圆x2+my2=1的焦点在y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两倍,则m的值为(  )                  
A. B.8 C.2 D.4
【解析】选A.由题意+x2=1,
所以a2=,b2=1 且=2·1,所以m=.
2.椭圆x2+4y2=4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解析】选A.化椭圆方程为标准形式得+y2=1,
所以a2=4,b2=1,所以c2=a2-b2=3,所以e==.
3.椭圆+=1和+=k(k>0)具有(  )
A.相同的离心率 B.相同的焦点
C.相同的顶点 D.相同的长短轴
【解析】选A.将+=k转化为椭圆的标准方程+=1,可以发现与+=1有相同的离心率.
4.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焦距为2,则椭圆的短轴长为________.
【解析】因为椭圆的离心率为,焦距为2, c=1,e===,所以a=2,由b2=a2-c2=4-1=3,得b=,则椭圆的短轴长2b=2.
答案:2
5.求满足下列各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其离心率为,焦距为8;
【解析】由题意知,2c=8,c=4,
所以e===,
所以a=8,从而b2=a2-c2=48,又焦点在y轴上,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1.
(2)短轴一个端点与两焦点组成一个正三角形,且焦点到同侧顶点的距离为.
【解析】由已知得
所以从而b2=9,
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或+=1.
PAGE
10第2课时 椭圆方程及性质的应用
导思 1.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都有哪些?2.如何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1.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设P(x0,y0),椭圆+=1(a>b>0),则点P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如表所示:
位置关系 满足条件
P在椭圆外 eq \f(x,a2) + eq \f(y,b2) >1
P在椭圆上 eq \f(x,a2) + eq \f(y,b2) =1
P在椭圆内 eq \f(x,a2) + eq \f(y,b2) <1
2.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判断直线和椭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直线y=kx+m与椭圆+=1(a>b>0)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联立消去y,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同解,直线与椭圆相交;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同解,直线与椭圆相切;
当Δ<0时,方程无解,直线与椭圆相离.
3.弦长公式
设直线l:y=kx+m(k≠0,m为常数)与椭圆+=1(a>b>0)相交,两个交点分别为A(x1,y1),B(x2,y2),则线段AB叫做直线l截椭圆所得的弦,线段AB的长度叫做弦长.弦长公式:|AB|=·,其中x1+x2与x1x2均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
如何利用y1,y2表示弦长|AB|?
提示:|AB|=·.
1.辨析记忆(对的打“√”,错的打“×”)
(1)若直线的斜率一定,则当直线过椭圆的中心时,弦长最大.( √ )
提示:根据椭圆的对称性可知,直线过椭圆的中心时,弦长最大.
(2)直线-y=1被椭圆+y2=1截得的弦长为.( √ )
提示:由-y=1得y=-1,代入+y2=1,
解得两交点坐标A(0,-1),B(2,0).|AB|==.
(3)已知椭圆+=1(a>b>0)与点P(b,0),过点P可作出该椭圆的一条切线.( × )
提示:因为P(b,0)在椭圆内部,过点P作不出椭圆的切线.
(4)直线y=k(x-a)(k≠0)与椭圆+=1的位置关系是相交.( √ )
提示:直线y=k(x-a)(k≠0)过点(a,0)且斜率存在,所以直线y=k(x-a)与椭圆+=1的位置关系是相交.
2.直线y=x+1与椭圆+=1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无法判断
【解析】选A.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得
消去y得9x2+10x-15=0, Δ=100-4×9×(-15)>0,所以直线与椭圆相交.
【一题多解】选A.直线过点(0,1),而0+<1,即点(0,1)在椭圆内部,所以可推断直线与椭圆相交.
3.(2021·南充高二检测)直线y=x与椭圆+y2=1相交于A,B两点,则等于(  )
A.2 B. C. D.
【解析】选C.由,
解得A,B,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类型一 点、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数学运算、直观想象)
1.直线y=k(x-2)+1与椭圆+=1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交 C.相切 D.无法判断
【解析】选B.由题知,直线恒过定点,将点代入+可得+<1,故在椭圆内,直线与椭圆相交.
2.已知点P(k,1)在椭圆+=1外,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1,解得k<-或k>,
所以k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
3.当实数m取何值时,直线l:y=x+m与椭圆9x2+16y2=144有一个公共点?两个公共点?没有公共点?
【解析】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
整理得25x2+32mx+16m2-144=0.
Δ=(32m)2-4×25(16m2-144)=-576m2+14 400.
当Δ=0时,m=±5,直线与椭圆有一个公共点.
当Δ>0时,-5当Δ<0时,m<-5或m>5,直线与椭圆没有公共点.
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补偿训练】
k为何值时,直线y=kx+2和曲线2x2+3y2=6有两个公共点?有一个公共点?没有公共点?
【解析】由消去y,得
2x2+3(kx+2)2=6,即(2+3k2)x2+12kx+6=0.
Δ=144k2-24(2+3k2)=72k2-48.
①当Δ=72k2-48>0,即k<-或k>时,直线和曲线有两个公共点.
②当Δ=72k2-48=0,即k=或k=-时,直线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
③当Δ=72k2-48<0,即-类型二 弦长、中点问题(数学运算)
【典例】1.过椭圆4x2+5y2=20内一点P(1,1)引一条恰好被P点平分的弦,求这条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2.已知斜率为2的直线经过椭圆+=1的右焦点F1,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求弦AB的长.
【思路导引】
1.分别设出弦的两个端点坐标,代入椭圆方程,作差求得弦所在直线的斜率,再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答案.
2.可先求出A,B两点坐标,再转化为两点间的距离问题;也可以利用弦长公式求解.
【解析】1.设弦的两端点分别为A(x1,y1),B(x2,y2).
则4x+5y=20,4x+5y=20,
两式作差可得:
4(x1-x2)(x1+x2)=-5(y1-y2)(y1+y2),
所以=-=-.
因为直线过点P(1,1),
所以这条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是y-1=-(x-1),
即4x+5y-9=0.
2.因为直线l过椭圆+=1的右焦点F1(1,0),又直线的斜率为2,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2(x-1),即2x-y-2=0.
方法一:解方程组
得交点A(0,-2),B,
所以|AB|=

==,
方法二:设A(x1,y1),B(x2,y2),
由方程组
消去y得3x2-5x=0,因为Δ=(-5)2=25>0,
则x1+x2=,x1·x2=0.
所以|AB|=
= eq \r((x1-x2)2(1+k))
= eq \r((1+k)[(x1+x2)2-4x1x2])
==.
方法三:由方程组
消去x得3y2+2y-8=0,因为Δ=22-4×3×(-8)=100>0,则y1+y2=-,y1y2=-,
所以|AB|=
= eq \r((y1-y2)2·\b\lc\(\rc\)(\a\vs4\al\co1(\f(1,k)+1)))
= eq \r(\b\lc\(\rc\)(\a\vs4\al\co1(1+\f(1,k)))\b\lc\[\rc\](\a\vs4\al\co1((y1+y2)2-4y1y2)))
==.
1.解决椭圆中点弦问题的两种方法
(1)根与系数的关系法: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构成方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中点坐标公式解决.
(2)点差法:利用交点在曲线上,坐标满足方程,将交点坐标分别代入椭圆方程,然后作差,构造出中点坐标和斜率的关系,具体如下:已知A(x1,y1),B(x2,y2)是椭圆+=1(a>b>0)上的两个不同的点,M(x0,y0)是线段AB的中点,则 eq \b\lc\{(\a\vs4\al\co1(\f(x,a2)+\f(y,b2)=1,①,\f(x,a2)+\f(y,b2)=1,②))
由①-②,得(x-x)+(y-y)=0,变形得=-·=-·,即kAB=-.
2.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的求法思路
(1)求两交点坐标,转化为两点间距离.
(2)用公式来求.
设直线斜率为k,直线与椭圆两交点为A(x1,y1),B(x2,y2),则|AB|=·|x1-x2|=·|y1-y2|.
1.已知一条直线与椭圆4x2+9y2=36交于A,B两点,弦AB恰好被点M(1,1)平分,则弦AB所在直线方程为(  )
A.9x+4y+13=0 B.9x+4y-13=0
C.4x+9y-13=0 D.4x+9y+13=0
【解析】选C.设A,B,代入椭圆方程得4x+9y=36,4x+9y=36,两式相减并化简得4(x1+x2)(x1-x2)=-9,即4·=-9·,即-=,所以直线AB的斜率为-,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y-1=-,化简得4x+9y-13=0.
2.过椭圆+=1内一点M(2,1)引一条弦,使弦被M点平分.
(1)求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2)求此弦长.
【解题指南】(1)方法一:联立方程,消元后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和中点坐标公式求解.
方法二:点差法.
(2)设弦的两端点分别为A(x1,y1),B(x2,y2),利用弦长公式求解.
【解析】(1)方法一: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1=k(x-2).代入椭圆方程并整理,得
(4k2+1)x2-8(2k2-k)x+4(2k-1)2-16=0.
又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为A(x1,y1),B(x2,y2),
则x1,x2是方程的两个根,
于是x1+x2=,又M为AB的中点,
所以==2,解得k=-.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2y-4=0.
方法二: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为A(x1,y1),B(x2,y2),又M(2,1)为AB的中点,
所以x1+x2=4,y1+y2=2,又A,B两点在椭圆上,
所以x+4y=16,x+4y=16,
两式相减得(x-x)+4(y-y)=0,
于是(x1+x2)(x1-x2)+4(y1+y2)(y1-y2)=0.
所以=-=-,即kAB=-,又直线AB过点M(2,1),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2y-4=0.
(2)设弦的两端点分别为A(x1,y1),B(x2,y2),
由得x2-4x=0,
所以x1+x2=4,x1x2=0,
所以|AB|=·
=·=2.
类型三 与椭圆有关的综合问题(直观想象、逻辑推理)
 与面积的综合问题
【典例】(2021·大理高二检测)设椭圆+=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满足=.
(1)求椭圆的离心率e;
(2)设直线PF2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PF2与圆2+2=16相交于M,N两点,且=,求椭圆的方程.
【思路导引】
(1)由|PF2|=|F1F2|及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建立等式=2c,消去b,即可求解出,不符合题意的根要舍去;
(2)联立直线PF2和椭圆的方程,利用弦长公式求得|AB|,再利用几何关系求得|MN|,代入|MN|=|AB|,可解得c,从而得到椭圆的方程.
【解析】(1)设F1(-c,0),F2(c,0)(c>0),
因为|PF2|=|F1F2|,所以=2c,
整理得22+-1=0,得 =-1(舍)或=,
所以e=;
(2)由(1)知a=2c,b=,可得椭圆方程为3x2+4y2=12c2,
直线PF2的方程为y=(x-c),A,B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为,
消去y并整理,得5x2-8cx=0,解得x1=0, x2=c,得方程组的解为和 ,
不妨设:A, B(0,-c),
所以|AB|==c,
于是 |MN|=|AB|=2c,圆心(-1,)到直线PF2的距离为 d==,
因为d2+2=42,
所以 (2+c)2+c2=16,整理得:7c2+12c-52=0,得c=-(舍)或 c=2,所以椭圆方程为+=1.
 最值、范围问题
【典例】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过点M(1,0)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MA|=λ|MB|,且当直线l垂直于x轴时,|AB|=.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λ∈,求弦长|AB|的取值范围.
【思路导引】
(1)将“直线l垂直于x轴时,|AB|=”转化为椭圆过点,代入椭圆方程,然后结合离心率为,a,b,c的关系,求解即可.
(2)运用弦长公式求出|AB|,此时|AB|中含有参数,根据参数范围求|AB|范围.
【解析】(1)由已知e=,得=,
因为当直线l垂直于x轴时,|AB|=,
所以椭圆过点,
代入椭圆方程得+=1,
又a2=b2+c2,可得a2=2,b2=1,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y2=1.
(2)当过点M的直线斜率为0时,点A,B分别为椭圆长轴的端点,λ===3+2>2或λ===3-2<,不符合题意.
所以直线的斜率不能为0.
设直线方程为x=my+1,A(x1,y1),B(x2,y2),
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得:(m2+2)y2+2my-1=0,由
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将①式平方除以②式可得:++2=-,
由已知|MA|=λ|MB|可得,=-λ,
所以-λ-+2=-,
又知λ∈,
由对勾函数单调性得-λ-+2∈,
所以-≤-≤0,
解得m2∈.
|AB|2=(1+m2)|y1-y2|2
=(1+m2)[(y1+y2)2-4y1y2]
=8=8,
因为m2∈,
所以∈,
所以|AB|∈.
求最值、范围问题的基本策略
(1)求解形如|PA|+|PB|的最值问题,一般通过椭圆的定义把折线转化为直线,当且仅当三点共线时|PA|+|PB|取得最值.
(2)求解形如|PA|的最值问题,一般通过二次函数的最值求解,此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求解形如ax+by的最值问题,一般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转化为直线问题解决.
(4)利用不等式,尤其是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或取值范围.
1.(2021·保山高二检测)设F1为椭圆C:+y2=1的左焦点,P为椭圆C上给定一点,以PF1为直径作圆Γ,点Q为圆Γ上的动点,则坐标原点O到Q的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设P(x,y),因为F1为椭圆C:+y2=1的左焦点,记右焦点为F2,则F1,F2,记PF1的中点为M,由题意可得,M为圆Γ的圆心,圆Γ的半径为r=,因为点Q为圆Γ上的动点,由圆的性质可得,坐标原点O到Q的距离的最大值为max=+r=+====a=.
答案:
2.已知椭圆4x2+y2=1及直线y=x+m,
(1)当直线和椭圆有公共点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当m=1时,求直线与椭圆的相交弦长.
(3)求被椭圆截得的最长弦所在的直线的方程.
【解析】联立消去y得
5x2+2mx+m2-1=0.(*)
(1)因为直线和椭圆有公共点,
所以Δ=4m2-4×5(m2-1)≥0,
即m2≤,
所以-≤m≤.
所以m的取值范围为.
(2)设交点为A(x1,y1),B(x2,y2),
将m=1代入(*)式得5x2+2x=0.
由题意得Δ>0,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x1·x2=0,
则弦长为|x1-x2|
=·
=×=.
(3)设交点为A(x1,y1),B(x2,y2),由题意知Δ>0,
则-<m<,对于(*)式,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
x1·x2=,
则弦长为|x1-x2|
=·=·.
由上式知,当m=0时,弦最长.此最长弦所在的直线的方程为y=x,即x-y=0.
备选类型 求解椭圆问题的一般思路(逻辑推理、数学抽象)
【典例】已知椭圆+=1和点P(4,2),直线l经过点P且与椭圆交于A,B两点.
(1)当直线l的斜率为时,求线段AB的长度;
(2)当点P恰好为线段AB的中点时,求l的方程.
【解析】(1)设A(x1,y1),B(x2,y2).
由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y-2=(x-4),即y=x.
由消去y可得x2-18=0,
则x1+x2=0,x1x2=-18.
于是|AB|=


=×6=3.
所以线段AB的长度为3.
(2)若设A(x1,y1),B(x2,y2).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不合题意,设l的斜率为k,则其方程为y-2=k(x-4).
联立消去y得
(1+4k2)x2-(32k2-16k)x+(64k2-64k-20)=0.
则x1+x2=,
由于AB的中点恰好为P(4,2),
所以==4,解得k=-,满足Δ>0.
这时直线l的方程为y-2=-(x-4),即x+2y-8=0.
【一题多解】设A(x1,y1),B(x2,y2),
则 eq \b\lc\{(\a\vs4\al\co1(\f(x,36)+\f(y,9)=1,,\f(x,36)+\f(y,9)=1,))
两式相减得 eq \f(x-x,36) + eq \f(y-y,9) =0,
整理得kAB==-,
由于P(4,2)是AB的中点,
所以x1+x2=8,y1+y2=4,kAB=-=-,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2=-(x-4),即x+2y-8=0.
(1)几何法:一般地,对于选择、填空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其意义,考虑利用图形性质来解决,这就是几何法.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分析出所求问题隐含的几何意义,并能借助相应椭圆的定义及性质求解.
(2)代数法:一般地,对于解答题,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代数关系,可首先建立起方程式,再根据方程式的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
直线l:y=kx+1与椭圆+y2=1交于M,N两点,且|MN|=,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设M(x1,y1),N(x2,y2),
由消去y并化简,得
(1+2k2)x2+4kx=0,
所以x1+x2=-,x1x2=0.
由|MN|=,得(x1-x2)2+(y1-y2)2=,
所以(1+k2)(x1-x2)2=,
(1+k2)[(x1+x2)2-4x1x2]=,
即(1+k2)=,化简得k4+k2-2=0,
所以k2=1,k=±1,满足Δ>0,
所以直线l的方程是y=x+1或y=-x+1.
1.(2021·贵阳高二检测)已知以F1(-2,0),F2(2,0)为焦点的椭圆与直线x+y+4=0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则椭圆的长轴长为(  )
A.3 B.2 C.2 D.4
【解析】选C.设椭圆长轴长为2a(且a>2),
则椭圆方程为+=1.
由,
可得(4a2-12)y2+8(a2-4)y+(16-a2)(a2-4)=0,
因为直线与椭圆只有一个交点,则Δ=0,
即192(a2-4)2-16(a2-3)×(16-a2)×(a2-4)=0.
解得a=0或a=2或a=,
又由a>2,所以a=,所以长轴长2a=2.
2.已知点(2,3)在椭圆+=1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2,3)在椭圆外 B.点(3,2)在椭圆上
C.点(-2,-3)在椭圆内 D.点(2,-3)在椭圆上
【解析】选D.由椭圆对称性易知点(2,-3)在椭圆上.
3.过椭圆+=1的焦点的最长弦和最短弦的长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过椭圆焦点的最长弦为长轴,其长度为2a=4;
最短弦为过焦点垂直于长轴的弦,
因为c=1,将x=1代入+=1,得+=1,
解得y2=,即y=±,
所以最短弦的长为2×=3.
答案:4 3
4.已知椭圆+=1(a>)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左焦点F1作斜率为-2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P是AB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若直线OP的斜率为,则a的值是________.
【解析】设A(x1,y1),B(x2,y2),P(x0,y0),则 eq \b\lc\{(\a\vs4\al\co1(\f(x,a2)+\f(y,b2)=1,,\f(x,a2)+\f(y,b2)=1,))
两式相减得=-,
所以=-·,所以==4,
所以a2=2b2=4,所以a=2.
答案:2
5.焦点分别为(0,5)和(0,-5)的椭圆截直线y=3x-2所得弦的中点的横坐标为,求此椭圆方程.
【解析】设椭圆方程为+=1(a>b>0).依题意,有a2-b2=(5)2=50.①
由消去y并整理,得
(a2+9b2)x2-12b2x+4b2-a2b2=0.
因为所得弦的中点的横坐标为,
所以=,a2=3b2.②
由①②,得a2=75,b2=25.
经检验,此时Δ>0.所以椭圆方程为+=1.
PAGE
17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导思 1.双曲线上的点到两焦点的距离满足什么条件?2.定义中的常数与|F1F2|的关系有什么要求.
1.双曲线的定义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且不等于零)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2)定义的集合表示:
P={M|||MF1|-|MF2||=2a,0<2a<|F1F2|}.
(1)如何理解“绝对值”?
提示:若将“绝对值”去掉,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的轨迹只有双曲线的一支.
(2)把“小于|F1F2|”改为“等于|F1F2|”或“大于|F1F2|”或常数为0,结果如何?
提示:①若将“小于|F1F2|”改为“等于|F1F2|”,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轨迹是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包括端点);②若将“小于|F1F2|”改为“大于|F1F2|”,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轨迹不存在.③若常数为零,其余条件不变,则点的轨迹是线段F1F2的中垂线.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所在的坐标轴 x轴 y轴
标准方程 -=1(a>0,b>0) -=1(a>0,b>0)
图形
焦点坐标 F1(-c,0),F2(c,0) F1(0,-c),F2(0,c)
a,b,c的关系式 a2+b2=c2
如何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判断焦点的位置?
提示:焦点F1,F2的位置是双曲线定位的条件,它决定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类型.“焦点跟着正项走”,若x2项的系数为正,则焦点在x轴上;若y2项的系数为正,则焦点在y轴上.
1.辨析记忆(对的打“√”,错的打“×”)
(1)在双曲线标准方程中,a,b,c之间的关系与椭圆中a,b,c之间的关系相同.( × )
提示:双曲线中b2=c2-a2,椭圆中b2=a2-c2.
(2)点A(1,0),B(-1,0),若|AC|-|BC|=2,则点C的轨迹是双曲线.( × )
提示:因为|AB|=2=|AC|-|BC|,所以C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
(3)双曲线-=1的焦点在x轴上,且a>b.( × )
提示:在双曲线-=1中,焦点在x轴上,且a>0,b>0,但是不一定a>b.
2.双曲线x2-=1的焦点坐标为(  )
A.,(,0) B.,(2,0)
C.,(0,) D.,(0,2)
【解析】选B.由双曲线方程x2-=1可知,a=1,b=,所以c=2,所以双曲线x2-=1的焦点坐标为,(2,0).
3.(教材二次开发:例题改编)已知双曲线两个焦点的坐标为F1(0,-5),F2(0,5),双曲线上一点P到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6,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
【解析】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
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1(a>0,b>0).
因为2a=6,2c=10,所以a=3,c=5.
所以b2=52-32=16.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答案:-=1
类型一 双曲线的定义及其应用(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典例】1.椭圆+=1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则a=(  )
A.-1 B.1 C.±1 D.2
2.设F1,F2分别是双曲线x2-=1的左、右焦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3|PF1|=4|PF2|,则△PF1F2的面积等于(  )
A.4 B.8 C.24 D.48
3.已知F是双曲线-=1的左焦点,A(1,4),P是双曲线右支上的一动点,则|PF|+|PA|的最小值为________.
【思路导引】1.直接利用焦点的定义求解.
2.利用定义及3|PF1|=4|PF2|求得|PF1|和|PF2|,得到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求面积.
3.利用定义转化为A点与右焦点的距离处理.
【解析】1.选B.由双曲线-=1知:a>0且焦点为(±,0),而其与椭圆+=1有相同焦点,所以a2<4且4-a2=a+2,解得a=1(负值舍去).
2.选C.由题意得
解得
又由|F1F2|=10,可得△PF1F2是直角三角形,
则S△PF1F2=×|PF1|×|PF2|=24.
3.因为F是双曲线-=1的左焦点,
所以F(-4,0),设其右焦点为H(4,0),
则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PA|=2a+|PH|+|PA|≥2a+|AH|=4+=4+5=9.
答案:9
求解双曲线中焦点三角形面积的两种方法
(1)方法一:
①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出||PF1|-|PF2||=2a;
②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PF1|,|PF2|,|F1F2|之间满足的关系式;
③通过配方,利用整体的思想求出|PF1|·|PF2|的值;
④利用公式S△PF1F2=×|PF1|·|PF2|sin ∠F1PF2求得面积.
(2)方法二:利用公式S△PF1F2=×|F1F2|×|yP|(yP为P点的纵坐标)求得面积.
提醒:利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与焦点有关的问题,一是要注意定义条件||PF1|-|PF2||=2a的变形使用,二是特别注意|PF1|2+|PF2|2与|PF1|·|PF2|的关系.
1.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y=±x,一个焦点为F(0,-),点A(,0),点P为双曲线第一象限内的点,则当点P的位置变化时,△PAF周长的最小值为(  )
A.8 B.10 C.4+3 D.3+3
【解析】选B.由已知双曲线方程为-=1,设双曲线的另一个焦点为F′,则|PF|=|PF′|+4,△PAF的周长为|PF|+|PA|+|AF|=|PF′|+4+|PA|+3,当F′,P,A三点共线时,|PF′|+|PA|有最小值,为|AF′|=3,故△PAF的周长的最小值为10.
2.已知F1,F2分别是双曲线-=1的左、右焦点,若P是双曲线左支上的点,且|PF1|·|PF2|=32.试求△F1PF2的面积.
【解析】因为P是双曲线左支上的点,
所以|PF2|-|PF1|=6,
两边平方得|PF1|2+|PF2|2-2|PF1|·|PF2|=36,
所以|PF1|2+|PF2|2=36+2|PF1|·|PF2|=36+2×32=100.
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
得cos ∠F1PF2=
==0,
所以∠F1PF2=90°,
所以S△F1PF2=|PF1|·|PF2|=×32=16.
类型二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数学运算)
 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方程
【典例】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焦距为26,且经过点M(0,12).
(2)双曲线上两点P1,P2的坐标分别为(3,-4),.
【思路导引】
(1)判断焦点的位置,由c和a的大小,利用b2=c2-a2求得b,写出方程.
(2)设出双曲线的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参数,解得方程.
【解析】(1)因为双曲线经过点M(0,12),所以M(0,12)为双曲线的一个顶点,故焦点在y轴上,且a=12.
又2c=26,所以c=13,所以b2=c2-a2=25.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设双曲线的方程为mx2+ny2=1(mn<0),
则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待定系数法求方程的步骤
(1)定型:确定双曲线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是x轴还是y轴.
(2)设方程:根据焦点位置设出相应的标准方程的形式,
①若不知道焦点的位置,则进行讨论,或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x2+By2=1(AB<0);
②与双曲线-=1(a>0,b>0)共焦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设为-=1(-b2(3)计算:利用题中条件列出方程组,求出相关值.
(4)结论:写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定义法求双曲线方程
【典例】如图所示,已知定圆F1:x2+y2+10x+24=0,定圆F2:x2+y2-10x+9=0,动圆M与定圆F1,F2都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四步 内容
理解题意 条件:定圆F1,定圆F2,动圆M与定圆F1,F2都外切,结论:圆心M的轨迹方程
思路探求 寻找动点M与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或差的关系,发现|MF2|-|MF1|=3是定值,运用双曲线的定义求解.
书写表达 圆F1:(x+5)2+y2=1,圆心F1(-5,0),半径r1=1.圆F2:(x-5)2+y2=42,圆心F2(5,0),半径r2=4.设动圆M的半径为R,则有|MF1|=R+1,|MF2|=R+4,所以|MF2|-|MF1|=3<10=|F1F2|.所以点M的轨迹是以F1,F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且a=,c=5,于是b2=c2-a2=.所以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1.注意书写的规范性:①注意判断2a与2c的关系,即|MF2|-|MF1|=3<10=|F1F2|;②注意最后查缺补漏,即x≤-.
题后反思 定义法比直接法计算量少,但需要寻求关系,并且要注意点的范围,即双曲线上的所有点是否都能取到.
运用双曲线定义求轨迹方程
(1)根据动点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差判断动点的轨迹是否为双曲线.
(2)利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与双曲线的焦点有关的问题,如最值问题、距离问题.
(3)利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三点:①距离之差的绝对值;②2a<|F1F2|;③焦点所在坐标轴的位置.
1.(2021·洛阳高二检测)已知双曲线的上、下焦点分别为F1,F2,P是双曲线上一点且|-|=4,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1
【解析】选C.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c=3,2a=4,即a=2,b2=c2-a2=9-4=5,
且焦点在y轴上,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1.
2.已知圆C1:(x+3)2+y2=1和圆C2:(x-3)2+y2=9,动圆M同时与圆C1及圆C2相外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设动圆M与圆C1及圆C2分别外切于A和B.
根据两圆外切的条件得|MC1|-
|AC1|=|MA|,
|MC2|-|BC2|=|MB|,
因为|MA|=|MB|,
所以|MC1|-|AC1|
=|MC2|-|BC2|,
即|MC2|-|MC1|=|BC2|-|AC1|=2,
所以点M到两定点C1,C2的距离的差是常数且小于|C1C2|=6.又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动点M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左支(点M与C2的距离大,与C1的距离小),其中a=1,c=3,则b2=8.
故点M的轨迹方程为x2-=1(x≤-1).
答案:x2-=1(x≤-1)
类型三 利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求参数(数学运算)
【典例】1.若方程+=1表示双曲线,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4 B.m>9
C.4<m<9 D.m<4或m>9
2.若方程+=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思路导引】
1.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知,要使方程表示双曲线,需9-m和4-m异号,进而求得m的范围.
2.根据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特征列不等式组求解.
【解析】1.选C.因为方程+=1表示双曲线,所以(9-m)(4-m)<0,解得4<m<9.
2.由方程+=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得解得m>5.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5,+∞).
答案:(5,+∞)
把本例1中的方程改为“+=1”表示双曲线,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依题意有或
解得-33.
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33}.
答案:{m|-33}
方程表示双曲线的条件及参数范围求法
(1)对于方程+=1,当mn<0时表示双曲线,进一步,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2)对于方程-=1,当mn>0时表示双曲线,且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3)已知方程所代表的曲线,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应先将方程转化为所对应曲线的标准方程的形式,再根据方程中参数取值的要求,建立不等式(组)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
1.双曲线-=1的焦距是(  )
A.4 B.2 C.8 D.与m有关
【解析】选C.c2=m2+12+4-m2=16,所以c=4,2c=8.
2.如果方程+=1表示双曲线,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2+m)(1+m)<0,解得-2<m<-1.故m的取值范围是(-2,-1).
答案:(-2,-1)
【补偿训练】
已知方程-=1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的取值范围是(  )
A.(-1,3)    B.(-1,)
C.(0,3) D.(0,)
【解析】选A.由题意得(m2+n)(3m2-n)>0,
解得-m21.双曲线-=1上的点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12,则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22或2 B.7 C.22 D.2
【解析】选A.设双曲线-=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则a=5,b=3,c=,
设P为双曲线上一点,不妨令=12(12>a+c=5+),
所以点P可能在左支,也可能在右支,
由=2a=10,得=10,
所以=22或2.
所以点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是22或2.
2.已知F1(-8,3),F2(2,3),动点P满足-=10,则P点的轨迹是(  )
A.双曲线 B.双曲线的一支
C.直线 D.一条射线
【解析】选D.由于|F1F2|=2+8=10,即|PF1|-|PF2|=|F1F2|,所以P点轨迹是一条射线.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1上一点M的横坐标为3,则点M到此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易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4,0),点M的坐标为(3,)或(3,-),
则点M到此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为4.
答案:4
4.设双曲线与椭圆+=1有相同的焦点,且与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A的纵坐标为4,求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析】由题可知:椭圆的焦点F1,F2,又双曲线与椭圆+=1有相同的焦点,所以双曲线的焦点为F1,F2,
由双曲线与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A的纵坐标为4,
所以点A,则-=-=4=2a,
所以a=2,又b2=c2-a2=5,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PAGE
11第1课时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1.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2.等轴双曲线
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y=±x,离心率为.
(1)椭圆中要求a>b>0,在双曲线中a,b是否也要满足该条件?
提示:不是,在双曲线中,a,b没有大小关系,只需a>0,b>0.
(2)双曲线离心率对曲线形状有何影响?
提示:以双曲线-=1(a>0,b>0)为例.
e===,故当的值越大,渐近线y=x的斜率越大,双曲线的开口越大,e也越大,所以e反映了双曲线开口的大小,即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它的开口就越大.
1.辨析记忆(对的打“√”,错的打“×”)
(1)双曲线-=1与-=1(a>0,b>0)的形状相同.( √. )
提示:双曲线-=1与-=1(a>0,b>0)的形状相同,但是位置不一样.
(2)双曲线-=1与-=1(a>0,b>0)的渐近线相同.( × )
提示: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为y=±x;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为y=±x.
(3)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有关.( × )
提示: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都是y=±x.
(4)离心率是的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 √ )
提示:等轴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2.(2021·桂林高二检测)双曲线的方程为-=1,则其离心率为(  )
A. B. C. D.
【解析】选D.因为双曲线的方程为-=1,
所以a2=4,b2=9,因此c2=4+9=13,
所以离心率为e===.
3.(教材二次开发:例题改编)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为(  )
A.6x±5y=0 B.5x±6y=0
C.25x±36y=0 D.36x±25y=0
【解析】选A.由双曲线-=1,
令-=0,整理可得6x±5y=0.
类型一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数学抽象)
【典例】1.(2021·郑州高二检测)已知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2,且与双曲线x2-=1的渐近线平行,则直线l的方程是(  )
A.y=x+2
B.y=x+2或y=-x+2
C.y=x+2或y=-x+2
D.y=x+2
【思路导引】
根据直线与直线的平行关系,并结合直线的截距,可得结果.
【解析】选B.双曲线x2-=1的渐近线的斜率为±,
因为所求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
故直线l的方程是y=±x+2.
2.(2021·全国乙卷)已知双曲线C:-y2=1(m>0)的一条渐近线为x+my=0,则C的焦距为________.
【思路导引】
利用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析】易知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y=±x,由题意得a2=m,b2=1,且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有m=3.故焦距为2c=4.
答案:4
3.求双曲线9y2-4x2=-36的顶点坐标、焦点坐标、实轴长、虚轴长、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
【思路导引】
先将双曲线的形式化为标准方程,再研究其性质.
【解析】将9y2-4x2=-36变形为-=1,
即-=1,
所以a=3,b=2,c=.
所以顶点为A1(-3,0),A2(3,0),
焦点坐标为F1(-,0),F2(,0),
实轴长是2a=6,虚轴长是2b=4,离心率e==,渐近线方程为y=±x,即y=±x.
 由双曲线方程研究几何性质的注意点
(1)把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形式,确定a,b的值是关键.
(2)由方程可以求焦距、实(虚)轴长、离心率、渐近线方程.
(3)渐近线是双曲线的重要性质:先画渐近线可使图形更准确,焦点到渐近线距离为虚半轴长.
(4)双曲线中c2=a2+b2,易与椭圆中a2=b2+c2混淆.
1.已知双曲线方程为x2-8y2=32,则(  )
A.实轴长为4,虚轴长为2
B.实轴长为8,虚轴长为4
C.实轴长为2,虚轴长为4
D.实轴长为4,虚轴长为8
【解析】选B.双曲线方程x2-8y2=32化为标准方程为-=1,可得a=4,b=2,所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8,虚轴长为4.
2.若双曲线-=1(m>0)的渐近线方程为y=±x,则双曲线的焦点坐标是________,离心率是________.
【解析】由双曲线方程得出其渐近线方程为y=±x,
所以m=3,求得双曲线方程为-=1,从而得到a=2,b=,c=,即焦点坐标为(-,0),(,0),离心率为.
答案:(-,0),(,0) 
3.已知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A(2,)在双曲线C上,若AF2⊥F1F2,则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x B.y=±x
C.y=±2x D.y=±x
【解析】选A.因为AF2⊥F1F2,A,
所以F1,F2,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2a=- =-=2,即a=,
所以b==,故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y=±x.
类型二 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典例】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一个焦点为(0,13),且离心率为.
(2)与双曲线x2-2y2=2有公共渐近线,且过点M(2,-2).
【思路导引】(1)由已知及e=,求a,b的值.
(2)因为有公共渐近线,所以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2-2y2=λ.
【解析】(1)由已知得,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且c=13,又=,
所以a=5,b==12,
所以其标准方程为-=1.
(2)因为所求双曲线与双曲线x2-2y2=2有公共渐近线,所以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2-2y2=λ(λ≠0).又双曲线过点M(2,-2),则22-2×(-2)2=λ,即λ=-4.
所以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
 巧设双曲线方程的方法与技巧
(1)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设为-=1(a>0,b>0).
(2)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设为-=1(a>0,b>0).
(3)与双曲线-=1共焦点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1(λ≠0,-b2<λ(4)与双曲线-=1具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λ(λ≠0).
(5)渐近线为ax±by=0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a2x2-b2y2=λ(λ≠0).
1.(2021·贵阳高二检测)已知双曲线-=1(a>0,b>0)与椭圆+=1有共同焦点,且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x±y=0,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
A.-=1 B.-=1
C.-=1 D.-=1
【解析】选D.易知椭圆+=1的两个焦点分别为(3,0),(-3,0),设双曲线的焦距为2c,则c=3,且焦点在x轴上,设双曲线的实轴、虚轴分别为:2a,2b,由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x±y=0,可得:,解得a=,b=.所以该双曲线的方程为-=1.
2.已知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e=,过点A(0,-b)和B(a,0)的直线与原点的距离为,求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析】因为e=,
所以=,
所以=,
所以a2=3b2.①
又因为直线AB的方程为bx-ay-ab=0,
所以d==,
即4a2b2=3(a2+b2).②
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得a2=3,b2=1.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2=1.
【补偿训练】
求与双曲线-=1有共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M(3,-2)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析】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λ(λ≠0).
因为点M(3,-2)在双曲线上,
所以-=λ,即λ=-2.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类型三 双曲线的离心率问题(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求离心率的值
【典例】1.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以F1F2为直径的圆与C在第一象限交于点P.若∠PF1F2=30°,则C的离心率为(  )
A.+1 B. C. D.-1
【思路导引】
先设|F1F2|=2c,由题意知△F1F2P是直角三角形,利用∠PF1F2=30°,求出|PF1|,|PF2|,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得a,c之间的关系,则双曲线的离心率可得.
【解析】选A.设|F1F2|=2c,由题意知△F1F2P是直角三角形,又因为∠PF1F2=30°,所以|PF1|=c,|PF2|=c,
所以|PF1|-|PF2|=c-c=2a,
所以e===+1.
2.已知点P(2,1)在双曲线C:-=1(a>0,b>0)的渐近线上,则C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思路导引】
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由题意可得a=2b,运用双曲线的离心率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值.
【解析】双曲线C:-=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
y=±x,
由题意可得=1,即a=2b,
c==a,可得e==.
答案:
 求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典例】已知双曲线-=1(a>0,b>0)的右焦点为F,若过点F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思路导引】可以通过图形借助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因为过点F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必有≥tan 60°.
【解析】因为双曲线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k=,
直线的斜率为k=tan 60°=,
所以≥,
所以e==≥=2,
所以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2,+∞).
1.求双曲线离心率的常见方法
(1)依据条件求出a,c,再计算e=.
(2)依据条件建立参数a,b,c的关系式,一种方法是消去b转化成离心率e的方程求解,另一种方法是消去c转化成含的方程,求出后利用e=求离心率.
2.求离心率范围的技巧
(1)根据条件建立a,b,c的不等式.
(2)通过解不等式得或的范围,求得离心率的范围.
(3)还可以先找到恰好成立(或不成立)的条件,列出等式,求得边界值,然后求出范围.
1.(2020·全国Ⅰ卷)已知F为双曲线C:-=1(a>0,b>0)的右焦点,A为C的右顶点,B为C上的点,且BF垂直于x轴.若AB的斜率为3,则C的离心率为________.
【解析】依题可得,=3,而=,=c-a,即=3,变形得c2-a2=3ac-3a2,
化简可得,e2-3e+2=0,解得e=2或e=1(舍去).
答案:2
2.(1)已知双曲线-=1(a>0,b>0).若=2,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2)设点P在双曲线-=1(a>0,b>0)的右支上,双曲线两焦点F1,F2,|PF1|=4|PF2|,求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解析】(1)因为c=,
所以e==
===.
(2)由双曲线定义得|PF1|-|PF2|=2a,与已知|PF1|=4|PF2|联立解得|PF1|=a,|PF2|=a.
由|PF1|+|PF2|≥|F1F2 |得a+a≥2c,
解得1所以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补偿训练】
已知双曲线-=1(a>0,b>0)的右焦点为F(c,0),过F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在第一象限内与双曲线、双曲线的渐近线的交点依次为A,B,若A为BF的中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
【解析】将x=c代入双曲线方程可得y=,所以A点坐标为.
由双曲线可知,其渐近线方程为y=x,将x=c代入可得y=,所以B点坐标为.
由于A为BF的中点,所以=2,解得c=2b,
所以c=a,所以离心率e==.
答案:
1.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一个焦点坐标为(2,0),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
A.-=1 B.-=1
C.-=1 D.-=1或-=1
【解析】选A.因为渐近线互相垂直,故×=-1,故a=b,
又c=2,故a=b=,故双曲线的方程是-=1.
2.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经过点(3,-4),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解析】选D.因为双曲线-=1的一条渐近线经过点(3,-4),所以3b=4a,所以9(c2-a2)=16a2,所以e==.
3.设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e=__________.
【解析】当焦点在x轴上时,=,
所以e2=1+=1+=,
所以e=;
当焦点在y轴上时,=,
所以e2=1+=1+4=5,所以e=.
答案:或
4.求双曲线-=1的实轴和虚轴的长、顶点和焦点的坐标、离心率.
【解析】由已知a=4,b=3,c=5,则双曲线-=1的实轴长为2a=8,虚轴长为2b=6,顶点为,,焦点坐标为,,离心率e==.
PAGE
12第2课时 双曲线方程及性质的应用
类型一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1.已知双曲线x2-=1,过点P(1,1)的直线l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由题意可得:双曲线x2-=1的渐近线方程为y=±2x.
(1)直线x=1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2)过点P(1,1)且平行于渐近线y=±2x时,直线l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方程为y-1=±2(x-1),即2x-y-1=0或2x+y-3=0.
(3)设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y-1=k(x-1),与双曲线x2-=1联立,利用Δ=0可得k=,
方程为y=x-.
故直线l的方程为x=1或2x-y-1=0或2x+y-3=0或y=x-.
2.已知双曲线x2-y2=4,直线l:y=k(x-1),试确定实数k的取值范围,使:
①直线l与双曲线有两个公共点;
②直线l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③直线l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
【解析】由消去y,
得(1-k2)x2+2k2x-k2-4=0,(*)
当1-k2=0,即k=±1时,直线l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方程化为2x=5,
所以方程(*)只有一个实数解,即直线与双曲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当1-k2≠0,即k≠±1时,
Δ=(2k2)2-4(1-k2)(-k2-4)=4(4-3k2).
(1)
即-<k<,且k≠±1时,
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即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2)
即k=±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即直线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
即k<-或k>时,方程(*)无实数解,即直线与双曲线无公共点.
所以,①当k∈∪(-1,1)∪时,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公共点.
②当k=±1或k=±时,直线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③当k∈∪时,直线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
 解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的题目,一般先联立方程组,消去一个变量,转化成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去讨论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这时首先要看二次项的系数是否等于0.当二次项系数等于0时,就转化成x或y的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解.这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当二次项系数不为零时,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类型二 弦长及中点弦问题(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典例】1.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3,0),F2(3,0),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求经过双曲线焦点且垂直于x轴的弦的长度.
2.设A,B为双曲线x2-=1上的两点,AB中点为M(1,2),求
(1)直线AB的方程.
(2)△OAB的面积(O为坐标原点).
【思路导引】
1.依题意可求得c,根据c=和渐近线方程,联立求得a和b,进而根据通径求得答案.
2.(1)方法一:利用点差法和中点坐标公式求出直线AB的方程.
方法二: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和中点坐标公式,联立求得直线的斜率.
(2)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1.因为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3,0),
F2(3,0),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
所以
解得,a=,b=.
所以经过双曲线焦点且垂直于x轴的弦的长度为:
==4.
2.(1)方法一:设A(x1,y1),B(x2,y2),
则 eq \b\lc\{(\a\vs4\al\co1(x-\f(y,2)=1,,x-\f(y,2)=1,))
两式相减可得(x1+x2)(x1-x2)
=(y1+y2)(y1-y2),
因为AB中点为M(1,2),
所以x1+x2=2,y1+y2=4,
所以2(x1-x2)=×4(y1-y2),
所以kAB==1,
所以直线方程为y-2=x-1,即x-y+1=0.
方法二:依题意,设A(x1,y1),B(x2,y2),
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2,
代入x2-=1,
整理,得(2-k2)x2-2k(2-k)x-(2-k)2-2=0①,
则x1,x2是方程①的两个不同的根,
所以2-k2≠0,且x1+x2=,
由M(1,2)是AB的中点,得(x1+x2)=1,
所以k(2-k)=2-k2,解得k=1,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x-y+1=0.
(2)由(1)可知直线AB的方程为y=x+1,
代入x2-=1,
整理得x2-2x-3=0,
解得x1=-1,x2=3,所以y1=0,y2=4,
所以|AB|===4,点O到直线AB的距离d=,
所以S△OAB=·|AB|·d=×4×=2.
 求弦长的两种方法
(1)距离公式法:当弦的两端点坐标易求时,可直接求出点坐标,再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弦长.
(2)弦长公式法:当弦的两端点坐标不易求时,可利用弦长公式求解,即若直线l:y=kx+b(k≠0)与双曲线C:-=1相交于A,B两点,设A(x1,y1),B(x2,y2),则|AB|==
.
1.(2021·信阳高二检测)经过点M作直线l交双曲线x2-=1于A,B两点,且M为AB的中点,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设点A,点B,M,则2x-y=2,……①2x-y=2,……②
①-②得2-=0,2×2x0-2y0=0,所以8-2k=0,所以k=4,所以y-1=4,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4x-y-7=0.
答案:4x-y-7=0
2.过双曲线x2-=1的左焦点F1作倾斜角为的弦AB,求|AB|的长.
【解析】易得双曲线的左焦点F1(-2,0),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y=(x+2),
与双曲线方程联立,得8x2-4x-13=0.
设A(x1,y1),B(x2,y2),
则x1+x2=,x1x2=-,
所以|AB|=·
=×=3.
【补偿训练】
过点P(8,1)的直线与双曲线x2-4y2=4相交于A,B两点,且P是线段AB的中点,则直线AB的方程为__________.
【解析】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
x-4y=4 ①,
x-4y=4 ②,
①-②得(x1+x2)(x1-x2)-4(y1+y2)(y1-y2)=0,
因为P是线段AB的中点,所以x1+x2=16,y1+y2=2,
所以==2.
所以直线AB的斜率为2,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2x-y-15=0.
答案:2x-y-15=0
类型三 双曲线性质的综合应用(数学运算、直观想象)
【典例】已知双曲线C:-=1过点M(3,),且右焦点为F(2,0).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过点F的直线l与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A,B两点,交y轴于点P,若=m,=n,求证:m+n为定值.
【思路导引】(1)根据题意,得出-=1且c=2,结合c2=a2+b2,求得a2,b2的值,即可求解;
(2)设A,B,直线l:y=k(x-2),联立方程组,得出x1+x2,x1x2,结合=m,=n,进而化简得到m+n为定值,得到答案.
【解析】(1)由题意,双曲线C:-=1过点M(3,),且右焦点为F(2,0).
可得-=1且c=2,又由c2=a2+b2,解得a2=3,b2=1,
所以双曲线C的方程为-y2=1;
(2)设A,B,
由题意得直线l的斜率存在,所以设直线l:y=k(x-2),所以P(0,-2k),
由得(3k2-1)x2-12k2x+12k2+3=0,
所以x1+x2=,x1x2=,
由=m,=n,
可得x1=m(2-x1),x2=n(2-x2),
所以m+n=+=

===6,
所以m+n=6,为定值.
 与双曲线有关的综合问题
(1)当与向量知识结合时,注意运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将向量间的关系,转化为点的坐标问题,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所求问题与条件建立联系求解.
(2)当与直线知识综合时,常常联立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消元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相关数量关系求解.
1.(2021·银川高二检测)已知双曲线-=1,过原点作一条倾斜角为的直线分别交双曲线左、右两支P,Q两点,以线段PQ为直径的圆过右焦点F,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
【解析】设P,Q,直线PQ的方程为y=x,代入双曲线方程,化简为x2-3a2b2=0,x1+x2=0,x1x2=-,那么y1+y2=0,y1y2=x1x2=-,设右焦点坐标为F,由条件可知⊥,即·=0,=,=,
所以+y1y2=0,即x1x2-c+c2+y1y2=0,-+c2-=0,代入b2=c2-a2后整理为3c4-8a2c2+4a4=0,两边同时除以a4后可得3e4-8e2+4=0,即=0,因为e>1,所以e2=2,即e=.
答案:
2.已知双曲线C:-=1(a>0,b>0)的离心率为,且过点P(,1).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若直线l:y=kx+与双曲线交于两个不同点A,B,且·>2(O为坐标原点),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已知e==,
所以c=a,
b2=c2-a2=a2-a2=a2,即a2=3b2.
又P(,1)在双曲线上,
所以-=1,
所以b2=1,a2=3.
所以所求双曲线C的方程为-y2=1.
(2)联立消去y并整理得:
(1-3k2)x2-6kx-9=0.
由直线l与双曲线C交于不同两点A(x1,y1)和B(x2,y2)得:
所以k2<1且k2≠.①又x1+x2=,
x1x2=-,
所以·=x1x2+y1y2=x1x2+(kx1+)(kx2+)
=(k2+1)x1x2+k(x1+x2)+2
=(k2+1)-k·+2>2.
所以<0,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
备选类型 直线与双曲线交点所在分支问题(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典例】1.过双曲线-=1左焦点F1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左支于M,N两点,F2为其右焦点,则|MF2|+|NF2|-|MN|的值是________.
【思路导引】运用双曲线定义转化.
【解析】|MF2|+|NF2|-|MN|=|MF2|+|NF2|-|MF1|-|NF1|=(|MF2|-|MF1|)+(|NF2|-|NF1|)=4a=8.
答案:8
2.直线l:y=kx+1与双曲线C:2x2-y2=1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A,B.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思路导引】与右支交于两点,则联立直线与双曲线后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正根.
【解析】将直线l的方程y=kx+1代入双曲线C的方程2x2-y2=1后,整理得(k2-2)x2+2kx+2=0①,
依题意,直线l与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不同两点,
所以
解得k的取值范围为{k|-2 直线l与双曲线C:-=1(a>0,b>0)的两个交点设为A(x1,y1),B(x2,y2),消去y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为Ax2+Bx+C=0,A≠0,Δ>0,则
①两交点在同一支上 x1x2>0;
②两交点不在同一支上 x1x2<0;
③两交点都在左支上 x1x2>0,x1+x2<0;
④两交点都在右支上 x1x2>0,x1+x2>0.
1.若直线y=kx+2与双曲线x2-y2=6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得x2-(kx+2)2=6.
即(1-k2)x2-4kx-10=0有两个不同的正根.
则得-答案:
2.已知双曲线3x2-y2=3,直线l过右焦点F2,且倾斜角为45°,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试问A,B两点是否位于双曲线的同一支上?并求弦AB的长.
【解析】设A(x1,y1),B(x2,y2),
因为a=1,b=,c=2,直线l过点F2且倾斜角为45°,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x-2.
代入双曲线方程,得2x2+4x-7=0.
因为x1·x2=-<0,
所以A,B两点分别位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上.
因为x1+x2=-2,x1·x2=-,
所以|AB|=|x1-x2|
=·
=·=6.
1.过双曲线x2-y2=4的焦点且垂直于实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则AB的长为(  )
A.2 B.4 C.8 D.4
【解析】选B.双曲线x2-y2=4的焦点为(±2,0),
把x=2代入x2-y2=4,解得y=±2,
所以|AB|=2-(-2)=4.
2.已知双曲线C:-=1(a>0,b>0)的焦点为F1,F2,且C上点P满足·=0,||=3,||=4,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
A. B. C. D.5
【解析】选D.依题意得,2a=|PF2|-|PF1|=1,|F1F2|==5,因此该双曲线的离心率e===5.
3.已知双曲线C:-=1(a>0,b>0)的左顶点为A,右焦点为F,点B(0,b),且·=0,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解析】依题意,B(0,b),A(-a,0),F(c,0),
因为·=0,所以(-a,-b)·(c,-b)=0,
所以b2=ac=c2-a2,所以e2-e-1=0,
又e>1,所以e=.
答案:
4.若点P是以A(-3,0),B(3,0)为焦点,实轴长为2的双曲线与圆x2+y2=9的一个交点,则|PA|+|PB|=__________.
【解析】不妨设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则|PA|>|PB|.
因为点P是双曲线与圆的交点,
所以由双曲线的定义知,|PA|-|PB|=2,①
又|PA|2+|PB|2=36,②
联立①②化简得2|PA|·|PB|=16,
所以(|PA|+|PB|)2=|PA|2+|PB|2+2|PA|·|PB|=52,
所以|PA|+|PB|=2.
答案:2
5.已知双曲线C:-=1(a>0,b>0)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M(,-).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求双曲线C的实轴长,离心率,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
【解析】(1)在双曲线-=1中,a′=2,b′=,
则渐近线方程为y=±x=±x,
因为双曲线C:-=1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渐近线,所以=,
所以方程可化为-=1,又双曲线C经过点M(,-),代入方程,
所以-=1,解得a=1,b=,
所以双曲线C的方程为x2-=1.
(2)由(1)知双曲线C:x2-=1中,因为a=1,b=,c=,所以实轴长2a=2,离心率为e==,设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为(-,0),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
所以d==,即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PAGE
1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1.抛物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l不经过点F)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定义中为什么要求直线l不经过点F?
提示:当直线l经过点F时,点的轨迹是过点F且垂直于直线l的一条直线,而不是抛物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由于抛物线焦点位置不同,方程也就不同,故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以下几种形式: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0).
现将这四种抛物线对应的标准方程、图形、焦点坐标及准线方程列表如下:
(1)二次函数的图象也是抛物线,与本节所学抛物线相同吗?
提示:不完全相同.当抛物线的开口向上或向下时可以看作是二次函数的图象,当开口向左或向右时不能看作二次函数的图象.
(2)如何根据抛物线标准方程求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提示:先确定抛物线的对称轴和开口方向,然后求p的值,从而求出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1.辨析记忆(对的打“√”,错的打“×”)
(1)抛物线的方程都是二次函数.( × )
提示:当抛物线是开口向上或向下时,该曲线也是二次函数的图象;当抛物线是开口向右或向左时,该曲线不是二次函数的图象.
(2)准线方程为y=4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x2=-16y.(  √ )
提示:由题意可设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因为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y==4,所以p=8,
所以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16y.
(3)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由一次项确定.( √ )
提示:一次项决定焦点所在的坐标轴,一次项系数的正负决定焦点是在正半轴或负半轴上,故该说法正确.
2.(教材二次开发:例题改编)抛物线x2=-y的焦点坐标是(  )
A. B.
C. D.
【解析】选B.由题意,抛物线的焦点在y轴上,开口向下,且2p=,所以=.所以焦点坐标是.
3.已知抛物线的顶点是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并且经过点P(-2,-4),则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
【解析】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或x2=2p1y(p1≠0).将P(-2,-4)代入,分别得方程为y2=-8x或x2=-y.
答案:y2=-8x或x2=-y
类型一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数学运算)
【典例】(2021·石嘴山高二检测)已知动点P到定点M的距离比它到y轴的距离大2.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2)求动点P到直线l:8x-2y+3=0距离的最小值.
【思路导引】(1)首先设点P(x,y),根据条件,知动点P到定点M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x=-2的距离,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得其方程;
(2)结合曲线的方程,设出点的坐标,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结合配方法求得最小值.
【解析】(1)设P(x,y),因为动点P到定点M的距离比它到y轴的距离大2,
所以动点P到定点M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x=-2的距离,因此点P的轨迹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且p=4,所以方程为y2=8x;
(2)设点P eq \b\lc\(\rc\)(\a\vs4\al\co1(\f(y,8),y0)) ,则点P到直线l:8x-2y+3=0的距离d= eq \f(\b\lc\|\rc\|(\a\vs4\al\co1(8·\f(y,8)-2y0+3)),\r(64+4)) =,
当y0=1时d最小,为.
 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求法
(1)定义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列出
动点满足的条件,列出方程,进行化简,根据定义求出p,最后写出标准方程.
(2)待定系数法:由于标准方程有四种形式,因而在求方程时应首先确定焦点在哪一个半轴上,进而确定方程的形式,然后再利用已知条件确定p的值.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16x2-9y2=144的左顶点.
【解析】双曲线方程可化为-=1,
左顶点为(-3,0),
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且-=-3,
所以p=6,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2=-12x.
(2)抛物线的焦点F在x轴上,直线y=-3与抛物线交于点A,|AF|=5.
【解析】设所求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A(m,-3),
由抛物线定义,得5=|AF|=.
又(-3)2=2pm,所以p=±1或p=±9,
故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2=±2x或y2=±18x.
类型二 抛物线定义及其应用(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典例】(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抛物线上一点M(m,-3)到焦点的距离为5,求m的值、抛物线方程和准线方程;
(2)已知抛物线y2=4x的焦点是F,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对于定点A(4,2),求|PA|+|PF|的最小值,并求出取最小值时的P点坐标;
(3)动点M(x,y)到y轴的距离比它到定点(2,0)的距离小2,求动点M(x,y)的轨迹方程.
【思路导引】(1)利用抛物线定义先求抛物线的方程,再求m和准线方程.
(2)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把|PF|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
(3)设F(2,0),由题意MF=|x|+2,或根据点M,F在y轴的同侧或异侧分类讨论.
【解析】(1)设所求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由+3=5得p=4,因此抛物线方程为x2=-8y,其准线方程为y=2,由m2=24得m=±2.
(2)如图,作PN⊥l于N(l为准线),作AB⊥l于B,
则|PA|+|PF|=|PA|+|PN|≥|AB|,
当且仅当P为AB与抛物线的交点时,取等号.
所以(|PA|+|PF|)min=|AB|=4+1=5.
此时yP=2,代入抛物线得xP=1,所以P(1,2).
(3)设F(2,0),由题意MF=|x|+2,
=|x|+2,
化简得y2=4x+4|x|=
所以动点M的轨迹方程是y=0(x<0)或y2=8x(x≥0).
 抛物线定义的两种应用
(1)实现距离转化.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因此,由抛物线定义可以实现点点距与点线距的相互转化,从而简化某些问题.
(2)解决最值问题.在抛物线中求解与焦点有关的两点间距离和的最小值时,往往用抛物线的定义进行转化,即化折线为直线解决最值问题.
1.(2020·全国Ⅰ卷)已知A为抛物线C:y2=2px(p>0)上一点,点A到C的焦点的距离为12,到y轴的距离为9,则p=(  )
A.2 B.3
C.6 D.9
【解析】选C.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由抛物线的定义知|AF|=xA+=12,即12=9+,解得p=6.
2.已知动圆M与直线y=2相切,且与定圆C:x2+(y+3)2=1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解析】设动圆圆心为M(x,y),半径为r,则由题意可得M到圆心C(0,-3)的距离与直线y=3的距离相等.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动圆圆心的轨迹是以C(0,-3)为焦点,以y=3为准线的一条抛物线,
所以其方程为x2=-12y.
类型三 抛物线的实际应用(数学建模)
【典例】河上有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距拱顶5米时,水面宽为8米,一小船宽4米,高2米,载货后船露出水面的部分为米,问水面上涨到与抛物线拱顶相距多少米时,小船开始不能通航?
【思路导引】→→
→→
【解析】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拱桥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由题意,将B(4,-5)代入方程得p=,所以抛物线方程为x2=-y.
因为当船的两侧和拱桥接触时船开始不能通航.
设此时船面宽为AA′,则A(2,yA),
由22=-yA,得yA=-.
又知船露出水面的部分为米,设水面与抛物线拱顶相距为h,则h=|yA|+=2(米),即水面上涨到距抛物线拱顶2米时,小船开始不能通航.
 求解抛物线实际应用问题的五个步骤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设出合适的抛物线标准方程.
(3)通过计算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4)求出需要求出的量.
(5)还原到实际问题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1.如图所示,抛物线形拱桥,拱顶离水面3米,水面宽6米.如果水面上升1米,则水面宽为________米.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拋物线方程可假设为x2=-2py(p>0),
因为拱顶离水面3米,水面宽6米,
所以A,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9=6p,所以2p=3,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x2=-3y,如果水面上升1米,则令y=-2,x=±,所以水面宽为2米.
答案:2
2.如图是一种加热水和食物的太阳灶,上面装有可旋转的抛物面形的反光镜,镜的轴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盛水和食物的容器放在抛物线的焦点处,容器由若干根等长的铁筋焊接在一起的架子支撑.已知镜口圆的直径为12米,镜深2米,若把盛水和食物的容器近似地看作点,求每根铁筋的长度为多少米.
【解析】如图,在反光镜的轴截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反光镜的顶点(即抛物线的顶点)与原点重合,x轴垂直于镜口直径.
由已知,得A点坐标是(2,6),
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则36=2p×2,p=9.
所以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18x,
焦点坐标是F.因为盛水和食物的容器在焦点处,所以A,F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每根铁筋长.
|AF|==6.5,故每根铁筋的长度是6.5米.
【补偿训练】
如图所示,花坛水池中央有一喷泉,水管O′P=1 m,水从喷头P喷出后呈抛物线状,先向上至最高点后落下,若最高点距水面2 m,P距抛物线的对称轴1 m,则水池的直径至少应设计多长?(精确到1 m)
【解析】如图所示,以抛物线状喷泉的最高点为原点,以过原点且平行于水面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
依题意有P(-1,-1)在此抛物线上,代入得p=,故抛物线方程为x2=-y.
又点B在抛物线上,将B(x,-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x=,即|AB|=,则|O′B|=|O′A|+|AB|=+1,
因此水池的直径为2(1+)m,约为5 m,
即水池的直径至少应设计为5 m.
1.对抛物线y=x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开口向上,焦点为
B.开口向上,焦点为
C.开口向右,焦点为
D.开口向右,焦点为
【解析】选A.由题知,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8y,则该抛物线开口向上,焦点坐标为.
2.点(7,-4)到抛物线y2=16x焦点的距离是(  )
A.5 B.8 C.11 D.15
【解析】选A.抛物线的焦点为(4,0),点(7,-4)到点(4,0)的距离为=5.
3.抛物线y2=ax(a≠0)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是(  )
A. B. C.|a| D.-
【解析】选B.因为y2=ax,所以p=,即该抛物线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为.
4.若抛物线y2=2px的焦点与双曲线-=1的右焦点重合,则p的值为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由于双曲线-=1的a2=6,b2=3,c2=a2+b2=9,所以c=3,右焦点坐标为(3,0),
因此可知抛物线y2=2px的焦点为=(3,0),
所以=3,所以p=6.
答案:6
5.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OAB的边长为8,且其三个顶点均在抛物线E:x2=2py(p>0)上.求抛物线E的方程.
【解析】依题意,|OB|=8,∠BOy=30°.
设B(x,y),则x=|OB|sin 30°=4,
y=|OB|cos 30°=12.
因为点B(4,12)在x2=2py上,
所以(4)2=2p×12,解得p=2.
故抛物线E的方程为x2=4y.
PAGE
10第1课时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导思
1.抛物线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2.抛物线的通径长度是多少?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y2=2px(p>0) y2=-2px(p>0) x2=2py(p>0) x2=-2py(p>0)
图形
范围 x≥0,y∈R x≤0,y∈R y≥0,x∈R y≤0,x∈R
对称轴 x轴 x轴 y轴 y轴
焦点坐标 F F F F
准线方程 x=- x= y=- y=
顶点坐标 (0,0)
离心率 e=1
【思考】
(1)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与椭圆、双曲线相比有哪些不同?
提示:抛物线的离心率等于1,只有一个焦点、一个顶点、一条对称轴、一条准线;它没有中心,也没有渐近线.
(2)过焦点垂直于对称轴的直线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长度是多少?
提示:这条线段是抛物线的通径,长度为2p,借助于通径可以画出较准确的抛物线.
【基础小测】
1.辨析记忆(对的打“√”,错的打“×”)
(1)抛物线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p.(  √ )
提示:(1)抛物线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p
(2)抛物线的范围是x∈R,y∈R.(  × )
提示:(2)抛物线的方程不同,其范围就不一样,如y2=2px(p>0)的范围是x≥0,y∈R,故此说法错误.
(3)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 √ )
提示:(3)抛物线y2=±2px(p>0)的对称轴为x轴,抛物线x2=±2py(p>0)的对称轴为y轴,故此说法正确.
2.下列抛物线中,开口最大的是(  )                  
A.y2=x B.y2=x C.y2=2x D.y2=4x
【解析】选A.对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中,开口最大:说明一次项的系数的绝对值最小,观察四个选项发现:A选项一次项的系数的绝对值最小.
类型一 由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直观想象、数学抽象)
【典例】1.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y轴,顶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的抛物线方程是(  )
A.x2=16y B.x2=8y
C.x2=±8y D.x2=±16y
【解析】选D.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y轴的抛物线方程有两个:x2=-2py,x2=2py(p>0),由顶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知p=8,故所求抛物线的方程为x2=16y或x2=-16y.
2.已知双曲线C1:-=1(a>0,b>0)的离心率为2.若抛物线C2:x2=2py(p>0)的焦点到双曲线C1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C2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因为双曲线C1:-=1(a>0,b>0)的离心率为2,所以==2,所以b=a,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x±y=0.
所以抛物线C2:x2=2py(p>0)的焦点到双曲线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所以p=8,所以所求的抛物线方程为x2=16y.
答案:x2=16y
【思路导引】
1.利用待定系数法设出方程,根据p的几何意义求得p的值.
2.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后,利用抛物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2,求参数p.
 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方程的步骤
提醒:求抛物线的方程时要注意抛物线的焦点位置,不同的焦点设出不同的方程.
1.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OB,O为坐标原点,AB⊥x轴,以O为顶点且过A,B的抛物线方程是(  )
A.y2=x B.y2=-x
C.y2=±x D.y2=±x
【解析】选C.设抛物线方程为y2=ax(a≠0).
又A(取点A在x轴上方),则有=±a,
解得a=±,所以抛物线方程为y2=±x.
2.(2021·石林高二检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到直线l:x=-3的距离比到点F(3,0)的距离大2.
(1)求点P的轨迹C的方程;
【解析】由题意可得动点P到直线x=-1的距离与到F(3,0)的距离相等,
设P(x,y),则=,化简整理,可得y2-8x+8=0,
所以点P的轨迹C的方程为y2=8(x-1);
(2)请指出曲线C的对称性,顶点和范围,并运用其方程说明理由.
【解析】由(1)得C的方程为y2=8(x-1);即由抛物线y2=8x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
所以曲线C也关于x轴对称,顶点为(1,0),范围为x≥1,y∈R.
类型二 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应用(直观想象)
【典例】已知抛物线y2=8x.
(1)求出该抛物线的顶点、焦点、准线、对称轴、变量x的范围;
(2)以坐标原点O为顶点,作抛物线的内接等腰三角形OAB,|OA|=|OB|,若焦点F是△OAB的重心,求△OAB的周长.
四步 内容
理解题意 条件:(1)抛物线y2=8x(2)|OA|=|OB|,焦点F是△OAB的重心,结论:(1)顶点、焦点、准线、对称轴、变量x的范围;(2)△OAB的周长.
思路探求 (1)利用抛物线对应的性质求解;(2)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和三角形重心的性质求解.
书写表达 (1)抛物线y2=8x的顶点、焦点、准线、对称轴、变量x的范围分别为(0,0),(2,0),x=-2,x轴,[0,+∞). (2)如图所示.由|OA|=|OB|知AB⊥x轴,垂足为点M,又焦点F是△OAB的重心,则|OF|=|OM|.因为F(2,0),所以|OM|=|OF|=3,M(3,0),故设A(3,m),代入y2=8x得m2=24,所以m=2或m=-2,A(3,2),B(3,-2),|OA|=|OB|=,所以△OAB的周长为2+4.注意书写的规范性:①注意抛物线的性质,特别是抛物线定义的应用;②第(2)问的关键是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B两点关于x轴对称.
题后反思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在解与抛物线有关的问题时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解题的过程中又容易忽视这些隐含的条件.
 利用抛物线的性质可以解决的问题
(1)对称性:解决抛物线的内接三角形问题.
(2)焦点、准线:解决与抛物线的定义有关的问题.
(3)范围: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最值问题.
(4)焦点:解决焦点弦问题.
 已知正三角形AOB的一个顶点O位于坐标原点,另外两个顶点A,B在抛物线y2=2px(p>0)上,求这个三角形的边长.
【解析】如图所示,设正三角形OAB的顶点A,B在抛物线上,且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则y=2px1,y=2px2,又OA=OB,所以x+y=x+y,即x-x+2px1-2px2=0,
整理得(x1-x2)(x1+x2+2p)=0.因为x1>0,x2>0,2p>0,
所以x1=x2,由此可得|y1|=|y2|,即线段AB关于x轴对称.由此得∠AOx=30°,
所以y1=x1与y=2px1联立,解得y1=2p,
所以|AB|=2y1=4p,即这个三角形的边长为4p.
类型三 焦点弦、中点弦问题(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焦点弦问题
【典例】已知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过此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且|AB|=p,求AB所在直线的方程.
【思路导引】根据弦长求出直线斜率,进而求得直线方程.
【解析】因为过焦点的弦长|AB|=p,
所以弦所在的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
设直线AB的斜率为k,且A(x1,y1),B(x2,y2).
因为y2=2px的焦点为F.
所以直线方程为y=k.

整理得k2x2-(k2p+2p)x+k2p2=0(k≠0),
所以x1+x2=,
所以|AB|=x1+x2+p=+p,又|AB|=p,
所以+p=p,k=±2.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y=2(p>0)
或y=-2(p>0).
1.(改变问法)本例条件不变,求弦AB的中点M到y轴的距离.
【解析】设AB中点为M(x0,y0),
由例题解答可知2x0=x1+x2=p,
所以AB的中点M到y轴的距离为p(p>0).
2.(变换条件)本例中,若A、B在其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A1,B1,求∠A1FB1的大小.
【解析】由例题解析可知AB的方程为y=k,
即x=y+,代入y2=2px消x可得y2=y+p2,
即y2-y-p2=0,所以y1y2=-p2,由A1点的坐标为,B1点的坐标为,
得kA1F=-,kB1F=-.
所以kA1F·kB1F==-1,所以∠A1FB1=90°.
 中点弦问题
【典例】过点Q(4,1)作抛物线y2=8x的弦AB,恰被点Q所平分,求AB所在直线的方程.
【思路导引】方法一:设A(x1,y1),B(x2,y2),用点差法求kAB;方法二:设直线AB的方程,建立方程求解.
【解析】方法一:设以Q为中点的弦AB的端点坐标为A(x1,y1),B(x2,y2),则有y=8x1,y=8x2,
所以(y1+y2)(y1-y2)=8(x1-x2).
又y1+y2=2,所以y1-y2=4(x1-x2),
即4=,所以kAB=4.
所以所求弦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1=4(x-4),
即4x-y-15=0.
方法二:设弦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k(x-4)+1.联立消去x,得ky2-8y-32k+8=0,此方程的两根就是线段端点A,B两点的纵坐标,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y1+y2=,又y1+y2=2,所以k=4.所以所求弦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4x-y-15=0.
 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的弦长问题
直线和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直线的斜率为k.
(1)一般的弦长公式:|AB|=|x1-x2|.
(2)焦点弦长公式:当直线经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时,弦长|AB|=x1+x2+p.
(3)“中点弦”问题解题策略的两种方法
1.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为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直线y=x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若P(2,2)为AB的中点,则抛物线C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设抛物线C的方程为y2=2px(p>0),A(x1,y1),B(x2,y2).
则 eq \b\lc\{(\a\vs4\al\co1(y=2px1,①,y=2px2,②)) ②-①整理得=,
又=1,y1+y2=4,所以2p=4.
因此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
答案:y2=4x
2.(2021·成都高二检测)已知抛物线C:y2=2px上的点M到焦点F的距离为6.
(1)求p,m的值;
【解析】由抛物线焦半径公式知:=5+=6,解得:p=2,
所以C:y2=4x,所以m2=5×4=20,解得:m=±2.
(2)过点P作直线l交抛物线C于A,B两点,且点P是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设A,B,则 eq \b\lc\{(\a\vs4\al\co1(y=4x1,y=4x2)) ,
两式作差得:=4,
所以kl==,
因为P为AB的中点,所以y1+y2=2,所以kl=2,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1=2,即2x-y-3=0.
【补偿训练】
已知抛物线C1:y2=2px(p>0)与圆C2:x2+y2=5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4.
(1)求p的值.
【解析】设交点为M,N.易知M(1,2),N(1,-2),代入y2=2px得2p=4,p=2.
(2)设过抛物线C1的焦点F且斜率为2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求|AB|.
【解析】由(1)知,抛物线C1:y2=4x,焦点F(1,0).
直线AB的方程为y=2(x-1),
设A(x1,y1),B(x2,y2),联立得x2-3x+1=0,所以x1+x2=3,
所以|AB|=|AF|+|BF|=x1+x2+p=3+p=5.
备选类型 抛物线的焦半径问题(直观想象、数学抽象)
1.已知直线l:y=k与抛物线C:y2=8x交于A,B两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若=2,则k的值是(  )                  
A. B. C.2 D.
【解析】选C.由抛物线C:y2=8x,知F,
设A,B,
因为直线l过且其斜率大于零,故A,B在x轴两侧.
又=2,知x1>x2,且x1+2=2,即x1=2x2+2.
由可得k2x2-x+4k2=0,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代入x1=2x2+2,可得,
又k>0,故k=2.
2.已知AB是过抛物线2x2=y的焦点的弦,若|AB|=4,P为AB中点,Q在准线l上,且PQ⊥l,则|PQ|=(  )
A.1 B.2 C D
【解析】选B.如图所示,设AB的中点为P(x0,y0),分别过A,P,B三点作准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Q,B′,
由题意得|AA′|+|BB′|=|AB|=4,
|PQ|==2.
 以抛物线y2=2px(p>0)为例:
(1)过焦点F的弦长|AB|有如下结论:
①|AB|=2(焦点弦长与中点关系).
②|AB|=x1+x2+p=(θ为AB的倾斜角).
③A,B两点的横坐标之积、纵坐标之积为定值,
即x1·x2=,y1·y2=-p2.
④S△AOB=.
⑤+=(定值).
(2)以AB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l相切.
提示:如图,AB是过抛物线焦点F的一条弦,设A(x1,y1),B(x2,y2),AB的中点M(x0,y0),相应的准线为l.
|AB|=|AF|+|BF|
=|AA1|+|BB1|=2|MM1|,
所以|AM|=|BM|=|MM1|,
所以以AB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l相切.
 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两点,若x1+x2=6,则|AB|=(  )
A.10 B.8 C.6 D.4
【解析】选B.|AB|=x1+x2+p=6+2=8.
1.抛物线y2=24ax(a>0)上有一点M,它的横坐标为3,它到焦点的距离是5,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                 
A.y2=8x B.y2=12x
C.y2=16x D.y2=20x
【解析】选A.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6a,由题意得3+6a=5,所以a=.所以抛物线的方程是y2=8x.
2.在抛物线y2=16x上到顶点与到焦点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为(  )
A.(4,±2) B.(±4,2)
C.(±2,4) D.(2,±4)
【解析】选D.抛物线y2=16x的顶点O(0,0),焦点F(4,0),设P(x,y)符合题意,则即即所以符合题意的点为(2,±4).
3.设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点A(0,2).若线段FA的中点B在抛物线上,则B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________.
【解析】由抛物线y2=2px(p>0),得焦点F的坐标为,则FA的中点B的坐标为,代入抛物线方程得,2p×=1,所以p=,
所以B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
答案:
4.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且它过点P(-2,2),求抛物线的方程.
【解析】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需分类讨论:
(1)对称轴是x轴,即焦点在x轴上时,设方程为y2=2px,代入P点得2p=-4,所以方程为y2=-4x;
(2)对称轴是y轴,即焦点在y轴上时,设方程为x2=2py,代入P点得2p=,所以方程为x2=y.
综上,所求抛物线方程为x2=y或y2=-4x.
PAGE
12第2课时 抛物线方程及性质的应用
类型一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典例】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直线l过定点P(-2,1),斜率为k,k为何值时,直线l与抛物线y2=4x:只有一个公共点;有两个公共点;没有公共点?
【思路导引】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x后得到关于y的方程,利用判别式分类讨论.
【解析】由题意可得,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1=k(x+2).
由方程组(*)
得ky2-4y+4(2k+1)=0.①
(1)当k=0时,由方程①得y=1.
把y=1代入y2=4x,得x=.
这时,直线l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2)当k≠0时,方程①的判别式为Δ=-16(2k2+k-1).
①由Δ=0,即2k2+k-1=0,解得k=-1,或k=.
所以当k=-1,或k=时,方程①只有一个解,所以方程组(*)只有一个解.这时,直线l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②由Δ>0,得2k2+k-1<0,解得-1所以当-1③由Δ<0,即2k2+k-1>0,
解得k<-1,或k>.
所以当k<-1,或k>时,方程①没有实数解,所以方程组(*)没有解.这时,直线l与抛物线没有公共点.
综上,当k=-1,或k=,或k=0时,直线l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当-1当k<-1,或k>时,直线l与抛物线没有公共点.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设直线l:y=kx+b,抛物线:y2=2px(p>0),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元得:k2x2+(2kb-2p)x+b2=0.
(1)若k2=0,此时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交点,该直线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或与对称轴重合.
(2)若k2≠0,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有两个交点;
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有一个交点;
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离,无交点.
 直线l:y=kx+1,抛物线C:y2=4x,当k为何值时,l与C:
(1)有一个公共点.(2)有两个公共点.(3)没有公共点.
【解析】将l和C的方程联立得消去y,得k2x2+(2k-4)x+1=0.(*)
当k=0时,方程(*)只有一个解,x=,y=1.
所以直线l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直线l平行于x轴.
当k≠0时,方程(*)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①当Δ>0,即k<1,且k≠0时,l与C有两个公共点,此时直线l与C相交.
②当Δ=0,即k=1时,l与C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直线l与C相切.
③当Δ<0,即k>1时,l与C没有公共点,此时直线l与C相离.
综上所述,(1)当k=1或k=0时,直线l与C有一个公共点;
(2)当k<1,且k≠0时,直线l与C有两个公共点;
(3)当k>1时,直线l与C没有公共点.
类型二 抛物线的综合运用(数学抽象、直观想象)
 定值、定点问题
【典例】如图所示,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它的顶点为坐标原点,点P(1,2),A(x1,y1),B(x2,y2)均在抛物线上.
(1)求抛物线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
【解析】由已知可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则由点P(1,2)在抛物线上,得22=2p×1,解得p=2,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是y2=4x,准线方程是x=-1.
(2)当PA与PB的斜率存在且倾斜角互补时,证明:直线AB的斜率为定值.
【解析】因为PA与PB的斜率存在且倾斜角互补,
所以kPA=-kPB,即=-.
又A(x1,y1),B(x2,y2)均在抛物线上,
所以x1= eq \f(y,4) ,x2= eq \f(y,4) ,
所以有 eq \f(y1-2,\f(y,4)-1) =- eq \f(y2-2,\f(y,4)-1) ,即=-,
得y1+y2=-4,
所以直线AB的斜率kAB===-1.
【思路导引】第(1)问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解决;第(2)问关键是如何将PA与PB两条直线的倾斜角互补与直线AB的斜率联系起来.
 若本例改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点F(1,0),直线l:x=-1,点P在直线l上移动,R是线段PF与y轴的交点,RQ⊥FP,PQ⊥l.
(1)求动点Q的轨迹方程;
【解析】因为点F(1,0),直线l:x=-1,所以点R是线段FP的中点,由此及RQ⊥FP知,RQ是线段FP的垂直平分线.因为|PQ|是点Q到直线l的距离,而|PQ|=|QF|,所以动点Q的轨迹是以F为焦点,l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y2=4x(x>0).
(2)记Q的轨迹为曲线E,过点F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交曲线E的弦为AB,CD,设AB,CD的中点分别为M,N,求证:直线MN过定点(3,0).
【解析】设A(x1,y1),B(x2,y2),M(xM,yM),直线AB:x=my+1(m≠0),则消去x得y2-4my-4=0.所以有yM==2m,xM=m·yM+1=2m2+1,即M(2m2+1,2m).
同理,N.所以直线MN的斜率kMN==,
方程为y-2m=(x-2m2-1),
即mx+(1-m2)y-3m=0.
显然,不论m为何值,(3,0)均满足方程,
所以直线MN过定点(3,0).
 最值问题
【典例】如图所示,已知直线l:y=2x-4交抛物线y2=4x于A,B两点,试在抛物线AOB这段曲线上求一点P,使△PAB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
【思路导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弦AB为定值,将点P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求解.在应用配方法求最值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析】由解得或
由题图知A(4,4),B(1,-2),则|AB|=3.
设P(x0,y0)为抛物线AOB这段曲线上一点,d为点P到直线AB的距离,则
d== eq \b\lc\|\rc\|(\a\vs4\al\co1(\f(y,2)-y0-4)) =|(y0-1)2-9|.
因为-2<y0<4,
所以(y0-1)2-9<0,d=[9-(y0-1)2].
所以当y0=1时,dmax=,Smax=××3=.
所以当点P的坐标为时,△PAB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应用抛物线性质解题的常用技巧
(1)抛物线的中点弦问题用点差法较简便.
(2)轴对称问题,一是抓住对称两点的中点在对称轴上,二是抓住两点连线的斜率与对称轴所在直线斜率的关系.
(3)求定值、过定点问题.常用斜率法、方程法、向量法、参数法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代换和转化.
如参数法,常选择一参数来表示要研究问题中的几何量,通过运算找到定点、定值,说明与参数无关,也常用特值探路法找定点、定值.
1.(2021·绵阳高二检测)已知动圆过定点A(0,2),且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4.
(1)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C;
【解析】设动圆圆心为M(x,y),则x2+(y-2)2-4=y2,化简得x2=4y;
(2)设不与x轴垂直的直线l与轨迹C交于不同两点P,Q.若+=2,求证:直线l过定点.
【解析】易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l:y=kx+b(k≠0),
则由,得x2-4kx-4b=0,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x1+x2=4k,x1x2=-4b.
从而+=2 x1+x2=2x1x2,
即4k=-8b,则b=-k,
则直线l:y=kx-k=k,故直线过定点.
2.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F与椭圆+=1的右焦点重合,抛物线C的动弦AB过点F,过点F且垂直于弦AB的直线交抛物线的准线于点M.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解析】由椭圆+=1知,其右焦点为(1,0),即抛物线的焦点为F(1,0),所以=1,解得p=2;所以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为y2=4x.
(2)求的最小值.
【解析】①当动弦AB所在的直线斜率不存在时,易得|AB|=2p=4,=2;
②当动弦AB所在的直线斜率存在时,易知AB的斜率不为0,
设AB所在直线方程为y=k(x-1),且A(x1,y1),B(x2,y2),
联立方程组,消去y得k2x2-2(k2+2)x+k2=0,
所以x1+x2=,x1·x2=1,且Δ=16(k2+1)>0,
所以|AB|=|x1-x2|
=·=;
FM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x-1),
联立方程组求得点M,
所以|MF|==2.
所以==2>2;
综上所述,的最小值为2.
1.抛物线x2=8y的准线被圆x2+y2-6x=0截得的线段长为(  )                  
A.4 B.2 C. D.2
【解析】选B.因为抛物线x2=8y的准线方程为y=-2,圆x2+y2-6x=0整理得2+y2=9,
则圆心坐标为,半径为r=3,
则圆心到直线y=-2的距离为d=2,
因此y=-2被圆x2+y2-6x=0截得的弦长为
2=2.
2.已知直线y=kx-k及抛物线y2=2px(p>0),则(  )
A.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
B.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
C.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或两个公共点
D.直线与抛物线可能没有公共点
【解析】选C.因为直线y=kx-k=k(x-1),
所以直线过点(1,0).
又点(1,0)在抛物线y2=2px的内部.
所以当k=0时,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
当k≠0,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
3.抛物线y2=4x上的点到直线x-y+4=0的最小距离为________.
【解析】可判断直线y=x+4与抛物线y2=4x相离,
设y=x+m与抛物线y2=4x相切,
则由消去x得y2-4y+4m=0.
所以Δ=16-16m=0,m=1.
又y=x+4与y=x+1的距离d==,
则所求的最小距离为.
答案:
4.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直线y=2x+t与抛物线C相交于A,B两点.
(1)将A,B两点的距离d表示为t的函数;
【解析】,整理得4x2+4x+t2=0,
则,

==,其中t<;
故d(t)=.
(2)若|AB|=3,求△AFB的周长.
【解析】(2)由|AB|=3,则=3,解得t=-4,
经检验,此时Δ=16-32t>0,
所以x1+x2=1-t=5,由抛物线的定义,有|AF|+|BF|=+=x1+x2+p=5+2=7,
又|AB|=3,所以△AFB的周长为7+3.
PAGE
8第二课 圆锥曲线与方程
题组训练一 求圆锥曲线标准方程
1.焦点分别为(-2,0),(2,0)且经过点(2,3)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A.x2-=1  B.-y2=1
C.y2-=1  D.-=1
【解析】选A.由双曲线定义知,
2a=-=5-3=2,
所以a=1.又c=2,所以b2=c2-a2=4-1=3,
因此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1.
2.以椭圆+=1的短轴顶点为焦点,离心率为e=的椭圆方程为(  )
A.+=1 B.+=1
C.+=1 D.+=1
【解析】选A.+=1的短轴顶点为(0,-3),(0,3),所以所求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且c=3.
又e==,所以a=6.所以b2=a2-c2=36-9=27.
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1.
 求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用定义求方程,利用定义分析出曲线类型求得参数得到方程;二是已知性质求方程,根据已知的性质求出参数得到标准方程.
题组训练二 圆锥曲线的性质
 求离心率
1.过椭圆C:+=1(a>b>0)的左焦点F的直线过C的上端点B,且与椭圆相交于另一个点A,若|BF|=3|AF|,则C的离心率为________.
【解析】由已知B(0,b),F(-c,0),由|BF|=3|AF|,可得A,点A在椭圆上,则+=1,整理可得·=,所以e2==.所以e=.
答案:
2.设双曲线-=1(a>0,b>0)的右焦点为F,直线l:x=(c为双曲线的半焦距的长)与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P,Q两点,如果△PQF是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________.
【解析】由双曲线的对称性,知|PF|=|QF|,
又因为△PQF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PFQ=90°,∠PFO=45°.渐近线为y=±x.
由题意知点P坐标为,
所以=c-,即a=b.所以e===.
答案:
 求顶点、焦点、双曲线渐近线
1.若双曲线C:-=1(a>0,b>0)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近线方程是(  )
A.y=±x B.y=±x
C.y=±x D.y=±x
【解析】选B.由条件可知=,则==,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x.
2.设F1,F2是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A是C的左顶点,过F2作C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若|PA|=2|PF2|,则C的离心率为(  )
A. B. C.1+ D.1+
【解析】选A.由题设知双曲线C:-=1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l:y=x.右焦点F2(c,0),|PF2|===b.所以|OP|=a,P,|PA|==2|PF2|=2b,平方化简得(a2+ac)2+a2b2=4b2c2,又c2=a2+b2,所以a2(a+c)=(c-a)(4c2-a2),=,即=4e2-1,又01,故得e=.
1.圆锥曲线的主要性质
范围、对称性、焦点、顶点、离心率,另外椭圆还包括长短轴,双曲线还包括实虚轴,渐近线,抛物线还包括准线.
2.求离心率的主要方法
(1)定义法:利用平方关系以及e=,知道a,b,c中任意两个求e.
(2)方程法:建立a与c的齐次关系式,求离心率e.
(3)几何法:求与过焦点的三角形有关的离心率问题,根据平面几何性质以及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建立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画出图形,观察线段之间的关系,使问题更形象、直观.
题组训练三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2021·宜宾高二检测)过抛物线y2=4x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点C与点D关于直线x=对称,则|AB|=(  )
A.3 B.4 C.5 D.6
【解析】选C.抛物线y2=4x,所以p=2,过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 其横坐标分别为x1,x2,利用抛物线焦半径公式,
则=x1+=x1+1,=x2+=x2+1,
所以|AB|=+=x1+x2+2,
又点C与点D关于直线x=对称,
则x1+x2=×2=3,所以|AB|=3+2=5.
2.已知直线l过点(0,-1),椭圆C:+=1,则直线l与椭圆C的交点个数为__________.
【解析】因为点在椭圆C:+=1的内部,而直线l过点,所以直线与椭圆相交,交点个数为2.
答案:2
3.过点P(2,1)作直线l,使l与双曲线-y2=1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l共有________条.
【解析】由双曲线的方程可知其渐近线方程为y=±x,则点P(2,1)在渐近线y=x上,又双曲线的右顶点为A(2,0),如图所示.满足条件的直线l有两条:x=2,y-1=-(x-2).
答案:2
4.已知椭圆E的中心在坐标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且抛物线x2=-4y的焦点是它的一个焦点,又点A(1,)在该椭圆上.
(1)求椭圆E的方程.
(2)若斜率为的直线l与椭圆E交于不同的两点B,C,当△ABC面积为最大值时,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1)由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0,-),
故设椭圆方程为+=1.
将点A(1,)代入方程得+=1.
整理得a4-5a2+4=0,得a2=4或a2=1(舍),
故所求椭圆方程为+=1.
(2)设B(x1,y1),C(x2,y2),直线BC的方程为y=x+m,
代入椭圆方程并化简得4x2+2mx+m2-4=0,
由Δ=8m2-16(m2-4)=8(8-m2)>0,
可得m2<8.(*)又x1+x2=-m,x1x2=,
故|BC|=|x1-x2|=.
又点A到BC的距离为d=.
故S△ABC=|BC|·d=≤
·=,
当且仅当2m2=16-2m2,即m=±2时取等号(满足(*)式),S△ABC取得最大值,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y=x±.
 (1)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或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个数问题,其基本方法是联立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的方程,消元化成一元二次(或一次)方程,通过二次(或一次)方程解的个数来判定.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二次项系数是否为0,只有二次方程才能用判别式;二是对于变量的取值受到特别限制的情况要数形结合.
(2)利用代数方法判断直线与双曲线、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时,注意方程组有一解时,直线与双曲线、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相交或相切.
(3)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和范围问题的讨论常用以下方法:
①结合定义利用图形中几何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②不等式(组)求解法: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如点在曲线内等)列出所讨论的参数适合的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组)得出参数的变化范围.
③函数值域求解法:把所讨论的参数作为一个函数、另一个适当的参数作为自变量来表示这个函数,通过讨论函数的值域来求参数的变化范围.
④利用基本不等式往往需要创造条件,并进行巧妙构思.
⑤构造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Δ≥0来求解.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