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专题一 地球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专题一 地球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5 20:1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专题一 地 球
●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 运用示意图,简要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 在地球仪或经纬网地图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地球的自转方向
一 地球的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1.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在不停地旋转。地球的自转方向从侧面看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和从北极上空观察是有差别的,分别为北逆(时针)南顺(时针)。 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昼夜更替、时差现象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等。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或大约24小时),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地理现象往往也是在一天内产生的。
例题:1.(2019·呼和浩特)下图为公转轨道上地球在甲、乙两处的光照图
(灰色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处的光照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 (顺/ 逆)时针。此时,中国是
(白昼/黑夜)。
白昼

二 地球的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1. 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 2.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使得太阳直射点一年之内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是划分四季和五带的基础。
3.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与地球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往往也是在一年内有明显变化规律的。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2)正午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变化规律。
方向:北回归线以北始终朝北,南回归线以南始终朝南,南北回归线之间时南时北。
长度:越接近太阳直射点,影子越短。
(3)季节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北半球3、4、5月为春,6、7、8月为夏,9 、 10、11月为秋,12、1、2月为冬。南半球相反。
(4)五带的划分。
例题:读地球公转演示(支架顶部的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下列各题。
地球公转演示
2.移动地球仪,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
A. 23.5°S—23.5°N
B. 66.5°S—66.5°N
C. 90°S—90°N
D. 始终直射赤道
A
3.为了保证演示成功,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
①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
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④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B
三 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定位的实质是判断东西经、南北纬,遵循经纬度的度数变化规律即可正确得出任一地点的经纬度坐标或找到与所给经纬度对应的地点。 例题: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于 2017 年 10 月在西班牙阿利坎特港起航,并于2018 年6 月在荷兰海牙收官, 船队沿途停靠开普敦、墨尔本、广州、奥克兰、伊塔加、纽波特等城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环球帆船赛全程路线
4.下列四个城市的经纬度位置,相对正确的是( )
A. 开普敦(34°N,18°E)
B. 广州(23°N,113°E)
C. 墨尔本(38°S,145°W)
D. 海牙(52°N,4°W)
B
5.关于环球帆船赛全程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低纬度地区停靠1次
B.途经热带地区3次
C.跨越北回归线2次
D.跨越南极圈1次
C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我国华北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正午影子始终朝北。读图可知,该宣传牌正面的朝向是西北。故选C。
1.(2019·安徽)在我国华北地区某学校内,有一块直立在平地上的宣传牌。根据当地正午时它的影子方向,判断该宣传牌正面的朝向是
( )
A. 正南 B. 东南
C. 西北 D. 正北
宣传牌
2.(2020·阜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的经纬度 是(______,_______)处于
____________(低纬度 /中纬度/高纬度)。
(2)甲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__方向。
(3)甲、乙、丙、丁 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___________ , 位于北温带的地点是丙。
(4)丙地和丁地所在的纬线长度关系是 _______(相 等/不等)。
(5)乙、丁两地一天中迎来日出较早的是___________ 地。
经纬网局部地图
【答案】(1)66.5°N 45°E 高纬度 (2)东北 (3)丁 (4)不等 (5)丁
【解析】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定位、半球的划分和五带的划分,读图分析解答。
(1)读图,根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地的经纬度是(66.5°N,45°E),纬度小于30°是低纬度,纬度在30°—60°是中纬度,纬度大于60°是高纬度,所以甲地位于66.5°N,处于高纬度。
(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3)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由此判断乙地、丁地位于南半球,甲地和丁地位于东半球,所以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丁地。北温带的范围是23.5°N—66.5°N,
丙位于30°N,位于北温带。
(4)读图可知,丙地位于30°N,丁地位于 23.5°S,纬度越大,纬线越短,所以丙地和丁地所在的纬线长度关系是不等。
(5)读图可知,乙地和丁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 所以东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丁地位于乙地的东方,所以丁地先看到日出。
(2019·山东)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下表是北京某中学的学生记录 2017 年四个节日升国旗的时间。读表, 完成下列各题。
日期 1 月 1 日 5 月 1 日 7 月 1 日 10 月 1 日
升旗时间 07:36 05:15 04:49 06:10
四个节日升国旗时间表
3.一年之中,造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昼夜更替 D. 四季变化
4.四个节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 1月1日 B. 5月1日 C. 7月1日 D. 10月1日
【答案】3. B 4. C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解题关键。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等。
3.本题考查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角高度的变化, 等等。由此可知,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造成了昼夜长短不同,因此,升旗时间也不同。故选B。
4.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解题关键。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 也就是夏至日,北半球的北京太阳高度角最大,表中四个节日中7月1日最接近夏至日。故选C。
局部经纬网图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三处灰色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三处实际面积相等
B. ①处实际面积比②③处大
C. ①处位于印度洋
D. ②处位于欧洲
A
2.关于图中a、b、c三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点位于a点的西北方
B. c点的经纬度是(10°N,175°E)
C. c点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D. a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B
3.2018年5月26日清晨,居住在广州的小海打开手机中的某App,查看太空看向地球的实时画面。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昼夜平分
B.广州昼短夜长
C.北极附近有极光现象
D.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
D
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5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
2019年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3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两会”代表到北京参政议政,共商国家大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全国“两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东 B. 向南
C. 向西 D. 向北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D
5.下列诗句中,符合“两会”期间所在季节的是( )
A.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B.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
2020年6月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 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20 年 6 月 21 日日环食带示意
6.图中阿里观测点的经纬度位置最接近( )
A. (31°S,80°W) B. (31°N,80°W)
C. (31°S,80°E) D. (31°N,80°E)
7.日环食当天恰逢我国某节气,该节气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B
D
、综合题
8.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和你的学习经历,完成下列各题。
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1: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00、12:00、15:00和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结合活动1,完成下列各题。
(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 )
A. 8:00 B. 10:00 C. 12:00 D. 14:00
(1)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与地球的___________(运动)有关。
A
自转
长变短再变长
(3)A、B两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
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 前后。
活动2: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记录正午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结合活动2,完成下列各题。
冬至日
A B
(4)C图为滨州市某校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D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D图中的 处。
一年中,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大小的变化是由 引起的。
地球的公转

C D
(6)由此推理,为了更好地采光,与杭州相比,滨州的楼间距应该更
(大/小)一些。
(5)导致E、F两图影子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活动3:冬至日这一天,滨州的小明邀请家住杭州的表弟一起测量相同高度的两栋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F两图。 结合活动3,完成下列各题。
纬度差异
E 滨州 F 杭 州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