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城关北城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城关北城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5 07:2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城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
地理试卷
一、判断题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均衡分布。( )
2.有条件的“二胎”政策,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判断对错)
3.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我国华北地区有百利而无一害。( )(判断对错)
4.遥感可用于对资源和自然灾害的动态监测。( )
5.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
二、单选题
6.下图为四个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 型及其分布区可能是( )
A.①--游牧业--蒙古
B.②--传统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
C.③--水稻种植业—恒河三角洲
D.④--商品谷物农业—城市近郊
(2)图中( )
A.①地牲畜以牛、羊为主,为粗放农业
B.②地市场适应性强,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C.③地农业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D.④地产品运输对冷藏保鲜技术要求高
7.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1)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强
B.大气反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弱
D.地面反射减弱
(2)图中乙、丙两地比较,天气状况可能发生( )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大②乙降水较多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大④丙降水较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72-1775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 库克在探寻“未知南方大陆”的航行中多次穿越了南极圈,但终因天气恶劣而折返,未能找到南极大陆。在他的航海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船向赤道方向航行,遇到水温增加时会向东偏航”。下图示意库克船长两次探寻的航海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探寻途中遇到的恶劣天气不包括( )
A. 酷寒 B. 雷电 C. 狂风 D. 暴雪
9.日记中记载的航线和偏航的原因主要是指( )
A. 航线①洋流 B. 航线①地转偏向力 C. 航线②洋流 D. 航线②地转偏向力
10.有机质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理想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为5%左右。下图示意湖南某地土壤有机质随深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2)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
A.适时免耕直播
B.适量掺沙改造
C.采用滴灌技术
D.适当深耕土壤
11.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表中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油菜、黄麻
B.油橄榄、春小麦
C.花生、甜菜
D.棉花、天然橡胶
12.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喜光、喜温暖、较耐旱。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部分省区已有一定规模的油橄榄引种栽培。下图所示地区,现在已被称为“中国油橄榄之乡”。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与油橄榄原产地显著不同的自然生长条件是( )
A.冬季温暖,日照充足
B.纬度偏高,海拔较低
C.河谷地形,黑土肥沃
D.夏季多雨,雨热同期
(2)目前,该地区油橄榄的单位面积产量偏低,其采取的相应措施主要是( )
A.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量
B.开垦梯田,扩大种植面积
C.培育良种,提高生产技术
D.开辟水源,提高灌溉技术
三、双选题
13.为解决老城区无序蔓延等问题,丹麦提出“手指规划”(图,即老城区为“掌心”,以新建城区为“手指”。据此,“手指”间建设楔形绿地有利于( )
A. 防风固沙 B. 美化环境
C. 根治污染 D. 空气流通
14.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岩石可能发生变质 B. ②处岩石可能是玄武岩
C. ③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 D. ④处岩石易受重熔再生作用
15.2015年10月19日~23日,习主席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英贸易将得到更快发展。读2010—2012年英国进口中国重点商品进口额示意图,英国从中国进口的重点商品主要集中于( )
A. 资源密集型产品 B. 劳动密集型产品
C. 资金密集型产品 D. 技术密集 型产品
16.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河谷(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甲处可能位于河流的凸岸
C.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2)图中( )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
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四、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回客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伏尔加河流城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苏联对伏尔加河水系的开发,从1937到1980年,先后建成的水利枢纽共11座,共计水库总库容1886亿立方米,有效库容522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213.2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460.9亿度。伏尔加河水系的综合开发利用。
(1)说出伏尔加格勒以下河段的河流量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伏尔加河的综合治理产生的效益。
五、图文分析题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刻赤海峡是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道,海峡长41千米,最窄处仅4千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航运十分繁忙。连接海峡两岸的大桥经历建成、损毁,于2018年5月重建。有关专家曾提出修建海底隧道方案,但因资金不足而搁浅。
材料2:亚速海地区年降水量600~ 800毫米,平均深度只有8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其东北部的塔甘罗格湾处几乎是淡水。亚速海冬季盛行偏北大风,凛冽的极地冷空气不断袭来,掀起汹涛巨浪,景象壮观。
材料3:塞瓦斯托波 尔港地处黑海北岸,港域分布在9个海湾内,周围群山环抱,目前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驻地,该港距黑海沿岸各国港口最远不超过700千米,战略地位重要。
材料4:刻赤海峡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如图)。
(1)简析刻赤海峡多暴风的原因。
(2)简析亚速海东北部塔甘罗格湾几乎是淡水的原因。
(3)说明塞瓦斯托波尔成为军港的区位条件。
(4)对于在刻赤海峡修海底隧道,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六、问答题
19.[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俄罗斯西伯利亚媒体2020年12月30日报道称,今年8月,科学家们在雅库特阿比斯基区泰列赫季亚赫河(Tirekhtyakh River)沿岸融化的永久冻土中,又发现了一头已灭绝的史前动物披毛犀的尸体。永久冻土的融化和动物尸体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数据,更可怕的是数万年前冰封、埋藏和蛰伏在冻土之下的史前古病毒和古细菌。根据科学家的数据来看,随着冰川的融化速度加快,掩藏在冻土层中的甲烷等温室气体,也慢慢地释放了出来,这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分析造成永久冻土融化的原因,并指出永久冻土融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0.(环境保护)
土耳其欲在2023年修建连通黑海和马尔马拉海的人工运河。黑海与马尔马拉海相比,水位高50公分;盐度较低,有机物含量远高于马尔马拉海。运河环绕拥有1500万人口的伊斯坦布尔市,摧毁候岛停留地库科切梅切湖。施工计划用电铲和爆破开挖河道两侧的山坡,并将开挖的物料运输到黑海沿岸的填土区间内。
分析该运河建设过程中及开通后对于土耳其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判断题
1.【答案】 错误
2.【答案】 正确
3.【答案】 错误
4.【答案】 正确
5.【答案】 正确
二、单选题
6.【答案】 (1)C
(2)B
7.【答案】 (1)C
(2)B
【答案】 8.B
9.A
10.【答案】 (1)C
(2)D
11.【答案】 (1)B
(2)D
12.【答案】 (1)D
(2)C
三、双选题
13.【答案】 B,D
14.【答案】 A,C
15.【答案】 B,C
16.【答案】 (1)B,C
(2)A,C
四、综合题
17.【答案】 (1)芬兰夏季气候温暖;冬春多积雪,夏初融化后,土壤水分多,由于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所以空气潮湿;芬兰水资源丰富,环境质量高。
(2)生产规模大;劳动力素质高;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发达。原料具有垄断优势;国际市场对燕麦需求旺盛;高端产品附加值高;政策支持。
五、图文分析题
18.【答案】 (1)黑海冬季盛行偏北大风,亚速海面宽阔,风速大;海峽与北风通道方向一致;狭管效应,风力强劲
(2)亚速海地区年降水量600~800毫米,降水较多;纬度较高,蒸发弱;深度浅,周边有大量河流注入淡水,稀释作用明显
(3)南出土耳其海峡可通地中海,北上刻赤海峡可抵亚速海;到黑海各沿岸国家港口的距离都较近,战略地位重要;港域分布在9个海湾内,周围群山环抱,地形隐蔽,避风条件优越,为天然良港
(4)赞成:刻赤海峡最窄处仅4公里,修海底隧道,工程量较小,工期较短;海底隧道不受海面浮冰及海上恶劣天气影响,畅通无阻;建造隧道期间,海峽正常航行不受影响
不赞成:修建隧道技术难度大;隧道平时的维护成本高;该地局势不稳定,易发生冲突,危及隧道运营安全;修桥梁易于控制刻赤海峡
六、问答题
19.【答案】 原因:人们焚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不利影响:永久冻土融化会使得数万年前的病毒大爆发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永久冻土融化会排放出大量甲烷加剧温室效应;永久冻土融化会造成海水倒灌。
20.【答案】 破坏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降低;改变局地小气候;地下水遭受海水污染;微生物大量进入马尔马拉海,水中氧气含量降低,破坏马尔马拉海生态环境;打破两个海域生态系统平衡,引发生态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