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8.奇特的视觉图形---影子的联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8.奇特的视觉图形---影子的联想》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04 19:4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奇特的视觉图形---影子的联想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以奇特的图形欣赏为主,通过学生对一系列的图形视觉训练,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并且能够应用身边的媒材进行创意,设计出有趣的图形,拓展学生的直接想象空间。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对美术老师课堂教学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授课采用激趣、讨论的方式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同配合,同时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也可以为上好本课奠定一定基础。
(三)教学设计
抓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通过大量新奇的图片及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讨论得出结论,通过游戏巩固学习内容,最后通过练习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子图形的艺术美及内在含义,联想及创意设计的方法。
2、方法与过程:讲授法、讨论法、图示法;活动形式: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自我肯定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积极探索的精神。
(五)重点、难点:
重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准确把握以及师生互动的形成。
难点: 通过大量视频及图片的欣赏、影子游戏的训练使学生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这类美术作品,并且能够应用身边的媒材进行创意,设计出有趣的图形,拓展学生的直接想象空间。
(六)教具准备:
1、教师:多媒体电脑课件
2、学生:纸、记号笔
(七)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 导入新课
欣赏一:《月下独酌 ·李白 》
师问李白诗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中有那三人 影子怎么会变成人的呢?
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完成的,你看他,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
欣赏二:手影戏《逗趣》
学生谈感受
师揭示课题《影子的联想》
设计理念:运用视频导入学生的感受较直接和普遍,易产生认同感。
二、赏析图片 主动探究
通过欣赏一组图片,思考:对象和影子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结合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A、外形要相似,符合投影规律。
B、内部联系要有含义或趣味的表达。
设计理念:通过图片欣赏激发学生对影子图形设计艺术的兴趣与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由浅入深,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启发想象 打开思维
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对象的外形、含义出发还能联想到哪些(发散思维)
四、打开思维 深入探究
出示图例,思考:有哪些象征性的含义……
用美国的国旗做原型,通过影子的变形,来反映美帝国主义的本性.
知识、文化传播、力量、斗争、荣誉、奋斗......
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会投下影子,影子是物体的真实奴仆,影子是虚的、消极的。然而在诗人和设计师的丰富想象下,影子活了起来,有了生命,成了实体。如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把影子看作是可以与之对酒当歌的知音。春晚的手影戏<逗趣>利用手影将生活中的人物表现的活灵活现.在设计师的眼中,物体投下的影子,可以是与本体意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的其他物体,它可以是虚幻的,也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体,可以与它握手,可以与它起舞,可以把它当凳子坐,也可以把影子中的自己的头发剪去。神奇的影子就在大家的手中创造出来
设计理念:启发想象,打开思维是设计影子图形的关键。从外形和含义出发,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能够较好的把握创意设计的多向性和自我肯定能够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布置作业 探究实践
大胆创意挖掘主题(和平、环保、哲理思辩、安全、诚信等)利用生活中的
事物设计一组影子的联想图形。
如:树叶、茶杯、灯泡、打火机、火柴、酒瓶、闹钟、耳麦、拐杖……
要求:影子图形简洁、合理、新颖独特,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能介绍自己作品的创意。

六、表述构思展示作业
1、介绍自己的作品及创意。
2、作品评价

七、拓展提升
请关爱老人
狐假虎威

八、总结
提升领悟,体会“生活之美离不开发现,艺术创造离不开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