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第五单元群文阅读
假如不能旅行,那就读书吧。
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棱 角 léng 虔诚 qián
蠕动 rú 懈 怠 xiè dài
蜿 蜒 wān yán 敦实 dūn
腈纶jīng 消长 zhǎng
衰竭 jié 漫 溢 yì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查,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读一读下列字音
俯瞰(kàn) 独踞(jù) 霓裳(ní cháng )
颠簸(bǒ) 醺醺(xūn) 翌日(yì)
打嗝(gé) 浮躁 (zào) 名副其实(fù)
辨一辨下列字形
缭(liáo)缭绕 撩(liáo)撩拨
暇(xiá)无暇 瑕(xiá)瑕疵
沓(tà)纷至沓来 杳(yǎo)杳无音信
记一记下列词义
妖媚迷人:艳丽妩媚,让人着迷。
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
岩壁巉峻:陡峭高峻的山崖。
拾级而上: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登。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纤纤玉指:多指女子的手指柔细好看。
霓裳羽衣:指仙人的衣服。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整体感知
给红色字注音
驿道( ) 草甸( ) 砚池( )
蘸到( ) 模样( ) 翡翠( )
眺望( ) 擦拭( ) 硕大( )
yì
diàn
yàn
zhàn
mú
fěi
tiào
shì
shuò
整体感知
漫溢:
苍劲:
眺望:
硕大:
依止:
轻盈:
目眩神迷:
五彩斑斓:
指水满向外流。
指(树木、诗文、字画、歌声等)苍老挺拔。
指从高处远望。
高大。肥大,巨大。
依托,依附。
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
接踵而至 川流不息 风云变幻 驿道 虔诚
轻歌曼舞 名副其实 纷至沓来 浮躁 腈纶
络绎不绝 拾级而上 一如既往 眺望 俯瞰
交相辉映 瞬息万变 漫不经心 蜷卧 沟壑
黧黑 lí 砾石 lì 豁然 huò 腈纶 jīng
满溢yì 冰窟 kū 马蒂尼 dì 翌日 yì 陡峭 qiào
辚辚 lín 焦炙zhì 巉峻chán
独踞jù 苍穹 qióng 拾级而上 shè
皑皑白雪ái ái 沟壑 hè 酒气醺醺 xūn
喧哗 huá 草甸diàn 矗立chù 远眺tiào
闸口zhá 蜿蜒wān yán 蘸zhàn 掺入chān
活动一、字词积累,基础过关。
字词自学5分钟
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
活动二、游记特点总结
默读三篇文章,根据提示完成表格填写,理清文脉,总结游记的特点。
题目 所至 所见 所感
在 长 江 源 头 各 拉 丹 冬 第 一 天 各拉丹冬 远眺雪山,高俊雄壮,变幻莫测。 感叹雪山的雄伟神秘
草坝子上
砾石堆 远望:冰峰晶莹连绵,冰河平坦辽阔,天地浩浩苍苍。
沿冰河接近冰山 冰山像屏风,冰塔林 身体受伤,缺氧反应
置身冰窟
第 二 天 再入冰河 阳光强烈,冰面疏松,流水满溢。 想象长江的故事
搭帐篷、倒霉迹象
担心影响心态,感叹自然伟大。
赞美自然
赞美自然
凄凉无奈
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
感到温暖
被自然震撼
登勃朗峰 所至 所见 所感
上山 马蒂尼出发 可怜可悯
黑首道上 脚下峡谷、清流急湍; 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 沿路瀑布倾泻。
经V字型山口,拾级而上
逗留高地 仰望光影变幻
下山 前往沙蒙尼途中 颠簸之苦不测之险意外之喜
途中的络绎不绝的游客。
美不胜收
远观白雪穹顶、奇峰怪石
威严雄伟
如肥皂泡
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
题目 所至 所见 所感
一 滴 水 经 过 丽 江 前生 (古代) 玉龙雪山 望见丽江坝、森林、田野、村庄,欣赏了各种树、鲜花。 欣喜
奇幻
驿道 纳西族村庄 草甸 落水洞 今世 (现代) 黑龙潭 四方街 小桥 店铺 纳西人院子 果园和田地 金沙江 马帮来往
明代木氏家族率领百姓修筑四方街,徐霞客与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的故事,见证了人世的沧桑巨变。
丽江坝上的牛羊
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
不同模样的人、亭台楼阁、花与树、玉龙雪山与潭水映照、丽江城
闸口的今昔变化、古城、狮子山、房屋、老街、玉河(中河)
一道又一道
银店、玉器店、字画店
体验百姓生活,穿城而出,欣赏古城五彩斑斓的夜。
宁静澄澈的旷野
奔向大海
所至
小 结
写
景
类
游
记
所见
所感
游踪为序,线索清晰
移步换景,定点观察
以时为序,不同经历
以情为线,总领全文
详略有致,主次分明
游踪转移,一步一景;定点赏景,渲染铺陈;
视角变化,侧面映衬;移情于景,以情绘景;
时空变化,画面组合;景中人事,增添情趣;
诗文民俗,皆可入文;古今贯通,丰厚文化;
篇末点题,托物寓意;
叙议结合,阐发哲理;
即景抒怀,直抒胸臆;
融情于景,抒写性灵;
活动三、求同比异
精读三篇文章中景物描写的景点段落,填写表格,比较其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异同。
⑩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于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登勃朗峰》
④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又似主教头上的帽子;因巉岩太过陡峭,皓皓白雪无法堆积,只能在分野处才得以偶见几处。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返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一滴水经过丽江》
⑦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
《一滴水经过丽江》
⑩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学 写 游 记 (写景) 写法 指导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10、11段 《登勃朗峰》 4、5段 《一滴水经过丽江》
第7段
段落展开方式 概写+细写 描写+抒情
观景 角度 仰面 遥望
写景 顺序 游人
亭台楼阁
花与树
玉龙雪山、蓝天
潭水映照雪山
写景 方法 虚实结合 主客相融 排比铺陈
正、侧结合
概写+细写
描写+抒情
概写+细写
描写+抒情
(平视)
细看
仰视
远眺
冰体
冰流苏
冰山上的裂纹
云形
云色
云神
巧用修辞
充满动感
小 结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将自己的真实的、痛苦的感受与景融合在一起,既表达了自己的乐观,也写出了各拉丹冬的壮美神秘。
《登勃朗峰》:
最美的景美在“虚幻”。
最奇的人奇在“荒诞”。
思维层次决定“视野”。
《一滴水经过丽江》:
以“水”的视角起笔,一滴水的“三生三世”。
今生是重点,详写。
今生里“四方街”是重点,详写。
小 结
定点写景的策略:
1.立足点选择很重要:站得高,望得远
2.视角变化很重要:俯视、仰视、平视,远观、近察
3.景情融合很重要:即景抒怀、托物寓意、融情于景
4.描写技法很重要: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妙用修辞
活动四、借鉴创造,读写结合。
1.仿照《一滴水经过丽江》拟人化的自由写法,变身一朵云、一棵树、一只鸟、一粒沙……跨越时空,写写自己曾游览过的地方吧(或者鄂尔多斯的著名景点)。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
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
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段走就走的旅行……
诗
和
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