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
历 史 试 卷
(共150分,其中卷面10分)
一、选择题(共35题,70分)
1、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的浮雕,再现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辉历程。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组浮雕,它反映的主题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 抗日战争
2、一位同学参加某同站组织的历史竞答活动,她回答的题目是:“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着一口警示钟,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这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英国学者马士说:由于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禁烟运动,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说明马士( )
A.认识到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B.肯定了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性
C.为英国侵略作辩护 D. 正确说明了英国发动的战争的目的
5、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挥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 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6、上海开始融入世界是在近代哪一条约之 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更多的好处”是
A、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B、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C、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D、割占巴尔喀什湖地区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8、中英《南京条约》最严重的危害在于( )
A.中国自然的农业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C.中国资源开始遭到列强的掠夺 D.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9、两次鸦片战争的共同点是( )
A.战争目的相同 B.战争的侵略者相同
C.所侵略地区相同 D.都有俄国的参与
10、“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的意旨主要是( )
A.记录历史事实 B.讽刺清政府的腐败
C.谴责日本的侵略 D.主张收回台湾
11、《马关条约》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开辟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赔偿日本巨额军费
12、188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在新疆设立了:( )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新疆行省 D.伊犁将军
13、下列条约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段搞自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的诗句反映了作者( )
①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憎恨②认为台湾的气候过于炎热③强烈收复台湾的愿望
④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15、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德太后批准了《议和大纲》,说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说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割让了黑龙江北岸的大片国土
C.北洋舰队的失利使中国无力再战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6、右图为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17、“东沟海战火如墨,炮震烟迷舰掀侧。致远鼓挥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在下列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英国都参加的有(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19、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洋务运动破产
20、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③左宗棠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 ②③①
21、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 )
A.签订《东京条约》之后 B.签订《北京京条约》之后
C.签订《南京条约》之后 D.签订《马关条约》之后
22、中国近代史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对新疆的争夺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李大利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加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中日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 ②④
24、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厂,更别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5、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 的是( )
A. 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
B.1895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1901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D.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6、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下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攻入清朝都城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7、近代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关于战争与条约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伊犁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
28、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②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③库页岛被俄国割占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
2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
A.威胁到清朝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 B.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C.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其直接目的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30、诗句“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杀清妖”描写的情景应出现在( )
A.鸦片战争中 B.义和团运动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太平天国运动中
31、“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列强在哪次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32、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
①虎门销烟 ②中英鸦片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⑤义和团运动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
33、1901《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 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D 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被洋人的统治完全取代了
3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你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35、“各使馆境界……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 守。”这一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二、非选择题(共 70分)
1、阅读下列材料。(22分)
(1) ;(2)赔款2100万元(3)开放 、厦门、 、宁波、 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请回答:
请将上述材料的内容补充完整。(8分)
(2)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件?何时签订?(4分)
(3)上述材料出现是哪次战争引起的?发动这次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5分)
(4)文件内容说明中国丧失了哪两大主权?文件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请回答:
(1)“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这主要发生在中国古代的 (朝代?)(2分)
(2)“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的是 ,(战争)“占地”指的是日本占领 。(4分)
(3)“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样影响?
(2分)
(4)近日,日本又非法购买“钓鱼岛”向中国发起挑衅,我国很多地区组织了捍卫主权的示威游行。请你列举两件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成功保卫祖国领土的事例。(4分)
3、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的人物是谁,他在哪次海战中,率哪艘舰艇冲锋在前,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6分)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1875年他率兵讨伐的对象是谁?采用了什么战术?(8分)
(3)图三是哪一战争后留下的残迹?看到这一残迹,你有何感想?(4分)
4.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义和团民谣:“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材料二: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4分)
(2)材料一中法、英、俄“心胆寒”“势萧然”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材料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不足有哪些?(4分)
(3)八国联军中的八国指哪些国家?它们何时开始侵略中国?(5分)
(4)材料二反映了义和团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看,义和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
(5)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3分)
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A C B A C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A C D B C B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D D C C B C D
31 32 33 34 35
D D B B D
二1(1)割香港岛给英国(2分);广州;福州;上海。(6分)
(2)〈〈南京条约〉〉(2分)1842年(2分)
(3)鸦片战争。(1分)英国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场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2分)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2分)
(4)领土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2、(1)唐朝(2分)
(2)甲午中日战争 ,台湾(4分)
(3)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2分)
(4)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左宗棠收复新疆(答两点即可)(4分)
3(1)图一中的人物邓世昌,(2分)在黄海大战中,他率致远舰冲锋在前,壮烈牺牲。(4分)
(2)图二中的人物是左宗棠,他收复了新疆。他率兵讨伐阿古柏。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术。 (8分)
(3)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感想:可从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以及民族崛起呼唤创新等方面来谈.(2分)
4(1)《马关条约》;帝国主义侵略者(4分)。(2)义和团英勇抵抗列强侵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梦想;义和团在抵抗西方列强侵略的同时,对西方的一些文明成果也加以抵制。(4分)(3)英、美、俄、日、法、德、意、奥,1900年6月。(5分)(4)清政府和帝国主义联合镇压。(2分)(5)八国联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