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5节 科学探究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小明提出了许多引起电灯熄灭的原因:可能是整个小区停电了;可能是自己家里的保险丝烧断了;可能灯泡接触不良;可能是灯丝断了...
一天晚上,小明在房间里看书,忽然,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熄灭了.电灯为什么会熄灭?
究竟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电灯熄灭的呢?这是需要找出证据来证明的.
一、生活中的探究
1、小区可能停电了?
证明:推开窗户,发现其他楼层都亮着灯。
结论1:小区没停电,
问题出在自己家里。
2、保险丝可能烧断了?
证明:走到另一个房间, 打开开关,电灯亮了
结论2:保险丝没断,
问题出在灯炮上
3、可能接触不良?
证明:拧动灯泡,发现灯仍然不亮。
结论3:接触没问题,
问题出在灯泡上。
4、灯泡可能坏了?
证明:换了一个新灯泡,灯亮了。
结论4:灯泡坏了。
电灯为什么不亮呢?
你能说说小明是怎样进行探究的吗?
提出问题:
电灯熄灭
的原因何
在?
建立假设: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观察户外
的、别的
房间的灯、
线路、灯
丝、灯头
作出解释:
灯头里的灯丝断了
在探究问题时,我们一般会假设几种可能的原因,再对每一种可能产生的结果进一步探究,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海王星是距离太阳(Sun) 第八个位置的行星,也是太阳系第四大(以直径来说)的行星。海王星的直径比 天王星(Uranus)小,但是质量比天王星要大。
轨道:距离太阳 4,504,000,000 km
直径:49,532 km
质量:1.0247X1026 kg
二、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呢?
天王星运行的轨道与计算结果不一致
这种反常现象可能是某颗未知行星的影响造成的
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新星
发现了海王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
亚当斯和勒威耶发现海王星
提出问题
为什么得过牛痘的女工不会患天花呢?
建立假设
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对天花产生了免疫力
设计实验
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取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
得出结论
接种牛痘可以抵御天花
天花和牛痘的故事--琴纳发现天花疫苗
建立猜想和假设
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科学探究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哪些呢?
设计方案
评价与交流
脚印的长度与人的身高会有什么关系?
三、我们一起来探究
1.提出问题
2.建立猜想和假设
3.设计验证方案
4.收集获取事实与证据
调查号 姓名 性别 脚印长 身高
…
6.交流
5.检验假设
黑盒实验
给你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放有一个物体。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你会用什么办法?
操作 目的 感受或现象 判断
摇动 感觉大小 可以滚动 应该较小
掂掂轻重 感受质量 很轻 质量很小
…… …… …… ……
四、探究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
1、变量:
实验中,所有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如:了解不同气温时蟋蟀的鸣叫次数变化
除温度之外的影响因素
湿度
光照
……
2、自变量:
为了检验某种假设而特意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3、因变量:
随着自变量变化而改变的变量。又称相关变量
4、无关变量:
除自变量之外的其他变化因子。
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也称控制变量
如果我们假设影响事物本质或规律的因素有N个
在研究过程中控制其中的N-1个
确定其中的1个为研究对象
种子的形状
种子的大小
种子的饱满程度
种子萌发时的温度
种子萌发时的水分
空气
次要变量
主要变量
变量
5、控制变量法:对多变量的问题,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此时可以把其他变量固定,只对比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对问题的影响
例: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相关数据。
试一试:你能设计实验和表格吗?
例1.(2006宁波)家用洗洁精是水体污染源之一,为研究其对水生生物的生存是否产生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
以“洗洁精对草履虫的生存影响”为课题进行了一些探究。
【提出假设】不同浓度的洗洁精对草履虫生存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设计实验】
第一步:取5个培养皿,分别标记为1~5号。
第二步:用清洁的河水分别配制不同稀释倍数的洗洁精溶液。
第三步:在l~5号培养皿中加入等体积的上述洗洁精溶液。
第四步:在5个培养皿中各加入20只生长状态良好的草履虫,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借助仪器进行观察,记录存活的草履虫数量。
【记录数据】实验后测得如下数据:
培养皿编号 l 2 3 4 5
洗洁精稀释倍数 2 10 20 50 100
草履虫存活数量/只 O 5 7 l 1 17
41.洗沽精浓度越高,草履虫存活数量越少 对照(对比)
生活废水不能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培养皿编号 l 2 3 4 5
洗洁精稀释倍数 2 10 20 50 100
草履虫存活数量/只 O 5 7 l 1 17
【记录数据】实验后测得如下数据:
【数据分析】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实验改进】本实验设计还可进一步完善,最好再增设一组 ▲ 组。
【应用推广】根据上述探究结果,请你提出一条防治水域污染的措施: ▲ 。
洗洁精的浓度越大对草履虫的生存越不利
对照
生活污水不要任意排放
例2.(2006杭州)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种子含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
种子萌发率/% 8 16 33 56 73 86 81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
B.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C.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B
例3.(2007嘉兴)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个体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醋、洗涤剂、氨水作为污染物,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
(1)在2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再分别加入上述等质量的污染物。
(2)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人上述培养皿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
(4)由实验可知,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 (选填“卵生”、“胎生”或“卵胎生”)。
(5)他们的实验方案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请写出一条改进建议 ▲
卵生
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数目
实验中增加对照组
观察蜗牛
例4.为探究微量元素铁、锌对白玉蜗牛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取体重相近的白玉蜗牛分成四组,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喂养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组 别 数量 (只) 实验开始质量
(克/只) 实验后质量
(克/只) 增重(%)
不提供饲料组 10 24.75±2.5 全部死亡
普通饲料组 10 25.8±2.8 31.44±7.74 21.90
普通饲料+铁组 10 25.15±3.05 32.4±2.6 28.82
普通饲料+锌组 10 24±2.6 35.42±6.02 47.58
在这一实验中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 。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铁、锌对白玉蜗牛的生长有益
普通饲料组
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如右图),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以及放置擦地墩布的角落。
我们知道,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能够影响鼠妇的分布,那么究竟是哪种环境因素影响鼠妇的分布呢?是鼠妇怕其他生物的侵袭吗?是鼠妇怕光吗?是鼠妇喜湿吗?在此,请你作一个环境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影响的探究。
1、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 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 作出假设: (3) 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
有无光照
不可以。因为统计学实验需要在一定量的数据,实验数据太少,实验误差大,不适合统计规律,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偶然性造成。
(4)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潮虫会主动选择阴暗的环境
对每一次得到的数据都要求百分比,然后求出5次试验的平均值,如第一次潮虫选择阴暗的几率是10/10=100%,
第二次是9/10=90%,....5次百分比相加求平均值就是潮虫选择阴暗环境的几率。
注意不能先把明亮和黑暗相加再求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