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常见动物(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常见动物(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0-15 22:02:06

文档简介

常见的动物
【引入】观看动物世界的视频,提问世界上有多少种动物?
说明那么动物,我们要了解它们,必须要进行分类。
【新课展开】:
学生对简单图片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解释分类的定义、意义以及分类的一般步骤,从而掌握分类的方法。
运用不同的分类将鸡、蚕、鱼、蝙蝠进行分类,鼓励尽可能的想出多种分类。在PPt上展示不同的分类结果。强调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会不同。
分类的不一致性,不利于生物学的研究,因此科学家统一了科学分类法。介绍科学分类法的定义以及分类依据。在让同学门根据科学分类法,在对鸡、蚕、鱼、蝙蝠进行细分。如
根据不同的依据不断往下分的思想,科学家林耐提出了生物学分类系统:七个等级。介绍七个等级的关系。界是七个等级中最大的,包含生物种最多的。而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说明生物在分类过程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分类地位以及从属关系。结合书本表2—4动物分类表讲解,介绍其他的界、门、纲、目等。再介绍林耐的另一个科学贡献:双名制。
图片展示四种动物的骨骼,让学生观察最明显的相同之处。介绍脊柱、脊椎骨的相关概念。说明动物可以根据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顺便介绍一下世界上有多少脊椎动物,多少无脊椎动物)。让学生根据有无脊椎骨将鸡、蚕、鱼、蝙蝠分类。再让学生举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图片展示)。
课堂小结
相关练习
图形
图形
标准二
标准一(共31张PPT)
常见的动物
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多少?
125万种
思考:这些图形可分为几类?
5
4
3
7
1
6
2
7
3
蓝色
绿色
红色
根据颜色相同归为一类分为:
1
6
5
4
2
3
7
4
根据形状不同可分为:
5
1
三角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圆形
6
2
通过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来划分同类和不同类,即根据事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分类。
我们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分类是一种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
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各种事物,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清晰。
对物体进行分类有什么作用?
分类的一般步骤:
明确分类的对象
确定分类的依据
得出分类的结果
请你帮我们按特征分类
1、是水生还是陆生
判断依据:
2、有无羽毛
3、有无翼
4、是否会飞
5、是否会游泳
6、是否有足
7、有无鳞片
8、是胎生还是卵生
分类依据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科学的分类方法的依据:
1、生物的形态结构
2、生物的生活习性
3、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水生、陆生)
(神农架野人)
(羽毛、足)

蝙蝠
动物
水生
陆生


有羽毛
没有羽毛
卵生
胎生
你能对上面的鸡、蚕、鱼、蝙蝠逐级分类?
对鸡、蚕、鱼、蝙蝠进行分类:
陆地生活——蚕
变温动物
水中生活——鱼
胎生——蝙蝠
恒温动物
卵生——鸡
分类等级:







分类的最小单位
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点越少
林耐


林耐
双名制:
属名+种名
银杏树学名:GINKGO BILOBA
属名
种名
脊柱
下图中4类动物的骨骼,他们有什么
明显的相同之处吗?
脊柱是由许多脊椎骨构成的
脊椎骨
脊椎动物:
有脊椎骨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
没有脊椎骨的动物
动物
有无脊椎骨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有无脊椎骨
对鸡、蚕、鱼、蝙蝠进行分类:
请你根据有无脊椎帮它们分类
有脊椎骨
鱼、鸟、海星、乌龟、蝴蝶、蚂蚁、 蜻蜓、熊、章鱼、牛蛙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骨
……
……
标准
课堂小结
一、分类
分类是一种把 的事物归类
到一起的科学方法。
某些特征相似
二、科学分类法依据是生物的 、
、 等。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亲缘关系
三、7个分类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种 ,共同点 。
越多
越少
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种 ,共同点 。
越多
越少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动物
有无脊椎骨
四、动物分类
1、如果有人将鲸、猫、鱼归为一类,而将蝴蝶、河蚌、蚯蚓归为一类,那么他进行分类的根据是( )
A.陆生或水生 B.有无脊椎骨
C.会不会飞 D. 胎生或卵生
B
3、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科 B.目 C.门 D.属
C
2、下列都是脊椎动物的是( )
A.蛇水母章鱼 B.鲸老虎鸽子 C.蚕青蛙对虾 D.猫螃蟹蝗虫
B
水生动物
陆生动物
是水生还是陆生
有羽毛动物
无羽毛动物
有无羽毛
会飞动物
不会飞动物
是否会飞
会游泳动物
不会游泳动物
是否会游泳
有足动物
无足动物
是否有足
无鳞片动物
有鳞片动物
有无鳞片
卵生动物
胎生动物
是胎生还是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