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5 19:2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总分100分,卷面占3分。书写正确、整洁、美观3分。书写一般2分,书写差1-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1.真zāo ɡāo( ),大雨lín shī( )了我的书包,我没有及时晒干,书本有些发霉了。
2.海水páo xiào( )着,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 )的海浪拍打着渔船,溅起阵阵浪花,小渔船发出痛苦的shēn yín( )。
3.峡谷里,人迹罕至,只见小溪liú tǎnɡ(     ),不时传来豺狼虎豹的声音,听着就让人感到万分jiū xīn(    )。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8分)
蜷缩(quán juǎn ) 自作自受(zuō zuò) 废话(huì fèi) 势不可当(dànɡ dānɡ)
飞溅(zhàn jiàn) 喃喃自语(nán lán) 熄灭(xí xī)  不假思索(jiǎ jià )
三、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处书写错误,请用“  ”画出来并改正。(4分)
1.鱼夫    惊慌    拥戴    跌跌撞撞 (    )
2.废话    吞没    搀扶    不假思所 (    )
3.风爆    阴冷    宁静    心惊肉跳 (    )
4.轰鸣    寒风呼笑  清新    自言自语 (    )
四、请按要求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4分)
1.下面的“当”,和“势不可当”中的“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理当如此   B.敢作敢当   C.旗鼓相当   D.锐不可当
2.下面的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作自受(承受)  
B.不假思索(凭借,依靠)
C.心惊肉跳(害怕,感到不安)
D.指手画脚(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桑娜去(    )生病的邻居,发现西蒙已经死了。
②上课时,我们要集中精力学习,不能四处(    )。
③站在山顶上(    )远方,不禁让人神清气爽。
④夜晚,(    )天空,群星灿烂。
A.仰望 探望 张望 眺望     B.眺望 张望 仰望 探望
C.探望 眺望 张望 仰望 D.探望 张望 眺望 仰望
4.下面的句子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B.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C.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C.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桑娜自己受苦。桑娜要帮助西蒙的两个孩子。(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很凶。(把句子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了《在柏林》这篇小说,使我陷入了沉思。(修改病句)
六、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分)
1.《穷人》一课开头的环境描写可有可无,可以删去,不影响小说的表达效果。(  )
2.《桥》和《穷人》这两篇课文的结尾都非常新颖别致,富含深意。
(  )
小说的“三要素”指的是典型的环境、典型的情节和典型的人物形象。
(  )
4.课文《在柏林》的主题思想是批评两个小姑娘不尊敬神志不清的老妇人,说明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 (  )
七、积累和运用。(8分)
1.我年轻的时侯,四处闯荡,每逢过节,分外思念家乡的亲人,这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等到我两鬓斑白回到家乡时,村庄里的儿童都不认识我,他们笑着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儿童相见不相识, ”
2.《穷人》的作者是   国作家 ,其代表作有《      》《      》。
口语交际。(3分)
假如你很喜欢小动物,你如何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练习(22分)
(一)课内阅读《穷人》片段(9分)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在原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自讨苦吃——(       )   坐立不安——(      )
2.选文中最能概括说明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回家后心情的词是        。请你用这个词写句子:    (3分)
3.选文第2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1分)
A.表示话没说完。      B.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C.表示引文的省略。
4.选文主要讲 ,赞
美了 的高尚品格。(3分)
(二)课外阅读《最简单的美容方法》(12分)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让自己更漂亮一些,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刀兵相见的整容;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如此美容让人胆战心惊。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春秋时期,有个叫闵子骞的人,他拜孔子为师。起初他脸色干枯,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変得红润。孔子注意到这一変化,觉得奇怪,便问他原因。闵子骞说:“我生活在偏僻的乡下,看到达官贵人坐在华
丽的车上,前后龙旗瓢舞,很是羨(幕、慕),因此寝食不安,脸色干枯。如今,我受先生的教化,精读做人治国之书,懂得的道理日多,能(辨、辩)是非、知美丑了,那些龙旗'之类的东西,再也打动不了我的心了,因而心情平和,脸色也就红润起来了。
读书,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坚持下去,美就像五月的花环,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何乐而不为呢
1.文中有两处需要选出正确的字的,请在正确的字下面打“√”。(2分)
2.照样子,写出两个含有“不”字的四字词语。(2分)
例:寝食不安
3.用“一一”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2分)
4.人们为了让自己更漂亮一些,使出了 和 等手段,作者则提出了靠 美容的方法。(3分)
5.作者说读书可以美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30分)
1.“人间处处有真情”,这次习作,我们来写一写能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的环境是怎样的 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注意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
2.本单元的几个故事都是虚构的,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因为这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请你想一想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也来写一个故事吧。
提示:题目自拟。虚构的故事要有曲折的情节,有较鲜明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一、1.糟糕 淋湿 2.咆哮 汹涌澎湃 呻吟 3.流淌 揪心
二、 蜷缩quán 自作自受zuò 废话fèi 势不可当dānɡ
飞溅jiàn 喃喃自语nán 熄灭 xī 不假思索jiǎ
三、1.鱼-渔 2.所-索 3. 爆-暴 4.笑-啸
DDDB
1.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西蒙的两个孩子。(就算...也...)
例句“老人凶得像只豹子”
孩子睡着。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一定要这样做。
删去“使”
×√√×
1.每逢佳节倍思亲 笑问客从何处来
俄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复活
八、略(符合题意即可)
九、(一)1.自作自受 忐忑不安 2.忐忑不安 造句略 3.B
4.桑娜冒着被丈夫责打的危险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抚养的事。
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二)1.慕 辨
2.不可一世 风雨不改(符合题意即可)
3.“其实,有一个....忽视” 承上启下
4.刀兵相见的整容 涂脂抹粉的化妆 读书
5.答:同意这个观点。(说出符合题意即可的理由即可)
十、作文。略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