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物体的平衡》参考课件1(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物体的平衡》参考课件1(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05 09:17:3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0张PPT)
第四章
章末小结
专题归纳例析
阶段质量检测
专题一 解决力的平衡问题的三种方法
1.作图法
从力的作用点起,依两个分力的作用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F2,依F1、F2为邻边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F1、F2中间的对角线的长度按同样比例表示合力的大小,对角线的方向就是合力的方向。
用图解法时,应先确定力的标度。在同一幅图上的各个力都必须采用同一个标度。所用分力、合力的比例要适当,虚线、实线要分清。图解法简单、直观,但不够精确。
2.直角三角形法
从力的作用点按照分力的作用方向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后,算出对角线所表示的合力的大小。一般适用于作出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和菱形的情况,利用几何知识就可求解。
用直角三角形法进行计算时,同样要作出平行四边形,只是可以不用取标度,各边的长短也不用太严格。
3.正交分解法
对于三个以上共点力求合力,用正交分解法比力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更简便。应用过程中应将各力分解到x轴和y轴上,运用两坐标轴上的合力等于零的条件解题。在选择x、y轴方向时常遵循以下原则:
(1)在平衡状态下,少分解力或将容易分解的力分解。
(2)在非平衡状态下,通常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分解。
(3)尽量不分解未知力。
图4-1
[例证1] 物体m恰好沿静止的斜面匀
速下滑,现用一个力F作用在m上,力F过
m的重心,且方向竖直向下,如图4-1所
示,则 (  )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增大
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增大
C.物体将沿斜面加速下滑
D.物体仍保持匀速下滑
[解析] 加上力F后,物体受力如
图4-2所示,建立如图4-2所示坐标
系,分解F、mg,由平衡条件可得N=
(mg+F) cos θ,f=μN,故A、B正确,
不加F时,mgsin θ=μmgcos θ,故加上
F后仍有(mg+F)sin θ=μ(mg+F) cos θ,
故D正确。
[答案] ABD
图4-2
专题二 动态平衡问题
1.动态平衡问题的特点
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其他物理量发生缓慢变化,而变化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状态都看成是平衡状态。
2.处理动态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
(1)解析法: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应变量与自变量的一般函数式,然后依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应变量的变化(也叫代数法)。
(2)图解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不同状态时的力的矢量图(画在同一个图中),然后依据有向线段(表示力)的长度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
3.一般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在原来平衡时的受力情况;
(3)分析变化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找出不变量,利用正交分解法或三角形法,找出各个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
(4)列方程或作出受力图分析求解。
[例证2] 如图4-3所示,质量为
m的球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试
分析挡板AO与斜面间的夹角β多大时,
AO所受压力最小?
图4-3
[解析] 虽然题目问的是挡板AO的受
力情况,但若直接以挡板为研究对象,因
挡板所受力均为未知力,将无法得出结论。
以球为研究对象,球所受重力mg产生的效
果有两个:对斜面产生了压力F1,对挡板
产生了压力F2,将重力分解,如图4-4所示。
图4-4
当挡板与斜面间的夹角β由图示位置变化时,F1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始终与斜面垂直,F2的大小、方向均改变。由图可以看出,当F2与F1垂直即β=90°时,挡板AO所受压力最小,最小压力F2min=mgsin α。
[答案] 90°
专题三 物体平衡的临界问题
1.物体平衡的临界问题
临界状态:当物体从某种特性变化到另一种特性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通常叫做临界状态,出现“临界状态”时,既可理解成“恰好出现”也可理解为“恰好不出现”某种物理现象。物体平衡的临界问题是指当某一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跟着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变化或恰好不出现变化。
2.临界问题的处理方法
(1)极限分析法作为一种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指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极大”或“极小”、“极右”或“极左”等)。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或“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使问题明朗化,以便非常简捷地得出结论。
(2)数学解法是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依据物理规律写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画出函数图像),用数学方法(例如求二次函数极值、讨论公式极值、三角函数极值)求解极值。但需注意:利用数学方法求出极值后,一定要依据物理原理对解的合理性及物理意义进行讨论或说明。
图4-5
[例证3] 如图4-5所示,半径为
R,重为G的均匀球靠在竖直墙壁放置,
左下方有厚为h的木块,若不计摩擦,
用至少多大的水平推力F推木块才能使
球离开地面。(h[解析] 球恰好离开地面时,球与地面接触但没有弹力,以球为研究对象,如图4-6所示。有:
图4-6
1. 如图4-7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AC和木
板BC之间,不计摩擦,球对墙的压力为N1,
球对板的压力为N2,在将板BC逐渐放至水
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1和N2都增大
B.N1和N2都减小
C.N1增大,N2减小
D.N1减小,N2增大
图4-7
解析:球所受的重力G产生的效果有
两个:使球压墙的力F1和使球压板的
力F2,根据G产生的效果将其分解,
如图所示,则F1=N1,F2=N2,从图
中不难看到,当板BC逐渐被放平的过
程中,F1的方向保持不变而大小逐渐减小,F2与G的夹角逐渐变小,其大小也逐渐减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图4-8
2. 如图4-8所示,均匀杆AB重为G,A端
用细绳吊在O点,在B端加一个水平力F,
使AB静止,此时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
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 (  )
A.拉力F一定大于G
B.绳子拉力T一定大于G
C.AB杆与水平方向夹角α必小于θ
D.F足够大时,细绳可在水平方向上
解析:如图所示三力平衡,则Tcos θ=G
Tsin θ=F
cos θ<1,sin θ<1,故T>F,T>G。
F=Gtan θ,所以F与G大小无法比较,
θ与α大小无法比较。
细绳不可能水平,只有选项B正确。
答案:B
3.一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长木板上,物体与木板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将长木板的一端缓慢抬起,要使物体始终保持静止,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不能超过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解析:当θ增大时,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增大。当此分力增大到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动与不动的临界状态,此时θ最大。
依题意,mgsin θ=μmg cos θ,tan θ=μ,
所以θ≤arctan μ。
答案:θ≤arctan μ
图4-9
解析:针对一般情况,物体的受力图如图所示。
点 击 下 图 进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