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06 08:4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9小题,满分27分,每小题3分)
1.某区“引进人才”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吴老师笔试成绩为90分.面试成绩为85分,那么吴老师的总成绩为(  )分
A.85 B.86 C.87 D.88
2.某同学使用计算器计算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5输入为150,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相差(  )
A.5 B.4.5 C.﹣5 D.﹣4.5
3.某兴趣小组为了解我市气温变化情况,记录了今年1月份连续6天的最低气温(单位:℃):﹣7,﹣4,﹣2,1,﹣2,2.关于这组数据,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2 B.中位数是﹣2 C.众数是﹣2 D.方差是7
4.对于一组统计数据:3,3,6,3,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位数是6 B.众数是3 C.平均数是4 D.方差是1.6
5.2021年安庆市体育考试跳绳项目为学生选考项目,下表是某班模拟考试时10名同学的测试成绩(单位:个/分钟),则关于这10名同学每分钟跳绳的测试成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成绩(个/分钟) 140 160 169 170 177 180
人数 1 1 1 2 3 2
A.众数是177 B.平均数是170
C.中位数是173.5 D.方差是135
6.某住宅小区六月份1日至5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5天用水量的中位数是(  )
A.30吨 B.36吨 C.32吨 D.34吨
7.某校五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树如下:10、10、12、x、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12 B.10 C.8 D.9
8.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
A.3.5 B.3 C.0.5 D.﹣3
9.如图,2020年,某市发生了严重干旱,该市政府号召居民节约用水.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在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并制成统计图如图.则关于这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众数是6 B.中位数是6 C.方差是4 D.平均数是6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1分,每小题3分)
10.数据1,2,3,4,5的方差为   .
11.某校调查了20名男生某一周参加篮球运动次数,调查结果如表所示,那么这20名男生该周参加篮球运动次数的平均数是   次.
次数 2 3 4 5
人数 2 2 10 6
12.某学生7门学科考试成绩的总分是560分,其中3门学科的总分是234分,则另外4门学科成绩的平均分是   分.
13.在“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中,九年级七个班级的捐款数分别为:260、300、240、220、240、280、290(单位:元),则捐款数的中位数为   .
14.数据﹣1,2,2,3,5的中位数是   .
15.有一组数:x1,x2,x3…x10,若这组数的前4个数的平均数为12,后6个数的平均数为15,则这组数的平均数为   .
16.某公司有10名销售员,去年完成销售额情况如下表:
销售额(元) 3 4 5 6 7 8 10
销售人员(人) 1 3 2 1 1 1 1
已知销售额的平均数为5.6万元,众数为4万元,中位数为5万元.今年公司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年销售额,准备采取超额有奖的措施,根据以上信息,确定   万元为销售额标准.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2分)
17.将若干由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写在纸上,然后删去其中一个数,则余下的数的平均数为53,问删去的那个数是多少?
18.某工厂的一台机床,将生产的毛坯加工成直径为10cm的圆孔零件,生产质量的指标是合格品的圆孔直径不超出±0.01的误差,否则为次品.现抽样50件产品,测得产品的圆孔直径数据如下表所示:
圆孔的直径(cm) 9.97 9.98 9.99 10.00 10.01 10.02 10.03
个数 2 3 8 12 18 4 3
求这批产品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合格率.
19.甲、乙两名学生参加数学素质测试(有四项),每项测试成绩(单位:分)采用百分制,成绩如表:
学生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平均成绩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甲 95 90 a 85 x b 90 12.5
乙 90 c 80 95 x 95 d 37.5
(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哪个学生数学素质测试成绩更稳定?请说明理由.
(2)表格中的数据a=   ;b=   ;c=   ;d=   ;
(3)若数学素质测试的四个项目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而给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项目在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0%,30%,10%,20%.计算得到乙的综合成绩为91.5分,请你计算甲的综合成绩,并说明谁的综合成绩更好?
20.某单位需招聘一名技术员,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其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录用程序,该单位又组织了100名评议人员对三人进行投票测评,其得票率如扇形图所示,每票1分.(没有弃权票,每人只能投1票)
(1)请算出三人的民主评议得分;
(2)该单位将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测试得分按2∶2∶1确定综合成绩,最终谁将被录用?请说明理由.
21.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从我做起,某学校在七年级开设了文明礼仪校本课程,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随机抽取30名学生进行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30个数据中,中位数是   ;频数分布表中a=   ;b=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若成绩不低于86分为优秀,估计该校七年级3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等级的人数.
22.2020年2月,贵州省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推出了“空中黔课”.为了解某中学初三学生每天听空中黔课的时间,随机调查了该校部分初三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了如下统计图表(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部分初三学生每天听空中黔课时间的人数统计表

部分初三学生每天听空中黔课时间的人数统计图
(1)本次共调查的学生人数为_____,在表格中,m=___;
(2)统计的这组数据中,每天听空中黔课时间的中位数是____,众数是_____;
(3)请就疫情期间如何学习的问题写出一条你的看法.
23.阅读下面“平均数”一课的课堂教学片断,请你作简单评述.
师: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其实,在求平均数前,我们还可以先估算这个平均数的范围.请大家看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组有6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2千克、30千克、35千克、30千克、33千克、32千克,这个小组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仔细想一想,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肯定比多少千克多,比多少千克少?
生1:比30千克多,比35千克要少.
生2:我也认为是这样的.
师:为什么呢?我们能否说出一个道理?
学生同桌或小组进行讨论.
师:谁先发言?
生:因为求6个同学的平均体重,可以看成是“以多补少”,就是要把最重的35千克移一些给最轻的30千克.所以这个平均数肯定不会比35千克多,比30千克少.
师:(带头鼓掌,学生也跟着鼓掌)说得好.请大家计算出结果,再与刚才的估算的平均数范围对照一下,是否对?
生:(学生各自计算:(32+30+35+30+33+32)÷6=32(千克))
师:好.这个结果说明我们刚才估算的结果是正确的.那么这个“32千克”与题目中的“32千克”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题目中的“32千克”是一个同学的体重,结果中的“32千克”是6个同学的平均体重.
师:说得对!我们解答应用题,不但要会,而且要懂得解答结果的意思.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满分27分,每小题3分)
1.解:根据题意得,吴老师的综合成绩为90×60%+85×40%=88(分),
故选:D.
2.解:由题意知,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5输入为150,则多加了150﹣15=9135,所以平均数多了135÷30=4.5.
故选:B.
3.解:A、平均数是﹣2,结论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中位数是﹣2,结论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众数是﹣2,结论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方差是9,结论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解:把3,3,6,3,5从小到大排列为:3,3,3,5,6,
最中间的数是3,
则中位数是3;
3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则众数是3;
平均数是(3×3+5+6)÷5=4;
方差=[(3﹣4)2+(3﹣4)2+(6﹣4)2+(3﹣4)2+(5﹣4)2]=1.6.
错误的是A.
故选:A.
5.解:A、这组数据中177出现次数最多,即众数为177,此选项正确;
B、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40+160+169+170×2+177×3+180×2)÷10=170,此选项正确;
C、∵共有10个数,
∴中位数是第5个和6个数的平均数,
∴中位数是(170+177)÷2=173.5;此选项正确;
D、方差= [(140﹣170)2+(160﹣170)2+(169﹣170)2+2×(170﹣170)2+3×(177﹣170)2+2×(180﹣170)2]=134.8;此选项错误;
故选:D.
6.解: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28,30,32,34,36,最中间的数是32吨,
则这5天用水量的中位数是32吨;
故选:C.
7.解:当x=8或12时,有两个众数,而平均数只有一个,不合题意舍去,
当众数为10,根据题意得=10,
解得x=10,
∵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
故选:B.
8.解: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即使总和减少了90;那么由此求出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3.
故选:D.
9.解:这组数据6出现了6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6吨;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6(吨);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2+6×6+7×2)=6(吨);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2×(5﹣6)2+6×(6﹣6)2+2×(7﹣6)2]=0.4;
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1分,每小题3分)
10.解:数据1,2,3,4,5的平均数为(1+2+3+4+5)=3,
故其方差S2= [(3﹣3)2+(1﹣3)2+(2﹣3)2+(4﹣3)2+(5﹣3)2]=2.
故答案为:2.
11.解:(2×2+3×2+4×10+5×6)÷20
=(4+6+40+30)÷20
=80÷20
=4(次).
∴这20名男生该周参加篮球运动次数的平均数是4次.
故答案为:4.
12.解:另外4门学科成绩的平均分=(560﹣234)÷4=81.5.
故填81.5.
13.解:从小到大数据排列为220,240,240,260,280,290,300,共7个数,
第4个数是260,故中位数是260.
故答案为:260.
14.解:将这5个数据重新排列为﹣1,2,2,3,5,
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
故答案为:2.
15.解:∵前4个数的平均数为12,后6个数的平均数为15,
∴前4个数的和为4×12=48,后6个数的和为6×15=90,
∴这组数的平均数为=13.8,
故答案为:13.8.
16.解:根据以上信息,根据中位数的意义,确定中位数为销售额标准.
即确定5万元为销售额标准.
故填5.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2分)
17.解:1,2,3,4,….,105的平均数是53,
1,2,3,4,….,106的平均数是53.5
它应该有105个或106个连续数.
(1)由于减去一个数的平均为53,当n=105个,但104×53不是整数,故否定了有105个数.
(2)当106个数时,很明显不会删去106,故应是1﹣105中其中一个数,考虑平均数的分数部,由于是105个数的平均,故将=,当中表示删去的数为106﹣45=61,或1+2+3+…+106=5671,
当减去一个数后,平均为53,n=105,
和=53×105=5610,
所以减去的一个数应是5671﹣5610=61.
答:删去的那个数是61.
18.解:10.01出现的次数最多,为18次,所以众数是10.01;
50个数的中位数是第25个和第26个数的平均数:(10+10.01)÷2=10.005,
中位数10.005,
平均数==10.003,
合格率=(8+12+18)÷50×100%=76%.
19.解:(1)甲的数学素质测试成绩更稳定,因为甲成绩的方差小于乙成绩的方差;
(2)由表可知,乙的众数为95,
∴c=95,
乙的中位数为d==92.5,
乙的平均数为x=(90+95+80+95)=90,
∴a=90×4﹣95﹣90﹣85=90,
∴甲的众数为b=90,
故答案为:90,90,95,92.5;
(3)甲的平均成绩为95×40%+90×30%+90×10%+85×20%=91(分),
91<91.5,
所以,乙的综合成绩更好.
20.解:(1)甲民主评议得分:100×25%=25(分);
乙民主评议得分:100×40%=40(分);
丙民主评议得分:100×35%=35(分)
(2)经计算可得,甲的成绩为76.2分,
乙的成绩为72分,
丙的成绩为74.2分,
故甲将被录用
21.解:(1)根据题意排列得:78,81,81,81,81,83,83,84,84,85,85,86,86,86,86,86,86,88,89,89,89,89,90,92,92,93,93,93,94,97,
可得中位数为86,
频数分布表中a=6,b=6;故答案为:86;6;6;
(2)补全频数直方图,如图所示:
(3)根据题意得:300×=190,
则该校七年级3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等级的人数为190人.
22.解:(1)学生人数=2÷4%=50.m=50×44%=22.故答案为:50,22.
(2)50÷2=25,所以中位数为第25人所听时间为3.5h,人数最多的也是3.5h,
故答案为:3.5h,3.5h.
(3)认真听课,独立思考.
23.解:1对本课中的平均数概念,重要的不是它的定义和作为代数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意义,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本节课注重数学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来源于学生身边,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3.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