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7、剪纸》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桂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7、剪纸》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05 15:3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剪纸
使用年级:七年级
教学目标: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了解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蜡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白纸两张;
作业要求:
第1节、第二节在课堂上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一幅团花图样,
第3节课: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第4节课:学生进行剪纸作品的贴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2分钟)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剪纸姑娘》片段,
学生欣赏思考:歌曲中表现了一个姑娘怎样的故事?
学生回答:利用剪纸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引出课题。
2、教师讲述:剪纸艺术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提问1:你知道剪纸艺术产生于什么时期吗?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并讲解:
提问2: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到过剪纸作品?它们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3、课件展示:(学生欣赏)
婚礼剪纸:婚礼剪纸又叫喜花、礼花、嫁妆花。大红的剪纸、喜气洋洋,烛台上的“喜烛花”、镜子上的“镜子花”、铜盆里的“面盆花”——团花剪纸比比皆是。
诞生剪纸:生日在过去单指给十二日、满月或周岁的幼儿庆贺所用,现在也多用于圆锁——十二岁生日庆贺。
寿庆剪纸:有蝴蝶围着牡丹的《富贵长寿》;有长在瓶里的牡丹《富贵平安》;有五只蝙蝠围着寿字的《五福捧寿》;有生生不息的生命符号——“圆寿字”等等。但更多的是用大红纸剪团花蝙蝠、桃,用红(谐音“洪”)色和蝙蝠(谐音“福”),表示老人洪福无量,晚年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美满。
丧葬剪纸:常用的剪纸是“奠”字和纸钱。纸的用料多是黄表纸和白纸,也采用蓝色和紫色的纸剪成团花,贴在丧帐上,在下葬时烧之,是人生最后的伴随品。作为生命终结的符号,它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回归自然的祝福。
(三)、学生课堂实践:团花的制作(25分钟)
折叠法:不必刻意图案,随手而剪就可以剪出意想不到的美丽图案。
团花的制作方法简便易学,关键在于掌握好几种不同的折叠方法。以正方形纸的中心点为圆心,将其折叠成三折、四折、五折、六折乃至十折以上的相同等份,然后在其上剪制图形。特点:每个图形自成单元,又相互勾连。
视频1:四折的折法及剪纸方法(学生欣赏)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作品展评:
视频2:四折的折法及圆形花瓣的剪纸方法(学生欣赏)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作品展评:
(四)课堂拓展(2分钟)
1、课件展示以分别人物、乡村、动物(十二生肖)为题材的剪纸作品
2、剪纸艺术已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如今,她早已走出了农民的小院,进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她也走向了世界,名扬四海,许多外国朋友都将剪纸作为室内装饰画进行收藏。希望同学们通过我们这节及以后的剪纸课程,不但能够了解我国剪纸的悠久历史及其技法,更希望通过剪纸课程能够了解到我国更多的相关的民俗文化历史。
教学反思:
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艺术特征,讨论剪纸的制作方法(视频),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同感;然后让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剪团花作品,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强感性认识,教师再进行示范剪(视频),学生跟剪,学生经过再次的实践,从而加强了重点,也突破了课堂难点。在拓展活动中,欣赏大量剪纸作品,深化学生的爱国之情,又感悟民间艺术的特殊魅力。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跟上课堂,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足:
1、还有及少部分学生对剪纸的方法还不太清楚。
2、学生在画稿的时候掌握不了总体的结构,画得不够协调。也说明了学生的美术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
改进:
1、多给学生介绍剪纸图案的画法提高画图稿的水平。
2、加强微课示范作用,同时提高微课的制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