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某人上山的平均速度为3km/h,沿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为5km/h,上山用1h,则此人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为( )
A.4km/h B.3.75km/h C.3.5km/h D.4.5km/h
2.若一组数据2,4,x,5,7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中的x和中位数分别为( )
A.5,7 B.5,5 C.7,5 D.7,7
3.一组数据4,10,12,14,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9 B.10 C.11 D.12
4.已知小华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他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他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他应该是以下哪个分数吗?( )
A.93 B.95 C.94 D.96
5.中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的身高变化呈现一定的趋势,7~15岁期间生子们会经历一个身高发育较迅速的阶段,我们把这个年龄阶段叫做生长速度峰值段,小明通过上网查阅《2016年某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表》,了解某市男女生7~15岁身高平均值记录情况,并绘制了如下统计图,并得出以下结论:
①10岁之前,同龄的女生的平均身高一般会略高于男生的平均身高;
②10~12岁之间,女生达到生长速度峰值段,身高可能超过同龄男生;
③7~15岁期间,男生的平均身高始终高于女生的平均身高;
④13~15岁男生身高出现生长速度峰值段,男女生身高差距可能逐渐加大.
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小广,小娇分别统计了自己近5次数学测试成绩,下列统计量中能用来比较两人成绩稳定性的是( )
A.方差 B.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
7.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箭测试,每人10次射箭成绩的平均成绩都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2=0.65,S乙2=0.55,S丙2=0.50,S丁2=0.45,则射箭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已知一组数据:92,94,98,91,95的中位数为a,方差为b,则a+b=( )
A.98 B.99 C.100 D.102
二.填空题
9.五箱苹果的质量分别为(单位:千克)18,20,21,22,19.则这五箱苹果质量的平均数为 .
10.某生在一次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分为80分,物理、政治两科的平均分为85,则该生这5门学科的平均分为 分.
11.已知一组数据6、4、a、3、2的平均数是5,则a的值为 .
12.某公司要招聘职员,竞聘者需通过计算机、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测试,李丽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70分,90分,80分,其中计算机成绩占50%,语言表达成绩占30%,写作能力成绩占20%,则李丽最终的成绩是 分.
13.为了参加中学生足球联赛,某校足球队准备购买13双运动鞋,收集尺码,并整理如下统计表:
尺码/cm 25 25.5 26 26.5 27
购买量/双 5 2 3 2 1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14.若一组数据6,x,3,5,4的众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三.解答题
15.有甲、乙两个箱子,其中甲箱内有98颗球,分别标记号码1~98,且号码为不重复的整数,乙箱内没有球.已知小育从甲箱内拿出m颗球放入乙箱后,乙箱内球的号码的中位数为x.若此时甲箱内有a颗球的号码小于40,有b颗球的号码大于40,若他们的中位数都为x,求x的值.
16.已知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15,若对各个数据分别加上以下各数:1,0,﹣2,3,5,﹣3,6,9,5,﹣4.求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
17.甲、乙两名运动员在6次百米跑训练中的成绩如下表:(单位:秒)
甲 10.8 10.9 11.0 10.7 11.2 10.8
乙 10.9 10.9 10.8 10.8 10.5 10.9
请你比较这两组数据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并利用这些数据对甲、乙两名运动员进行评价?
18.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成绩分别被制成下列两个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平均成绩/环 中位数/环 众数/环 方差
甲 a 7 7 1.2
乙 7 b 8 c
(1)写出表格中a,b,c的值;
(2)分别运用表中的四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队员的射击训练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
19.甲、乙两位同学进行投篮比赛,每人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投6场,下表是甲、乙两位同学每场投中篮球个数的统计情况.
对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甲 6 7 5 9 5 10
乙 6 5 6 7 9 9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三种说法.
①乙:我的投篮成绩比甲稳定;
②甲:若每一场我多投中一个球,投篮成绩就比乙稳定;
③乙:若每场我投中的个数是原来的3倍,而甲每场投中的个数是原来的2倍,则我的投篮成绩的稳定程度比甲好.
请判断他们说法的正确性,并说明理由.
20.某工厂甲、乙两名工人参加操作技能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测试成绩中随机抽取5次,记录如下:
甲 85 88 84 85 83
乙 83 87 84 86 85
(1)请你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
(2)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操作技能比赛,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你认为选派哪名工人参加合适?请说明理由.
21.一果品商店对A,B,C,D,E,F这六种果品的售价进行了调整,并计算了这六种果品调价前后售价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如下表所示:
果品种类 A B C D E F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调整前售价(元/千克) 3 3 5 7 9 12 6.5 6 n
调整后售价(元/千克) 2 2 4 7 10 14 6.5 m 2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面的问题:
(1)m= ,n= ;
(2)果品店经过调查,发现这六种果品的日平均销售量在售价调整前后没有变化,如下表所示,求售价调整后这六种果品的日平均销售单价是多少元?
果品种类 A B C D E F
日平均销售量(千克) 10 10 20 25 40 50
(3)根据(2)中的调查,店长说:“调价后果品店每天的销售额相对于调价前实际上是增加了”.某员工说:“调价前后这六种果品的售价的平均数没变,均为每千克6.5元,所以调价不会增加每天的销售额”.你同意谁的说法,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根据题意得,路程s=上山的平均速度v1×上山时间t1=3km/h×1h=3km,
∴下山时间t2===0.6h,
∴平均速度v==3.75km/h,
故选:B.
2.解:∵数据2,4,x,5,7的平均数是5,
∴x=5×5﹣2﹣4﹣5﹣7=7,
这组数据为2,4,5,7,7,
则中位数为5.
故选:C.
3.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4+10+12+14)=10,
故选:B.
4.解:设数学成绩为x分,
则(88+95+x)÷3=92,
解得x=93.
故选:A.
5.解:①10岁之前,同龄的女生的平均身高与男生的平均身高基本相同,故该说法错误;
②10~12岁之间,女生达到生长速度峰值段,身高可能超过同龄男生,故该说法正确;
③7~15岁期间,男生的平均身高不一定高于女生的平均身高,如11岁的男生的平均身高低于女生的平均身高,故该说法错误;
④13~15岁男生身高出现生长速度峰值段,男女生身高差距可能逐渐加大,故该说法正确.
故选:C.
6.B
7.C
8.D.
二.填空题
9.解:这五箱苹果质量的平均数为:=20.
故答案为:20.
10.解:由题意知,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总分=3×80=240,物理、政治两科的总分=85×2=170,
∴该生这5门学科的平均分=(240+170)÷5=410÷5=82(分).
故填82.
11.解:(2×2+3×2+4×10+5×6)÷20
=(4+6+40+30)÷20
=80÷20
=4(次).
∴这20名男生该周参加篮球运动次数的平均数是4次.
故答案为:4.
12.解:另外4门学科成绩的平均分=(560﹣234)÷4=81.5.
故填81.5.
13.解:从小到大数据排列为220,240,240,260,280,290,300,共7个数,
第4个数是260,故中位数是260.
故答案为:260.
14.解:将这5个数据重新排列为﹣1,2,2,3,5,
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
故答案为:2.
三.解答题
15.解:因为他们的中位数都为x,所以甲、乙箱内球的数量应该都是偶数,
设在甲箱内球的号码小于x的数量是c颗,则大于x的数量也是c颗;
设在乙箱内球的号码小于x数量是d颗,则大于x数量也是d颗,
于是在全部98颗球中,号码小于x数量是(c+d)颗,大于x数量也是(c+d)颗,即1~98的中位数是x,
∴x=(49+50)=49.5.
16.解:所有数据的和为15×10+[1+0+(﹣2)+3+5+(﹣3)+6+9+5+(﹣4)]=160,
所以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160÷10=16.
17.解:甲:数据10.8出现2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10.8;
平均数=(10.8+10.9+11.0+10.7+11.2+10.8)÷6=10.9;
中位数=(10.8+10.9)÷2=10.85;
乙:数据10.9出现3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10.9;
平均数=(10.9+10.9+10.8+10.8+10.5+10.9)÷6=10.8;
中位数=(10.8+10.9)÷2=10.85;
所以从众数上看,乙的整体成绩差于甲的整体成绩;
从平均数上看,乙的平均成绩优于甲的平均成绩;
从中位数看,甲、乙的成绩一样好.
18.(1)a=7,b=7.5,c=4.2;(2)派乙队员参赛,理由见解析
【解析】(1),
将乙射击的环数重新排列为:3、4、6、7、7、8、8、8、9、10,
∴乙射击的中位数,
∵乙射击的次数是10次,
∴=4.2;
(2)从平均成绩看,甲、乙的成绩相等,都是7环;从中位数看,甲射中7环以上的次数小于乙;从众数看,甲射中7环的次数最多,而乙射中8环的次数最多;从方差看,甲的成绩比乙稳定,综合以上各因素,若派一名同学参加比赛的话,可选择乙参赛,因为乙获得高分的可能性更大.
19.①乙的说法正确,见解析;②甲的说法是错误的,见解析;③乙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见解析.
【解析】①甲的平均成绩为(个).
甲的方差.
乙的平均成绩为(个),
乙的方差.
因为甲、乙的平均成绩相同,且,所以乙的投篮成绩比甲稳定,所以乙的说法正确.
②甲变化后的成绩为7,8,6,10,6,11,
甲变化后的平均成绩为(个),
甲变化后的方差为,
由甲的方差不变,可知甲的说法是错误的.
③甲变化后的平均成绩为(个),方差约为,乙变化后的平均成绩为(个),方差约为.因为.
所以变化后乙的投篮成绩的稳定程度没有甲的好,所以乙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20(1)甲平均数: 85,乙平均数: 85;(2)选派乙工人参加合适,理由见解析;
【解析】解:(1)甲平均数:×(85+88+84+85+83)=×425=85,
乙平均数:×(83+87+84+86+85)=×425=85;
(2)选派乙工人参加合适.
理由如下:S甲2=×[(85﹣85)2+(88﹣85)2+(84﹣85)2+(85﹣85)2+(83﹣85)2],
=×(0+9+1+0+4),
=2.8,
S乙2=×[(83﹣85)2+(87﹣85)2+(84﹣85)2+(86﹣85)2+(85﹣85)2],
=×(4+4+1+1+0),
=2,
∵2.8>2,
∴S甲2>S乙2,
∴乙成绩更稳定,
∴选派乙工人参加合适.
21.解:(1)数据2,2,4,7,10,14的中位数m为:=5.5;
数据3,3,5,7,9,12的众数n为3;
故答案为:5.5,3;
(2)售价调整后这六种果品的日平均销售单价是:
(2×10+2×10+4×20+7×25+10×40+14×50)÷(10+10+20+25+40+50)=1395÷155=9(元/千克);
(3)同意店长的说法.
理由:调价前的日平均收入为:
3×10+3×10+5×20+7×25+9×40+12×50=1295(元);
调价后的日平均收入为:
2×10+2×10+4×20+7×25+10×40+14×50=1395(元),
∵1395>1295,
∴店长的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