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开辟与发展
材料1: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前往北京平反的人民群众
材料2: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民们,在文革过去后,一股蜂拥到北京声讨平反冤假错案,没有及时解决的,就在门外等候,据统计,当时约有十万名等候者在北京处理。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材料3: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提出了“两个凡是”主张:“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实际上是“左”的错误在中央的延续。
材料4:邓小平写信给中共中央:反对“两个凡是”方针。
材料5: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思想界的打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转折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②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
③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①工作重心的转移: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1)内容:
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②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意义:
三起三落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一起”。
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
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起”。
2、平反冤假错案
(1)平反冤假错案:
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1980年5月14日,中共河南省委领导和王光美等人一起,将刘少奇的骨灰换装到中央为其特制的骨灰盒中。王光美将脸深情地贴在了盖着鲜红党旗的骨灰盒上面,又一次流下了心酸的泪水。刘少奇的骨灰由专机接回北京。
(2)纠错、“摘帽”
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将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使得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重新走上正轨。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3、统一历史评判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
4、修改宪法
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改什么?
意义: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人民公社化体制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经济体
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特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C.开始:安徽、四川率先进行
发展乡镇企业
(1)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
二、改革开放
1、探索阶段(1978——199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A.背景:农村的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下企业缺乏自主权
B.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C.内容:
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
作用:增强企业活力,资产增加
(2)对外开放
创办经济特区:1980 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1988年,海南设省,并成为第五的经济特区。
沿海港口城市:1984 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1.经济特区--- 4个+1个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东兴
满洲里
黑河
珲春
乌鲁木齐
拉萨
昆明
贵阳
长沙
西宁
银川
呼和浩特
长春
西安
2.沿海开放城市---14个
3.沿海经济开放区---4个
4.内 地
多层次
多渠道
多种形式
浦东
珠三角
闽东南
长三角
环渤海
思考:对外开放与清末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2、理论突破
(1)1982 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2)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具体操作层面提出了“三步走”战略。
(3)1992 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同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深化阶段(1992年至20世纪末)
(1)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进行全方位的社会改革,如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
(3)深化对外开放,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领域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4)2000年,提出“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5)2001年,加入WTO,中国开始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理论
(1)目标: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85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内涵: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实践——港、澳回归
(1)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中英、中葡发表联合声明。
(2)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1997年7月1日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成功收回澳门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同时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2)“九二共识”: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4)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畅所欲言:你认为两岸能否实现和平统一?如果能,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不能,你认为存在哪些阻碍因素?
有利因素: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统一大业是共同心愿;
(3)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4)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5)港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范例;
(6)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7)《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提供了法律依据;
(8)“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等。
不利因素(阻碍因素):
(1)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2)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1.电视剧《鸽子哨》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大会……”。歌词中的“大会”是 A.中共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九大 D.十三届二中全会
2.(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Ⅲ,31,4分)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课堂练习
B
A
3.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B
4.(2020年天津卷,8,3分)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
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5.(2020年天津卷,9,3分)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
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 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
C
A
6.(2020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1979年7月,编纂完成的《辞海》(第三版)中涉及台湾词条的释义,不再用“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不用“窃据”“盘踞”“尚待解放”等用语,对台湾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等方面,不再使用“残酷剥削”“民不聊生”“经济凋敝”等字眼。这表明当时
A.已纠正“文革”的错误方针 B.改革开放政策得到全面实施
C.已提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方针D.已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7.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C.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
C
C
8.(2020年浙江舟山中学高三模拟)台湾同胞为祖国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就。从1992年到1997年,台湾与大陆贸易总额増长了124.7亿美元,在大陆投资项目增至20125个,总额约110.34亿美元。这直接得益于
A.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B.“九二共识”促进两岸的经贸合作
C.两岸接受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9.(2020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20世纪 60 年代,中法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4年中法建交。可见中法建交最重要的政治基础是
A.都奉行独立自主政策 B.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都希望挑战美苏霸权 D.当时两国价值观念相同
B
A
10.(2020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6月模拟)如图所示是中国对外援助变化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以对外援助为工作中心 B.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C.对外政策逐渐趋于实用 D.对外援助规模有所下降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