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9.2库仑定律(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9.2库仑定律(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05 16:3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新人教版必修3第9章第2节
库仑定律
课堂引入
实验 1“落英缤纷 ”
学生讨论:请同学们思考讨论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实验 2“双截棍 ”
在 电学中,我们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静电力或者库仑力.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深入研究静电力的三要素
作用点
方向
大小
1.1 作用点
问题1:以“双截棍”问题为例,橡胶棒A给悬挂橡胶棒B的静电力的作用点,准确位置在哪里?
那么要是能够把它简化成一个点,这个困难也就不存在了.
1.1 作用点
问题2:在什么条件下能把橡胶棒简化成一个带电的点?
当带电体之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成带电的点--点电荷.
质点和点电荷的区别
质点 -----一个有质量的点(大小形状)
点电荷-----一个带电的点(大小形状电荷分布)
小试身手:
①小带电体一定可以被当成点电荷。
②两个带电体距离大就可以简化成点电荷。
③在两个带电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自身线度时,可以简化成点电荷。
④简化成质点的带电体是否一定能简化成点电荷?
1.2 方向
问题1: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的方向朝哪儿?
1.3 大小
问题1:点电荷B 所受静电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距离,电荷量
1.3 大小
实验探究
设计思路如下.
(1)实 验目的:探 究 物体B 所受的静电力 F 与Q 、q、r 的具体关系.
(2)实验方法:由于 F 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实验中应选择什么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3)数据 的获得:
学生体验:限于时间和环境的影响,请同学就静电力F 与Q、r 的定性关系做个体验,并总结实验结果.
1.3 大小
F与Q,q,r的关系
Q和q不变 r增大
r,q不变 Q增大
r,Q不变 q增大
F减小
F增大
F增大
2.1 类比猜想
2.2 库仑的实验
精确的定量关系在物理学史上最早是由法国工程师、物理学家库仑完成的.请同学们阅读资料,体悟库仑实验的精妙之处.
问题1 :实 验中是如何精确测量F 的?
问题 2:在 库仑那个年代电荷量连单位还没有,库仑在确定 Q 变化前后的具体关系时采用的什么方法?
转化放大
平分电荷量
定量实验验证猜想成立
3.库仑定律
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 大小:
①k为静电力常量:k = 9.0×109 N·m2/C2。
②q为电荷量:计算大小时只将电荷量的绝对值代入。
3、 方向:在两点电荷的连线上 , 同种电荷相斥 , 异种电荷相吸。
深化理解
问题1:库仑定律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实验演示:在圆筒与大球之间插入一张纸,
课堂练习
[例1]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只有球形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D.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时,可将这两个带电体看成点电荷
D
C
D
课堂小结
库仑定律
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 大小:
①k为静电力常量:k = 9.0×109 N·m2/C2。
②q为电荷量:计算大小时只将电荷量的绝对值代入。
3、 方向:在两点电荷的连线上 , 同种电荷相斥 , 异种电荷相吸。
4、 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以上两个条件是理想化的,在空气中也近似成立)
Thank You!
感谢同学们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