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气环境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大气水平运动——风形成的基本原理。
难点: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区分;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 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
差异,引起大气运动,称为热力环流。
2、形成:受热→气流________→近地面气压 →高空气压____ 。冷却→气流_______→近地面气压____ →高空气压____ 。水平运动________的地方流向________的地方。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地面________不均,导致空气________和________运动,进而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________差异,产生了__________力,从而引起空气的________运动,形成____。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________原因,方向________等压线,由____压区指向____压区。
(2)地转偏向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北半球向____偏,南半球向____偏,赤道上不偏转。
(3)摩擦力:方向与风向________,高空可忽略不计。
2、风向
(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 。
(2)近地面的风,受 、地转偏向力和 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成一 。
一、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是: 。
2、形成过程:由于近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气流的 运动,导致同一水平
上 的差异,进而形成大气的 运动
[绘图分析] 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热力环流形成(注意等压面的变化)。
D E F 高空
比较:ABCDEF点的气压高低状况。
A B C 地面
(冷却) (受热) (冷却)
【规律总结】
注意: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3、常见的热力环流(绘图)
海陆风 城市风 山谷风
[阅读思考] 城市风的成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小:
方向:
特点:
地转偏向力:
只改变 ,不影响风速
始终与风向 ,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
减小风速
2、[绘图分析]绘出北半球受不同力作用下的风向:
990百帕
1000百帕 仅有原动力作用下的风向
1010百帕
800百帕 990百帕
850百帕 1000百帕
900百帕 1010百帕
高空的风向 近地面的风向
[知识运用]
1.根据等压线确定近地面的风向
1010百帕
1000百帕
900百帕
900 950 1000百帕
(北半球) (南半球)
2.根据风向绘等压线分布状况
(北半球) (南半球)
1.读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A.图中四点气压:C>B>A>D
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
C.近地面A处温度高于C处
D.A、B、C、D之间不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2.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3.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4.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里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人们不得不跑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炎热的酷暑呢?
(1)如对此主题进行课题研究,请补充完成基本的研究思路。
→ →→
(2)某市于2010年提出构建“绿色城市”的口号,并向市民广泛征集构建措施。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这种做法,你认为可行吗?如认为可行,请说明应首先研究的可能性条件;如认为不可行,请说明理由。(只要合理即可)
(3)该市规定,本市绿化不得再建大型草坪,而要以乔木、灌木树种为主。与林木绿化相比,城市绿化中修建大型草坪有哪些不足?
(4)有同学在对比市区和农村的天气资料时发现,城市上空多云和雾,试对此现象加以解释。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1)①城市热岛效应
②城市热岛效应
③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
④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2)如认为可行,应首先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如认为不可行,理由合理即可。
(3)城市绿化中修建大型草坪的不足:环境效益不如林木;维护费用大;有时会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等。
(4)市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较活跃,且凝结核多,水汽易凝结。
冷热不均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根本
原因
直接
原因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不同高度
越往高、气压越低
越往高、气温越低
一般情况
同一高度
气温高、气压低
气温低、气压高
1002
1010
1008
1006
1004
(北半球)
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
等压线
1002
1010
1008
1006
1004
(北半球)
1002
1010
1008
1006
1004
(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