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五岳联盟”部分重点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语文试题
I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考场、座位号等填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重温鲁迅先生那些虽然不系统,但有“筋骨”和“温度”的批评见解,对于今天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先生早就提醒过我们,批评是应该有“筋骨”的。批评的战斗性,恰是其“筋骨”的体现。在鲁迅先生那里,文学批评总是被寄予“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鲜明倾向。他对真正的“文人”提出了要求,他们应该“像热烈地主张着所是一样,热烈地攻击着所非,像热烈地拥抱着所爱一样,更热烈地拥抱着所憎”,不但要以热烈地憎向“异己者进攻,还得以热烈的憎向“死的说教者”抗战”。在此,将“文人”置换为批评家,显然是更加恰切的。
在鲁迅看来,文学批评是一项严肃而切实的工作,批评是有“筋骨”的。然而面对今天的文学批评,在反对庸俗吹捧,倡导“批评精神”,增强朝气锐气,做好“剜烂苹果”的工作的同时,也要警惕出现截然相反的状况。因为有时候,批评家也会“滥用批评的权威”。在他看来,文艺固然需要批评,但不需要“恶意”的酷评;对于那些“酷评”,“无论打着什么旗子的批评,都可以置之不理的”。
真正地批评真正的批评家,“必须止于嘲骂,止于热骂”。与此同时,他认为文学批评需要“批评家就事论事”,需要“商量教训而不是批评”。鲁迅尤其厌恶那些以“鸣鞭为唯一业绩”而摆出“奴隶总管的架子”的批评家,认为他们“于中国也不但毫无用处,而且还有害”,
今天,需要看到的是,我们的批评一方面没能“直言”,另一方面却又不乏“酷评”。这种看似分裂的状况,实质上却并不矛盾。以“鸣鞭”为能事的“酷评”,看似大义凛然,
一腔正气,实则目的猥琐,别有用心,这不正是“流量为王”的年代里,哗众取宠者与“眼球经济”达成的契约么!
批评一方面需要体现其“筋骨”,需要批判的勇气与知识才能,另一方面同样需要“温度”,需要体贴入微的理解,以及充分体味创作的甘苦。因此,文学批评必须从
充分体味创作的甘苦。因此,文学批评必须从客观对象出发,对于负面的东西予以否定、批判和摒弃,而对于正面的价值则要肯定、扶植和培育。鲁迅先生曾愤懑于当时的文学批评“对于青年作家的迎头痛击,冷笑,抹杀,却很少见诱掖奖劝的意思的批评”,这便体现出在“鼓励和切磋”的基础上,将“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的重要意义。这也就是先生所说的“剪除恶草”和“浇灌佳花”的意义所在。
总之,"捧杀"与"棒杀",都不是文学批评应有的状态,也都极不利于作家的成长和批评的繁荣。这需要我们在批评的"筋骨"与"温度"之间,做更加辩证的思考。这不是简单的折衷主义,而理应以"道德"的天平作为微妙的中介来反思性地衡量和测定。
(摘编自徐刚《重温鲁迅批评的“筋骨”和“温度”》)
材料二∶
在任何时代,只要是忧国忧民就是爱国,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是可贵的。鲁迅的文学批评就是这一思想驱使下的精神产物。鲁迅的文学时代,正处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之中。鲁迅这样的有社会责任心的文学家,他的文学批评怎么能不重新审视古代文化呢?我们今天的研究,只要贴近那个背景,就会高度评价鲁迅的文学批评以及文化批判。
批判是为了发展,这是大家不会质疑的。发展我国的新文学,是鲁迅的文学批评所特别阐述的。真实地反映生活,贴近民众的文学,鲁迅就推崇,反之,就批评,就指责。鲁迅一系列的文学批评,固然对于古代那些"瞒和骗"的文艺给以了批判和否定,但对与之相反的符合时代向前潮流的进步文学,则给以了充分的肯定和评价。如谈到屈原、宋玉、阮籍、嵇康、陶渊明、曹雪芹、吴敬梓等古代作家,对《红楼梦》《儒林外史》《阅微草堂笔记》等作品中的有意义之点尽力弘扬。
在思考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时,鲁迅的文学批评有自己的立足点,这就是"立人"。对此,鲁迅考察了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化。他充分注意到了"国民精神之发扬,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主张"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爱生自觉"。在发扬人的自觉意志与独立精神的前提下,他形成了对新文化建设的一种全面而深刻的见解。应该说,鲁迅的思考是非常超前的。这种见解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来发展、建设我们的民族文化,其观点是深刻的。
热情催生新文学、热情扶持新文学作家、热情评论新文学作品,是鲁迅文学批评的重要特色。这是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中国现代新文学批评史上著名的一笔。鲁迅在文学创作的百花园中好似一位辛勤的园丁,在不断地浇灌"桂花"和"桂花的苗"。尽管多数青年作家的作品"技巧是幼稚的",有的甚至仅仅是"苗"一般的作品,但鲁迅还是热情肯定其"有一种共同的前进的趋向","都是'有所为'而作"。
摘编自卜召林《传统文学与 21世纪文学碰撞下的鲁迅文学批评(提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认为,文学批评要有"筋骨",必须具备"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倾向,其战斗性是"筋骨"的体现。
B.鲁迅之所以憎恶那些把"鸣鞭"作为唯一业绩的批评家,是因为他们的评论看似正义感十足,却别有用心,无益而有害。
C.作为有社会责任心的文学家,忧国忧民的鲁迅必然会正视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在自己的文学批评中重新审视古代文化。
D.鲁迅对新文化建设的见解是全面而深刻的,思考是超前的,他的见解和思考对发展、建
设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指导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的文学批评,不仅要"剜烂苹果"以增加朝气锐气,同时还要警惕批评家们滥用权威而引发的"恶意"酷评。
B.鲁迅对青年作家的作品进行批评时坚持爱憎分明的原则,既对其负面的东西迎头痛击,又肯定、扶植和培育其正面价值。
C.鲁迅充分肯定和评价那些符合时代向前潮流的进步文学,对《红楼梦》《儒林外史》中的
有意义之处不遗余力地弘扬。
D.虽然当时许多青年作家的作品技巧运用不好,但鲁迅还是以热情的态度肯定其"有所为"的创作意图和"共同前进"的趋向。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鲁迅关于文学批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批评家张莉说∶"文学批评不能只满足于给予读者新的信息、重新表述前人的思想,它还应该反映作者的脑力素质,具有对文本进行探秘的勇气与潜能。"
B.陈思和教授指出∶"学院派的批评并不意味着要脱离社会现实,脱离文坛话语,把自己当
作与世隔绝的怪物,文学批评的生命力就在于投入文学实践,介入社会进步。"
C.文学批评家张光芒认为∶"当时代处于思想解放的上升期的时候,批评家要顺应时代;当
现代与愚昧充斥于时代主流时,就必须要做超前的、孤独的呐喊者和预言家。"
D.《大家》杂志主编说∶"只研究作家、作品,不研究批评家和文学史家,对整个文学的发展将会呈现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遮蔽状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根据两则材料,简要说说鲁迅先生在文学批评方面的贡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金 刀 楸 立
吴金刀回到东成堡子的那天,西斜的日头毒得蜇人。他晃悠悠从堡子西口走来,肩上担着把大环刀,刀在鞘却透出浓烈的杀气。
吴金刀到堡子一半时,就到了赵家门前。五年前吴金刀的爹被赵家的狗咬伤,得狂犬病不治而亡,吴金刀的兄弟去赵家打架,被赵家大少爷用皮鞭抽得遍体开花。今天吴金刀的派头,肯定是和赵家新旧账一起算。
大家关上大门躲在胡同内,觑眼抻脖儿看怎么把赵家人砍光。吴金刀你就砍吧!抡圆了砍!
赵老爷面色苍白,颠出院子。还没说话,吴金刀开口了。
赵老爷,我回来了,你家大少爷的鞭子呢?
赵老爷腿脚打战,作个高揖,说,贤侄,我赵家对不住你,贤……
吴金刀一抬手,停,赵老爷,我不是你侄,更不是多贤的侄。他把肩上的大刀横在胸前,赵老爷,我这把刀是大师兄洪火儿的,现在传到我手上,我金刀一挥,千军万马听我号令,刀指哪儿杀哪儿,这刀杀过假洋鬼子,杀过八国联军,杀过清兵,每天不沾点血它就叫唤,你听听。吴金刀端着刀向赵老爷身前凑,赵老爷吓得往回缩。
赵老爷说话哆嗦,贤侄咱不能再结仇了,咱吴家赵家世代相交,一脉…
别扯呢!吴金刀刀柄紧攥,虎目圆翻。让你家崽子出来,我割上几刀。
赵老爷颤抖着,弯下身子给吴金刀下跪,你割我吧!
吴金刀的脸跳了跳,咬了咬牙,好,赵老头子,你听好,账可以不算,但今年的佃租,全堡子不交了。吴金刀说这话的时候,赵家有人想跳出来,被赵老爷硬生生挡回去。
行,行,按贤侄说得办。赵老爷满头大汗。
吴金刀都没拔,就把赵家给镇住了。赵家家大业大,两位少爷也是拜过江湖高手的,"赵家双枪,神鬼难防”,可赵家枪连个枪毛都没看见就被吴金刀给灭了。
也有不服气的。谭上潭就不服。
谭上潭在义和拳堂口待过,洪火儿确有其人,刀中之王,洪火儿挥刀斩洋人,真是了不得,可这吴金刀,哪儿冒出来的?
谭上潭来找吴金刀,堡子人在吴金刀的门外挤了里外三层,还有人攀到老槐树上看动静。谭上潭和吴金刀抱拳进屋,门关个严实,三盏茶工夫,两人挽手出来,脸上笑逐颜开。大家摸不着头脑,问谭上潭,过招没?谭上潭哈哈一笑,不答。
人们开始怀疑吴金刀的功夫,那把大刀什么样谁都没见过,就看在正房墙上挂着。过年过节,有人撺掇吴金刀露几招,吴金刀任别人怎么说,只干笑几声,有人便说吴金刀假把式。是赵家二少爷从洋学堂回来,拿起长枪到门前骂战,吴金刀一改往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十年后,日本人成立伪自治委员会,派人来让赵家出钱资助。甭说,赵老爷这前清秀才,颇有气节,死活不吐口,钱有,支持日本人,寸草不拿!没过多久,在北平读书的赵家二少爷日组织暗杀了几个东洋兵,日本人得到消息决定血洗东成堡子。
天蒙蒙亮,日本军曹带着一队伪军开进东成堡子,把赵家围了个水泄不通。赵家大少爷和几个伙计抄起大枪闯了出去,挺枪刺倒几个伪军,就被乱枪打躺下了,赵老爷心如刀绞,拉住二少爷,说,活着给赵家留个根,带你的人从地道里走!
赵老爷挺着胸脯走出去,指着挎东洋刀的日本人说,孙子!爷,中国人!给你们钱杀中国人,甭想。赵老爷说话原本咬文嚼字,今天的话叮当山响,老百姓打心底叫好。
军曹冲着老爷子挑起大拇指,就把东洋刀抽了出来。赵老爷脖子一仰,想砍我的头,老朽嫌你的刀脏。
吴小六,你给我出来。赵老爷子今儿真狂,竟然喊吴金刀的大名。
吴金刀从人群挤进来。
小六子,我赵家欠你条命,这些年我心神不宁。赵老爷比画了"砍"的手势。今天,你来,到阴曹地府见你爹我无愧了。
吴金刀开始没反应过来,听完赵老爷的话脸发烧。迟疑了会儿,他迈步来到赵老爷近前,低声说,老爷子,钱财身外之物,大少爷的命都没了,你不拿钱,东成堡子就得平!
赵老爷说,吴小六,你个揍相,你个莽夫,老子拿了钱老少爷们儿也活不了,就给爷来个痛快,让老少爷们儿看看你的刀是不是宝刀。
吴金刀咬了咬牙,走到日本军官身边,一指赵老爷,我和他,世仇,把别人放了,砍人的事儿我来。
老百姓被轰出堡子,吴金刀见没了人影,赤膊提刀,回到赵家大院,给赵老爷跪下,说,赵老爷,你家的人没事了,你还有什么话说,我送你上路。
赵老爷看吴金刀说得赤诚,把吴金刀扶起来,好小子,这才是咱东成堡子的爷们儿,以后刀别闲挂着,多砍几个鬼子。
吴金刀哽咽了,赵老爷,放心,以后我拿鬼子的人头祭你。
好,赵老爷一捋长须,都说你有把好刀,死在你刀下,算造化。赵老爷向前迈几步,捡起一支枯树枝在地上笔走龙蛇,边写边高声吟唱∶
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
惟忠于义兮,气冲斗牛……·
随后把树枝一甩,高喊,小六子,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吴金刀已泣不成声,赵爷,你走好!金刀一闪。
与鬼子打了八年,这八年的清明,堡子的老百姓给赵老爷烧纸,总看到坟前堆着几颗日本兵的人头。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金刀你就砍吧!抡圆了砍",这种心理表明赵家的财大气粗让东成堡子的人眼红,希望他杀富济贫,分得好处。
B.赵老爷临死前吟唱的"万人一心兮……气冲斗牛"一诗感动了吴金刀,对他以后转变成抗日战士起到了推动作用。
C.吴金刀对赵老爷的称呼从"赵老头子"到"赵老爷"再到"赵爷",表明他对赵老爷的情感从痛恨变为崇敬。
D."小六子,我赵家欠你条命,这些年我心神不宁",这番话表明赵老爷有忏悔之意,觉得对不起吴金刀一家。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西斜的日头毒得蜇人"这一景物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暗示着吴金刀和赵老爷的矛盾一触即发。
B."谭上潭哈哈一笑"和"有人便说吴金刀假把式"都带有神秘色彩,设置悬念,为后文吴金刀杀鬼子做铺垫。
C.文章的结尾简洁明了,但含义深刻,意味隽永,表明人们对"英雄"赵老爷的敬佩之情以及全民抗战的气概。
D.小说欲擒故纵,先写金刀本是吴金刀用来报私仇的,但一直没有用上,而最后写他"杀鬼子”才派上用场。
8.小说中多处出现了“金刀”这一物象,有何作?请结合文章内容做具体分析。
9.小说在塑造赵老爷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对比下法,请举例加以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与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宪宗元和元年,刘辟既得旌节,志益骄,求兼领三川,上不许。辟遂发兵围东川节度使李康于梓州,欲以同幕卢文若为东川节度使。推官莆田林蕴力谏辟举兵,辟怒,械系于狱,将斩之,阴戒行刑者使不杀,但数砺刃于其颈,欲使屈服而赦之。蕴叱之日:“竖子,当斩即斩,我颈岂汝砥石邪!”辟顾左右曰:“真忠烈之士也。”乃黜为唐昌尉。
上欲讨辟而重于用兵,公卿议者亦以为蜀险固难取,杜黄裳独曰:“辟狂戆书生,取之如拾耳!臣知神策军使高崇文勇略可用,愿陛下专以军事委之,勿置监军,辟必可擒。”上从之。高崇文屯长武城,练卒五千,常如寇至,卯时受诏,辰时即行,器械糗粮,一无所阙。甲午,崇文出斜谷,元奕出骆谷,同趣梓州。崇文军至兴元军士有食于逆旅折人匕箸者崇文斩之以徇刘辟陷梓州执李康高崇文引兵自阆州趣梓州将邢引兵遁去崇文入屯梓州辟归李康于崇文以求白雪,崇文以康败军失守,斩之。丙子,严砺奏克梓州。
又败刘辟之众于鹿头关。河东将阿跌光颜将兵会高崇文于行营,惩期一日,惧诛,欲深入自赎,军于鹿头之西,断其粮道,城中忧惧。于是辟鹿头守将仇良辅以城降于崇文,获辟婿苏疆士卒降者万计。崇文遂长驱直至成都,所向崩溃,军不留行。刘辟、卢文若帅数十骑西奔吐蕃,崇文使高霞寓等追之,及于羊灌田。辟赴江不死,擒之。文若自沉。崇文入成都,屯于通衡,休息士卒,市肆不惊,珍宝山积,秋毫不犯。槛刘辟送京师。斩辟大将邢泚、馆驿巡官沈衍,余无所问。军府事无巨细,命一遵韦南康故事,一境皆平。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崇文军至兴元/军土有食/于逆旅折人匕箸者/崇文斩之以徇/刘辟陷梓州/执李康/高崇文引兵自阆州趣梓州/刘辟将邢泚引兵遁去/崇文入屯梓州/
B.崇文军至兴元/军土有食/于逆旅折人匕箸者/崇文斩之以徇/刘辟陷梓州/执李康/高崇
文引兵自阆州趣/梓州刘辟将邢泚引兵遁去/崇文入屯梓州/
C.崇文军至兴元/军士有食于逆旅/折人匕箸者/崇文斩之以徇/刘辟陷梓州/执李康/高崇
文引兵自阆州趣/梓州刘辟将邢泚引兵遁去/崇文入屯梓州/
D.崇文军至兴元/军士有食于逆旅/折人匕箸者/崇文斩之以徇/刘辟陷梓州/执李康/高崇文引兵自阆州趣梓州/刘辟将邢泚引兵遁去/崇文入屯梓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和,年号名,用来纪年。古代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B.旌节,指古代使者所持的符节。唐宋时指皇帝赐给节度使的仪仗。
C.竖子,文中指小子,对人的蔑称。《鸿门宴》的"竖子"即为此意。
D.吐蕃,古代藏族所建立的政权。唐朝时曾派文成公主前往和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辟得势之后,心气骄纵专横,自高自大。他向皇上要求兼管整个三川,宪宗不肯答应。
于是,刘辟立即起兵攻克战略要地梓州。
B.唐宪宗想讨伐刘辟,但有顾虑;许多大臣也认为刘辟所占据的蜀地险要坚固,难以攻取。
只有杜黄棠坚持讨伐.并得到皇上同意。
C.高崇文富有战略眼光,平时加紧训练士兵,始终保持战备状态,因此他一旦接受诏命便
能马上率部队进发,粮草器械一样都不少。
D.高崇文治军严明。部队进入成都后,他让士兵在道路上驻扎休息,没有惊扰市中的店
铺,也没有侵犯市场上堆积如山的珍贵财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将斩之,阴戒行刑者使不杀,但数砺刃于其颈,欲使屈服而赦之。(4分)
(2)河东将阿跌光颜将兵会高崇文于行营,愆期一日,惧诛,欲深入自赎。(4分
14.杜黄裳为什么认为"辟必可擒"?请概括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过前安宜张明府①郊居 刘长卿
寂寥东郭外,白首一先生。
解印孤琴在,移家五柳②成。
夕阳临水钓,春雨向田耕。
终日空林下,何人识此情。
【注】①明府,县令别称。②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五柳成了隐者的代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承题目"郊居",点明地点、人物和环境,"寂寥"则表明了环境的清幽。
B.颔联先写张明府居住郊外的原因,再用典故表明迁移住地为的是要如陶渊明一样。
C.颈联描绘了夕阳下临水垂钓、春雨中田地耕种的场景,画面感强,清新而有诗意。
D.尾联写先生终日在空林之下,寂寞感伤,而世人多尘容俗状,谁又能识先生之情?
16.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接表述为 , "的师生关系。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 , 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现状。
(3)莲花,具有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诗歌中对莲花多有赞美,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短视频中的美术创作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展示原创类美术创作过程。像油画家创作超写实人物画的短视频,凭借过硬的绘画技术和细腻的人物表现,赢得了网友们的 。另一种是展示围绕美术名作展开的再创作活动。有的是对名画进行临摹,有的是通过拼贴等方式再现名作,有的是复制名作局部然后进行再创作,等 等。 这些短视频
以 的艺术形式和富有创意的创作手法,传播艺术之美,拉近大众与美术之间的距离。不过,美术创作类短视频不能止步于只仅仅满足大众娱乐需求,而应从普及性美术创作角度出发,本着以"普及十提高"为原则,实现社会美育。另外,短视频播放平台的互动性,搭建起大众与艺术家之间沟通的桥梁。观众可以通过弹幕、评论等形式表达审美喜好。创作者在这种有效互动中能够深入了解大众审美,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 的美术作品。当前参与普及性美术活动的专业画家依然较少;美术创作类短视频仍然缺乏优质内容,难以充分发挥其"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作用。今后,若能使短视频与美术创作最大程度实现能量"聚合反应",社会美育将会 。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交口称誉 深入浅出 脍炙人口 别开生面
B.众口铄金 深入浅出 喜闻乐见 别有洞天
C.交口称誉 通俗易懂 脍炙人口 别开生面
D.众口铄金 通俗易懂 脍炙人口 别有洞天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美术创作类短视频不能止步于仅仅满足大众娱乐需求,而应从普及性美术创作角度出发,本着"普及+提高"的原则,实现社会美育的价值。
B.美术创作类短视频不能止步于仅仅满足大众娱乐需求,而应从普及性美术创作角度出发,本着以"普及+提高"为原则,实现社会美育的价值。
C.美术创作类短视频不能止步于只满足大众娱乐需求,而应从普及性美术创作角度出发,以"普及+提高"为原则,实现社会美育。
D.美术创作类短视频不能止步于仅仅满足大众娱乐需求,而应从普及性美术创作角度出发,本着以"普及+提高"为原则,实现社会美育。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 题。
科技深度介入竞技体育,有力提升了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延长了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周期,提高了各项赛事的精彩程度,让人类不断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挺进。当然,也必须看到, ① ,体育科技的运用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不公平现象,有条件的国家和运动员可以使用更先进、更科学的体育设备和训练方法,可能将经济领域的不平等延伸到体育领域,同时也可能加剧竞技运动员的科技异化程度。更有甚者,为提高成绩服用违禁药品,( )
竞技体育的真正意义,是不断挑战人的身体极限,将自身潜能真正激发出来。对运动员而言,好成绩 ② ,也要靠智能护航。在日趋激烈的体育竞争中,运动员要以清醒的头脑守住合法合规的底线,同时充分学习、吸收和借鉴优秀运动员的经验,在训练和竞赛中 ③ ,努力取得好成绩,争取为国争光。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精神被完全背离了
B.让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被完全背离
C.这就完全背离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精神
D.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基本背离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2021年8月5日,日本,东京。14岁中国少 女一跳成名,引发全场惊呼。最终,湛江女孩全红婵以满分三跳总分 466.2的高分,压住全场水花。上一次的纪录,是13 年前陈若琳创下的447.7分的高分。全红婵的466.2的纪录,至少在 10 年内无人可以打破!由此,全红婵红遍全网,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天才少女"。
材料二∶
有人说,全红婵是天降紫微星。因为地太幸运了,幸运到每一步刚刚好。东京奥运会因疫情推迟的一年,让她达到了奥运会14岁的最低年龄门槛,加上她出色的天赋,让她幸运地领到了入场券。她不仅没有一个世界冠军的头衔,连世界大赛的门都没有进过。仅仅是幸运,显然不足以走上世界舞台。据说,全红燥训练非常刻苦,每天训练要跳400多次,别人不敢做的动作,她都敢做,因为长时间泡在水里,连头发都是黄的。
校团委计划举办一个"成功的源泉"主题团会,请你围绕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高三上学期 12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B"别有用心,张冠李戴 ,根据原文 ,鲁迅只是认为那些批评家"于中国也不但毫无用处 ,而且还有害的,并没 有提及他们"别有用心,"别有用心,的是作者认为的今天的那些以"鸣鞭,为能事的"酷评,)
2.B"对其负面的东西迎头痛击,这是让鲁迅感到愤懑的他那个时代的文学批评家的做法 ,不是鲁迅的做法)
3.D此项主要阐述的是对批评家和文学史家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不能体现鲁迅关于文学批评的观点)
4.①首先指出重温鲁迅的有"筋骨,和"温度,的批评见解的时代价值;(1分)②接着阐释鲁迅关于文学批评"筋 骨,的理念 ,揭露当今"酷评,的实质;(1分)再论述鲁迅关于文学批评"温度,的看法;(1分)③最后正反论证 , 指出当今的文学批评应该更加辩证地思考"筋骨,与"温度,(1分)
5.①明确了文学批评的鲜明倾向 ,"必须止于嘲骂 ,止于热骂,要就事论事 ,商量教训 ,既需要"筋骨,也需要 "温度,②以"立人,为立足点 ,发扬人的自觉意志和独立精神 ,形成了全面而深刻的新文化建设理念 。 ③鼓 励、扶持了新文学作家 ,催生了新文学 ,促进其发展 。(每点 2分 ,意思答对即可)
6.A"表明赵家的财大气粗让东成堡子的人眼红 ,希望他杀富济贫 ,分得好处,不够准确 ,应是表明东成堡子的 人对赵老爷仗势欺人的痛恨以及爱看热闹等心理 ,"爱看热闹,这点从后文也可看出)
7.D赵老爷不愿死在日本鬼子手里 ,宁愿死在吴金刀的刀下 。 所以 ,"一直没有用上,"最后写他·杀鬼子,才派 上用场,不准确)
8.①"金刀,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使小说结构完整 ,思路清晰 。 ②"金刀,即文中吴金刀所配大环刀 ,突出了主 人公勇猛的形象特征 。 ③"金刀,既指战斗的武器 ,也象征了中华民族反抗压迫、抵御外辱、坚强不屈的精神。 (每点 2分 ,答对两点即可)
9.①语言对比 。 前面对吴金刀道歉认错 ,谦恭有礼 ,如"贤侄 ,我赵家对不住你,等;后面直呼小名 ,痛斥责骂 ,如 "吴小六 ,你个揍相 ,你个莽夫,等 。 ②动作对比 。 前面在吴金刀面前谦卑胆怯 ,如"说话哆嗦,"弯下身子给吴 金刀下跪,;后面面对残暴的鬼子坚守气节 ,昂首挺胸 ,如"挺着胸脯走出去,"脖子一仰,等 。 ③堡子里的人对 赵老爷的态度的对比 。 前面大家对赵老爷仗势欺人充满了痛恨 ,如"吴金刀你就砍吧! 抡圆了砍,;后面大家 对赵老爷在鬼子面前的表现充满了崇敬 ,如"赵老爷说话原本咬文嚼字 ,今天的话叮当山响 ,老百姓打心底叫 好,等 。(每点 2分 ,意思答对即可)
10.D原文标点:崇文军至兴元 ,军士有食于逆旅 ,折人匕箸者 ,崇文斩之以徇 。 刘辟陷梓州 ,执李康 。 高崇文引 兵自阆州趣梓州 ,刘辟将邢洮引兵遁去 ,崇文人屯梓州。)
11.A"古代一个皇帝一个年号,错误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 ,多则十几个 ,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
12.A"刘辟立即起兵攻克战略要地梓州,分析错误 。 根据"辟遂发兵围东川节度使李康于梓州,的信息可知 , 开始刘辟只是派兵包围了梓州 ,攻克是后面的事)
13.(1)打算要杀他 ,却又暗中告诫执行刑罚的人让其不要杀死他 ,只在他的脖子上用刀刃磨上几下 ,打算使他 屈服而赦免他 。关键点"阴戒,"砺,和状语后置句每点 1分 ,大意 1分) (2)河东将领阿跌光颜带领兵马与高崇文在行营会合 ,(因为)耽误了一天时间 ,害怕被杀 ,打算深入前敌 ,为 自己赎罪 。关键点"愆,"诛,"自赎,每点 1分 ,大意 1分)
14.①刘辟是一个心气狂傲但又鲁莽无谋的书生 ,征服他就如同拾取一根小草一般容易;②高崇文有勇有谋 ,堪 当此任 。答对一点得 1分 ,答对两点得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宪宗元和元年 ,刘辟得到节度使的任命以后 ,愈发心 志骄矜 ,又要求兼管整个三个 ,宪宗不肯答应 。 于是刘 辟派兵在梓州围因东川节度使李康 ,打算让他幕府的卢文若担任东川节度使 。 推官莆田人林蕴极力规劝刘辟 不要起兵 ,刘辟大怒 ,给林蕴加上枷锁 ,投入监牢 ,打算要杀他 ,却又暗中告诫执行刑罚的人让其不要杀死他 ,只 在他的脖子上用刀刃磨上几下 ,打算使他屈服而赦免他 。 林蕴呵斥执行刑罚的人说:"小子 ,要杀就杀 ,我的脖 子难道是你的磨刀石吗!刘辟环顾着周围的人们说:"林蕴真是一位忠烈之士啊。于是 ,刘辟将林蕴罢免为唐 昌县尉。
宪宗打算讨伐刘辟 ,但是又不愿意轻易开启战端 ,公卿中议论此事的人也认为蜀地险要坚固 ,难以攻取 ,唯 独杜黄裳说:"刘辟是一个心 气狂傲但又鲁莽无谋的书生 ,征服他就如同拾取一根小草一般容易! 据我了解 ,神策军使高崇文有勇有谋,堪当此任,希望陛下将军中事务交托给他,不要设置监军,刘辟肯定能够就擒。"宪宗听 从了他的建议 。 高崇文在长武城驻扎时,训练了五千士兵,经常保持着战备状态,他在卯时接受诏命,到辰时便 已启程,军中的器械装备与制成的干粮,没有一样是缺少的 。 甲午(二十九日),高崇文由斜谷出兵,李元奕由骆 谷出兵,共同奔赴梓州 。 高崇文军来到兴元的时候,将士们途中在客舍进餐,有人有意地打断人家的勺子,打断 人家的筷子,高崇文便将此人斩首示众 。 刘辟改陷梓州,捉住了李康 。 高崇文领兵由阆州奔赴梓州,刘辟的将 领邢洮领兵逃走,高崇文进入梓州,屯扎下来 。 刘辟为了洗刷自 己的罪责,将李康交还给高崇文,高崇文因李康 打了败仗,失去梓州,便将他斩杀了 。 丙子(十二日),严砺奏称改克梓州。
九月壬寅(十二日),高崇文再次在鹿头关打败刘辟的部众 。 河东将领阿跌光颜带领兵马与高崇文在行营 会合,(因为)耽误了一天时间,害怕被杀,打算深入前敌,为自 己赎罪,在鹿头关西面驻扎下来,断绝了刘辟的运 粮通道,鹿头关内的将士忧愁恐惧 。 于是,刘辟的鹿头关守将仇良辅献出城池向高崇文投降,还捉获了刘辟的 女婿苏彊,投降的士兵数以万计 。 于是,高崇文长驱直入直逼成都,所到之处,刘辟军无不溃败,军队在行进中 从未受阻 。 刘辟、卢文若带领数十名骑兵向西逃奔吐蕃,高崇文让高霞寓等人追赶,并在羊灌田追上了他们 。 刘辟跳入长江没有淹死,终被擒获 。 卢文若事先将妻子儿女杀死,然后便在身上系了石头沉江自 杀 。 高崇文进 入成都后,在四通八达的大道上驻扎下来,让士兵就地休息,市中的店铺没有受到惊动,市场上珍贵的货物堆积 如山,也没有遭受丝毫的侵犯 。 高崇文将刘辟装入槛车,送往京城 。 斩杀了刘辟的大将邢洮和馆驿巡官沈衍, 对其余的人一概不加追究 。 对军府的事务,无论大小,高崇文命令一律遵从南康郡王韦皋先前奉行的惯例,西川全境便完全平定了 。 15.D"寂寞感伤,分析错误 ,这里应是先生终日在空林之下 ,自以为乐 ,而无寂寞感伤之情绪)
16.①对张明府高尚情操的赞赏 。 张明府辞官之后居住的环境分外寂寥 ,但他仍感受到悠然自得的快乐 ,表达 了诗人对他的赞美 。 ②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 张明府虽为县令 ,但辞免官职 ,将情怀寄寓在古琴之中 ,可谓是 官可不做 ,琴则不可离 。 诗人借张明府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不满与厌恶 。 ③对平和、安宁田园生活 的热爱 。 夕阳之下 ,临水垂钓;春雨之中 ,向田看耕 ,惬意快乐 ,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放飞 ,表达出诗人对自然 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每点 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7.(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3)示例一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示例二:看取莲花净 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示例三:惟有绿荷红菡苔 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示例四: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每空 1分 ,括号内的字可不 写 ,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 ,该空不得分)
18.C交口称誉:大家同声称赞 。 众口铄金:形容舆论力量大 ,连金属都能熔化 。 根据语境 ,第一空应填"交口称 誉,通俗易懂:群众都能懂得 。 深人浅出: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 ,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 根据语境 ,第二 空应填"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喜欢听 ,乐意看 ,形容很受欢迎 。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 ,常用来比 喻人人赞美的食物和传诵的诗文 。 "喜闻乐见,往往用在"为 ……所,的后面 ,"脍炙人口,则不能 。 根据语 境 ,第三空应填"喜闻乐见,别开生面:新的面貌 。 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 ,面目一新 ,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 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 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 ,形容风景奇特或艺术创作引人入胜。 根据语境 ,第四空应填"别开生面,)
19.AB项 ,句式杂糅 ,"本着以……为原则,包含了"本着…… 的原则,和"以……为原则,两个结构 ,只能采用其 一 。 C项 ,缺少成分 ,在"社会美育,后面加上"的价值,D项 ,句式杂糅同 B项;缺少成分同 C项)
20.画横线的句子由三个含有"有的是,的句子构成 ,其句式结构相同 ,(1分)表达的内容相关 ,都是围绕美术名作 展开的再创作活动 。(1分)因此这里运用了排比修辞 。(1分)形式上 ,整齐匀称 ,节奏感强 ,增强语言气势 ,加 强表达效果;(1分)内容上 ,内容凝练集中 ,突出了人们围绕美术名作展开的再创作活动的丰富 。(1分)
21.CA项、B项使用被动句式 ,和前面的"可能 …… 同时也可能 ……,句子句式不一致;D项 ,"精神基本背离, 不能体现出"更有甚者,的递进意思)
22.①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②既要靠汗水浇灌 ③合理使用体育科技(每处2分 ,意思答对即可)
第①处 ,可根据此句所处的位置作用判断 ,画线处前面的句子"当然 ,也必须看到,起到了句意的转折作 用 ,前面谈的是科技的优势 ,后面谈的是科技的弊端 ,可以判断此处应填写的是"科技是一柄双刃剑,之类意思的句子 。 第②处 ,根据文章需要填写的是好成绩得来的因素 ,除了智能 ,由后面的"清醒的头脑,"充分学 习、吸收和借鉴,可以判断此处应填写的是与"汗水,等意义相关的内容 。 第 ③处 ,根据全文的写作对象"体 育科技,加上空白处前面的限制语境"在训练和竞赛中,可以判断此处应填写的是"合理使用体育科技,之 类意思的句子)
23.【写作提示】
这道作文题由两组材料构成 ,材料全部围绕全红蝉展开 ,材料一 主要讲述了"天才少女,全红蝉 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的惊人成绩 ,材料二主要讲述了全红蝉领到奥运会入场券的"幸运,与刻苦 。 作文的任 务要求是"围绕上述材料 ,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关于"成功的源泉,的主题团会的发言稿 。
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立意:平凡中的伟大;天才源自刻苦;成功=机遇+拼搏;爱拼才会赢;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 题意评分解说:
说明:
1.错别字等扣分
缺标题扣 2分;不足字数 ,每少 50个字扣 1分;每 1个错别字扣 1分 ,重复得不计;标点错误多的 ,酌情 扣分。
2.字数等扣分
①400字以上的文章 ,按评分标准评分 ,扣字数分 。(少 50个字扣 1分)
②400字以下的文章 ,20分以下评分 ,不再扣字数分。
③200字以下的文章 ,10分以下评分 ,不再扣字数分。
④只写一两句话的 ,给 1分或 2分 ,不评0分。
⑤只写标题的 ,给2分 ,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 ,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 ,可以打0分。
⑥完全空白的 ,评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