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05 18:0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 含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1.古时候的大力士可以举起千斤鼎,古代千斤鼎的质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67千克,如果该鼎是由铜制作的,已知铜的密度为8.9g/cm3,则制作这样的鼎需要_______m3的铜。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全碳气凝胶”,其密度仅为0.16kg/m3,约为空气密度的六分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如果用这种材料制成同样大小的千斤鼎道具,则该道具的质量为_______
2.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10-3m3,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______kg/m3 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鉴别地沟油。(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0.93×103kg/m3)
3.某医院中的一个氧气瓶,瓶内氧气的密度是6kg/m3,给病人抢救时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kg/m3
4.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球,A球的质量是B球质量的3倍,则A球体积与B球体积之比为_______ 甲、乙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正方体边长分别为10cm和5cm,用同一台电子秤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结果如图所示,则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
5.密度有广泛的应用:我国新一代航天运载火箭箭体采用密度比较_______的新材料,使有效载荷增大。火灾时室内人员在撤离过程中要尽量弯腰降低身体高度,是因为有毒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变_______导致密度变小而集中在房间的上部。(均选填“大”或“小”)
6.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的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中的图线所示,根据图线可知,量杯的质量是_______g;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kg/m3;当液体的体积为50cm3时,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g
二、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2分共2分)
7.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一份试卷的质量为30g B.人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为1.1m/s
C.人们正常对话的响度为60dB D.N95口罩的厚度大约为20mm
8.关于密度公式、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密度总是相同的
B.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大的体积就越大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9.人体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一名初中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A.5×104cm3 B.5×105cm3 C.5×106cm3 D.5×107cm3
10.在物理图象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而且斜率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如下的两个图象所含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B.图甲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
C.图乙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m-V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2倍 B.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大
C.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D.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12.如图所示为在0~10℃内,水的密度p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4℃内,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B.在4~10℃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一定质量的水,它在1℃时的体积比在10℃时的体积大
D.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13.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把它放在水平台面上
B.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C.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把游码向右调
D.指针左右偏转的幅度相等时,可以认为天平达到平衡了
14.小安同学调节好托盘天平后,他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总质量为126g,游码读数为0.4g,那么被测物的实际质量为 ( )
A.126g B.125.6g C.126.4g D.126.6g
15.用天平测完物体质量后,发现右盘盘底粘有一小块橡皮泥。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橡皮泥质量较小,对天平的测量不会起什么作用
B.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则测量结果会有偏差
C.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则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D.若橡皮泥在调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则测得的质量小于物体的真实质量
16.(双选)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用a、b、c三种物质组成体积相同的物体,则a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的2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7.(双选)密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kg水与1kg冰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空气的密度变大
C.为了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应该采用硬度大、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D.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相同,它们一定是同种液体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8题6分,第19题5分,第20题4分,共15分)
18.小红用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________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28g,现将适量盐水装入烧杯,并放在天平的左盘,测量其质量,待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盐水质量为_________ 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盐水体积为_________mL,由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_________kg/ m3
(3)小红同学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19.咸鸭蛋是我国的特色菜肴。小明外婆家的咸鸭蛋咸味适中恰到好处,小明猜想可能和盐水的密度有关,于是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咸鸭蛋的盐水密度。
(1)观察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o,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m0=_________
(3)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为550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读出体积V=则盐水的密度p=_________g/cm3。
(4)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从而导致测得盐水的密度偏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0.小明家乡种植的杏树今年获得了丰收,他想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颗新鲜杏的密度,进行了下列操作.
(1)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2)将鲜杏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鲜杏的质量为_________g
(3)为了能将鲜杏放入量筒,小明选取了容积为200mL的量筒,他先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再将这个鲜杏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如图乙所示,请你帮他计算鲜杏的密度为_________kg/ m3
(4)小明对实验进行评估,觉得鲜杏太小,测得体积的误差较大,导致测得的密度不准。他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 B.测多个鲜杏的总质量和总体积 C.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21题10分,22题10分,共20分)
21.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具也很有讲究,小梦家有一个由某均匀材料制成的茶壶(如图所示),其质量为120g,他很想知道制作这种壶的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27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量筒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9cm3,已知p水=1g/cm3,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请你计算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总体积是多少
(3)如果该茶壶最多能装1000cm3的水,则水的质量是多少
22.冬季里,王凯的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冻豆腐的做法是:将鲜豆腐冰冻保存,食用时解冻,豆腐内的冰会熔化成水并且全部从豆腐中流出,形成有孔洞的海绵状的豆腐,在涮火锅时汤汁就会进入孔洞。王凯的妈妈买来250g鲜豆腐,体积约为200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45%。(p冰=0.9g/cm3;设豆腐解冻后孔洞的体积和形状不变)求:
(1)鲜豆腐的密度;
(2)冻豆腐内冰所形成的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3)若涮火锅时冻豆腐吸收汤汁后,将之完好捞出,其质量变为275g,求汤汁密度。
答案
1.0.03 4.8
2.0.92×103 不能
3.变小 3
4.3:1 1:4
5.小 大
6.40 0.8×103 40
7.C
8.D
9.A
10.B
11.C
12.D
13.C
14.B
15.C
16.BC
17.BC
18.(1)零刻度线 左(2)66 60 1.1×103(3)大
19.(1)右 (2)32 (3)20 1.15 (4)大
20.(1)取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 (2)21.2 (3)1.06×103 (4)B
21.解:(1)3g/cm3 (2)40cm3 (3)1000g
22.解:(1)1.25g/cm3 (2)125cm3 (3)1.1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