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四校联考高三
语文答案
、现代文阅读(36分)
1.C(A项“中国古代文论缺少对规徘的考察,只为了王者的教化”错误:B项“最早出现
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错误:D项“被人性的自然的价值理念替代”错误〕
2.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中生有)
3.C〔“只要就”表述有误)
4.C【解析】“2020年全球饥缏人口将超过8亿人”错,根据原文“2020年7月,联合
国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全球目前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
年内或将新增1.3亿饥饿人口”,可知“年内或将新增1.3亿饥饿人口”是未然的不是已
然,选项变为已然了。
5.A【解折】A."连续6年保持高位增长”错。根据原文“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
历史性的‘七连丰’,锒食产量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没有说“连续6年保
持高位增长”,属于无中生有
6.①确保耕地效量:要有底线思维,让耕地资海优先用于狼食生产
②提高单产数量:要重视农业排技创浙,加强育种研究,提升狼食单产量
⑧调动生产积极性:要他全政体杀,让种粮人有年头,进而谒动生产积投性:
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在灌溉设施和技术上实现突破,以史好地利用水利等资源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D顼。“泠客观”错误,这里既包含着“我”对“哥”還遇的同情,也冇对“哥”坚
强而对困境的赞扬
8.①村托主要人物"哥”的形象。通过嫂子对“哥¨”的拜凸显"哥”高远瞩、从容不
迫的将军特质
②推动情节发展。如“孆j也怂思哥去我凯守琰谈”,引出"哥”对两京单位发展趋势的高
明预见。
③暗示主片。通过嫂子的遇以及他们夫的生活态度,进步强化了凡人物命运的悲剧
性以及乐观不屈的宝竹押。(母息2分
9.①从人生经历来昏,“哥”同将军一样富有传奇色彩,且命运坎坷多难。“哥”智斗师
傳,洞察厂况,预見拆迁,极具传奇特点。“哥”澧遇家庭变故,经历了诸多生活的磨难
②从人物特点来看,“哥”具冇将军般高瞻远瞩的智慧和从容自信、坦然而对不幸的精神
“哥”从小有当将军的远志,生活里明察形势、能屈能伸、多谋善断。面对生活困境,“哥
依旧乐观而对,做自己命运的主帅。
③从作者的情惑态度来看,作者通过小人物“哥”而对现实和理想巨大落差的态度,背定
了平凡人上的不半凡的精神。(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诗文圆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B
11.A【解析】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推选,推荐。“察”“举”与“掘“的含义不同。
12.C【解析】后一个事例不是李清臣不斤斤计较、不忌恨害人的体现。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消了常半之官但农民并不更加富龙东地区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風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題。
有些学者认为西方文论是"先进"的、"科学"的,而中国古代文论则是"落后"的、"非科学"的,于是拥抱西方文论,对中国古代文论则弃之如敝展,并且说西方文论的价值根据是"人"与"自然",考察的是规律;而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根据仅仅是政治"教化",不考察规律。真是这样吗
在那些追求西方时髦的人眼中,中国古代文论与封建专制的政治"教化"理论密切相连。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开始作为官方的正统理论。儒家的文学思想的确提倡政治"教化",特别是《诗经》,体现了诗歌的"经夫妇、厚人伦、美教化、成孝敬、移风俗"的功能,这就是说,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教化"说,明显是官方的文学理论,其价值的根据是王者的统治。白居易《采诗官》中说∶"郊庙登高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白诗说的这种情况历朝历代都有,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华文学和文论的主流并不建立在这种为统治者"教化"的价值上面。
在百家争鸣的条件下,孔子的学说最初也并非官方学说,孔子讲"道",他的"人道"是儒家学说的价值根据。作为儒家文论的起点,其价值追求全在一个"人"字上面,即对人自身成长的关切、对人的道德修养的完美追求与对人的尊重与信赖。道家老子的"无之以为用"、庄子的"心斋虚静""以天合天"等思想,后来被转化为文论思想,更成为历代作家创作的内在依据。儒家文论的价值在"人的精神",道家文论的价值在"自然精神",非官方的儒道结合所构建的文学价值,终于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赢得了胜利。
在中华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中,儒道文论相互补充,相互为用,形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文论的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价值根据。《文心雕龙》提出了"自然之道",在刘勰看来,自然是有文采的,人也是自然,不过是比一般的自然更高贵的自然,因为人有心,有心则有言,有言则自然有文。就是说,有心智的人类和其他白然一样也是有文采的,或者说更具有文采。日月、云霞、人物,都是自然,它们本身右"寸"人以心感悟周围万物,也就有了"人文",这既是文学艺术的开始,也是文学艺大的公质源头系提据。在刘勰之后,尽管有韩愈的"文以明道"说、宋代理学家的"文以我道"适化头后子丛立学价值根据流行于世,但反对一味歌功颂德的理论似乎更多,像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中指出,人是"天",自然也是"天",人的天与物的天相接相合,赋予文学以意义,文学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融合。
中国历代的文学家之所以能创造出那么多优香的文学作品,与中国古代文人们所体认的,具有非官方性的、自然与人相契合的价值根据的文学之道有关。如果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所体认的文学价值只是官方的王者的"教化"那么就只能歌霸道,颂奴性,是断断不能产生那么多让人们永远享用的无与伦比的文学作品的。
(摘编自童庆炳《试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根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文论缺少对规律的考察,只为了王者的教化,这使一些学者理解产生偏差。
B.文学创作中体现政治教化功能的作品,最早出现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
C.中国文学蓬勃发展,成就斐然,离不开非官方的儒道文论结合所构建的文学价值。
D.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文论政治教化的功能逐渐被人性的自然的价值理念替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文论价值根据问题,然后分析,再得出结论,逻辑严密。
B.文章由质疑一些学者对于中西方文论的看法开篇,再引出自己的观点,先破后立。
C.文章对中国古代文论价值根据的论述未避开官方文论教化说,客观公正,分析全面。
D.文章以《文心雕龙》为例,证明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理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郊庙登高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的描述,印证了官方文学理论的价值根据。
B.中国古代官方文学理论的价值根据是王者的统治,因此歌功颂德更符合统治者利益。
C.只要体认具有自然与人相契合的价值根据的文学之道,就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D.文章对中国古代文论价值根据的论述,启示文学家应该关注"人"与"自然"的契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6题。
材料一:
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了480公斤,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所以“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有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但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局面不会改变。特别是在国际环境日益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必须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如何持续保障粮食安全?全国政协委员黄建盛在2021年全国政协会议上给出建议:确保耕地数量,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18亿亩耕地是吃饭的家底,必须坚决守住这个红线,必须确保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从国家层面设立重大专项,集中资源、整合力量,强化育种基础性研究,尽快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早日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搞好仓储、减少浪费,进一步完善现代粮食储备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推动仓储智能化建设。保障粮食安全,还需要调动和保护好广大种粮人的生产积极性。今后,要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让地方政府抓粮有动力、有干劲,让农民种粮有钱挣、有奔头。
(摘编自《在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人民日报》)
材料二:
2020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全球目前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年内或将新增1.3亿饥饿人口,并且将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
新冠疫情大流行影响了劳动力流动、货物运输、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同时,国际粮食贸易主动权掌握在少数粮食大国手中,容易出现“少数国家扰动全世界”的局面,例如,疫情增加了粮食供需的不确定性,引发这些国家采取出口限制和“屯粮”的保护措施。此外,个别国家的战乱冲突也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如也门、叙利亚等国家战乱冲突严重,饥饿和健康问题普遍存在。
事实上,从世界粮食的供给和需求来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显示,2020年的世界粮食供给量为34.7 亿吨,需求量约为27 亿吨,剩余库存近8亿吨。可见,当前的全球粮食安全风险主要是结构性的不平衡问题。
应对全球粮食安全风险,短期来看,需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疫情对粮食种植和加工的影响。长期来看,需要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以及粮食种植的单位产出。具体来说,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农业的发展。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农业对外援助与合作。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减贫脱困、农业、环保等领域的民生援助,并且帮助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全球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提高世界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世界各国应该协同一致,保障粮食的供给和有效需求,畅通粮食流通和贸易,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千年发展目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疫情下的全球粮食安全风险与治理》)
材料三:
民以食为天。对于我国这样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我国粮食产量长期维持较高水平,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进口国,粮食安全仍处于“高难度、低水平、弱安全”的状态。
以安徽省为例,安徽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净调出省。作为全国南方唯一粮食净调出省,近年来,安徽粮食年产量在4000万吨左右,稳居全国第四位,平均每年调出粮食 1000万吨左右,在全国粮食安全中战略地位突出。安徽省虽连年丰收,但持续增产难度加大,主要困境是单产提高难度大以及粮食生产优质劳动力的缺乏。同时,居民的粮食消费不断升级,对优质口粮、动物性产品以及饲料粮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此外,安徽省粮食增产面临极为严峻的水资源制约,如灌溉设施和技术落后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利用率。
粮食产业作为弱势产业,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粮食净调出省奖励支持,要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对粮食主产区布局。
(摘编自《补短板夯实粮食安全之基》,《安徽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高于国际安全标准,但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所以仍需居安思危。
B.如果不在育种等关键技术上进行突破,实现种源的自主可控,我国粮食安全就会一直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
C.2020年全球饥饿人口超过8亿人,其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局部地区战乱冲突和粮食大国限制粮食出口。
D.安徽省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突出,一是作为粮食主产区,产量高;二是作为粮食净调出省,调出量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在2020年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七连丰”,并连续6年保持高位增长,这说明我国粮食生产布局合理。
B.黄建盛认为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现象。
C.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世界粮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因此引发全球粮食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并非粮食供给能力不足。
D.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与发展,疫情爆发后,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中国贡献”
6.应如何更好地筑牢粮食安全之基?请根据材料内容,从粮食生产的角度简要回答。(6分)
(三)文学奏丈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7 9题。
将军 刘建超
“15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哥查着字典读完一本泛黄的《孙子兵法》后,右手握着书轻轻拍打着左手心,站立窗前一脸庄严,两眼望着无边天际对我说。哥那年12岁。哥高中毕业报名参军。全县800名应届毕业生中挑选3名飞行员,哥是最后6名候选人之一。哥打开箱子搬出平时不许我翻动的几十本宝贝书:“这些都留给你,好好学习,哥当了将军回来接你。”可哥政审没有通过。哥哭了一天,背着母亲缝好的被子到80里外县化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每月23元工资。
哥的师傅为人尖刻。哥除了干活还要给师傅洗衣打饭,星期天还去乡下帮助师傅家干田里的活。哥的师傅烟瘾大,爱下棋,常哄着哥陪他下棋,谁输了谁就买一包“黄金叶”。哥的工资除去吃饭大都“孝敬”师傅吸烟了。学校放暑假,我背着一小口袋白蒸馍去看哥,哥屋里除了母亲缝的那床被子,啥都没有。一张苇席铺在地上,上面堆满了棋书。哥光着膀子坐在席上打棋谱能打一通宵。“目前局势是这样的,我赢师傅已在把握之中了。”哥说,晌午,哥和师傅又下棋又连输三盘。A师傅抻着黑乎乎的手从小口袋里抓走了三个白蒸馍,我心痛得直掉泪,哥说:“兵不厌诈,你还不懂”。哥学徒期满那天,在职工食堂向师傅挑战:“谁输一盘,一条‘黄金叶’。”哥将三条烟放在桌上。围观的人开始起哄。师傅掏出一沓菜票:“挑上下个月吃咸菜了!”哥就蹲在凳子上,一手托腮,一手调动兵力,直杀得师傅大冷天硬是出了一头汗。不少人给哥的师傅当“高参”也无济无事。哥干脆利索连胜三盘。哥收起菜票揣着烟从容潇洒走出食堂。师傅瞪着眼张着嘴半天没缓过劲儿。
15年后,哥没有当上将军却当上了爸爸。哥给女儿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上将。嫂子撅着嘴老大不愿意。上将升入小学后,嫂子的厂里出现困难,厂里不少职工托人找关系往哥的厂子里调,嫂子也怂恿哥去找领导谈谈。哥在屋里背着手不停踱着步子,说:“从目前局势看,我厂的效益确实不错,但是污染严重,治理是早晚的事。而你厂的产品是国家建设的资源性产品,定当扶持。”如哥所料,不出一年,哥的厂被勒令停产,嫂子的厂子又红火起来。嫂子对哥佩服得不得了,对哥伺候得更周到。
上将升中学时,城里兴起建房热,许多职工借钱筹资在县城新规划的职工新区盖房子。哥不为所动。老街坊为庆祝新房建成,请哥去喝酒,饭桌上,哥蹦出两个字“惜哉。”主人让哥说个明白。B哥用手指蘸着酒在桌上画了一幅地图,一手撑着腰,一手拿着一根筷子:“目前的局势是这样的,云梦河是流入淮河的主要河流之一,横跨半个省,途径四个城市,是造成春夏两季洪灾的主要因素。现今世界资源之争,重点在石油,10年20年之后,则是水资源。云梦河水质优良,却是水患之根,治理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从地理位置看,治理云梦河非葫芦口处莫属。在葫芦口处筑堤,被淹者职工新区首当其冲。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住不上三年五载就拆迁,岂不惜哉?”主人不爱听,酒席未散就把哥请了出去。3年后,职工新区果然开始拆迁,哥成了县城家喻户晓的人物。
天未降大任于哥,同样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女儿上将在一次郊外春游中因车祸丧生。嫂子因失去女儿精神恍愡,晾晒衣服时从二楼坠下,治疗3个月最终还是截瘫。为给嫂子治病哥花了所有积蓄,变卖了所置家当,还背了两万元的债务。哥却处之坦然,只是头发白了许多。闲暇时,哥推着嫂子出去“散步”,嫂子怀中抱着两样东西,一只折叠小马扎,一副象棋。哥放稳轮椅,打开小马扎,铺开棋盘,接受男女老少的挑战。不论对方棋艺高低,哥从不敷衍。每次把对手逼入绝境,一声“将”之后,哥便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来,抽出一支叼在嘴上,嫂子会及时划一根火柴将烟点燃,对哥粲然一笑。哥深吸一口烟,再将烟雾从鼻孔唇缝缓缓吐出,那份踌躇满志的神态俨然一位将军。
(选自《中国小小说典藏品》,有别改)
下列对这爲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小说的开头通过“15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这句话刻画了一个充满自信、胸怀大志的“哥" 的形象,开篇就让读者感受到“哥”的非比寻常。
小说善从细微处展示人物内心,“目前局势是这样的”,这句口头禅表现出“哥”虽未成为真正的 将军,但心底的将军梦使他具有了一些将军的特质。
小说在描写“哥”输棋的情节时,师傅手的“黑”与馍的“白”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地写出了师傳 的尖刻,表达了我的心痛,为后文“复仇”的痛快做了铺垫.
8.“天未降大任于哥,同样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这句话以“我”的视角评论“哥”的境遇,既让 故事其实可信,又能休现“我”的冷峻客观的态度。小说中“嫂子”这一人物虽瑞不多却很重要,请分析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9.“哥”只是一个平凡人物,为什么小说结尾却说他“俨然一位将军”,情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函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小題
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惊曰:“是必大吾门。”
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①议。及廷对,或谓曰:“宜以《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②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亡金明寨,主将张舆战没,章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
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为人宽洪,不忮害。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亶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选自《宋史 李清臣传》,有删改)
[注]①濮:指濮王。②常平:常平仓。常平之官,简称“仓臣”,掌常平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等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
B.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疝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
C.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
D.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擢上第”的“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似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察”“举”等词。
B.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举进士”。
D.“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其文备受好评。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书,不仅得到过考官欧阳修的肯定,而且还在早年凭借诗词文章被神宗赞赏。
B.李清臣见识深远,深知民生疾苦。他小时候就认为当时佛寺火灾是因官吏害民,老天发出儆戒;为官后更认为善于消除灾异就要消除百姓的疾苦。
C.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也正直地为他说话;金明寨失陷,有人提出诛杀全军,他以理劝说,避免了大规模杀戮。
D.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他勾结韩忠彦并出主意排挤范纯礼、吕希纯等人,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
(2)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霆共2小題,9分)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4 15題。
贺新郎① 刘克庄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试看取、当年韩五②。岂有谷城公③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④。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⑤ 快投笔,莫题柱。
【注】 ①本词写于淳祐四年(1244年),蒙古军南侵,边境告警,国势危殆。②韩五: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排行第五,人称韩五。③谷城公:亦称黄石公。传说汉代张良曾于谷城山下遇仙人传授兵书。④骊山母:一作黎山老母,道教传说中的女仙。传说唐朝李筌曾在山下遇一老母为他讲解《阴符》秘文。⑤张许:张巡和许远,唐代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名将。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词紧扣“忧边”二字抒情言志,洋溢着济世救国的激情,笔力雄壮,又极尽抑扬顿挫之致。
B. 上片写到韩世忠出身行伍,虽无名师和仙人来相助,但却能谈笑中指挥大军,终成抗金名将。
C. “北风”是典型的景物描写,将当时边境上疾风扑面、黑云压城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D. 结句绾合全篇,提出对爱国志士的期望,也是词人与王实之共勉,句短气促,极富鼓舞力量。
15. 词人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对此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中,用沉重心情道出;当地百姓已忘却战败耻辱历史人安于现状的句子“ , 。”
(2)屈原《离骚》中表达了与《论语·卫宁宫》中“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生价值取向相同的两个句子“ , 。”
(3)《赤壁赋》中的“ ,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各题。
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 ) 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谁来担此重任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 )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虽然外卖平台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并不是直接的食品生产制作,而且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 ),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需要给外卖尽责的食品安全“守门员”,与其他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
B.外卖与其他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品安全“守门员”
C.其他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与外卖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品安全“守门员”
D.不仅其他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品安全“守门员”,而且外卖也需要监管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
B.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
C.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
D.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了然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外卖平台虽然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并不是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而且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
B.虽然外卖平台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并不是直接的食品生产制作者,而且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
C.外卖平台虽然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并不是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
D.虽然外卖平台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并不是直接的食品生产制作,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在我国北方,春天最容易引起过敏的树木花粉,主要来自柏树、桦树、梧桐、白蜡、臭桩。随着春天到来,这些乔木需要靠风传播大量花粉进行授粉。这些风媒花粉通过空气传播,不可避免地被我们吸入体内。正常人吸入风媒花粉 ① , 但对于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来说,会产生强烈、过激的免疫反应。比如花粉附着于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引起或轻或重的炎症反应,进而使人们出现过敏症状。所以在春天,有很多病人会持续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或哮喘症状,面部也容易起过敏性皮疹,出现眼睑水肿,甚至伴发植物来源的食物过敏。如果这些症状 ② , 就说明这个季节存在具有地域性的过敏原,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风媒花粉。
很多人认为,北方地区随处可见的杨柳飞絮是造成过敏的“罪魁祸首”, ③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杨柳飞絮本身并不是过敏原,只是替更易致敏的风媒花粉背了“锅”。因为当飞絮漫天飞舞时,正值悬铃木等树种开花之际,二者时间重叠导致人们有所误判。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简述语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配角综合症”为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症”。同时,50.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配角综合症”人群,其中9.5%的受访者坦言非常多。
“我知道我有能力去做一名领导者,但不想承担那么多。”河南开封市某村庄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小林说,“在我看来当配角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担子没那么重,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种成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