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教学设计
课题 《捉迷藏》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具 课件 电子琴 乐器等
教 学 目 标 1.用有感情的歌声和探索“四季的声响”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在游戏活动、师生合作、体态律动中充分聆听,体验歌曲《捉迷藏》3/4拍的强弱规律,在歌曲表演中尝试合作表演。 3.流畅地唱好歌曲《捉迷藏》,表现出三拍子的律动感。
教 材 分 析 歌曲《捉迷藏》运用拟人化手段表现了“春”“夏”“秋”“冬”四个娃娃的顽皮、可爱的音乐形象。这首歌曲中较多的八分附点节奏,对于八分附点的正确表现是衬托歌曲的关键。这首歌曲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充满童趣的歌曲。3/4拍,五声徵调式。歌曲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了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热爱的情感。
学 情 分 析 这节课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步入了小学中段,他们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扩展,他们体验感受和创新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但是,仍旧未脱离儿童特点,他们好奇、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增强。对于他们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而对有趣的事物又容易产生兴趣,喜欢模仿的特点,我设计说、唱、听、看、演、奏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更好的激发学生学好音乐。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流畅的唱好歌曲《捉迷藏》,表现出三拍子的律动感以及歌曲的情绪。 难点:能和同学合作用“四季的声响”为歌曲伴奏;对探索大自然的声音表现出兴趣。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一、感知节奏、导入新课 1.初听《捉迷藏》伴奏,思考:歌曲情绪与拍号是怎样的 2.复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用声势表现。 3.聆听歌曲《捉迷藏》,完成“听音乐捉强拍”的游戏。设问:刚才的旋律里还藏着几个娃娃呢,我们一起去找找吧?这四个娃娃他们在干什么呢 4.揭示课题《捉迷藏》。 让学生反复聆听音乐通过微课、游戏、声势巩固三拍子的律动感,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聆听范唱前设问,适时引导学生关注歌词,从而引出课题 。
二、学唱歌曲、突破重难点 1.开声练习:春、夏、秋、冬四个小组,教师分别与四个小组打招呼。 2.学唱歌曲: (1)模唱旋律,“找音符”娃娃。 (2)加入歌词演唱,情感处理。 复听歌曲,对口型学唱歌曲。说说四个娃娃藏在哪里? 学唱第一段 a.师生问答演唱歌曲。思考:哪个娃娃最调皮? b.谈话、讨论学习第一、二句。(情绪:可爱、调皮) 学唱第二段 a.师生接龙演唱歌曲。 3、加入动作,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以三拍子强弱规律入手,用体态动作、谈话交流提示接龙演唱、自学歌曲演唱的状态、情绪、力度。 由游戏“找尾音”唱旋律到设问关注歌词,从而掌握情感处理,通过渐进式的教学演唱歌曲突破重难点。 通过问答演唱、讨论学唱,让学生在玩音乐的轻松氛围中,学唱歌曲。既改变了枯燥的教唱环节,也巧妙地解决了歌曲的演唱难点。
四、拓展延伸 以春、夏、秋、冬娃娃命名的四个小组探索每个季节最有代表性的声响,体验并表现三拍子。 2.师生合作探索表演“四季的交响曲”为歌曲伴奏。 3.学习清单:你学到了什么 4.教师总结,师生合作随音乐表演,结束课堂。 引导学生发现富有四季特色的声响,运用乐器、自制乐器和人声去探索,表现三拍子,编创“四季的交响曲”为歌曲伴奏,很自然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加入表演,切实的以学生为主体。最后,师生合作表演形成了一场精彩而有趣的四季交响乐。
五、板书设计 捉迷藏 3 4 春娃娃 夏娃娃 秋娃娃 冬娃娃 花丛 草帽 谷堆堆 棉褂褂 四季榜: 春 夏 秋 冬 花朵 西瓜 枫叶 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