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教学(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教学(课件25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5 20:4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高适
  
第一层八句写出师,
   着力烘托气氛 第二层八句写战败,
   揭示其原因 第三层八句写被围,
   刻画相思之苦 第四层四句写死斗,
   突出壮志豪情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汉家烟尘在东北”中“烟尘”所具有的意义?
烟尘——战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开元二十四年,张守珪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伐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
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
写作背景
  此诗为和人之作,是“感征戍之事”而作,含着血泪的感慨;“事”,亦非道听途说之辞,而是作者身临其境,亲眼所睹。
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写作背景
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结合全诗,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的描写?
“摐金伐鼓” “旌旆逶迤”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
出征的历程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你概括。
“萧条”“凭陵”“风雨”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
这段诗文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之苦,与全诗描写战争过程是否背离?与对将领的谴责有何联系?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与上文哪句内容形成鲜明对比?
“美人帐下犹歌舞。”
将领——军士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
李广:身先士卒,不贪功,爱护士兵。
将领: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
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适北上蓟门。
开元二十年,高适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
后寓居宋中近十年,贫困落拓。
安史之乱时,“以诗人为戎帅”。
“开元以来,诗人至达者唯适而已。” (《全唐诗》)
知人论世
通读全诗,理解全文
诗歌思想主题:
这是一场(??)的战争
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思考本诗中塑造了哪两种人物形象?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陇西行
陈陶(唐)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首诗塑造了英勇无畏的边城战士形象与卑微可怜的故乡思妇形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河边骨”和“梦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与对老百姓的深刻同情之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