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文档属性

名称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0-16 11:5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 怎样判断三角形全等(2)
备课组成员: 审核者
学习目标:(1)熟记边角边公理的内容;
(2)能应用边角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边角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SAS公理的灵活运用。
一、教学过程
议一议: 一组元素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两组呢?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组对应相等的元素,那么会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这时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课内探究
想一想: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两边一角对应相等的情况,那么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又有几种情况呢?
边 — 角 —边 边- 边-角
(一)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如图,AC、BD相交于O,AO、BO、CO、DO的长度如图所标,△ABO和△CDO是否能完全重合呢?为什么?
(1)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已知哪些条件(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作答),得到什么结论?
(2)由(1)中的回答,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呢?不妨按上述条件画图并作如下的实验:
(1)读句画图:
①画∠DAE=45°,
②在AD、AE上分别取 B、C,使 AB=3.1cm, AC=2.8cm.
③连结BC,得△ABC.
④按上述画法再画一个△A'B'C'.
(2)把△A'B'C'剪下来放到△ABC上,观察△A'B'C'与△ABC是否能够完全合?
总结得出: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
用符号语言表达为:
在△ABC与△ A′B′C′中,
AB=A′B′
∠B=∠B′
 BC= B′C′
∴△ABC≌△ A′B′C′ (SAS)
(二)讨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动手画一画并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如果“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画一画: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cm和3cm,长度为3cm的边所对的角为30度,画出这个三角形,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由此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伴交流。
三、学以致用
1.如图:
①已知AB=A′B′,BC=B′C′,那只要再知道____=____,就可以根据“SAS”
得到△ABC≌△A′B′C′.
②已知AB=A′B′,∠BAC=∠B′A′C′,那只要再知道____=____,就可以根据“SAS”
得到△ABC≌△A′B′C′.
③已知∠C=∠C′,那只要再知道_____=_____ , _____=_____ ,就可以根据“SAS”
得到△ABC≌△A′B′C′.
2、如图,已知AD∥BC,AD=CB.求证:△ABC≌△CDA.
证明:
3. 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OA=OC,OB=OD,
(1)说明△AOB≌△COD的理由。 (2)说明AB=DC
四、检测反馈
1.如图,已知AB=AC,AD=AE,∠1=∠2.
证明:△ABD ≌ △ ACE。
2. 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 AF=CE,
BE∥DF,BE=DF.求证:AB∥CD
五.学习小结:
收获筐 问题箱
C′
B′
A′
A
B
C
C ′
B′
A′
A
B
C
O
A
B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