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5 21:5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导学案
1.学习地球的早期演化各个阶段的特点。
2.学习了解地质年代表对研究地球历史的意义。
3.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培养学生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初生地球、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一、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
1、思考回答:初生地球有什么特点?
2、看课本大气的早期是怎样演化的?原始海洋是怎样形成?
二、地质年代表
  1、把握“地层”“化石”“地层单位”“地质时代单位”四个概念。
  2、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他有什么作用?
地球的演化历史  
1、地质年代划分依据是什么?
2、学生讨论,总结,各阶段的特点,完成下列表格
宙 代 时间 特点
显生宙 新生代
中生代
古生代
元古宙 元古代
太古宙 太古代
1.喜马拉雅山山脉的隆起与形成,大约发生于( )
A距今25----5.41亿年前的元古代
B距今5.41----2.521亿年前的古生代
C距今2.521----0.66亿年前的中生代
D距今0.66亿年前至今的新生代
2.与现代大气和海洋比较,原始海洋和大气中之所以有利于生命的诞生,上因为 ( )
A含丰富的无机物、氧气和臭氧
B含丰富的有机物、氧气和臭氧
C含丰富的无机物、没有氧气和臭氧
D含丰富的有机物、没有氧气和臭氧
3.地球上出现人类的地质时期是( )
A.新生代第三纪 B.中生代早起 C.新生代第四纪 D.中生代晚期
4.科学家在地层中发现未被破坏的沉积岩层的次序,如图所示,图中Ⅱ层中有物种A化石,Ⅰ层中有物种B化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________或________。
(2)在研究地层中古生物化石的结构时发现,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________,越是新近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________。
(3)试比较物种A与物种B的主要差异。
(4)在Ⅱ层里能否找到物种B的化石?为什么?
答案:
宙 代 时间 特点
显生宙 新生代 距今0.66亿年前至现在 喜马拉雅运动与山脉的形成。(第三纪造山地运动形成许多高山: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球的面貌接近现在)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灵长类,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和“被子植物时代”。第四纪大冰期气温普遍下降,气候寒冷。人类的出现和进化,是第四纪最重要的特征。(生物史上的重大飞跃)我国古近纪和新近纪地层中含有煤、油页岩、石油、石膏和岩盐等矿产。
中生代 距今2.5217亿~0.66亿年 环太平洋地带发生燕山运动,形成中国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出现古大西洋和古印度洋地层中含有多种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石膏、岩盐等非金属矿产和铁、钨、锡等金属矿产。裸子植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 (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中生代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主要植物:松柏、苏铁、银杏等。爬行动物季度繁盛,恐龙、始祖鸟、鸟类发展,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古生代 距今5.41亿~2.5217亿年 地壳变动剧烈。褶皱隆起,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劳亚古陆、冈瓦纳古陆)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如三叶虫、珊瑚等。早古生代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志留纪——泥盆纪被称为“鱼类时代”,泥盆一二叠纪演化为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植物征服陆地。(大片森林,蕨类植物繁盛,石炭一二叠纪重要成煤时代)
元古宙 元古代 距今25亿~5.41亿年 地壳活动剧烈。晚期出现了大片古陆,但海洋占绝对优势。含量丰富的矿产主要是铁矿藻类日益繁盛存在游离氧
太古宙 太古代 距今25亿年前) 频繁的地壳活动和岩浆活动。海洋占绝对优势。(地球上没有大陆,只有一些火山岛)低等原始生命产生。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太古代地层中化石极为贫乏
1. D 2.C 3.C
4.(1)遗体 遗迹 
(2)简单 复杂
(3)物种A比物种B出现的时间晚,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物种A比物种B高等。
(4)有可能。可能物种B一直适应环境,直到物种A的出现,仍有生存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