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6 15:2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1.自从更(ɡēnɡ ɡènɡ)改了后半期的学习计划后,我的学习劲头更(ɡēnɡ ɡènɡ)足了。
2.他们寻遍了整片湖泊(bó pō),也没有找到往日停泊(bó pō)在湖畔的画舫。
3.看着果园里累(léi lěi lèi)累的果实,他觉得就算再累(léi lěi lèi)也值得。
4.这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shǔ shù)目不可计数(shǔ shù)。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三、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竹喧归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B.红晕(昏迷)
C.夜幕(形状或作用像幕的东西)
D.怡然(快乐、愉快)
四、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动态描写的一项是(2分) (  )
A.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B.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C.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D.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五、下列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清晨时分山中的美好风光,流露出诗人想长久隐居此地的心愿。
B.《四季之美》描写了四季中最美的景象和作者赏景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C.“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句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表示特定称谓,指的是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意思是说大榕树的确是鸟的天堂。
D.《月迹》一文是按照“盼月—寻月—议月”的顺序来写的,月亮的足迹先后出现在中堂、院子、河边。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________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 (1.5分)
2.《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1分)
3.《枫桥夜泊》中,描写诗人所见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______”字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情感。(1.5分)
4.《长相思》中,表达将士们思乡之情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在《四季之美》中,春天最美是________,夏天最美是________,秋天最美是________,冬天最美是________。(2分)
6.在《鸟的天堂》中,“我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________(填时间),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________(填时间)。(1分)
七、综合实践。(8分)
1.读句子,把句中描述的画面写具体。(4分)
海鸥飞过海面。
2.国庆、中秋双节将至,班里要举行联欢会,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4分)
八、阅读理解。(35分)
(一)鸟的天堂(节选)(11分)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第1自然段属于______(A.静态 B.动态)描写,写了榕树的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第2自然段属于______(A.静态 B.动态)描写,写了榕树的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6分)
2.文中画“——”的句子中,“卧”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榕树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3.下列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多选)(2分)(    )
A.“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写出绿叶层层叠叠、挨挨挤挤的样子,表现了榕树枝叶之多,树木之茂盛。
B.“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写出榕树的生命力非常旺盛。
C.这两句话让人感受到郁郁葱葱的榕树给鸟儿们创造了良好、自由的生活环境。
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一句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 ______之情。(1分)
(二)暮江吟(9分)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夕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是______(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2分)
2.“露似真珠月似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生动地描写了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美景。(4分)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江面的景象,表现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之美,给人亲切、安闲的感觉。(  )
(2)“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指值得可怜,诗人看到江边夜景想到露珠易碎、新月未满,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  )
(3)诗人通过吟咏黄昏时分的江边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
(三)荷塘月色(节选)(15分)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第①段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用“——”和“ ”分别画出段中的一句静态描写和一句动态描写。(7分)
2.第①段“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句话写了两种不同形态的荷花,分别是________的荷花和____________的荷花,都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月下荷花的楚楚动人,可谓形神兼备。(3分)
3.第②段中加点的“浮”字写出了水汽轻轻升腾、慢慢扩散的情态,以______(A.静景 B.动景)写______(A.静景 B.动景),以“________”衬托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之美。(3分)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第①段主要描写了荷塘,第②段主要描写了月色。
B.第①段描写荷花时,连用三个比喻句,分别写出了月光照耀下花朵的晶莹闪亮,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好品质。
C.第②段中的光与影仿佛变成了活泼跳动的音符,化动为静,把景物写活了。
D.选文表达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赞美之情,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九、作文。(30分)
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请以“________即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下观察所得;②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③500字左右。
第七单元单元达标检测卷 答案
一、1. ɡēnɡ   ɡènɡ 2.pō bó  3.lěi lèi 4.shù shǔ
二、
三、B
四、D
五、A
六、1.西塞山前白鹭飞 青箬笠 绿蓑衣
2.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3.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愁
4.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5.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
6.傍晚 早晨
七、1.示例:海鸥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行,长长的翅膀掠过海面,惊得鱼群四处逃窜。
2.略
八、(一)1.A 枝干 枝干多、树木大 A 树叶 绿、富有生命力 
2.拟人 大而茂盛
3.ABCD
(二)1.江水 露珠 月亮 B
2.露珠 珍珠 月亮 弓
3.(1)√(2)×(3)√
(三)1.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叶下的流水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2.绽放  含苞欲放 拟人
3.B A 青雾
4.C
九、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