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05 22:3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两次起义的领导人、时间、地点和结果。
2.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3.理解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原因。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在这本书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1936年他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情况。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本书重温那段革命岁月。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的血腥屠杀。
内容讲解
2、爆发
(1)时间:
(2)地点:
(3)领导人:
(4)结果: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等
占领南昌——南下广东——受阻后转战湘南
3、意义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八一起义在共产党领导下,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这在大方向上是对的。这次起义像一声春雷,使千百万革命群众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严重挫败后,又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便是在这次起义中诞生的。 ——周恩来
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8月1日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暨“八一”南昌起义70周年,江泽民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题词 “军旗升起的地方”。
二、秋收起义
1、八七会议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毛泽东
(1)时间:
(2)地点:
(3)会议内容:
1927年8月7日
汉口
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起义。
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2、秋收起义
(2)时间:
(3)地点:
(4)领导人:
1927年9月
湘赣边界
毛泽东
(6)结果:
进攻县城受阻(起义失败)
(1)背景:
八七会议
(5)旗帜:
工农革命军
起义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南昌起义 1927.8.1 南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占领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
秋收起义 1927.9 湘赣边界 毛泽东 进攻县城受挫
秋收起义进攻城市受挫后,作出了什么决定?结果如何?
决定向山区(农村)进军。
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苏联的革命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重点要放到农村,建立农村根据地,才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秋收起义给我们的启示:
转向
农村
创建根据地
进行武装斗争
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红色政权
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一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 ——毛泽东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思考1: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根据地?
敌强我弱,因为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且我军在国民革命和秋收起义中连续受挫,损失很重,但能艰苦奋斗,可以适应农村的生活。
三湾改编:1927年9月底起义军在江西永新三湾进行了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3.井冈山附近农产品丰富,可以给部队提供足够的粮食。
4.经过国民革命时期党的领导和建设,群众基础好。
思考2:为什么要首选井冈山?
三.创建革命根据地
①时间:___ 年4月
②地点:
③会师双方:___、___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______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④结果:两军会师后,合编为
军长__,党代表毛泽东,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⑤意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1928
朱德
陈毅
毛泽东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井冈山
朱德
井冈山会师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
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心里暖洋洋。
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反围剿那个斗志旺。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天天打胜仗。
——江西民歌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艰苦奋斗的作风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四、古田会议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
毛泽东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过程中的武装起义和根据地建设进行了理论探讨,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五、工农武装割据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六、建立红色政权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1931年冬
江西瑞金
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国民革命失败
武装
反抗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受挫
进军农村
创建根据地
进行武装斗争
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红色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
井冈山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课堂小结
B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2.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始于( C )
A.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随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