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6 15:3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二)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忿恚(ɡuì) 恢弘 斟酌损益(zhēn) 攘除奸凶
B.臧否(fǒu) 社稷 期年之后(jī) 察纳雅言
C.窥镜(kuī) 谤讥 裨补阙漏(quē) 庶竭弩钝
D.间令(jiàn) 倾颓 猥自枉屈(wěi) 性行淑均
2.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会天大雨,道不通/以咨诹善道
B.怅恨久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朝服衣冠/朝晖夕阴
D.闻寡人之耳者/不求闻达于诸侯
3.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皆朝于齐/受任于败军之际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吾妻之美我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D.以告先帝之灵/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家市场的大多门市由于经营不善,曾经门庭若市,如今却是人烟稀少。
B.不管你的生活如何,你都要瞧得起自己,不可妄自菲薄。
C.一些外部势力频繁就香港事务指手画脚、煽风点火,这些阴谋注定是徒劳的。
D.回首看,我们以锐不可当的气概,走过了疫情防控最艰难时期,经济社会运行加速恢复。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以法治为遵循,以安全为保障,香港一定能变乱为治,续写繁荣与稳定!
B.南康区横寨中学开展的“端午粽香飘,民族精神扬”教育活动,激励了同学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C.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使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
D.7月5日7时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六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在那么短暂的遇见里,获得一个美丽的印象,就足够了。
②不必知道姓名,更不必打听身世。
③其实发现一株好看的植物,跟在街上见到一个好看的人,那是一样的。
④万事万物,刚刚开始,没有名目,那是至纯至洁的状态,有一种蒙昧的庄严。
⑤无名,天地之始。
⑥看到不认识的植物,你总是好奇,要用手机软件认一认。
A.⑤④⑥③①② B.⑥③①②⑤④
C.⑥③④①②⑤ D.⑤①②④⑥③
7.古诗文默写。(每小题1分,共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饿死真吾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南安军》)
(4)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5)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历朝历代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的惨痛现实。
8.名著阅读。(4分)
“很有钱了,先生。要是你不让我同你一起生活,我可以紧靠你的门建造一幢房子,晚上你要人作伴的时候,你可以过来,坐在我的客厅里。”
“可是你有钱了,简,不用说,如今你有朋友会照顾你,不会容许你忠实于一个像我这样的瞎眼瘸子?”
“我同你说过我独立了,先生,而且很有钱,我自己可以做主。”
(1)选段中可以看出简·爱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切斯特是怎么变成“瞎眼瘸子”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朝阳中学将举行“巡天问星”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7分)
(1)2020年4月24日上午,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我国公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为“天问一号”。两千多年前,中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写下《天问》,连问苍天172个问题,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进行想象与发问,从宇宙之本源,到阴阳之俱化;从天地之构造,到星辰之往亘。
请探究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有何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小记者在做采访材料准备时,搜集了不少资料。请你概括出下列资料的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达出来。(2分)
材料1: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不仅在于探究火星生命的存在和演化过程等问题,更可借此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预测地球的未来变化趋势,同时也为人类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寻找潜在目标。探测和研究火星,最终目的是为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材料2:根据地球与火星的位置关系,每26个月火星会有一次距离地球最近的机会,这也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时间窗口。在这个时间点发射火星探测器,将节省大量燃料,缩短抵达的时间。2020年就将迎来一个窗口期,大约1个月。如果没有把握好窗口,就只能再等两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天文社团定于10月21日在学校二楼会议室举行活动,需要邀请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刘伟老师作为主讲人。请你代表学校拟写一份邀请函。(3分)
 
二、综合阅读(4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0~11题。(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0.下列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
B.“不尽长江滚滚流”,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表达出来。
C.“坐断东南战未休”,既描写出孙权占东南创立功业,也隐含着南宋政府安于东南的现实。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问答之间互相呼应,风格明快清新,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
11.“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几句词引用曹操的话来赞美孙权的雄才大略,其用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12~15题。(14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又何间焉 间:_____________
(2)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___
(3)忠之属也 忠:_____________
(4)遂逐齐师 逐:_____________
1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将鼓之/公与之乘 B.何以战/可以一战
C.战于长勺/惧其不已,告之于帝 D.登轼而望之/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理解文章内容。(4分)
(1)曹刿选择击鼓追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 ;选择追击齐军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均用四字词语填空)(2分)
(2)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请探究出其中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16~19题。(11分)
王安石传
《宋史》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有少年得斗鹑①,其侪②求之,不与。恃与之昵③辄持去,少年追杀之。开封当④此人死,安石驳之曰:“按律,公取、窃取皆为盗。此不与而彼携以去,是盗也;追而杀之,是捕盗也,虽死当勿论。”遂劾府司失入⑤。府官不伏,事下审刑、大理⑥,皆以府断为是。诏放⑦安石罪,当诣阁门谢。安石曰:“我无罪。”不肯谢。御史举奏之,置不问。
【注释】①斗鹑:鹑,一种鸟,身上长有麻点,性凶狠,古代常有“斗鹑”娱乐。②侪(chái):伙伴。③昵:亲近。④当:量刑判处。⑤失入:罪轻而罚重。⑥审刑、大理:审刑,指中书省下属的审刑院,掌管上奏案件的裁决;大理,宋代全国最高的审判机关。⑦放:宽免。
1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过目/终身不忘 B.有少年/得斗鹑
C.恃/与之昵辄持去 D.此不与/而/彼携以去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其侪求之,不与 ( )
(2)皆以府断为是 ( )
(3)当诣阁门谢 (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追而杀之,是捕盗也,虽死当勿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结合选段的内容,概括王安石的两个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小说,完成20~23题。(12分)
味 道
朱 红
①三月的第一天,接到婆婆去世的消息,带着上完课的孩子,我们匆匆赶去福州送别。人来人往的火车站,高铁窗外转瞬即逝的天光,五个小时的车程,一路适于回忆。
②婆婆九十,年长我46岁,几乎相隔两代的年纪,让我们婆媳相处中仿佛有了几分祖孙的感觉。记得我和先生相识不久,他寄回家一张我的照片,说是家人一看就明白……看着那么年轻的我,当时的婆婆是怎么想的呢?后来忘了问的我,却记得第一次上门去,她给我做的福州家常菜——新鲜肥美的蛏子、香喷喷的牡蛎煎、花菜与梭子蟹同炒的白馃、清澈的鱼丸汤……印象里的味道,那些宴席上的海鲜珍味都不能比。
③日后请教婆婆,她殷切地教我这个小儿媳妇福州菜的做法。
④“把蛏子一个个竖着插满碗里,中间加片姜,浇上黄酒,隔水蒸就好了!”
⑤“鱼丸汤里面洒上一点胡椒粉,再加一点葱花。”
⑥“你要不要带一点肉燕回去?不包肉只切成片,煮汤也很好吃。”
⑦我点头一一记下。可惜上海没有福州那么肥白的美人蛏,这里买的鱼丸也没有馅,每回我只能带着对福州菜的赞美和念想依依不舍地离开。
⑧我没有学到婆婆的地道福州菜手艺,不过二人的日常伙食总得应对。厨艺大涨的时候,是随先生访学哈佛燕京的那一年。少了上海大小菜系餐馆罗列的便利,记忆中家乡的味道就来得更为鲜明。婆婆给的蛏干剩下半包,随我们漂洋过海。炖排骨的时候,放上几粒,熬成浓浓的一锅乡味,引来朋友的赞美。在排骨汤升腾的热气中,先生回忆,高考之前身材瘦小不足百斤的他让婆婆心疼不已,天天为他开小灶——就在用高压锅压出来的肉汤里,蛏干带出无比鲜美的滋味——一顿汤又一顿汤,就这样他体重果然达标了!
⑨从波士顿返回上海的一年后,婆婆得知了我怀孕的消息,想着年过四十的小儿子终于要当上爸爸了,婆婆的心情肯定是雀跃的,六月的黄梅雨季,她飞过来看我。除了福州传统的肉燕粉干之类,她还带来了一大包永泰的李干蜜饯。也许,生育了七个子女的她,以自己的经验惦记着可能胃口不好的我,“李干很好吃的啊!”我看见黑色的果肉厚厚的,它们散发出酸甜的气息,让人闻了忍不住流口水。
⑩前年的春节,我们带着孩子回福州拜年。年纪大了久不下厨的婆婆不声不响为他做了福州的线面,细细的米粉丝,味道还是和我当年吃到的一样好。离开的时候,她塞给孩子喜欢吃的橘子,又恨不得这个那个都让我们一起带回去,恋恋地和我们告别,“下次再来啊。”走下楼,正准备出小区门,我回身一望,却发现白发的婆婆站在阳台上探身看着我们离开,看见我们转身,还向我们挥了挥手。
而对于我来说,那一次挥手,原来就真的是和婆婆的永别……
今年的三月,好像哪里都是阴雨连绵。我们匆匆而来,见了婆婆最后一面,又送她至墓园。各种仪式之后,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一大群聚在了一起,新鲜的海味,甜美的芋泥点心……福州菜的味道还是那么好,而杯盘之间,人影来去,我却忽然感到了一个人的不在。这一次离开,我们没有回头,明白那里不再有一个妈妈、婆婆、奶奶的挥手。
在马路对面的水果摊,我拉着孩子的手,买了十块钱的余甘子。这像绿葡萄般的小果子,嚼在嘴里,初时苦涩涩的,但慢慢地,会有余味滋润心田。
三月里余甘子的味道,就是回忆的味道。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20.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出“我”与婆婆相处的几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日后请教婆婆,她殷切地教我这个小儿媳妇福州菜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回身一望,却发现白发的婆婆站在阳台上探身看着我们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以“味道”为题,有什么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一个小站停了好久,还不见火车开动,我不耐烦起来,便向窗外看,发现火车正在开动着,便兴奋地对坐在旁边的朋友说:“火车开动了!”朋友仔细看了看,说:“那是窗外的火车在动,并不是我们坐的火车在动。”我再向窗外看,仍觉得是我们坐的火车在动。朋友说:“你向另一边窗外看看。”我向另一边窗外看去,才知道火车并没有开动,而是另一边窗外的火车在开动。
请用你的生花妙笔,分享你人生列车上那窗外的美景吧!请以“窗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符合文体;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二)
1.D(A.恚—huì;B.否—pǐ;C.弩—驽。)
2.C(A.道路/方法;B.怨恨/遗憾;C.早晨;D.使……听到/有名望。)
3.B(A.到/在;B.确实,实在;C.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D.介词,来/把。)
4.A(“门庭若市”的意思是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而此处描写的正是市场,所以用在句中不合适。)
5.D(A.“繁荣”与“稳定”互换位置;B.“激励”改为“激发”;C.删除“使”。)
6.B(由不认识的植物引出对姓名和身世的了解,最后说明万事万物没有名目的至纯至洁状态,⑥③①②⑤④的排列符合逻辑。)
7.(1)毅魄归来日(2)瀚海阑干百丈冰(3)梦中行采薇(4)只吹的水尽鹅飞罢(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1)简·爱感情丰富、勇敢执着,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2)因为罗切斯特的疯妻子放火烧毁了整个庄园,他为了救她,被烧伤了一只手臂并且瞎了双眼。(意思对即可)
9.(1)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容易被人们接受;借助命名,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的热情。(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的原因、目的及其窗口发射期的选择。(意思对即可)
(3)
邀请函
尊敬的刘伟老师:
您好!我校天文社团定于10月21日在学校二楼会议室举行“巡天问星”的综合实践活动,特邀请您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讲人。还望您拨冗参加。
朝阳中学
10月18日
10.D(风格沉郁雄壮,意境高远。)
11.其意在鞭挞苟且偷安、毫无振作意图的南宋朝廷,表达了此人渴望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
12.(1)参与(2)赐福,保佑(3)尽力做好分内的事(4)追赶,追击
13.B(A.助词,无实在意义/代词,代曹刿;B.介词,凭借;C.介词,在/介词,对;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14.(1)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2)(齐国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
15.(1)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2)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作战时机。
16.C(恃与之昵/辄持去。)
17.(1)给(2)正确(3)到……去
18.(1)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2)少年去追并把他杀掉,(应该)是追捕盗贼,即使杀死,也不应定罪。
19.王安石好读书且才华横溢,人们都叹服他文章的精妙;他做事果断,秉公办事,比如他了解情况后果断得出结论并弹劾府司;他坚持己见,性格倔强,比如皇帝赦免了他,他却不认罪。(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亲王益,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而且过目一次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
有个少年得到一只用来斗的鹌鹑,他的同伴想要,他不给。(那同伴)自恃和他亲密,就一把拿跑了。少年去追,把他杀了。开封府判定该少年应被处死。王安石反驳说:“按照律(刑统)的规定,不论是公然抢夺还是暗中偷窃都算是盗窃罪。此案中少年不给,他的同伴就拿走了,这就算盗窃。(少年去)追并把他杀掉,(应该)是追捕盗贼,即使杀死,也不应定罪。”因此便弹劾开封府有关部门判罪过重。开封府的官员不服,此案上报到审刑院和大理院,这两处都认为开封府的判定是正确的。(王安石因其弹劾不当而应被判罪)但皇帝下诏赦免了他的罪名,(按照惯例,这种情况)应该到阁门去答谢。王安石说:“我无罪。”不肯前去。御史因此弹劾他,皇帝却没有理会。
20.①第一次上门,婆婆为“我”做福州家常菜;②婆婆教“我”做福州菜;③“我”怀孕,婆婆飞过来照顾“我”;④我们带着孩子回福州拜年。
21.交代了先生通过乡味回忆婆婆为他做肉汤的情景,让思乡情味更浓,更突出了“我”对婆婆的思念之深。
22.(1)“殷切”指深厚而迫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婆婆教“我”做福州菜的热情。 (2)“探身”写出了婆婆依依不舍的情态,突出了婆婆与“我们”之间的浓浓情意。
23.“味道”是行文的线索;“味道”交代了文章的内容:婆婆做的福州菜的味道,婆婆照顾儿媳的味道,儿媳回忆与婆婆在一起的味道;“味道”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言之成理即可)
24.请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作文示例:
窗 外
外婆家的书桌前有一扇窗,一扇普通的窗。窗纱上灰蒙蒙的,窗户的外侧附着着年岁不一的灰尘。
从窗户往外看,视线终止于一幢幢灰色的平房。它们老旧的身躯矗立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中。一条灰色的水泥路笔直地通向远方,路旁生长出几家不知名的小店。
来店里的人不多。偶尔听见几声爽朗的对话,探头望去,也只是故友重逢,亲朋小聚而已。感叹一下时光飞逝,交流一下家长里短,两条相交的直线,继续朝迥异的方向行进,小店的门开了,又关上了。打打瞌睡,看看新闻,抑或是盯着把石头顶起的豆芽,发一阵呆。并无所求,自得其乐而已。
从窗户往下看,常常有一个棕黄色的身影——那是一条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狗,它是楼下店里的一名“员工”,店里的伙计亲切地称它为“王子”。王子年轻的时候是一方霸主,会朝路过的行人和车辆吼叫,威风八面。现在它老了,不再吼叫,只是趴着,默默地趴着,守护自己的疆域,注视着过往的行人。
窗外经常传来声音。
“磨——菜——刀——”是经常听到的声音。窗外的老人肩上扛着一条长板凳,一头绑着一块像月牙的磨刀石,一头挂着一个咣当作响的铁桶。老人行数余步便扯开嗓子叫一声。
“磨——菜——刀——”,这声音不同于正常的交流、歌唱,而是一种鸣叫,鸟类在枝头,在林间的鸣叫。这声音不欢悦,没有秋日阳光的柔情。可是我恍惚感到,灰房子有些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间传到池塘的那头去了。”许久不闻那苍老的声音,不觉有些怀念。不知他近来身体可好?
“高价回收:冰箱、彩电、空调……”耳熟能详的广告,伴随着电动三轮车的加速声,由近而远。奇怪的是,这声音并不令人厌烦。他来了,又走了。
窗,是一道屏障,但窗的存在并不会隔断窗内窗外的风景。窗外或传过声浪,或闪过风景,景色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喧闹的烟火气和反复沉淀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