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卢沟晓月
卢沟桥
2005年,一位来自日本的耄耋老人,缓步走上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北京卢沟桥桥面。在桥的中间,他突然双膝跪下,面向西南,默默垂首。他就是91岁的日本侵华老兵本多立太郎。他以下跪的方式,为自己在60多年前那场战争中的罪行向中国人民谢罪。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程标准: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学习目标:
1.掌握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本质。
2.了解全民族抗战初期的历史事实及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3.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沈阳
长春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1935年,华北危机
1936年,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的部署,形势十分危急,战争一触即发。
【壹】七七事变
二十九军驻防地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的控制区
问题思考:
问题:结合史料,思考日军选择卢沟桥发动侵华事变的原因?
材料 很显然,日本帝国主义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它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平汉交通为之堵塞,而将使北平进退失据,此举殆无异于切断华北之首脑——平津;这一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
日军重兵占据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自主学习:
七七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
地点 北平西南卢沟桥
原因 日本为了加快侵华战争的步伐
过程 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影响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也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全民族抗战的含义:“全民族抗战”指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国内各阶层、各利益集团、海外华侨团结一致,抵抗外来侵略的抗战行动。
日寇铁蹄踏上卢沟桥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
驻卢沟桥的中国军队虽以大刀、手榴弹等劣势武器参战,但在全国人民支援下,多次打退日军进攻,坚守3个多星期。28日,日军向北平总攻,中国守军5000多人壮烈牺牲。
第二十九军火速奔赴宛平城
驻守卢沟桥的二十九军士兵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采取了“速战速决”的侵华方针,叫嚣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为此,日本准备直接打击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京沪地区。
平津之战开始,中国守军奋起迎战,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在突围途中战死沙场、成为抗战后中国军队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接着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履行着军人的职责。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 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英勇抗战,为了国家利益、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北平沦陷
天津沦陷
问题:中国近代史上北京(北平)分别被哪些外国侵略者占领过?
①1860年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1900年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1937年日本侵略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思维延伸:
比较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项目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时间 1931年9月18 1937年7月7日
性质 日本帝国主义局部侵华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
结果 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始
相似点 两次事变都是日本蓄谋已久,都是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都是日本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对华战争
【贰】第二次国共合作
7月17日,蒋在庐山讲话:“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地无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的决心。”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步伐。
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中共态度
国民党态度
(1)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2)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
总指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115师师长:林 彪
120师师长:贺 龙
129师师长:刘伯承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
军 长:叶 挺
副军长:项 英
参谋长:张云逸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材料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问题:试分析上述材料的意义。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决心以及付出的努力,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意义: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从此,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都积极投入到这场波澜壮阔、史无前例的抗战洪流中。
国民党军奔赴前线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新四军召开抗日誓师大会
思维延伸:
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点
比较项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不同点 主要矛盾 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 中日民族矛盾
革命任务 打倒列强,除军阀 抗日救亡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合作结果 中途破裂 取得抗日战争全面胜利
中共发展状况和采取的方针 幼年,缺乏理论修养、斗争经验,妥协退让,放弃领导权 成熟,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相同点 ①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面临强大的敌人。 ②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实现的。 ③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其焦点是阶级利益支配下的领导权问题。 ④都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叁】淞沪会战
平津失陷以后,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妄图3个月灭亡中国日军准备打击中国经济、政治中心——上海和南京。
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虹桥机场事件”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政府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在飞机、坦克、火炮的掩护下,轮番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一次次打退日军的进攻。
淞沪会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中日第一场海、陆、空全方位的决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对决之惨烈,绝无仅有。
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国军98师第583团3营500与日军决一死战
姚子青(1908-1937)
姚子青任第98师第292旅第583团第三营营长,1937年8月31日至9月7日奉命坚守宝山城。与日军苦战三天,到9月7日,姚子青率领剩下的官兵20多人与日寇展开了最后的肉搏。年仅29岁的姚子青和全营500多名官兵全部壮烈殉国。日军动用陆海空力量,付出惨重的代价方才占领。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追授姚子青为陆军少将。
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谢晋元
(1905-1941)
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2旅524团第1营将士400余人,号称“八百壮士”,抵住日军多番进攻,掩护主力军队撤退。振奋了中国军民士气,因四行仓库与公共租界仅一河之隔,这场战斗吸引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日军占领上海复旦大学
上海沦陷后
淞沪会战,日军发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威力,以优良的装备、纯熟的训练,充分利用各兵种在战场上的战斗力,给中国军队造成严重伤亡。装备低劣的中国军队同仇敌忾,与日军殊殊死相抗,激战3个月,日军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统计死伤30万人。
意义: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肆】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日军认为“皇军在外国首都入城乃有史以来盛事”为“使中国军民敬仰皇军之威武而归服之”,日军组织盛大的入城仪式。并以屠城的方式来震慑中国军民。
在华中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大将等人的指挥下,日本对全城非武装的中国战俘及平民实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大规模屠杀。
南京大屠杀:
紫金山下的悲歌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南京大屠杀:
中国军人被日军反绑杀死,形成血池
集体枪杀
南京大屠杀:
刀劈——砍杀训练
杀人比赛的少尉野田和向井
日军把青年当作刀靶练习刺杀
日军砍杀南京青年
南京大屠杀:
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田伯烈在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中,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杜廷谴责日军“把南京变成一座恐怖的城市。”
德国驻华馆在发回国的文电中说:“它是一台正在开动的野兽机器。”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活着,就是一种抗争; 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失。随着滴答的读秒声,每隔12秒会有一滴水从高空落下,几乎同时,一个遇难者遗像的灯会亮起来,然后再熄灭。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六周时间,30多万同胞遇害,以秒来计算,12秒钟一个生命被剥夺。
在南京大屠杀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众多国际友人也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他们中有德国的约翰·拉贝、丹麦的贝恩哈尔·辛德贝格、美国的约翰·马吉等人。对他们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习近平(2014年12月13日在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约翰 拉贝,德国
约翰 马吉,美国
贝恩哈尔 辛德贝格,丹麦
明妮 魏特琳,美国
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罄竹难书,铁证如山,但是现在的日本政府并没有认真深刻反省这段历史,没有真诚地向受害国人民,尤其是中国道歉,反而政府官员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新修订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竟声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靖国神社
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日本政客频频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靖国神社已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教训:铭记历史 警钟长鸣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以史为鉴: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问题思考:
作为中学生,你如何始面对南京大屠杀?你又能做些什么?
(1)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本性。
(2)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吸取历史教训,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3)日本应该把对侵略战争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不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
(4)作为一名中学生,应牢记历史,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准备报效祖国,振兴国家。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
北平失陷(1937.7.29)
天津失陷(1937.7.30)
上海八一三事变(1937.8.13)
国民党迁都重庆
(1938年夏)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
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标志: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7年
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知识小结:
巩固练习:
1.中华民族经过抗日战争洗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基础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国共首次合作
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全民族团结抗战
2.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失过重,非中国可能负担,但从抗日局势来看,这场会战( )
A.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中国军民与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
D
B
3.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人民广泛开展了为抗战献金和献机的活动,1940年,全市参加献金活动的有数十万人。1943年,重庆妇女界捐献飞机十三架。材料表明重庆人民( )
A.踊跃参军参战保家卫国 B.积极参与抗战的物资运输
C.努力生产抗战军用物资 D.支援前线抗战的热情高涨
4.卢沟桥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称赞为“世界上最好的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战从这里开始,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5.小华想利用假期去祭奠被日寇屠杀的30万遇难同胞,顺便参观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总统府,那么他应该去(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南京
D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