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0-17 20:16:34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小民今天是为了弄清楚大地到底是何形状而来?小民自幼饱读“死书”,学贯中西,古人早就说了地是平的。
本官包拯,向来铁面无私,依法办案。你有何事要上告?
不对!根据我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地不是平的。
口说无凭,你可有证据来证明这地是平的?
大人,请看……

小孩
包公





盖 天 说
在春秋時期,有人提出「地像棋盘一样方的,天像圆盖一样盖在上面」
古代中国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咋看咋像锅盖
一、地球的形状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盾,由几只大象驼着,站在乌龟背上。
古代印度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不错!这龟比“忍者神龟”强
一、地球的形状
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地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古代巴比伦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哇!好大的一个“火锅”啊
一、地球的形状
埃及人认为:天被高高的山撑着,星星则从天上垂下来,太阳乘着一艘小船順着一条大河流到各地。
古代埃及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星星点灯”环保节能
一、地球的形状
由此可知,大地是平的,而海则是围绕在大地周围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我的证据是……
好象有点儿道理,那你又有何证据证明地不是平的?
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实验:
铅笔在平面上运动的现象(桌面代表平面)
铅笔在球面上运动的现象(篮球代表球体)
一个同学移动铅笔,另一个同学观察,把观察到的情况写在实验记录纸上。
探究实验记录纸
一、探究铅笔在木板上移动的情况:
铅笔在木板上移动的距离CM
5CM 10CM 15CM 20CM
水平看去铅笔高度(变化)
画出你看到的铅笔的形状
二、探究铅笔在篮球上移动的情况:
铅笔在篮球球面上移动的距离CM
5CM 10CM 15CM 20CM
水平看去铅笔高度(变化)
画出你看到的铅笔的形状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如果地球是方的,那么船就不会消失,如果地球是圆的,那船身先消失。
登高望远
A
B
C
通过比较不同表面不同高度处所观察到的视野范围,你发现了什么
A
B
C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大学者亚里士多德从逻辑上论证了大地“球形说”,他注意到月食时大地投射到月亮上的影子是圆的,由此推测大地是球体。
宇航员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地球大小:
赤道半径: 千米
两极半径: 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 千米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球体
6378
6357
40000
二、地球的大小
活动一:观察熟鸡蛋的剖面
观察熟鸡蛋内部结构,请按适当的厚度比例用彩笔画出它的三层结构。
地核
地壳
地幔
三、地球内部的结构
三大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岩石圈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共同组成的
软流层位于地表以下60-400千米处,主要由呈熔融态的岩浆物质组成
由上述可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
天圆地方
正球体
椭球体
未来呢
地球离太阳不远不近,温度适当,拥有液态水,
大气中有丰富的氧气,这是地球有生命前提条件
请你来谈谈地球具有哪些条件使其成为生命的家园呢?
现代科技测量告诉我们,
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
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地球照片,
地球还是很圆呢?
问题1:

因为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相差21千米,相对于地球半径来说非常小,仅相差0.33%
同学们手拉手想
绕赤道把地球环
抱起来,需要多少个同学?(假设每个同学两只手伸开的长度为1.5米)
比一比:看看谁算的快

26666667
课堂练习:
1、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多少天?
4×107米÷(5×104米)=800(天)
2、毛泽东有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要真正日行八万里,应该坐在地球的( )
A、北极 B、赤道 C、湖南 D、延安
B
3、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卫星照片
C、月全食形成过程
D、大海中帆船在远处逐渐消失的过程
A
4、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________,赤道_____球体。
5、成语“夸父追日”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他想朝着东方不停地走下去,去追赶太阳的想法能不能实现?
稍扁
略鼓
不能实现,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他头朝东方不停地走下去最终将回到原点。
寻找外星生命
课外探究:
你知道哪些有关“外星人”的报道?
请同学们到图书馆、或网上收集资
料,并相互交流.
爱护我们的家园
地 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