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总复习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评估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化学总复习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评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16 13:5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过关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12年9月份,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结果显示:某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是被三聚氰胺所污染,它可由三聚氰酸[C3N3(OH)3]制备。三聚氰酸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已知三聚氰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有关反应原理为:
①C3N3(OH)33HNCO;
②8HNCO+6NO27N2+8CO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B.反应②中HNCO是氧化剂
C.反应②中NO2是还原剂
D.反应②中N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解析】 分析问题要认清概念的涵义,A中同素异形体是同一元素对应的不同单质,B、C、D三项分析应结合化合价。
【答案】 D
2.将4.0 g氢氧化钠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
①自来水 ②3.65 g HCl ③6.0 g醋酸 ④5.35 g NH4Cl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①自来水是弱电解质,加入氢氧化钠全部电离后,离子浓度变化很大,故导电能力变化很大;②中加入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与盐酸相当,故其导电能力变化很小;③中的醋酸原先只部分电离,氢氧化钠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强电解质),溶于水全部电离,离子浓度变化很大,故导电能力变化很大;④中的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NH3·H2O,氯化钠代替了原氯化铵,NH3·H2O是弱电解质,微弱电离,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导电能力变化不大。
【答案】 D
3.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
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3-
C.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32-、Cl-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
【解析】 A项,强碱性溶液即有大量OH-的溶液,Al3+不能大量共存;B项,Fe3+与I-不能大量共存;C项,Ca2+与CO32-因形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正确。
【答案】 D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Cl2+2KBr===Br2+2KCl
B.2NaHCO3Na2CO3+H2O+CO2↑
C.4Fe(OH)2+O2+2H2O=== 4Fe(OH)3
D.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 阴影部分代表既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A项中的反应为置换反应;B项中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项中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项中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
【答案】 D
5.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Ba2+、Cl-、NO3- B.K+、AlO2-、Cl-、SO42-
C.Ca2+、Mg2+、NO3-、HCO3- D.Na+、Cl-、CO32-、SO32-
【解析】 Na2O2有强氧化性,溶液中具有还原性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如选项D中的SO32-;由于Na2O2跟水反应生成NaOH,选项A中的NH4+,选项C中的Ca2+、HCO3-均不能大量存在。
【答案】 B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
A.Ba2+、NO3-、NH4+、Cl- B.Ca2+、HCO3-、NH4+、AlO2-
C.K+、Ba2+、Cl-、HSO3- D.Mg2+、NH4+、SO42-、K+
【解析】 A项加入NaOH溶液后只有气体放出,没有沉淀生成;B项NH4+与AlO2-、HCO3-与AlO2-不能共存;C项加入NaOH溶液后只有沉淀生成,没有气体放出;D项Mg2+与OH-可生成沉淀,NH4+与OH-可生成气体。
【答案】 D
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
NH3·H2O+CO2===NH4++HCO3-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
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
Ca2++OH-+H++SO42-===CaSO4↓+H2O
【解析】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B:2SO2+2H2O+2Ca2++4ClO-===2CaSO4↓+4H++4Cl-+O2↑;
C:3FeS+16H++7NO3-===3Fe3++3SO2↑+7NO↑+8H2O;
D:Ca2++2OH-+2H++SO42-===CaSO4↓+2H2O。
【答案】 A
8.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 ②硝酸银分解 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解析】 ①大气固氮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氮元素被氧化。②硝酸银分解生成NO2,氮元素被还原。③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 A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
【解析】 Cu与FeCl3反应不是置换反应,A错;ClO-是有氧化性,B错;Al能与强酸、强碱反应,C错;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共价键,故D正确。
【答案】 D
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
A.NH4+、H+、NO3-、HCO3- B.K+、Al3+、SO42-、NH3·H2O
C.Na+、K+、SO32-、Cl2 D.Na+、CH3COO-、CO32-、OH-
【解析】 A项,H+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共存;B项Al3+与NH3·H2O反应生成难溶物Al(OH)3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SO32-有一定还原性,Cl2有较强氧化性,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对。
【答案】 D
11.生活里的化学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下列书写正确的是(  )
A.用氯气作为水的消毒剂:
Cl2+H2O===2H++Cl-+ClO-
B.用食醋清除热水瓶胆里的水垢:
2H++CaCO3===Ca2++H2O+CO2↑
C.胃药里含氢氧化铝能降低胃酸的酸度:
Al(OH)3+3H+===Al3++3H2O
D.纯碱能用于清洁厨具是由于它溶于水呈碱性的缘故:
HCO3-+H2O??OH-+H2CO3
【解析】 胃酸的化学成分是盐酸,为强酸。
【答案】 C
12.PbO2微热时会分解成PbO和O2,PbO是一种不溶于水但易溶于酸的黄色物质。把适量的黑褐色PbO2粉末投入热水中,一边搅拌,一边通入SO2气体,结果得到白色不溶物。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PbO2具有氧化性
B.白色不溶物为PbSO3
C.白色不溶物为PbSO4
D.白色不溶物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解析】 PbO2微热时分解为PbO和O2,说明PbO2有强氧化性,SO2还原性较强,所以沉淀不可能是PbSO3。
【答案】 B
13.现有如下几个离子方程式①CaCO3+2H+===Ca2++H2O+CO2↑ ②H++CO32-===HCO3- ③CO2+H2O+ClO-===HClO+HCO3- ④CO32-+HSO3-===HCO3-+SO32-,由此得出的如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CO32-与H+、Ca2+不能大量共存
B.H2CO3的酸性比HClO强,比H2SO3弱
C.H2SO3是一种强酸
D.H2CO3、HClO都属于弱酸
【解析】 根据①中的CaCO3,②③④中的HCO3-知A正确;据③④知B正确;据④中的HSO3-知C错误;据HCO3-、HClO知D正确。
【答案】 C
14.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以TiO2制取Ti的主要反应有:
①TiO2+2C+2Cl2TiCl4+2CO
②TiCl4+2Mg2MgCl2+T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B.反应②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①中TiO2是氧化剂 D.反应②中金属镁是还原剂
【解析】 在反应①中,反应物有三种,而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①、②均有化合价的升降,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①中,Ti的化合价不变,Cl得电子Cl2为氧化剂。
【答案】 D
15.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32-、SO32-、Al3+、I-、Mg2+、Na+7种离子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A.Al3+、Mg2+、I-、SO32- B.Mg2+、Na+、CO32-、I-
C.Al3+、Na+、SO32-、I- D.Al3+、CO32-、Br-、SO32-
【解析】 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说明溶液中肯定存在Br-、CO32-,则肯定不存在Al3+、Mg2+;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存在SO32-;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存在I-。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原理,溶液中肯定存在Na+。
【答案】 A
16.在100 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FeCl2的溶液里通入0.01 mol Cl2,有Br-被氧化为Br2,则原溶液中HBr和FeCl2的浓度为(  )
A.0.012 mol·L-1 B.0.12 mol·L-1
C.0.006 mol·L-1 D.0.06 mol·L-1
【解析】 FeCl3的还原性大于HBr,通入的Cl2先把Fe2+完全氧化后,又把的Br-氧化,反应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2Br-+Cl2===Br2+2Cl-。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化学中有一种在同种元素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反应有时会因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而改变反应方向,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含有同一种元素。
(1)若乙为Cl2,丙为KClO,则:
①甲的化学式为         。
②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质量之比为    。
③若将反应①设计成原电池,正极反应过程为      (用“Ⅰ”或“Ⅱ”填空)。
(2)若甲、乙、丙中所含相同元素X的化合价分别为a、b、c,且a【解析】 同一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有升有降,且升降守恒。
【答案】 (1)①KCl
②KCl+KClO+H2SO4===K2SO4+Cl2↑+H2O 1∶1 ③Ⅰ
(2)(b-a)∶(c-b)
18.(14分)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4H++3e-===NO↑+2H2O
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性质。
(3)反应中若产生0.2 mo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4)若1 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给定物质中应选择还原性最强的物质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 (1)14HNO3+3Cu2O=== 6Cu(NO3)2+2NO↑+7H2O
(2)酸性 氧化性
(3)0.6
(4)使用了较浓的HNO3,产物中有部分NO2生成
19.(14分)(2009年海淀)电解法制碱的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中含有泥沙和Ca2+、Mg2+、Fe3+、SO42-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某校实验小组精制粗盐水的实验过程如下: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所用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
(2)在第Ⅱ步中,加入过量试剂甲后,生成了两种大量沉淀,则试剂甲为(填化学式)________溶液。
(3)在第Ⅴ步中,逐滴加入试剂丁直至溶液无明显变化时,写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除去泥沙的操作是过滤,加入试剂甲后生成了两种沉淀,则甲为NaOH,生成的两种大量沉淀是Mg(OH)2和Fe(OH)3;第Ⅲ步加入的物质为BaCl2,第Ⅳ步加入的物质为Na2CO3(注意:Na2CO3须在BaCl2后以除去过量的BaCl2),试剂丁为盐酸以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
【答案】 (1)过滤 玻璃棒、漏斗、烧杯 (2)NaOH (3)H++OH-===H2O、H++CO32-===HCO3-、H++HCO3-===CO2↑+H2O
20.(12分)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以下十种离子:Na+、Mg2+、Al3+、Fe2+、Ba2+、NO3-、SO42-、Cl-、I-、HCO3-,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待测液加几滴石蕊溶液,溶液显红色。
②取少量溶液,浓缩后加Cu和浓硫酸,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此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③取少量溶液,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取实验③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此沉淀不溶于硝酸。
⑤另取少量原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当NaOH过量时,部分沉淀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尚不能确定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既然是溶液,则Ba2+与SO42-不能同时存在。据实验①可判断HCO3-肯定不存在(H++HCO3-===CO2↑+H2O),NO3-与Fe2+、I-不能同时存在(6I-+2NO3-+8H+===3I2+2NO↑+4H2O,3Fe2++NO3-+4H+===3Fe3++NO↑+2H2O);根据实验②可判断NO3-一定存在,则Fe2+、I-不存在;根据实验③,SO42-肯定存在,则Ba2+不存在;根据实验④,不能肯定原溶液中有无Cl-存在,因为实验③加入了BaCl2,只能是可能存在;由实验⑤可判断Mg2+、Al3+都存在,剩下的Na+只是可能存在。
【答案】 Mg2+、Al3+、NO3-、SO42- Ba2+、Fe2+、HCO3-、I- 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