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49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线上线下衔接测试
没有翻不过的高山,没有走不出的沙漠,更没有超越不了的自我,加油吧少年,你就是自己
的YYDS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0-16C1-35.5S-32Mg-24Na-23
、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哈尔滨的太阳岛公园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欧式灯饰外框用的黄铜主要成分是铜和锡B.宽阔的柏油路面所用的沥青是石油炼制的产品
C.紫丁香树的种植可以提高公园内空气质量D.大理石围栏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2.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减少失误或危险,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不断搅拌
A.取用液体药品
B.检查装置气密性C测定溶液的pH
D.稀释浓硫酸
3.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B.用肥皂水κ分硬水和软水C.用气氧化钠溶液淛叶脉书签D.用餐具洗涤剂洗碗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稀盐酸中加λ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最终变为蓝色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岀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二氧化硫
C.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放热
D.将碘加入汽油中,无明显现象
5.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烧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2NaOH+CO2=Na2CO3+H2O复分解反应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MgOH HCl = MgCl2+ H2O
中和反应
C.用稀盐酸除铁锈
Fe203+6HCl=2FeCl2+3H20
复分解反应
D.正常雨水显酸性
CO2+ H20== H2CO3
化合反应
6.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做法错误的是()
A.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在皮肤的患处上涂牙膏
B.用食盐水除热水瓶胆内壁上沉积的水垢
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不能用钢丝球去除铝壶表面的污垢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B.健康人体内胃液的pH范围在0.5~1.5
C.波义耳受到紫罗兰花遇酸变色的启发,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D.用明矾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8.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甘氨酸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右
图是甘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甘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甘氨酸中含有四种原子
CH2--COOH
B.甘氨酸由碳、氢、氧、氮四个元素组成
C.甘氨酸分子中质子与电子的数目相等
D.甘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测∞N
A.用石灰浆粉刷树木B.用生铁制造自行车架C.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污D.硫酸用于铅蓄电池
10.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
解释
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BCD
丁香花开,香满冰城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
川后,分子变小
蔗糖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1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止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是金属元索是铁,目前提取量最大的也是铁
B.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氯
C.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汽油等
D.因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氢气作为燃料还未被广泛应用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B
D
区分的物质黄铜和黄金稀硫酸和稀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木炭粉和氧化铜
分别加稀盐分别加入紫色石分别取样,分别加适量水分别取样,观察颜
方案
蕊溶液
溶解后,测温度变化色
分别加碗酸打开瓶塞,观察分别取样,分别加适量水分别取样,再分别
方案二
镁溶液
瓶口是否有白溶解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加入稀盐酸,观察
雾
观察现象
现象
1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时,将A、B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溶解A的质量
度
比B多
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C,析出的A一定比B多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tt2t3温度/℃化学期中考试答案
选择题
1-15 DADAD BCBBC DCACC
28.(1)火碱烧碱或苛性钠。(2)结晶、过滤。(3)Ca(OH2←CO2=CaCO3↓+HO(4)
防锈
28.(1)化学能→电能→机械能。(2)C(3)略,由+4价变为0(4)压缩天然
30(1)Ca2+
S0-(2)HOH(3)蓝(色)
31.(1)硫酸用途②⑥或氢氧化钠用途①④或氢氧化钙用途③⑤
(2)①Na20②S0+HO=HSO
32.(1)锥形瓶(2)①BC②氯酸钾二氧化锰制氧气化学方程式③b(3)①浓硫酸
②b③压强变大·大于外压
33.(1)B:H2SO
E: CO
(2)黑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3)Cu0+CO=Cu+CO2(或氧化铜与碳反应)
34(1)2NaOH+H2 SO4"Na2SO4+2H20
(2)Na、H、SO42-(3)80/98=0.8g/X
(4)98%;(5)1g
(6)2.84%。
35.(①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②略③反应物消失。
④盐酸和氢氧化钠会发生反应,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⑤紫色溶液变成红色。⑥
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