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李商隐
锦
瑟
导入
你知道这些名句吗?
身无彩凤双飞翼,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可怜夜半虚前席, 。(《贾生》)
如何四纪为天子, 。(《马嵬二首·其二》)
夕阳无限好, 。(《登乐游原》)
春心莫共花争发,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君问归期未有期
蜡炬成灰泪始干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不及卢家有莫愁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一寸相思一寸灰
壹
知人论世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还有托古讽今的咏史诗,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后者最为读者所喜爱,收集在《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
(约813——约858)
作者介绍
李商隐16岁受东都留守令狐楚赏识,25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王晏媄)嫁给了他。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属于李党,而令狐父子属于牛党。
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牛僧孺)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李商隐对政治本来很热心,却始终不能得志,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作者介绍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颇有影响的一个诗家。
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有独特的风格。他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其诗风精密华丽,长于律、绝,富于文采,多用典故,意指较为晦涩,引人思索、玩味。
其诗,或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或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或托古讽今以咏史,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梁 启 超
饮冰室文集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拓展延伸
●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人间悲凉是虞世南的蝉活成李商隐的蝉
同是咏蝉,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
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
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字,实际上也可视作“无题”诗;
有人认为是为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有人也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外,或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也有的以为其诗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之作。
虽然旨意朦胧、笔调含蓄,但显然有所寄托。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说:“此义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也。”可予认同。
贰
整体感知
锦瑟
作者: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xián
wǎnɡ
诵读诗歌,找出诗眼
内容之眼
情感之眼
叁
课文解析
课文解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
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锦瑟呀,你为什么无缘无故要有五十根弦,每一音每一节都让我回想起美好的青春年华。
用了什么手法?
【比兴】
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
“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五十弦”用来喻自己年近五十。 以“思”引发“无端”之问,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惋惜伤感之情。
课文解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庄周梦蝶”是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抒发诗人的惆怅与迷惘。。
望帝:望地是古代传说中蜀王杜宇的称号。相传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日夜悲啼,直到吐血。
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杜鹃啼血”表现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
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课文解析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蓝田: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代表了一种只可远观的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寄寓了诗人悲伤嗟悼之情。
此联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而今,我的泪珠像月夜下的南海美人鱼一样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虚无缥缈。
本诗运用典故有怎样的效果?
①能在有限的字句中,包含丰富的、多层次的内容。
②营造出静谧迷离又颇带凄伤的景象。
这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
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
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
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
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
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课文解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追梦醒来,诗人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苦痛,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
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只是:犹“止是”、“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
用了什么手法?
直抒胸臆
以感叹作结,余音袅袅不绝。
总结
起兴追怀
借典抒怀
首联:琴瑟弦音忆华年
颔联:蝴蝶杜鹃寄感伤
颈联:珠泪玉烟美好时
尾联:无奈追忆心惘然
(悲情)感慨
(朦胧)寄寓
锦瑟
直抒胸臆
思华年:
身世遭逢如梦似幻
有才见弃似沧海遗珠
追求向往如烟云漂渺
凄迷
哀怨
寂寥
怅惘
肆
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
一、构思新奇
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切。结尾句“当时惘然” “追忆此情” ,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艺术特点
二、朦胧美
诗人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人带入美好的梦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托给“杜鹃”仿佛置身于“杜鹃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思念之深。梦中的朦胧美如一幅画,雾也朦胧,水也朦胧,美人鱼落泪,蓝田美玉在阳光下闪光,仿佛燃烧出缕缕轻烟,冉冉飘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