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单元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单元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06 20:2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一、选择题
1.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绘制中国地图比浙江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粗略
B.绘制浙江省地图,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比例尺大
C.绘制义乌市地图,图的内容较浙江省地图更为简略
D.绘制稠州中学学校平面示意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为详细
2.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时,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地震无法逃跑时,应躲避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底下,双手抱头
B.若所在位置是底楼,地震时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处
C.火灾无法逃跑时,如果楼层在五层以下可考虑从窗户跳下逃生
D.发生火灾时,应用湿布掩住口、鼻,保持呼吸道通畅
3.下列经线中,按由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4.关于板块构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的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B.板块内部地壳运动非常活跃,多地震和火山
C.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
D.板块碰撞会形成裂谷和巨大的山脉
5.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C.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的物态变化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
D.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6.潘老师收集到一块岩石,呈灰黑色,有气孔,这可能是(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7.2019年4月2日7时5分在青海玉树州玉树市(北纬33.34度,东经96.16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
C.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D.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8.2018年2月6号,英国民治调查公司对8215名美国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在美国18岁至24岁的人中有近1/3的人相信地球是一个平面,那么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平面 B.圆形
C.正球体 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9.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梨形体”等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在不断提高
C.地球的自身形状在不断变化 D.科学可以改变人的观念
10.下列自然灾害是由板块碰撞或张裂引起的是( )
A.台风 B.沙尘暴 C.地震 D.寒潮
二、填空题
1.在比例尺为1:1 000 000的交通地图上,测得某两地的图上距离为7.5 cm,则它们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_km。
2.读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的内部结构很相似,蛋壳对应______,蛋白对应地球的______;蛋黄对应地球的______。
3.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灾区现场断壁残垣满目疮痍。
(1)地震的直接动力学成因是印度洋板块与 板块汇聚和挤压,这种板块汇聚挤压对整个亚洲的地质构造格局都有很大影响,可能造成中国、尼泊尔边境山体的不稳定。
(2)当发生地震时,下列自救不可取的是 。(填字母)
A.躲避在高大建筑物附近
B.通过电梯及时转移
C.跳楼逃生
D.有序撤到空旷地带
E、遇险后敲水管自救
F、选择坚固物品下躲避
4.如图所示,写出以下两地的经纬度。甲: 丙: 。乙在甲的 方向,乙在丙的 方向。
5.地球不停地自 向 自转,出现了 的差异。
6.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
(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海省位于板块的___________,容易发生地震。
(2)如图为地球内部三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则A处位于________。(填地层结构名称)
7.在家庭装修中,各种花岗岩和大理石(岩)越来越被广大用户选用,从岩石类型(成因)而言,花岗岩属于_____,大理岩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修的原因是_____。
8.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强震引发海啸,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灾难。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的岩石圈分为____大板块,板块漂浮在____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2)美国地质勘探局认为,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是____板块和____板块发生碰撞和挤压,地壳极不稳定,正是运动中积累的能量释放导致此次大地震的发生。
三、简答题
1.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________)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2)地貌景观乙和丙的成因是(________)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内力作用,地壳内部活动 D.流水侵蚀,冲刷作用为主
2.如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容问题。
(1)根据东西半球或者南北半球的划分标准判断:①~⑤地中同属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同属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_。
(2)有人从南半球A地出发,往南走了300千米到达B地后又往西走了300千米到达C地,然后往北走300千米到达D地,他估计再往东走300千米便可回到原处A地,这个估计正确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A
5.A
6.B
7.A
8.D
9.C
10.C
二、填空题
1.75
2.地壳 地幔 地核
3.(1)亚欧 (2)ABC
4.(1)150°E,20°N 、 170°E,40°N 正北 、 西南
5.西 东 昼夜交替
6.交界处 地壳
7.岩浆岩 美观、坚固、耐用(写出一点合理即可)
8.六 软流层 太平洋 亚欧
三、简答题
1.A D
2.①③④⑤ ①② 这个估计不正确。因为如果从南半球A地出发,行程全部在南半球,那会回到A点以西;如果从南半球A地出发,行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则可回到原处A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