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训练 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
A.用药匙取用粉末
B.用纸槽取用粉末
C.倾倒液体
D.取用块状固体
2.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要借助工具来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而会选择合适的工具恰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能力。为了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下列最合适的工具是( )
A.2米钢卷尺 B.5米钢卷尺
C.30米皮卷尺 D.1米木直尺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向试管里加粉末 B.用滴管取液体
C.加入固体药品 D.量取液体药品
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B.用量筒量水时仰视刻度,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C.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一定要清洗后,再放回原瓶
D.酒精温度计使用前要甩一甩
5.在测量乒乓球的直径时小秋设计了以下几种测法中(如图),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6.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 )
A.120米=120米/1000=0.12厘米
B.25米=25米×100厘米=2500厘米
C.4000厘米=4000×0.01米=40米
D.355微米=355/1000米=0.355米
7.小江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向下俯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盘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则小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8.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5厘米,在100℃时水银柱长25厘米。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12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28℃ B.35℃ C.48℃ D.60℃
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广口瓶底部分别放上纱布,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周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纱布,25℃的温箱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纱布,25℃的温箱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纱布,4℃的冰箱 种子不萌发
丁 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25℃的温箱 种子不萌发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装置可作为甲装置的对照
B.乙装置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C.本实验探究了种子萌发的三个环境条件
D.本实验证明种子的胚完整而且有活力是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
10.下列实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的焰心进行加热
B.用10毫升量筒量取200毫升液体
C.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
D.使用放大镜时,可以移动被观察物体或放大镜
二、填空题
11.下列仪器中,能直接被加热的是_________, 量度一定量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 (填序号)
①烧杯 ②滴管 ③酒精灯 ④量筒 ⑤药匙 ⑥试管
12.一支量筒中,原有50毫升水,现在往里面放入一干燥的木块,木块同时从量筒中吸收了四分之一木块体积的水,假设木块吸收了水后体积不膨胀,木块静止时有二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量筒中水位上升到56ml,求这块木块的体积. ______
13.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线圈总长度L是__________cm.则金属丝的直径d=。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__________次测量误差较小
14.如图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其中石蜡的体积是________,铁块的体积是________。
15.如图,表示测定金属丝直径的办法,根据图示情况,回答
(1)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___cm;
(2)若在数匝数时多数了2匝,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_____;
(3)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_____。
16.完成单位换算
2.5微米=_______分米 568立方厘米=______立方分米=______升 3.2米=_______纳米
三、简答题
17.用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偏高0.5℃,当该物 体的温度降低10℃后,再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时却偏低0.5℃。
(1)将该物体的温度继续降低10℃,此时用温度计来测量时,测量值将偏高或偏低多少℃。
(2)用这个温度计分别测量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和沸水温度,两者的示数差是多少℃?
18.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 MN 的长度,请简要叙述你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四、探究题
19.警察常常利用罪犯遗留下来的脚印来得出罪犯所穿鞋的尺码,从而计算出罪犯的身高。小明对此非常感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①小明分别测量了家中几位亲属的身高以及他们的脚长并记录;②比较两者之间的数据。
测量对象 身高() 脚长()
我 169 25.0
表弟 168 25.0
爸爸 170 26.0
妈妈 158 23.0
表妹 135 21.5
(1)从上述的表格中,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_。
(2)小明的同学对此实验结果有所质疑,你认为本实验中不严密的地方有哪些?(至少写出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夏天的时候我们常常能见到停在饭桌或其他物体上的苍蝇会不时的搓脚(如甲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它的脚很脏还是……于是小夏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苍蝇搓“脚”是不是为了清除“脚”上的“脏物”。
(实验设计):
①在A(瓶内无脏物)、B(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一只品种、大小相同且脚上无脏物的活苍蝇(如乙图)
②在相同时间内观察并记录A、B两个玻璃瓶中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A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B瓶中苍蝇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无关。
②若___________,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有关。
(实验评价与交流):
小平认为小夏设计的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你觉得此缺陷会是什么?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B
5.B
6.C
7.B
8.B
9.C
10.D
二、填空题
11.⑥ ④
12.
13.11~5.20 2
14.5cm3 4cm3
15.17 偏小 偏大
16.5 0.568 0.568 3.2×109
三、简答题
17.(1)偏低1.5 (2)110
18.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用细丝线代替了曲线,便于测量。
四、探究题
19.身高和脚长成正比,且身高大约是脚长的6.7倍 人数较少,且是同一家族
20.苍蝇搓“脚”的次数 A瓶中苍蝇不搓“脚”或搓“脚”次数明显少于B瓶 放入瓶中的苍蝇数量过少